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甘孜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请问以下与战国时期史实不符的内容是:

    A.晋国被韩、赵、齐三家瓜分

    B.当时秦国和赵国发生了长平之战

    C.孟子主张“仁政”

    D.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

  • 2、毛主席曾经评价东汉开国皇帝是一位“最有学问、最会打战、最会用人”的皇帝。这位皇帝是

    A.刘邦 B.刘秀 C.司马炎 D.司马睿

  • 3、汉文帝二年九月,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据此可知,汉文帝(     

    A.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B.加强对农民的控制

    C.加重农民的赋税和徭役

    D.执行更加严厉刑法

  • 4、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A.

    B.

    C.

    D.

  •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积极作用是

    ①促进了西汉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

    ②确立了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

    ③巩固了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

    ④限制了其他多种思想的传播和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6、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A政权是

    A.前秦

    B.北魏

    C.北朝

    D.南朝

  • 7、隋唐时期,中日交往密切。下列人物中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是

    A.玄奘

    B.郑和

    C.鉴真

    D.戚继光

  • 8、老子所处时期为,他是学派的创始人。

    A. 春秋晚期儒家

    B. 春秋晚期道家

    C. 战国晚期儒家

    D. 战国晚期道家

     

  • 9、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手工业工场日益成熟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 10、日本农学家认为,大约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粟就向东传入日本、朝鲜,向西传入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中国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是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淮河流域

    D.黑龙江流域

  • 11、“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宋祖”指的是(   

    A. 秦始皇   B. 刘邦   C. 李世民   D. 赵匡胤

     

  • 12、1206年统一蒙古草原的是(   

    A.阿保机

    B.阿骨打

    C.铁木真

    D.忽必烈

  • 13、商鞅变法中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是(     

    A.确立县制

    B.严明法度

    C.奖励军功

    D.鼓励耕织

  • 14、“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秀丽丽江,人在路上。”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原始居民

  • 15、自古以来,在防治瘟疫方面中医有着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东汉末年时出现的一部将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医学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 16、“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的根本原因是

    A.不畏艰难的可贵精神

    B.具有高深的知识

    C.研究佛学的执着追求

    D.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 17、蒙古族各部落在很长的时间里面处于分裂的状态,他们之间为了争夺人口、草场、水源等经常发生战争。最终蒙古各部落由谁完成了统一(     

    A.元世祖忽必烈

    B.蒙古大汗蒙哥

    C.成吉思汗铁木真

    D.元顺帝妥懂帖睦

  • 18、下列关于夏朝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建立于约公元前1600年

    B.建立者是启

    C.统治中心在今陕西地区

    D.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 19、它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它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岷江

  • 20、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下列表述均体现上述观点,其中发生于明清时期的史实是(  )

    ①忽必烈在中央设中书省 ②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 ③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④乾隆帝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区的 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沟通湘江和漓江的水利工程:灵渠

    B.防范匈奴侵犯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

    2)秦朝的主要交通路线有何特点。

  • 22、秦末农民大起义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的战役是______;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______

     

  • 23、公元前209年,谪守渔阳九百人因遇“天大雨”,“失期当斩”,掀起了________起义。184年,经张角10多年的组织策划,发动了________起义。

  • 24、___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秦朝统一后,以_____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 25、国民党将军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得以和平解放发生在______________战役中。

  • 26、南朝的强盛:______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大约30年的时间里,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 27、后人尊和炎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____

  • 28、隋朝时,_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唐朝时期,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例如______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 29、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______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

  • 30、(1)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年的()人。

    (2)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3)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两种粮食作物是半坡居民种植的()和河姆渡居民种植的()。

    (4)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我国()(朝代)的()。

    (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在()年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在()年建立。

    (6)秦朝中央政府设置的三个主要官职分别是()、()、()。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根据所学知识,把相应信息用直线连接起来。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唐太宗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____。

    (2)唐朝鼎盛时期的盛世局面﹣﹣____。

    (3)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____。

    (4)唐末农民起义﹣﹣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颁布法令,……努力从事农业,耕种和纺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从事工商业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贵族没有军功,不能享受世袭特权;……集中小乡镇为县,设置县令、县丞管理,共三十一个县。……

    (1)材料一是商鞅在哪国推行的改革措施?其中最受农民和士兵欢迎的是哪一项措施?对后世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哪一项措施?

    【材料二】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

    (2)结合材料二,说说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思想?其代表人物是谁?   【材料三】《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秦孝公去世以后,旧贵族挑拨秦惠王以谋反罪逮捕商鞅。商鞅听到消息,立即逃跑。他找到一家小客店准备住宿。小店主不知他是商鞅,对他说:商鞅定下规矩,留住没有凭据的人,店主要受“连坐”的处罚。商鞅不得已,只好回到他的封地。商鞅被捕后,惨遭车裂之刑而死。

    (3)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以及你自己的理解,说说如果这个小店主知道了商鞅的真实身份后,他会不会留住商鞅?简单说明理由。(注意:不说明理由,不能得分。)

    (4)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败了。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射死在楚王的尸体前;商鞅在秦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处以极刑。这些历史事实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