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临夏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连环画《三家分晋》的主角是

    A.韩、赵、齐

    B.齐、楚、秦

    C.齐、楚、燕

    D.韩、赵、魏

  • 2、对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反应不准确的是

    A. 用火烧烤食物   B. 使用打制石器   C. 过群居生活   D. 会使用户骨针

     

  • 3、假如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①参观都江堰

    ②使用开元通宝

    ③用纸写诗

    ④读《史记》和《资治通鉴》

    ⑤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

    ⑥参加科举考试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⑤⑥

    C.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⑥

  • 4、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石碑上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等文字。碑文中的“皇帝”是(     

    A.周武王

    B.齐桓公

    C.秦孝公

    D.秦始皇

  • 5、下列古代的历史人物,在中外交流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A.

    B.

    C.

    D.

  • 6、秦始皇“焚书”的根本目的是(   )

    A. 加强思想控制   B. 维护郡县制

    C. 维护法家思想   D. 反对以古非今

  • 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是梦想。“中国梦”就是实现(     

    ①公平法制 ②国家富强 ③民族振兴 ④人民幸福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8、唐代诗人陈陶在《陇西行》中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里的胡风主要指(  )

    A. 方向不定的风   B. 北方匈奴人的风俗习惯

    C. 唐代吐蕃族的风俗习惯   D. 民族融合的风

  • 9、《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记载: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那么,在宋元时期“走出去”的科技发明包括(     

    ①造纸术 ②活字印刷术 ③指南针 ④火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西晋时期“八王之乱”后

    A.对社会没有造成危害

    B.贵族之间的斗争,没有伤及百姓

    C.西晋的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

    D.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 11、有诗赞曰:“伏龙观前龙低头,李冰父子,千古垂名,一堰青史名扬。”诗中的“一堰”是指(       

    A.白渠

    B.灵渠

    C.都江堰

    D.红旗渠

  • 12、热播电视剧《巡回检査组》塑造了一批人民检察官的形象。秦朝官僚机构中,哪一官职具有对内外官员的监察职责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刺史

    D.太尉

  • 13、下列货币中,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

    B.

    C. 交子

    D. 会子

  • 14、中央电视台播放了有关我国古代科技的公益广告片中,袁隆平院士动情地说:“我们国家从六千年前就开始种植水稻。”袁隆平院士的结论来源于我国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该遗址所在地区是( )

    A.长江下游

    B.长江上游

    C.黄河中游

    D.珠江流域

  • 15、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能够得出这一结论的变法措施是(     

    A.户籍制度

    B.严明法度

    C.推行县制

    D.奖励军功

  • 16、历史学家认为半坡居民已经掌握了原始农业。可以直接证明这一观点的考古发现是

    A.大量的打制石器 B.刻猪纹的黑陶钵

    C.人工种植的粟米 D.兽骨制作的箭头

  • 17、“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这段话说明宋元时期

    A.中外交往联系日益密切

    B.民族矛盾民族隔阂消除

    C.民族生活习俗已无差异

    D.各民族不断交融与发展

  • 18、南朝时期,南方商品经济最活跃的城市是

    A. 成都

    B. 建康

    C. 广州

    D. 长安

     

  • 19、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使得中国逐渐丧失了领先优势, 开始落后于西方,......”如果延续补充,“......”应该是(       

    A.中国封建君权达到了顶峰

    B.为近代的屈辱和痛苦种下了苦果

    C.一些有识之士吸收西方先进的技术

    D.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 20、下面材料描述的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这部作品及作者(编者)应是

    A.《道德经》——老子 B.《春秋》——孔子

    C.《史记》——司马迁 D.《水经注》——郦道元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在________决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________,史称西周。

  • 22、建立金的女真族杰出首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3、西周的分封制把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1561年_____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10000多人,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1662年,郑成功发动总攻_____ (国家)殖民长官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 25、南宋与金议和后,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界,形成宋金对峙的局面。

     

  • 26、爱我中华铸就了中华儿女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

    (1)明朝中期东南沿海倭患猖獗,__________受命抗倭,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2)郑成功打败________殖民者,收复台湾,保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3)清初,沙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康熙帝组织两次____________之战打败了侵略者。

     

  • 27、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西汉宗室刘秀在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________.

  • 28、宋代时期,书画名家群星璀璨,艺术成就异彩纷呈。其中,大画家   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苏轼、   、米芾、蔡襄,书法精妙,各具特色,人称宋四家

     

  • 29、________在位时期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 30、距今年代和生活地域:说出河姆渡人的生活年代和生活地域。

    时间——距今_______千年。生活地域:河姆渡居民位于_______流域,浙江_______河姆渡村。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时期与其突出的历史特点对应连线:

    半坡、河姆渡时期 民族交融

    夏商周时期 原始农耕

    秦汉时期 国家产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国家统一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东汉时负责治理黄河的著名水利专家是_________

    (2)辅佐齐桓公进行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_________

    (3)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_________

    (4)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_________

    (5)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首领是_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它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阅读材料探究以下问题。

    【伟大工程】

    材料一   

    材料二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翻译:国家的水路运输粮食,都要依靠隋朝大运河)

    【技术创新】

    材料三   

    【民族交往】

    材料四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外交流】

    材料五   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的中外交流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中国同亚非欧频繁往来……玄奘西行带回大量佛经……鉴真东渡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和《中国古代史(全一册)》

    (1)请把材料一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和南端的地点名称填写在上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大运河开通有什么作用?

    (3)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分别写出材料三图一、图二两种工具的名称。

    (4)材料四中的“公主”指的是谁?这次通婚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盛唐时期中华文明“交流、互鉴”推动发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