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德宏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长平之战 ②盘庚迁殷 ③牧野大战 ④国人暴动 ⑤楚汉之争

    A.①②③⑤④

    B.②③①④⑤

    C.②③④①⑤

    D.④⑤①③②

  • 2、下列关于下图文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它体现了我国当时青铜冶铸技术的高超水平

    B.它代表了商代青铜器的典型风格

    C.它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

    D.它因其鼎上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

  • 3、关于如下图所示水利工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以长安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B. 全长27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C. 修建于隋炀帝时期

    D.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 4、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文化经典,大量珍宝、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这体现出唐朝

    A.边疆地区发展迅速

    B.先进文化传入吐蕃

    C.吐蕃经济繁荣昌盛

    D.开元盛世成就辉煌

  • 5、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促使他们做出人生重要选择的原因,是这一年(     

    A.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B.《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灾难

    C.洋务运动兴起,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D.列强索取的赔款数额加大

  • 6、2020年高港区风栖湖景区内的古寿胜寺竣工,吸引了大批游客。该寺为哪一宗教的传统建筑( )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 7、商代卜辞的记载中大量出现了“受禾”“告麦”“卜雨”等词,这可用于研究商代(     

    A.政治制度

    B.农业生产

    C.手工制造

    D.商民生活

  • 8、《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

    C.统一文字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

  • 9、《九章算术》的特点是

    A.以例题为为中心

    B.以推理为中心

    C.用图形阐释理论

    D.以计算机为中心

  • 10、他在陈桥驿兵变中黄袍加身,依靠超群的武艺和出众的胆略建立了新王朝。他建立的王朝、王朝建立的时间及其自身所属的民族分别是(     

    A.元朝   960年   汉族

    B.元朝   961年   蒙古族

    C.北宋   960年   汉族

    D.北宋   961年   蒙古族

  • 11、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下列属于成吉思汗最大的功绩是(     

    A.统一蒙古草原

    B.定都大都

    C.灭掉金政权

    D.统一全国

  • 12、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下列事件中属于土地制度变革的是

    A.诸侯争霸

    B.商鞅变法

    C.都江堰的修建

    D.百家争鸣

  • 13、秦的统一所起的历史作用有(  )

    ①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②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

    ③摧毁了奴隶制的统治④使郡县制能在全国推广,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A.山顶洞人 B.河姆渡人 C.半坡人 D.北京人

  • 15、16世纪中期,组建“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随后前往福建、广东配合当地明军剿灭倭寇,东南沿海倭患基本平息。与此相关的人物是(   

    A.李自成

    B.吴三桂

    C.戚继光

    D.郑成功

  • 16、如果你今年寒假要到北京去旅游,除了游王府井、逛紫禁城,还可以参观: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大汶口遗址

     

  • 17、公元89年,汉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令班固在燕然山刻石纪功,史称《封燕然山铭》。2017年,中蒙学者对蒙古国一处摩崖石刻严密论证,确认石刻即为《封燕然山铭》,解决了长久以来对燕然山位置的猜测。这表明(       

    A.古代正史记载史实可信度最高

    B.不同类型的史料可以相互参证

    C.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有价值

    D.历史记载必须以考古研究佐证

  • 18、概括历史主题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之一,请你为下列图片确定一个适当的主题( )

    A. 生产工具的变革   B. 生活工具的变迁

    C. 人类社会的变迁   D. 我国的农耕文化

     

  • 19、俗语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最终“上钩”的是哪一位君主

    A. 商汤   B. 商纣   C. 周文王   D. 盘庚

  • 20、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最后一天的第一站设在北京周口店,是因为曾在这里居住了早期人类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填充题

    (1)221年,________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2)266年,司马懿的孙子___________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

    (3)317年,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________重建晋王朝,史称东晋。

    (4)________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力排众议于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

     

  • 22、秦代修筑的“万里长城”,西起________________,东到_____________

     

  • 23、两宋时期,南方的水稻面积迅速增长,长江下游和_____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_____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

  • 24、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时期出现了有作为的开国之君和臭名昭著的暴君。

    (1)约公元前2070年,________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

    (2)夏朝的最后一个王________在位时,无休止地征发百姓。

    (3)约公元前1600年,________建立商朝,都城建立在亳。

    (4)商朝最后一个王________尽情享乐,施用炮烙之刑,镇压人民。

    (5)公元前1046年,________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朝灭亡,周朝建立。

    (6)公元前841年,________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西周开始走向衰落。

  • 25、1553年,攫取我国澳门居住权的国家是______。古代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______

  • 26、秦建立后在地方实行_____________,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汉武帝为了加强政治上的统一, 实施了___________使诸侯国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 27、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社会走向繁荣

    (1)秦统一后,规范文字使用,把________作为通行全国的规范文字。

    (2)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争夺帝位斗争,史称“________”。

    (3)他是东汉的建立者,他统治时期经济发展,社会比较安定,史称“________”。

     

  • 28、11世纪中期,北宋匠人____________发明活字印刷术;明朝时,在台州九战九捷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_____

  • 29、淝水之战前秦苻坚失败的原因:

    ①从前秦方面看:苻坚骄傲轻敌;前秦军队内部有_______,军心不齐,指挥不当,战线过长。

    ②从东晋方面看:东晋______,不畏强敌,奋勇抗战,指挥得当。

    启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是力量的强弱,而是人心向背、战术得当等;民族团结、内部团结对于一个政权的成败具有重大意义。

  • 30、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 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为解决王国问题,西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 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请用线条把下面相关联的史实连接起来。

    卧薪尝胆   秦国强大

    城濮之战   长平之战

    纸上谈兵   勾践自警

    商鞅变法   陈胜吴广起义

    揭竿而起   退避三舍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列举明朝设立的“三司”的具体名称。

    (1)

    (2)

    (3)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也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各族人民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

    材料二: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材料三: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一中“统治者的主动政策”促进民族融合的事件一例,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积极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比较成熟的办法”体现了怎样的民族政策?列举其“赢得了他们爱戴”的表现一例。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时政府派驻西藏、新疆的最高行政长官分别是什么?依据材料三回答清朝对边疆有效管辖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请谈一谈你对民族交融、国家统一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