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组合是( )
A.亚洲、太平洋
B.南极洲、北冰洋
C.北美洲、大西洋
D.南极洲、太平洋
2、下表是6月22日地球上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长。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地点 | 甲 | 乙 | 丙 | 丁 |
白昼时长 | 14小时51分 | 10小时47分 | 9小时09分 | 5小时31分 |
【1】造成四地白昼时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形状
B.地球公转
C.地球自转
D.海陆位置
【2】四地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3、世界陆地与海洋的面积比例为( )
A.5:5
B.4:6
C.3:7
D.2:8
4、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是 8844.43 米,海南五指山最高峰是1867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8844.43 米 B.1867 米 C.10711.43 米 D.6977.43 米
5、《非洲三万里》是作家毕淑敏乘坐蒸汽机车“非洲之傲”从南非的开普敦一直走到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后写下的旅行心得。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略图(下图),作者乘坐“非洲之傲”,沿途可能看到的景观有( )
A.遮天蔽日的热带雨林
B.草原上悠闲漫步的长颈鹿
C.一望无际的沙漠
D.高原上飞快奔跑的藏羚羊
6、21世纪是“水的世纪”,人人都应节约用水。下列属于家庭节水的是
A.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B.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C.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循环使用 D.废弃大水漫灌、自流灌溉
7、下面是小丽在学习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时做的笔记,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地球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B.地球是一个正球体
C.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D.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8、民居往往能反映一个地区聚落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下图中的建筑属于( )
A.我国北方的乡村聚落 B.我国南方的乡村聚落
C.我国西北方的乡村聚落 D.我国青藏高原的乡村聚落
9、读下列四幅经纬网图,完成下题。图幅大小相同的甲、乙、丙、丁四幅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
A.
B.
C.
D.
10、“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反映了地球的大小,诗中“八万里”指的是( )
A.赤道周长
B.经线长度
C.地球平均半径
D.地球表面积
11、一般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或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那么这个国家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读四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说明丁国人口年龄结构产生的问题是( )
A.就业困难
B.居住条件差
C.交通压力大
D.养老负担重
12、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梦天实验舱搭乘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并取得成功。11月3日上午9时32分,天和、问天、梦天三舱组合体形成了“T”字构型,中国空间站基本构型自此全部组装完成。图1为我国四大航天发射中心位置示意图,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1中与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最接近的地点是( )
A.(20°N,110°E)
B.(30°N,100°E)
C.(40°N,110°E)
D.(40°N,100°E)
【2】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当天,地球运行在图2中的( )
A.甲和乙之间
B.乙和丙之间
C.丙和丁之间
D.甲和丁之间
【3】天和、问天、梦天三舱合体形成“T”字构型当天,中江县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夜等长
B.昼短夜长
C.昼长夜短
D.出现极夜
【4】下列关于四大航天发射中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酒泉位于东半球
B.太原位于南半球
C.西昌位于西半球
D.文昌位于北温带
【5】从中国空间站看到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是( )
A.南半球的陆地分布更集中
B.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地球表面大部分为蔚蓝色的海洋
D.任意半球的海洋面积等于陆地面积
13、人类密集区被称为“人类大陆”。下图为“人类大陆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世界人口密集区主要分布在( )
A.高纬度地区
B.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C.内陆高原地区
D.世界各地均匀分布
【2】①地区附近人口增长过慢,可能会带来的影响是( )
A.国防兵源不足
B.就业困难
C.加剧环境污染
D.资源短缺
【3】下列关于世界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快是好事,有利于资源开发
B.人口增长越慢,社会负担就越轻
C.社会的发展,与人口增长快慢无关
D.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4】分布在②地区的主要人种是( )
A.黄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1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国家中,政治体制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国家之间的经济商谈属于南北对话的是( )
A.①与② B.①与③ C.③与④ D.①与④
15、气候数据有多种呈现方式,下图是把代表月份的数字标注在气温和降水量为坐标的图上,一个月份的点在图中的坐标就是该月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以判断出,此地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从气温的变化可以判断出此地位于( )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北半球
D.南半球
【3】此地的气候特点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B.全年高温多雨
C.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
D.全年高温少雨
16、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认识过程正确的是( )
①天圆地方②麦哲伦环球航行③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出地球是球体④地球卫星照片
A.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
17、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线互相平行 B.纬线总共有180条 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D.最长的纬线约4万千米
18、下列行为会使空气质量降低的是( )
A.鼓励购买使用私家车
B.扩大绿化面积
C.绿色出行
D.乘坐公交
19、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据太阳、月亮推测 ②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 ③天圆如张盖,地圆如棋局 ④地球卫星照片.
