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黔西南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道德经》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这说明老子(     

    A.主张“无为而治”

    B.主张“兼爱”

    C.认为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D.强调以法治国

  • 2、文成公主入藏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 西藏正式成为唐的一部分   B. 加强了唐蕃友好交往,促进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

    C. 有利于佛教的传播   D. 有利于加强对西藏的统治

  • 3、如图是某时期的人口数量变化表,人口数量从a到b到c的变化,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B.兴衰纷乱,循环往复

    C.推崇儒学,人丁兴旺

    D.重视民生,以民为本

  • 4、“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 5、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回顾中国古代历史,每当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困苦之时,往往会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以下农民起义爆发在唐朝末年的是

    A.大泽乡起义

    B.黄巾起义

    C.瓦岗寨起义

    D.黄巢起义

  • 6、他是党项族的英雄,贺兰山上飞翔的雄鹰。他受汉文化的影响,设太学,译汉文书,积极吸取中原文化,他是(  

    A.耶律阿保机

    B.元昊

    C.完颜阿骨打

    D.铁木真

  • 7、小华在阅读一本有关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生活情况的历史书时,了解到有一群距今约三万年的远古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并已会人工取火。你认为这群远古人应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居民

  • 8、公元前841年,   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

    A.   B. 周武王   C. 周厉王   D. 周文王

     

  • 9、元朝时开始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     

    A.党项族

    B.女真族

    C.蒙古

    D.回族

  • 10、小张在阅读课外书籍时,看到书中这样写道:“在商朝,贵族征讨其他国家胜利后往往行祭祀,向祖先报捷。”如果要验证它的真实性,最有说服力的文字资料应该来自(

    A.《史记》 B.金文 C.小篆 D.甲骨文

  • 11、要了解中国早期农业的发展情况,最为可靠的依据是

    A.考古发现

    B.神话传说

    C.历史笔记

    D.报刊书籍

  • 12、日本农学家认为,大约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粟就向东传入日本、朝鲜,向西传入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我国最早种植粟的是

    A. 北京人

    B. 黄帝

    C. 黄河流域原始居民

    D. 长江流域原始居民

  • 13、学习历史要注意时间概念,懂得计算年代。下面对曹操(155年-220年)生卒年代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于公元二世纪50年代

    B.逝于三世纪前期

    C.生活在三国时期

    D.享年65岁

  • 14、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期中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请问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 15、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以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起义军头裹黄巾,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材料中的“民变”(     

    A.动摇了秦朝的统治地位

    B.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C.使西晋从此走向衰落

    D.推翻了东汉王朝的统治

  • 16、小宋同学以“宋代经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下列不属于该主题的是(  

    A.

    B.

    C.

    D.

  • 17、在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留一地与外国通商。该地是(  )

    A. 广州   B. 上海   C. 南京   D. 武汉

  • 18、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 唐朝   B. 汉朝   C. 宋朝   D. 元朝

  • 19、电影《赵氏孤儿》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氏因奸臣陷害而惨遭灭门后,医生程婴抚养赵氏孤儿长大并报仇雪恨的故事。看完电影后,小亮查阅了“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在“战国形势图”中找不到晋国,这是由于战国初期发生了(     

    A.三家分晋

    B.田氏代齐

    C.晋楚争霸

    D.战国七雄

  • 20、“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没有达成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的预期目标,却造就了一项在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成就。这项成就是(     

    A.开创盛世局面

    B.促成三家分晋

    C.开辟丝绸之路

    D.领导漠北战役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唐朝时期克服重重困难,6次东渡,终于将中国文化远播日本的高僧是( )

    A. 鉴真 B. 玄奘 C. 阿倍仲麻吕 D. 李渊

  • 22、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     )”。

  • 23、1751年,清朝在西藏地方设立噶厦,授达赖喇嘛和_____管理政教事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清朝设置_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 24、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___________

  • 25、仔细观察《三国鼎立形势图》,请将下列国家的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方框内。

    A.吴  B.魏  C.蜀

  • 26、汉武帝派大将________、霍去病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匈奴受到重创,被迫迁徙漠北。

  • 27、______________(人物)时,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

  • 28、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_____________”,厉王逃亡。

  • 29、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数学家是________

     

  • 30、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______国的变法,这场变法的主持者是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墨家 韩非子 “兼爱非攻”

    道家 老子 文景之治

    法家 休养生息政策 “仁政”

    西汉 孟子 以法治国、树立君威

    儒家 墨子 《道德经》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西周分封制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中周天子之下的阶层。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承载着生生不息的民族力量和自信。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承载】

    材料一:“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的,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哲思一脉】

    材料二: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宝库。

    ——赵可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理论价值》

    【辉煌科技】

    材料三:

    材料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存续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智慧、理念、气度神韵,涵养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与自豪。中华文化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

    ——摘自十九大报告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文字的名称。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何时?

    (2)根据材料二,指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国古代哪一位大思想家的主张?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的思想被其弟子整理成书,书的名字是什么?到战国时期, 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东汉时,谁改进了造纸术,大大提高纸的质量,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 南朝哪一位科学家将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领先世界近千年?

    (4)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该如何弘扬民族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