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是“车轮上的市长”,牺牲在赴基层调研的路上。他从不哗众取宠,从不邀功请赏,最突出的一个特质就是无私,像阳光一样透亮。
B.我市开展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要求全市各地区、各部门迅速行动,曲突徙薪,全面排查整治火灾事故隐患,确保城市消防安全。
C.这套丛书可以说是集实用、系统、权威于一体,不仅能够让读者得鱼忘筌,更能带给读者一种前所未有的美的享受。
D.几十年来,我就这么不间断地看书买书,只是一个读书人而已,却有幸得了“藏书家”的不虞之誉,真是愧不敢当啊!
2、下面是一封邀请函的主要内容,画横线的四个句子表达得简明得体的一项是( )
邀请函
尊敬的XXX教授:
为进一步促进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交流研究成果,兹定于2018年3月4日在本院学术交流中心会议室举办XX市第九届教育发展与研究理论报告会。①诚挚地邀请您出席会议并发表您的一得之见。②如有其他如住宿、行程方面的问题,您可于2月10日前垂询我院。③请您务必拨冗出席,不胜感谢!
④特此邀请,恭候您的尊驾光临!
XX市教科院
2018年1月10日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木叶”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_____________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____________。
(2)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____________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_____________不同起来。
A.传诵 启示 精练 显著
B.传诵 启发 洗练 显然
C.传颂 启示 洗练 显然
D.传颂 启发 精练 显著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这便是黄州赤壁。⑴ ,⑵ ,⑶ ,⑷ 。客观景物只提供一种审美可能,而不同的游人才使这种可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实现。⑸ 。⑹ 。
①地方不大,但一俯一仰之间就有了气势
② 赭红色的陡峭石坡直逼着浩荡东去的大江
③ 坡上有险道可以攀登俯瞰,江面有小船可供荡桨仰望
④ 因此不妨说,苏东坡不仅是黄州自然美的发现者,而且也是黄州自然美的确定者和构建者
⑤ 有了伟大与渺小的比照,有了视觉空间的变异和倒错,因此也就有了游观的价值
⑥ 苏东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给黄州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而正是这种意味,使无生命的自然形式变成美
A. ②③①⑤⑥④ B. ③②①⑤④⑥
C. ⑤①②③⑥④ D. ②③①⑤④⑥
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小时候也纳闷过,家乡这大年联欢未免有些简单,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丝竹盈耳,没有歌舞飘逸,也没有________,实在是简单得很。长大了细想才明白,何须________,何须丝竹盈耳,仅这威风锣鼓就能以一胜十,胜百,胜过千千万万。是呀,巍巍中华,________,万里山河,千姿百态,鼓乐也________。有腰鼓,有花鼓,有书鼓,有琴鼓,有排鼓,有板鼓,有扇子鼓,还有阴阳鼓和花盆鼓。鼓乐众多,花样迥异,各自都有吸引眼球的魅力。不过,若论最具声势、最能鼓舞人心的,我以为,还是家乡的锣鼓。难怪世人把这锣鼓推举为威风,名曰:威风锣鼓。
