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绿色发展理念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相近的是( )
A.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2、在南宋初年和南宋灭亡之际,各有一位历史人物,他们为了捍卫中原汉族政权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们都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们是
A.岳飞和陆秀夫
B.陆秀夫和文天祥
C.王安石和岳飞
D.岳飞和文天祥
3、下面是某课本剧中的两句话,其中“大臣”指的是
明成祖:此去一行波海茫茫,爱卿一路平安。 大臣:谢皇帝,臣一定不辱使命,成功返航。 |
A.玄奘
B.鉴真
C.郑和
D.郑成功
4、有史书记载,秦始皇曾规定6尺为步,240步为亩。该记载反映的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是
A.车同轨 B.统一度量衡 C.书同文 D.废除井田制
5、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客观进步作用有( )
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的势力 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比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③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发展 ④争霸过程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仰慕中原文化,多次向唐求婚的吐蕃赞普
A.松赞干布 B.尺带珠丹 C.耶律阿保机 D.完颜阿骨打
7、下列有关下图人物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C.注重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生产
D.减省刑罚,宽容处理敌对势力
8、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下列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①尧 ②禹 ③炎帝 ④黄帝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战争( )
A.冲击了唐朝统治
B.推翻了唐朝统治
C.平定了安史之乱
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10、如下图,这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位著名诗人创作的四言诗,也是他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请你根据图片右侧材料的提示,选出与这位诗人所在朝代相同的人物
唐·李太白“上阳台”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 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
A.杜甫、吴道子、辛弃疾
B.白居易、李清照、汤显祖
C.杜甫、颜真卿、阎立本
D.白居易、马致远、阎立本
11、《论语·为政》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体现的孔子的政治主张是( )
A.以德治国
B.有教无类
C.无为而治
D.兼爱非攻
12、成语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是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民族交往交融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
13、任用管仲改革,提出“尊王攘夷”口号,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的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14、下列关于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B.唐玄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吐蕃赞普上书唐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合同为一家”
D.唐玄宗册封过回纥、南诏和粟末靺鞨的首领
15、楚汉之争时期,西楚霸王战败自刎的地点在( )
A. 巨鹿 B. 垓下
C. 大泽乡 D. 长安
16、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材料反映的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
A. 用汉姓
B. 穿汉服
C. 说汉话
D. 与汉族通婚
17、唐代诗人陈陶在《陇西行》中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该诗反映了公主嫁到少数民族地区,带去了中原地区的传统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诗中的“胡”是指( )
A.契丹
B.吐蕃
C.女真
D.蒙古
18、《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
A.郡县制
B.推恩令
C.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D.三省六部制
19、春秋时期,我国农业在深耕细作方面取得较大发展,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
A.气候风调雨顺
B.老百姓辛勤劳作
C.政府兴修水利
D.铁农具与牛耕的推广
20、隋朝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最突出的贡献体现在( )
A.结束割据、完成统一
B.开凿运河、便利交通
C.励精图治、繁荣经济
D.实行改革、创立科举
21、北宋都城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大都市,随着该城内 ___________阶层不 断壮大,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___________。
22、《水浒传》是元末明初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作者是_____。曹雪芹晚年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进行小说的创作和修改,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后来高鹗续写了后40回,题名《_____》。
23、宋真宗时,辽与北宋在澶州之战后议和,史称“____”。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统率岳家军在____大败金军,并乘胜追击。
24、在偃城大败金军主力的统率是
25、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________族拓跋部建立________政权。5世纪,这一政权统一了北方,________即位后致力于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间交融。
26、1662年________收复被荷兰侵占38年的台湾,1683年清军入台,台湾归入清朝版图,1684年清设________.隶属福建省。
27、东汉宦官____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北朝贾思勰撰写的____是我国现存最早一部完整的农书,该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的生产技术。
28、下图是______
29、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开创了中华文明。请写出下列王朝建立的民族。
(1)辽: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夏: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朝____________________。
(4)清朝:____________________。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元朝时负责监察事务的机构——
(2)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监督西藏地方政务的官职
(3)清朝设置的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的机构——
31、春秋战国时期,整个社会处于急速的变化动荡之中,学术思想非常活跃,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各执己见,出现了思想文化繁荣的景象。请将下列人物、学派和主张言论进行搭配
人物 学派 主张或言论
A∶ 老子 a∶ 儒家 ①"民为重""君为轻"
B∶孔子 b∶ 道家 ②∶世间万物运行均有规律
C∶孟子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2、完善科举制的三为皇帝
五.材料分析题(7分)
33、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大分裂时期,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同时也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文明的交流与传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段非凡的历史吧。
材料一:“电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做军。”
材料二: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徭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拓,畦畎相望,连宇高莞,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问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
(1)材料一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人物奠定了哪个政权的基础?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他完成北方统一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
(4)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