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澳门行政级别相同的城市是
A.哈尔滨
B.台北
C.昆明
D.香港
2、下列各项中,对我国土地资源的错误的是( )
A.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耕地、林地比重小
B.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C.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耕地占有量大
D.耕地总体质量差
3、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但又有一定的规律,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面小题。
【1】从甲图海拔高度看,世界人口比例最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拔( )
A.1500m-2000m
B.500m-1500m
C.200m-500m.
D.200m以下
【2】乙图为“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从中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A.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B.高纬度地区
C.南半球中低纬度地
D.各纬度均匀分布
【3】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
①纬度②海拔③社会经济④历史⑤距海远近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③④⑤
4、关于台湾的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A.台湾的居民以高山族为主
B.出口贸易一直以来是台湾的经济命脉
C.大陆与台湾距离最近的是福建省
D.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5、“黄河之水天上来”这里的“天上”是指
A.唐古拉山
B.阿尔泰山
C.巴颜喀拉山
D.祁连山
6、结合吉林省四个农业带分布图,判断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是( )
A.I地草场广阔,适宜发展畜牧业
B.Ⅱ地分布最广的糖料作物是甘蔗
C.以地为主的Ⅲ地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
D.人参、鹿茸等林业特产来自Ⅳ地
7、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终年积雪,冰川广布”的景观出现在
A.内蒙古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
8、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
A.台湾火烧寮 B.喜马拉雅山南坡
C.海南岛五指山 D.长白山东坡
9、我国纬度最高的高原是(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10、四川盆地属于( )
A. 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B. 暖温带湿润地区
C. 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D. 亚热带湿润地区
11、华北平原主要由( )冲积而成。
A. 辽河、淮河、海河 B. 黄河、辽河、海河 C. 黄河、淮河、海河 D. 黄河、淮河、辽河
12、读下图,小李同学从学校返回距离30千米远的家乡,最便宜的交通方式是( )
A.公路
B.空运
C.铁路
D.水运
13、下列地区属于半湿润地区又是暖温带的是
A. 华北平原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内蒙古高原 D. 四川盆地
14、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对人类活动最为有利的组合是( )
A.
B.
C.
D.
15、唐代诗人王之涣诗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影响玉门关地区的风是( )
A. 夏季的东南风 B. 夏季的东北风 C. 冬季的西南风 D. 冬季的西北风
16、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
A.乱占耕地
B.过度放牧
C.水土流失
D.过度垦殖
17、读我国两个省级行政区农业用地利用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甲位于我国西部,乙位于我国东部
B.甲位于我国东部,乙位于我国西部
C.甲、乙均位于我国东部
D.甲、乙均位于我国西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比乙年降水量多
B.甲比乙年降水量少
C.甲、乙均没有山地分布
D.甲平原面积小
18、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特点是( )
A.冬春多、夏秋少
B.冬春少、夏秋多
C.冬季多、夏季少
D.春季多、秋季少
19、我国是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完成下面小题。
【1】淡水资源属于( )
①可再生资源 ②非可再生资源 ③自然资源 ④气候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北京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是( )
A.水浪费、水污染严重
B.生产、生活用水增加
C.全年干旱,河流稀少
D.年降水量少且季节变化大
【3】为缓解华北地区严重缺水的现状,我国实施的工程措施是( )
A.引黄济青
B.引滦入津
C.南水北调
D.引黄入晋
20、下列地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的是( )
A.东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华北平原
21、德国 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他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 块大陆。
22、我国地势分为 级阶梯,阜阳市位于第 级阶梯上。
2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走了________,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________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________减少;还向________输送大量泥沙,给________和________造成巨大困难。
24、我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份的简称是_____。
25、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e_____f________g_____h_____i_____j_____k_____l_____m_____n_____
26、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_______大陆东部,_______西岸。
27、读下图,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特征: _______________。
28、完成下面表格
面积最大的大洲 | ____ | 面积最大的大洋 | ____ |
面积最小的大洲 | ____ | 面积最小的大洋 | ____ |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 ____ | 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 ____ |
纬度最高的大洲 | ____ | 纬度最高的大洋 | ____ |
面积最大的大陆 | ____ | 面积最小的大陆 | ____ |
29、东南亚地处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连接处,那里火山爆发和地震发生频繁,其中________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30、我国地势____________,呈________分布。
31、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珠江三角洲位于____省的东南部,毗邻____(两个特别行政区),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的两侧,其中位于东侧的是____特别行政区,我国南北向的____铁路线可以直达这里。
(3)港澳地区第三产业发达,其中澳门地区的支柱产业是____。
32、读 “我国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辽中南工业区的数码代号是___________。
(2)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是___________工业区,在图上的数码为___________,该工业区发展的优势主要有:
A.地理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运输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科技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人口与劳动力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区发展工业的不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面左图为我国历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右图示意中国人口密度分布。
材料二: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突破26402万人,到2050年将达到全国人口的1/3,“银发潮”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1)由左上图可知,我国1953年的人口总数是___________万人,2020年的人口总数是__________万人,人口总数持续___________,目前我国人口总数居世界第___________位。
(2)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由_________趋向_________(均填“迅速”或“缓慢”)。
(3)右上图中我国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的省级行政区域有_________、_________(均填简称)。
(4)我国人口地理界线大致以_________一线为界,该线东南部地区人口___________(填“稠密”或“稀疏”),请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方面分析其原因:自然:__________;社会经济:__________。
(5)材料二中“银发潮”体现我国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试列举该人口问题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___________。
34、读亚洲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B_____;海峡:C_____;高原:H_____。
(2)图中半岛①是______,该地区主要气候特征是______。
(3)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流向呈______。
35、下图是“中国气候类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A、B、C、D、E表示我国的五种气候类型,从图中反映了我国气候____的特点。
(2)图中①表示从哈尔滨到广州的铁路线,其铁路线的名称是:京哈线和____线:1月从哈尔滨到广州,沿途的气温变化是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3)B、D两种气候中,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气候,影响因素是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