A.粉墨登场 慷慨激昂 源远流长 应有尽有
B.载歌载舞 慷慨激昂 地大物博 丰富多彩
C.载歌载舞 豪言壮语 源远流长 丰富多彩
D.粉墨登场 豪言壮语 地大物博 应有尽有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念梅
孙春平
出租车到了营盘村口,洪玫问:“这村有个叫于心芳的你可知道?”司机说:“不会是于老太太于老板吧?活着的话足有八十来岁。”洪玫心里怦然一动,说:“可不,大我整整十岁。咋,人不在了?”司机叹息说:“可惜了,前年走的,那可是个大善人呀。大姨活着时,我送客人到营盘,只要赶上饭点,尽管进她的职工食堂,可饱造。”洪玫问:“她还当上老板了?”司机说:“您这都不知道呀,念梅制衣公司呀,方圆百里,赫赫有名。您要是找她,我就送您去她的厂子吧,就傍村东山根那一片。于姨是不在了,可她的儿女在呀,闺女当董事长,儿子是总经理,托老妈的福,厂子红火着呢。”司机还要往前送,洪玫说:“我是这里的老知青,四十年没回来了,让我自己走走吧。”
洪玫是1968年插队的,至今足足五十年,半个世纪呀。村庄哪还有昔日的模样?路上相遇的人也概是陌然。
洪玫进了厂区,四座大厂房,机器轰隆轰隆地响,不时有工人推着包装箱出来,纸壳箱上印着英文,还有阿拉伯文。看厂子的规模,工人足有上千。洪玫进了办公楼,看一扇门上挂有总经理的牌子,便推门进去。老板台后坐着的那个中年人肯定就是小满了,看模样还依稀可辨,两位外来人正跟他讨论产品提前出货的问题。小满见又有人来,做手势请她先坐。那两人总算走了,洪玫急上前,一把拉住小满的手,说:“小满我是你洪玫阿姨,认不出来了吧?”小满凝目而望,眸子亮了亮,但转眼,便淡淡地说:“这位大姨,是不是生活有什么困难?有就去办公室,专门有人负责这事。”洪玫急切地说:“小满,你再想想,四十年前,我住在你家,晚上你妈搂你,我搂你姐,睡了好几年呢。我叫洪玫。”
小满仍是摇头。忘了,都忘了,忘了也正常。说话间,一位中年女子推门进来,对小满说:“雨林公司那批货,他们再加多少钱,咱们也不能答应盗用商标,砸牌子的事千万不能干!”洪玫急忙又上前拉女士的手,说:“你是美丫!我是你洪玫阿姨呀!”小美怔了怔说:“您真是住在我家的洪阿姨?”洪玫忙点头说:“你还喊过我干妈,可你妈不让喊,说想喊也得等我结婚后。”这边说着,小满从门外踅回来,扯住小美的胳膊便往外走,说又有客户来谈合同。
两人这一走,便没了踪影。洪玫被人请到接待室,小姑娘又是茶水又是水果的,还放到洪玫面前一个红包,里面是500元钱。洪玫只觉得心里很凉,没收那个钱,起身离去了。
走在出村的路上,洪玫泪水流下来。都说人情薄,薄似纸,真是这样吗?可自己跟心芳姐那是怎样的感情呀!自己来到这个村子,一待就是十年,知青抽工一茬又一茬,可自己因为关系特殊,回城的美事一再耽搁。于心芳大姐看青年点日渐冷清,便跑去抱洪玫的行李,说去我家住吧,正好帮我带带孩子。由不得再客气。心芳家是工农联盟户,姐夫是铁路上的养路工,不常回家。小美和小满是龙凤胎,当时也都五六岁了……往事并不如烟啊!
突然,一辆宝马轿车停在路边,车门开处,跑出小美。小美挽住洪玫的胳膊说:“姨,我现在喊你干妈总行了吧?”说着,又冲车内喊:“还磨蹭什么,快下来!”小满有些扭捏地站到面前,小美再喝:“给干妈跪下!咱俩什么都可以忘,总不能连咱妈临死前的叮嘱都忘了吧,找到洪玫阿姨,她是咱家的恩人!”
两个中年人双双跪落尘埃,洪玫的泪水又流下来,喃喃道:“看到你们姐弟了,也看到你们的事业了,我心里高兴。我没事,这就回去了。”
小美和小满站起身,紧紧挽着洪玫的胳膊。小美说:“干妈一定要走,总得先看看自己的账目吧?”
洪玫吃了一惊:“账目?我还有账目?”
小美跑回车里,取来一个账本,打开,第一页,竟然是洪梅的名字,金额结存三百余万元。
小美说:“干妈没忘记吧,你回城后的第二年,就给我家送来一台织袜机,说是用你一年工资买下的,让我妈挤时间织袜子卖。我妈说,这是第一笔投入资金,按等额股金结算。每年的分红再投进去。”
三人重又走在回村的路上。小美问:“我妈在世时,不知给干妈写过多少信,还求过公安机关,怎么就找不到您呀?”
