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塔城地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图片所示工具,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政治制度完备

    B.农业技术进步

    C.海外贸易发达

    D.文学艺术繁荣

  • 2、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作者是(   )

    A.华佗 B.张仲景 C.司马迁 D.蔡伦

  • 3、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A.以德化民

    B.削弱侯国

    C.休养生息

    D.实行分封

  • 4、《东归英雄传》这部电影讲述了清朝乾隆时期我国的一支少数民族不远万里,历经千险回归祖国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实现这一壮举的少数民族领袖是(     

    A.渥巴锡

    B.噶尔丹

    C.五世达赖

    D.班禅额尔德尼

  • 5、下列选项中,与其余三项不属于同一次会议内容的是( )

    A.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尽快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B.确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C.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例”,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D.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 6、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战国时期提出依法治国的是____。

    A.孔子

    B.韩非子

    C.老子

    D.孟子

  • 7、“凡四十年不识干戈,岁遗差优,然不足以当用兵之费百一二焉,则知澶渊之盟,未为失策,而所可痛者,当国大臣,论和之后,武备皆废。”下列观点客观反映材料内容的是(     

    A.促进了民族间的交融

    B.维持长期和平,但削弱了宋的军事力量

    C.对宋朝来说是屈辱的

    D.北宋在战败的情况下,不得已而签订的

  • 8、《谈军机处》记载,军机处所用听差,按例多挑选十五岁以下不识字的孩童,称为“小么儿”。京师官员多喜欢宴请宾客,赴宴者再回请,但军机大臣往往不回请。这表明军机处

    A.革新官场新风气

    B.官员位高权重

    C.注重保密的措施

    D.裁决军政大事

  • 9、问鼎中原典故密切相关的是 (  )

    A.齐桓公 B.越王勾践   C.晋文公   D.楚庄王

  • 10、梁朝名将陈庆之曾说:“长江以北,尽是夷狄。”当时统治“夷狄”的民族是

    A. 匈奴

    B. 吐蕃

    C. 鲜卑

    D. 女真

  • 11、《全唐诗》提到的茶产地有6道、27州,主要分布在江南道,占17州。春季采茶季节,茶商云集江南地区,长途贩运现象屡见不鲜。这说明唐朝

    A.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

    B.茶树种植遍及南北各地

    C.南方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D.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 12、下列战役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A.阪泉之战

    B.巨鹿之战

    C.马陵之战

    D.垓下之战

  • 13、假如你给战国时期的蜀守李冰画像,你可以选择的历史场景是

    A.上书秦孝公请求变法   B.主持开凿灵渠   C.主持修建都 D.主持修筑长城

  • 14、2022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3周年。回顾历史,在1553年攫取了澳门居住权的西方殖民者是(     

    A.英国

    B.西班牙

    C.葡萄牙

    D.荷兰

  • 15、他统治前期,不仅“贞观之风一朝重振”,而且经济文化又有新的发展,唐朝的国力进入鼎盛时期。材料叙述的盛世局面的是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康乾盛世

    D.开元盛世

  • 16、唐朝国势开始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宦官专权

    D.藩镇割据

  • 17、下图是宋元时期的政权更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18、最早为丝绸之路开辟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 班超   B. 张骞   C. 卫青   D. 霍去病

  • 19、农民起义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的术语,通常意味着失去土地的农民的起义,反抗既成的秩序或建制。中性地来说,这是专制朝廷和民间社会矛盾的反映。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历次农民起义提法有误的是(  )

    A.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大泽乡起义

    B.隋末农民起义瓦解了隋朝的统治

    C.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D.李自成起义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 20、他开创了一代词风,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境界。他的词风豪迈奔放,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他是(     

    A.辛弃疾

    B.张择端

    C.李清照

    D.苏轼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都江堰的影响:使成都平原变得“_________________,2200多年一直发挥作用。

  • 22、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中最具有代表的是礼器,其中的典型是________

  • 23、列举出我国原始的农耕生活时代长江黄河流域的典型代表以及他们种植的典型农作物和居住的房屋结构形式。

    生活地域

    聚落名称

    典型农作物

    房屋结构形式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生活地域

    聚落名称

    典型农作物

    房屋结构形式

    黄河流域

    半坡聚落

    半地穴式

    长江流域

    河姆渡聚落

    水稻

    干栏式

     

  • 24、唐朝闻名中外的陶瓷器是________

  • 25、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________时迁到殷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老子的学说主要集中在《________》一书,它被奉为道家经典。

  • 26、世界上内涵最丰富的、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_________,他们已经知道保存火种;而在使用火的进化史上,山顶洞人却懂得_________

  • 27、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和建造的______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______朝印制的《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 28、   “秦统一以后,‘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公元前三世纪秦统一的开创之功,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

    ——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

    以下结论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写正确、错误、未涉及。

    _________商鞅变法为秦灭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

  • 29、他的代表作有《狂人日记》《孔乙己》等,他是________

     

  • 30、公元前2070年,____朝建立,是我们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1)毕昇( ) A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2)《资治通鉴》( ) B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西汉司马迁( )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文天祥( ) D活字印刷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根据下列描述请写出相关的史实。

    (1)世界上出土遗迹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2)中国商周时期写在兽骨上,已经具备汉字基本结构的文字——  

    (3)一场历时四年的战争,刘邦注重收揽人心、善用人才,最终取得胜利——

    (4)东汉中后期,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导致政治腐朽不堪,东汉走向衰亡——

    (5)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历时十几年,西晋从此衰落——

    (6)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也令所有的炎黄子孙引以为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怀古》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

    ——摘自七下《中国历史》

    (1)材料一中的“此河”指什么?材料中“此河”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是什么?

    (3)举一例说明材料三中的“最具代表性的唐朝瓷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