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下列关于安史之乱后唐朝史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进入鼎盛时期 ②从此一蹶不振 ③藩镇割据称雄 ④战火连绵不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相传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炎帝、黄帝、蚩尤是当时著名的部落首领。下列与他们三人有关的战役是
A.阪泉之战 B.涿鹿之战 C.牧野之战 D.巨鹿之战
3、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在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签订,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进入了崭新时代的发展历程。今天的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标志是
A.西汉时设西域都护
B.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
C.元朝时设立宣政院
D.清政府设立驻藏大臣
4、19世纪末,中国发生了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运动。它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这一运动是
A.义和团运动
B.护国战争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5、“民以食为天”,我国古代历朝重视发展农业,引进和大力推广新品种。下列农作物哪些是明朝时从国外引进的
①玉米
②葡萄
③马铃薯
④甘薯
⑤石榴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6、南北朝时期著名的两大石窟分别位于今天的哪个省境内?
A.陕西省、山西省
B.河南省、陕西省
C.山西省、河南省
D.河北省、山西省
7、《新唐书》曾记载:武夫悍将即使在没有战事的时候也要占据险要、专制一方,既有百姓,又有甲兵、财赋,分布于天下。这一现象导致唐朝( )
A.藩镇割据
B.农民起义
C.宦官专权
D.外戚干政
8、有人说:“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面貌,又与中华大地各区域文明交流互融,共同构成了青铜时代的中华文明。”材料意在说明中华文明的( )
A.源远流长
B.独立发展
C.类型单一
D.多元一体
9、明朝的小说和戏剧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 都具有反封建思想
B. 都描绘人间的爱情故事
C. 都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D. 都运用白话描写故事进程和人物性格
10、今天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纸,造纸技术的发明和改进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人物中和造纸技术的改进有关的是( )
A.李冰
B.蔡伦
C.班超
D.甘英
1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世界各国的造纸术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纸成为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开始于
A.西汉时期 B.东汉时期 C.西晋时期 D.东晋时期
12、“宋以后,不论是政治上的风云人物还是文坛领军人物,大多是南方的面孔了。在科举考试中,南方人的优势明显。”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考试制度的不公平
B.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
13、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B. 华佗──“麻沸散”
C. 贾思勰──《齐民要术》 D. 祖冲之──造纸术
14、下列不属于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共同点的是( )
A.都处在母系氏族繁荣时期 B.都可以吃上自己饲养的猪肉
C.都过着定居生活 D.都种植粟
15、为了纪念祖冲之,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祖冲之的主要贡献是
A. 发明造纸术 B. 研制“麻沸散” C. 写出《水经注》 D. 精确计算圆周率
16、西汉初年,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田地荒芜。面对这一境况,汉初统治者的首要任务是( )
A.以德化民
B.提倡节俭
C.加强中央集权
D.发展农业生产
17、“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句唐诗赞美的是( )
A.唐三彩
B.白瓷
C.青瓷
D.景德镇瓷器
18、古人云“棋琴书画诗酒茶”,可见自古以来“诗酒”就不分家。那么中国古代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杜牧
19、针对唐朝中后期宰相“事无不统”的教训,宋太祖采取的创新措施是( )
A.分化事权,分割宰相权力
B.废除丞相,权归三司
C.实行三省六部制
D.废除丞相,设中书省
20、《后汉书》中记载:“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材料反映的是
A.最早的汉字出现
B.纸完全取代简帛
C.蔡伦改进造纸术
D.纸在东汉时出现
21、______________年元旦,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22、南宋时,指挥军队大败金军主力,取得郾城大捷的是___________;南宋灭亡后,被元军囚禁,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气节的是___________。
23、完成下面填空。
24、(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距今约(_____)年;陕西西安东部半坡一带的原始聚落遗址,距今约(_____)年。
(2)传说中的炎帝,其部落主要活动于陕西(_____)流域;相传在黄帝时期,(_____)创造文字。
(3)约公元前2070年,(_____)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_____),史称西周。
(4)战国时期,(_____)工具和(_____)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5)公元前256年,蜀都郡守(_____)主持,修建了都江堰;公元前(_____)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
25、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开创了中华文明。请写出下列王朝建立的民族。
(1)辽: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夏: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朝____________________。
(4)清朝:____________________。
26、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________”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
27、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____嫁给他;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____。
28、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____,提高进士地位;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被称为“____”。
29、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道家学派创始人——
(2)儒家学派创始人——
(3)墨家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
(4)战国末期法家的集大成者,反对空谈仁义——
30、11世纪前期,________族首领元昊,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31、请将下列朝代与之都城连线
朝代 都城
唐朝 大都
北宋 长安
南宋 开封
元 临安
32、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历史上称她的统治是什么?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卫鞅。太子即位后,卫鞅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之刑。卫鞅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使秦的国力大为增强。
(1)材料一中的“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是哪国国君?
(2)材料一中的“变法之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变法为什么遭到旧贵族的强烈反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