洪玫说:“回城后不久,我就去南方打工了,办身份证时,因为女工叫‘梅’的太多,我就改成了‘玫’。难为心芳大姐了。”
小美说:“干妈没注意我们公司的名字吧,念梅,是我妈起的。”
小美又说:“我妈常说,人若是忘了根本,别说做事业,只怕做人都难。”
小美说这话时,狠狠剜了小满一眼。小满没吭声。
(原载于《荷风》2018年冬季号)
材料二:
对读者传统阅读习惯的谙熟,使得孙春平在进行创作时,非常精心于故事的营构。他善于借鉴评书中“扣子”(章回小说或说书在最紧张、热闹时突然停顿的关节处)的手法,使得故事常常产生出一波三折、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同时在小说结尾的处理上,作者独具匠心,没有对作品中人物的归宿、故事的结局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用情节的戛然而止,在结尾处留下一处空白,引人想象深思。
(选自李香玉《孙春平小说研究》)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出租车司机对于老太太的善良极尽赞美,主要是因为自己曾经经常在她的职工食堂免费用餐。
B.不时有工人推着包装箱出来,纸壳箱上印着英文和阿拉伯文,暗示了厂子效益好,产品远销国外。
C.小说两次写到洪玫流泪的细节,都是因为她由自己的遭遇而感慨人情淡薄,往事如烟。
D.于大姐当时极力邀请洪玫去自己家里住,主要是希望她能帮自己带带孩子,减轻生活压力。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语言富有地方特色,运用了大量方言口语,如“可饱造”“傍村东山根”等词语。
B.小说描写小满在刚见面时的神态变化,表现了小满认出洪玫阿姨但又不愿相认的复杂心理。
C.小说运用人物的心理描写,倒叙过去的生活场景,通过今昔场景对比,深化了小说主旨。
D.小说通过小美对织袜机相关情节的叙述,交代了股金的由来和公司起名“念梅”的含义。
【3】于大姐虽已去世,但在小说中多次被提到。请简要分析于大姐这一人物形象。
【4】材料二评价孙春平小说善于借鉴“扣子”手法,还善于在结尾处留白,请结合小说各举出一例进行分析。
7、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论语》七则)
(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3)曲终收拨当心画,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朱弦已为佳人绝,_________________。(黄庭坚《登快阁》)
(5)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6)闲云潭影日悠悠,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诗》)
(7)_________________,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8)忽魂悸以魄动,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表达自己写作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荀子的《劝学》中,“______”一句说金属制的刀剑等可以磨得锋利;“______”一句,指出了人们不能到达千里的原因。
(3)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一句说曹操拿着长矛吟诗;“______”一句,表明自己愿与大自然的水中鱼虾、山上的小动物为朋。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锦瑟》中锦瑟起兴,引起对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 ”。
(2)《逍遥游》中庄子认为“适百里者”需要做的准备是:“ ”。
(3)《爱莲说》中作者感慨像他一样具有莲花之洁的人实在是太少了的句子是:“ ,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作出了高度的评价,他认为屈原志向远大,能与日月的光芒相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贾谊在《过秦论》中,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响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代史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之理也”。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蜀道之高危,仿佛在星辰之间穿行,令人空自嗟叹。
(2)苏轼《赤壁赋》中描写箫声缭绕不断绝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敦颐《爱莲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莲花的高洁质朴,表达对莲花的礼赞。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夜
陆游
秋气侵帷梦不成,一灯西壁翳还明。
风高露井无桐叶,雨急烟村有雁声。
击筑谁同燕市饮①?赁舂方作会稽行②。
从来自许知何等,堪叹江湖白发生。
