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新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曹操既是一位政治家,又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在《龟虽寿》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下列战役能够体现曹操这一雄心壮志的是(   )

    ①城濮之战 

    ②官渡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巨鹿之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2、运用时间轴培养时空观念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时间轴中①处的政权是(       

    A.西辽

    B.吐蕃

    C.南宋

    D.大理

  • 3、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在逃亡中投宿旅店遭到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人住宿,就要连坐,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商鞅变法( )

    A.违背民意 B.深入贯彻 C.阻力重重 D.最终失败

  • 4、下列人类遗址中,对研究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帮助最大的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 5、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中,主要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史实的是(     

    A.《林则徐》

    B.《鸦片战争》

    C.《火烧圆明园》

    D.《虎门销烟》

  • 6、各国把中国人称为唐人,这是因为(     

    ①唐朝前期政治稳定,国力强盛

    ②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③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唐朝经济文化对各国影响大

    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把唐朝看成中国象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 7、宋代,南下移民在向南方扩展冬小麦种植范围的同时,发展了稻麦轮作制,将农作物种植从原来的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进而将土地利用率从100%提升至200%。这反映出宋代(  )

    A.自然环境不断得以改善

    B.经济作物生长周期变短

    C.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

    D.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提高

  • 8、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A.骄傲轻敌

    B.失去民心

    C.刑法严酷

    D.统治暴虐

  • 9、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在行政体制上,(秦始皇)废除地方分权的封建制……在地方建立直属于中央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该材料反映出秦朝实行的地方制度是

    A.君主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 10、大败袁绍,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战役是

    A.淝水之战 B.赤壁之战 C.官渡之战 D.牧野之战

  • 11、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中的南宋沉船“南海一号”,“船体基本保存完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船载文物约有6万到8万件,目前已打捞出水的文物达6000多件。”不可能从材料中推测出的历史信息是( )

    A.宋代商业十分繁荣

    B.南宋对外贸易发达

    C.宋代造船技术高超

    D.宋代南方赋税收入已超过北方

  • 12、现在世界上还依然存在着霸权主义,仔细想一下,如果战国诸子中有人来到现代,他们谁会第一个指责霸权主义(     

    A.墨子

    B.老子

    C.庄子

    D.孔子

  • 13、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唐朝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其中越窑所产的是

    A.青瓷

    B.白瓷

    C.唐三彩

    D.斗彩瓷

  • 14、下列古代传说中重大发明创造与发明者的连线错误的一组是

    A伶伦——发明纺织 

    B.隶首——发明算盘

    C嫘祖——养蚕缫丝 

    D.仓颉——发明文字

     

  • 15、时空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时序性是历史最基本的特征,请选出与图中序号对应正确的一项

    A.①战国 ②汉     ③西汉

    B.①西汉 ②战国 ③汉

    C.①汉     ②西汉 ③西晋

    D.①战国 ②汉     ③吴

  • 16、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

    B.三星堆青铜面具

    C.四羊方尊

    D.西周毛公鼎

  • 17、(黑龙江齐齐哈尔模拟)长平之战是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扭转乾坤、改写历史的关键性战役,也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残酷、最壮烈的重大战役,更是一个蜚声中外、集中打歼灭战的经典战例。30集电视连续剧《长平之战》就是以此为背景,反映这一空前绝后、千古流传的故事的史诗巨片。那么你知道长平之战发生在下列哪两国之间吗   (  )

    A. 韩国和魏国

    B. 晋国和楚国

    C. 秦国和赵国

    D. 秦国和燕国

     

  • 18、下列属于新石器时代生活方式的是(   )

    (1)人工种植粮食;(2)饲养牲畜(3)定居村落(4)陶器的使用。

    A. (1)(2)   B. (2)(3)(4)   C. (1)(2)(3)(4)   D. (3)(4)

     

  • 19、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这部史书及作(编)者应是

    A.《齐民要术》——贾思勰

    B.《大明历》——祖冲之

    C.《史记》——司马迁

    D.《兰亭集序》——王羲之

  • 20、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这一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实质上是(     

    A.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

    B.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C.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D.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诸侯争霸的影响是:

    (1)一些强大诸侯国的___________

    (2)出现了___________

  • 22、奠定晋文公霸主地位的战役是──______城濮之战。

  • 23、这种)、的方式被古人成为禅让

     

  • 24、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______________,密切了汉蕃关系,受到两族人民的尊敬。

     

  • 25、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填空。

    1)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了________,教授儒学经典。

    2)东汉华佗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________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壮举。

    3)神医华佗观察动物的活动姿态,创制了一套“________”用来锻炼身体。

    4)炎、黄二部在中原地区并不断繁衍,形成华夏族的主体,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

  • 26、清朝时期,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_____棉织、印染、_____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 27、东汉时期,_______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便利了文化的传播;_________________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

  • 28、____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____年,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 29、唐太宗在位20多年,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他统治的局面历史上称______________

  •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史实。

    (1)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

    (2)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远古人类是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开始。

    (4)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学术方面出现的繁荣局面叫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搭配题

    关汉卿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窦娥冤》

    瓦子   最早的纸币

    交子   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元朝   历朝版图最大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隋朝)

    (1)科举制是在哪位帝王统治时期正式确立的?

    (唐朝)

    (2)唐朝最重要的科举考试科目是什么?武则天对科举制的完善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宋朝)

    (3)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写出宋朝“注重文教事业”的基本国策。

    (明朝)

    (4)明朝科举考试采用的答卷文体是什么?

    (5)明朝举人宋应星,编写了哪一部科技巨著?

    (文史结合)

    (6)请将下列与科举考试有关的诗(词)句的代号填在括号内。(  

    A.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D.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魏主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注释:孝文帝命令不能在朝廷上用鲜卑语交流,如果有人不听命令,免去他的官职。)

    ——摘自《魏书》

    1)指出与材料对应的历史事件。

    2)小历同学认为材料反映的事件印弱了北魏的实力,激化了北方民族的矛盾。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请结合所学知识简委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