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红河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反映的是过“元旦”的一些活动。“元旦”即今天的(  )

    A. 圣诞节   B. 元宵节   C. 春节   D. 元旦(新年)

     

  • 2、王谠在《唐语林》中写道“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对史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留心理道”的“上”即皇帝唐玄宗

    B.“河清海晏”指贞观年间政治清明

    C.“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开元盛世

    D.“革去弊讹”指玄宗废武则天时酷刑苛法

  • 3、春秋时期,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各种制度逐渐遭到破坏,各诸侯间展开激烈的斗争。这种社会状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王室衰微

    B.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C.诸侯争霸

    D.分封制的瓦解

  • 4、有关黄帝、炎帝的传说,不正确的是(     

    A.炎帝教民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和蔬菜

    B.炎黄结成联盟后,共同战胜了蚩尤部落

    C.黄帝发明弓箭和指南车

    D.炎黄联盟在长江流域生活、繁衍,并逐渐形成为华夏族

  • 5、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人类,北京人是典型代表之一。请为研究北京人的社会生活状况选择最可靠的材料(     

    A.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

    B.现代研究者的著述

    C.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等

    D.史书中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

  • 6、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北朝时期农业科学著作是

    A.《齐民要术》

    B.《缀术》

    C.《大明历》

    D.《水经注》

  • 7、下列秦朝的措施与秦朝速亡没关联的是

    A.统一文字

    B.强征赋税

    C.严刑苛法

    D.修骊山陵

  • 8、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实行(  

    A.扩大对外贸易

    B.闭关锁国

    C.限制农业生产

    D.鼓励对内贸易

  • 9、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

    A. 黄帝   B. 炎帝   C.   D.

  • 10、汉初对匈奴政策从“和亲”到汉武帝时反击,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汉武帝的雄才大略

    B.西汉的强盛

    C.匈奴的削弱

    D.人民的要求

  • 1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曾在秦国进行变法的是

    A.管仲      B.吴起     C.李悝       D.商鞅

  • 12、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见,唐朝实行怎样的政策?

    A.开放的对外政策

    B.开明的民族政策

    C.封闭的对外政策

    D.敌对的民族政策

  • 13、南朝时,南方城市经济繁荣。其中人口达百万,商业最为活跃的城市是(     

    A.建康

    B.长安

    C.成都

    D.洛阳

  • 14、下图为唐朝时期中日两国的货币,日本的和同开珎银币的形制与唐开元通宝相似。这反映出当时两国(     

    A.审美观念一致

    B.两国互不往来

    C.文明交流频繁

    D.铸钱水平相当

  • 15、他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局面,“混南北为一区”。“他”是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高祖

    D. 唐太宗

  • 16、小明正在学习西汉“文景之治”的知识,下列措施不属于“文景之治”现象的是

    A. 修建阿房宫

    B. 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C. 重视“以德化民”

    D. 提倡勤俭治国

  • 17、关于下图所示远古人类生活描述的错误的是

    A. 他们已经学会种植水稻   B. 他们居住在干栏式建筑

    C. 他们居住在黄河流域   D. 他们会雕刻象牙

     

  • 18、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马钧——翻车

    C.华佗——制成“麻沸散” D.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

  • 19、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创新发展。下列与此相关的史实,搭配正确的是( )

    A.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中共十一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南方谈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 20、人们常常以“华佗再世”称有杰出医术的医生。华佗,字元化,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神医”。他的医学创造有(  )

    ①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②创编出“五禽戏”③提出“望闻问切”四诊法④发明“麻沸散”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仔细观察战国七雄位置图,结合所学知识填出A、B、C对应处诸侯国的名称:

     

    战国七雄位置图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 22、________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中,成为道家的经典。

  • 23、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政权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君主____

  • 24、战争特点:规模很__________,参战兵力__________,交战区域__________,持续时间_______著名战役:__________________

  • 25、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内容

    (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

    (3)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所在地——

    (4)我国历史上疆域版图最大的朝代——

  • 26、请写出下图朝代更迭示意图中4个数字所代表的历史朝代或历史时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唐太宗统治期间的治世局面称之为_____;唐玄宗统治期间的鼎盛局面称之为_____

  • 28、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________

  • 29、每年清明,众多海外华侨踏上寻根之旅,共同祭拜人文初祖____________

  • 30、下列文字所描述的“他”是谁?

    (1)他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深受人们爱戴。(     

    (2)他是宋代著名的史学家,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3)他是最负盛名的元杂剧作家,代表作是《窦娥冤》。(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墨子                 顺应自然

    韩非                 民贵君轻

    孟子                  “兼爱”“非攻”

    庄子                    以法治国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皇帝。

    (1)公元前221年,建立秦朝-----

    (2)公元前202年,建立西汉----

    (3)公元25年,建立东汉----

    (4)公元266年,建立西晋一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中华民族多元一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春秋到战国,中原各国和相邻的周边各族有了频繁往来和密切的联系,华夏族吸收了周边民族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广泛的族群。

    左图是历史故事连环画《胡服骑射》,讲的是战国时期赵国赵武灵王的故事。赵武灵王为了改变赵国日渐衰落的状况,改穿胡服,学习骑马射箭,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使赵国强盛起来。

    中山国是唯一由戎狄(古时对周边民族的称呼)建立的国家。近年在中山国都城,出土了数以万计的青铜器、玉石器、漆器等文物,这些文物游牧民族风格明显,突出了独具特色的游牧民族个性,同时也兼有中原文化的要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区、各族人民加强联系的表现。这些联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

    (2)结合所学并依据材料,写出东汉、魏、晋时期内迁的主要北方少数民族有哪些?这些少数民族认为自己与汉族同祖同宗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4)综合以上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概括促进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