【注】①《史记·刺客列传》载:“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②东汉隐士梁鸿曾依傍吴郡名士皋伯通,住在皋家廊庑之下,受雇为人舂米。后来,皋伯通欣赏他,给予优待。“会稽行”指梁鸿前往吴郡依傍皋伯通之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夜寒气侵袭,加上忧愁郁结于心,诗人夜不成寐,只有忽明忽暗的孤灯与他做伴。
B.颔联描写大风、露井、急雨、雁声等意象,视听结合,生动地展现了秋夜乡村景象。
C.诗人以才学自负,如今仍不得志,诗歌将理想与现实对照,使诗人的愁苦之情倍增。
D.诗歌层次清晰,前两联着意于写景,景中寓情;后两联着意于抒情,皆为间接抒情。
【2】颈联化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卢毓字子家,涿郡涿人也。父植,有名于世。毓十岁而孤,遇本州乱,二兄死难,养寡嫂孤兄子,以学行见称。时天下草创,多逋逃,故重士亡法,罪及妻子。亡士妻白氏,始适夫家数日,未与夫相见,大理奏弃市。毓驳之曰:“夫女子之情,以接见而恩生,成妇而义重。今白氏生有未见之悲,死有非妇之痛,而吏议欲肆之大辟,则若同牢合卺之后,罪何所加?《书》云‘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恐过重也。苟以白氏皆受礼聘,已入门庭,刑之为可,杀之为重。”太祖曰:“毓执之是也。又引经典有意,使孤叹息。”由是为丞相法曹议令史,转西曹议令史。文帝践阼,徙黄门侍郎,出为济阴相,梁、谯二郡太守。帝以谯旧乡,故大徙民充之,以为屯田。而谯土地墝瘠,百姓穷困,毓愍之,上表徙民于梁国就沃衍,失帝意。虽听毓所表,心犹恨之,遂左迁毓。毓心在利民,躬自临视,择居美田,百姓赖之。明帝青龙二年,入为侍中。在职三年,多所驳争。诏曰:“侍中毓禀性贞固,心平体正,不懈于位者也。其以毓为吏部尚书。”毓于人及选举,先举性行,而后言才。黄门李丰尝以问毓,毓曰:“才所以为善也,故大才成大善,小才成小善。今称之有才而不能为善,是才不中器也。”丰等服其言。齐王即位,赐爵关内侯。时曹爽秉权将树其党徙毓仆射顷之出毓为廷尉司隶毕轨又枉奏免官众论多讼之乃以毓为光禄勋爽等见收,太傅司马宣王使毓行司隶校尉,治其狱。高贵乡公即位,进封大梁乡侯,封一子高亭侯。正元三年,疾病,逊位。甘露三年薨,谥曰成侯。孙藩嗣。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二十二·桓二卢传》)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曹爽秉权/将树其党/徙毓仆射/顷之出/毓为廷尉/司隶毕轨又枉奏免官/众论多讼之/乃以毓为光禄勋
B.时曹爽秉权/将树其党/徙毓仆射/顷之/出毓为廷尉/司隶毕轨又枉奏免/官众论多讼之/乃以毓为光禄勋
C.时曹爽秉权/将树其党/徙毓仆射/顷之/出毓为廷尉/司隶毕轨又枉奏免官/众论多讼之/乃以毓为光禄勋
D.时曹爽秉权/将树其党/徙毓仆射/顷之/出毓为廷尉司隶/毕轨又枉奏免官/众论多讼之/乃以毓为光禄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指《尚书》,是儒家核心经典之一,与《诗经》《礼记》《乐经》和《周易》合称五经。
B.践阼,指登上帝位。践,履踏。阼,阼阶、主阶。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
C.青龙,指魏明帝年号。年号由汉武帝首创,明清时皇帝大多只有一个年号,故明清时可将之作为对皇帝的称呼。
D.侯,周代位列五等爵的第二位,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毓品德高尚,学问深厚。卢毓在两位兄长死后照料寡嫂孤侄;为还未与丈夫见过面的白氏求情时能够引用经典阐述意见,让太祖感叹不已。
B.卢毓爱护百姓,敢于谏诤。文帝大举移民充实谯郡,卢毓怜悯百姓,为此上表而惹怒文帝;任侍中时因敢于辩驳和争论获得文帝称赞,官位得以升迁。
C.卢毓选贤荐能,见解独特。卢毓对人的评价和举荐首先看重的是性情品德,其次才是才能,他认为有才而不能办成善事是因为才能没有对准方向和目标。
D.卢毓历侍多君,仕途跌宕。卢毓先后侍奉五位君主,因爱护百姓、敢于谏诤导致官位多有变迁;曹爽掌权时遭贬谪,高贵乡公即位后被进封并惠及子孙。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听毓所表,心犹恨之,遂左迁毓。
(2)爽等见收,太傅司马宣王使毓行司隶校尉,治其狱。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黄鸟于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于吾等,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于今已十载,未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于昔。”“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注释:“差池”:舒展。
材料二:昔日,长江碧波滚滚,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而今,水利部8月11日发布旱情通报称,长江流域旱情快速发展,水利部针对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6省市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当前,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较常年同期偏低4.7米至5.7米,均为有实测记录以来同期最低。同时,部分地区小型水库蓄水严重不足。
以上材料引发你哪些感悟与思考?请选取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