A.①③②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20、下列有关气候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事例中,你认为符合事实的是( )
A.推销员去西亚推销雨衣
B.东南亚的房屋墙壁薄,窗户大
C.南亚人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欣赏足球赛
D.欧洲人的主食是稻米
21、我国土地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___ ____和切实保护____________。
22、亚洲所跨的温度带是热带、温带和________.
23、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______向______递减。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______。
24、完成下表。
地球运动 比较内容 | 自转 | 公转 |
绕转对象 |
|
|
方向 |
|
|
周期 |
|
|
25、多山的地形
地势 | 中南半岛:___________高___________低 | |||||
地势 | 中南半岛 | ___________地形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主。 | ||||
马来群岛 | 由2万个岛屿组成,大多数岛屿地势崎岖,平原较少,河流湍急。 | |||||
河流 | 名称 | 流经城市 | 发源地 | 注入海洋 | ||
红河(中国段:元江) | 河内(越南) | 中国 | 太平洋 | |||
湄公河 (中国段:澜沧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中、缅、老、泰、柬、越(共6个) | 金边(柬埔寨) 万象(老挝) | 中国 | ||||
湄南河 | 曼谷(泰国) | 泰国 | ||||
萨尔温江(中国段:怒江) | 缅甸 | 中国 | 印度洋 | |||
伊洛瓦底江 | 仰光(缅甸) | 中国 | ||||
中南半岛上河流流向 | 自北向南流入海 | |||||
由于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交汇处,东南亚火山和地震频繁。 | ||||||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最多的国家之一。 | ||||||
由于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马来群岛许多山地覆盖着厚厚的火山灰,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 ||||||
26、全球分为 大板块,喜马拉雅山脉主要是由 板块和 板块相互碰撞的。
27、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等高线越稀疏的地方 。
28、夏季_________,冬季________,是温带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
29、澳大利亚的动物具有古老性,因此被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日本领土组成中最大的岛屿是____,在其民族构成中,____民族占绝对优势。
31、读图“中东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洲:①______② ________ ③ ______
(2)海:a._____ b.________ c._______ d._____ e._______
(3)运河:⑤_____ 海峡C____
(4)中东是__、__、__的发源地。
(5)从海域A到海域B所经过的运河和海峡有( )
A.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B.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
C.巴拿马运河、曼德海峡
D.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
32、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填写出图中各字母所代表的五带的名称:B____C____E____
(2)B与C之间的界线是____,D与E之间的界线是____。
(3)有太阳直射头顶的是____,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一年中四季变化明显的是____。(填字母)
33、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A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___);B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___)。
(2)A点位于____(东、西)半球,C点位于___(南、北)半球,点A位于点C的___方向。
(3)从高、中、低纬度看,A点位于_______纬度位置; C点位于_______纬度位置。
(4)从点A一直向正北方向走,最终会到达:_______。
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为 聚落,乙图所示为 聚落。
(2)据丙图中信息分析,影响A、B、C三地聚落选址的共同因素是 。
(3)A、B、C三地聚落的形态多为 状。
(4)图中A处河流的流向是 。
35、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它地域辽阔,文化多样。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大洲:A____山脉:B____湖泊:C____半岛:D____
(2)从海陆位置看,亚洲主要位于____
(3)简述亚洲的主要地形特征(至少回答2点)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