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下图是西周时期的宜侯夨(cè)簋(guǐ)及其铭文拓片,铭文记载周康王册封夨为宜侯,赐其土田、山川以为封土,赐其平民、奴隶等以为授民。该拓片可用于研究( )
A.分封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2、有一句广告词:“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为丝绸成为“中国名片”作出最大贡献的人物是
A.张骞
B.郑和
C.鉴真
D.玄奘
3、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词风豪迈飘逸的北宋词人是( )
A.欧阳修
B.李清照
C.苏洵
D.苏轼
4、隋朝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该工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该工程是隋炀帝下令开凿的
②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
④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A.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道德经》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这说明老子( )
A.主张“无为而治”
B.主张“兼爱”
C.认为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D.强调以法治国
6、李白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秦王扫六合”指的是( )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秦统一全国
7、甘肃省的嘉峪关被称为“天下雄关”,是我国古代的雄伟建筑之一。如果去嘉峪关旅游,可以参观( )
A.秦长城
B.明长城
C.故宫
D.大运河
8、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9、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都是历史上的著名战役。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
A.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B.强强对抗、势均力敌
C.孤军深入、出奇制胜
D.主帅神勇、以一当十
10、春秋时代,烽烟四起,战火连天,社会风云激荡,各诸侯国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最终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的是( )
A.晋文公
B.齐桓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11、国家的产生是文明形成的本质特征。以下史实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北京人的群居生活
B.炎黄联盟的建立
C.夏朝的建立
D.甲骨文的出现
12、公元前219年,咸阳一位布商去外地购进一批布匹,他携带的货币最有可能是
A.
B.
C.
D.
13、“诸侯得恩准,土地再分封,侯国频建立,诸侯势力崩。”这首歌谣是下列哪一位大臣向汉武帝所提出的解决诸侯势力问题的建议
A.李斯 B.管仲 C.主父偃 D.董仲舒
14、文字记载历史《左传》载:“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材料中涉及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A. 分封制
B. 禅让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15、西晋的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花缎做出50里的步障。这充分说明了( )
A.统治阶级的腐朽
B.社会经济的繁荣
C.制糖技术的发达
D.丝织技术的高超
16、穿越时空隧道,我发现了中国远古时期一种早期人类活动“现场画面”:“太阳升起,一群‘野人’进入我的视线。他们前额低平,眉骨突出,嘴巴前伸,牙齿粗大,与现代人有明显的差别,特别是他们不穿衣服,露出身上那层松软的毛……”画面中早期人类是( )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北京人
D.半坡居民
17、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了边疆管理
B.开辟了丝绸之路
C.促进了中外交流
D.扩大了唐朝疆域
18、以下关于两汉科技和文化成就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蔡伦发明了造纸
B.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
C.司马迁写成《史记》
D.东汉末年出现了太平道和五斗米道
19、汉朝为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实施“休养生息”政策,下列各项是对“休养生息”政策的表述,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士兵还乡务农 B.将奴婢释放为贫民
C.轻徭薄赋 D.不劳动者由政府救济
20、根据如图判断,与其相关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1、填表题。
朝代 | 建立时间 | 建立者 | 都城 | 亡国者 |
夏 |
|
| 阳城 |
|
商 | 约前1600年 |
|
|
|
西周 | 前1046年 |
|
|
|
把答案填在相应的位置。
22、唐高宗去世后, ______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她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23、科举制正式诞生于 朝, 还开创了武举。
24、元谋人距今时间是_________。
25、根据描述,写出对应的皇帝。
(1)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2)雅克萨之战——
(3)靖难之役——
(4)陈桥兵变——
26、名人辈出,艺术璀璨,历史上的成就斐然。
(1)汉武帝接受 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2)东晋时期,擅长人物画最著名的画家是 。
(3)南北朝时期,为宣扬佛教,开凿的最著名的石窟是山西大同 和河南洛阳的 。
27、贞观初年,高僧________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求学,后写成了________一书,该书成为研究古代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________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28、元朝在中国历史上首次设置管理台湾地区的行政机构_________;西藏成为我国的正式行政区,开始于___________(朝代)
29、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30、使用磨制时期的时代叫做______时代。
31、用实线把左右相关的两项连接起来
老子 《韩非子》
韩非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道德经》
祖冲之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大明历》
3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三例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自陈磊《半小时漫画中国史.5》
材料二 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虽说身处权力的核心地带,却没有任何的决策权,一切只能听命于皇帝。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雍正帝越来越意识到,直接组织一个临时班子来帮助自己处理政务,政令推行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于是,军机处办理政务的内容就此不断得到扩展,相关军机处的筹划和设计也越来越周密。
------摘编自熊剑平《雍正帝兄弟相争与军机处的设立及发展》
材料三 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肆意利用政权力量推行一元文化政策,使社会文化按照一元封闭方向发展。一元文化与多元文化的矛盾与演变,直接影响到封建专制主义的推行,也直接作用于中国历史运动的进程。
------摘编自赵吉惠《论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一元性与封建专制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朝初年的政治状况。
(2)根据材料二,指出设立军机处的统治者。并概括其设立军机处的目的。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元文化”政策对中国历史的消极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