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穿越时光隧道,来到汉武帝时期的最高学府太学,你将在这里学习( )
A.天文算术之理
B.法家治国之道
C.《孙子兵法》
D.儒家的经典
2、《水浒传》中描写道:“梁山好汉鲁智深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不仅有人说书唱曲,杂耍表演,还有人卖饮食、药材、古玩、字画。”他们到的地方是
A.瓦子
B.驿站
C.邸店
D.榷场
3、下列搭配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子————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B. 孔子————“仁”,“为政以德”
C. 孟子———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 D. 韩非子————“兼爱”、“非攻”
4、东汉中期以后,政治腐败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皇帝好大喜功,连年发动战争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自然灾荒连年,人民流离失所
D.王莽夺取政权
5、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要获得这些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主要通过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6、小明同学在图书馆翻阅史书时,发现一本史书中记载:“宣政院……掌释教(佛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这部史书是( )
A.《史记》
B.《元史》
C.《资治通鉴》
D.《贞观政要》
7、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 )
A.刘邦、项羽起义
B.黄巾起义
C.八王之乱
D.陈胜、吴广起义
8、“地方推行郡县制。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稿专制。”这一顺口溜反映的是()实行的统治政策。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9、小明在参观古迹时看到了一篇著名书法作品的复制品。该书法作品是王羲之的代表作,达到了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它是
A.《宣示表》 B.《女史箴图》 C.《兰亭集序》 D.《洛神赋图》
10、某学习小组开展“稻作农业起源及水稻演化历史”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如果由你负责收集“世界上已知的早期水稻田”这部分资料,最适合考察的遗址是下图中的( )
A.玉蟾岩遗址
B.东胡林遗址
C.半坡遗址
D.红山遗址
11、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一记载说明秦朝的统治
A.赋税沉重 B.徭役繁重 C.兵役繁重 D.法律严苛
12、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了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了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县城任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
A.管仲改革之时
B.周平王东迁之际
C.商鞅变法之后
D.晋文公称霸中原之前
13、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着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哪位皇帝 ( )
A.秦始皇
B.汉高祖
C.宋太祖
D.元世祖
14、司马迁实地考察风土人情,搜索历史资料以完成《史记》的著述。这表明司马迁著史
A.坚持“有闻必录”
B.轻视文献记
C.注重实践调查
D.忽略鉴别材料
15、战国时期,社会风雷激荡,战火连天,出现了七个主要的诸侯国,其中位于最南端的是( )
A. 秦国 B. 魏国
C. 齐国 D. 楚国
16、秦末农民战争开始的领导者是( )
A. 刘邦、项羽 B. 萧何、张良
C. 赵高、子婴 D. 陈胜、吴广
17、“离堆何岩岩,瓶口纳澎湃。投鞭分江流,一堰如统帅。伟哉李父子,功勋孰可盖?是宜与长城,并耀秦皇代。”以上诗句描述的古代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万里长城
18、西汉建立于公元前202年,这一时间大致位于以下年代标尺中的( )
A.A
B.B
C.C
D.D
19、下图所示工程代表了我国两千多年前水利技术的先进水平。 这一工程是
A. 都江堰 B. 灵渠
C. 大运河 D. 淝水
20、宋朝时谚语:“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因素是
A.科举制发展
B.重文轻武统治特点
C.强化中央集权
D.屡遭外族入侵
21、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史称“________”;各学派之间在思想上、政治上展开激烈的辩论,思想文化呈现繁荣局面,史称“________”。
22、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在____被叛军杀死,隋朝宣告灭亡;同年,____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23、张仲景:东汉名医,著有《____________》一书,他发展了______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倡预防疾病,被后世称为“______”。
24、名人辈出,艺术璀璨,历史上的成就斐然。
(1)汉武帝接受 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2)东晋时期,擅长人物画最著名的画家是 。
(3)南北朝时期,为宣扬佛教,开凿的最著名的石窟是山西大同 和河南洛阳的 。
25、中央政权历来重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1)唐朝设置 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2)元朝设置 ,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3)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由 直接统辖,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4)清朝设置 ,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26、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有___________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
27、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____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皇帝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
28、元朝关汉卿的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__》。明朝后期汤显祖的代表作是昆曲《__________》。
29、请在下图方框内填入以下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
A.商朝建立时的都城:亳
B:商朝后期的都城:殷
30、青铜器出现于___________后期,___________以后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采用“泥范铸造法”,主要用于饮食祭祀。
31、将下列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
《水经注》 司马迁
《伤寒杂病论》 王羲之
《道德经》 郦道元
《史记》 老子
《兰亭集序》 张仲景
32、历史上的残暴统治最终都会被人民所推翻,请填写与各题信息相对应的暴君名称。
(1)夏朝的最后一个王 在位时,无休止地征发百姓,最终被汤灭掉。
(2)商朝最后一个王 尽情享乐,施用炮络之刑,镇压人民,最终被周灭掉。
(3)公元前841年, 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西周开始走向衰落。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原文大意:立有军功的人,可以凭借各自所立军功直至享受高等爵位的封赏。努力从事农业生产,生产粮食、丝织品多的免除其徭役;经商及懒惰致贫的人,罚作官家奴婢。宗室贵族没有军功的,不得享有宗室贵族特权)
材料二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原文大意:商君在秦为相十年,宗室贵族中怨恨他的人很多)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那一次变法的内容?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这次变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二中“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这次变法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
(4)你从这次变法中得到什么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