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
A.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B.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C.半干旱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D.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2、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震属于气象灾害
B.我国西南多地震是因为地处环太平火山地震带上
C.在山区地震会引发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
D.为了保证安全,发生地震时应迅速从高处跳下来
3、下表是我国某省区多年平均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表。据此推测该省区最可能是
A.山东省 B.青海省 C.湖北省 D.西藏
4、2021年,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如图为2010-2020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10-2020年期间,我国( )
A.人口总数持续上升
B.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C.201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D.2020年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2】我国调整人口政策针对的主要问题是( )
A.劳动力数量过剩
B.老龄化进程加快
C.人均资源不足
D.人口分布不均
【3】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傣族-那达慕大会
B.蒙古族-摔跤
C.汉族-开斋节
D.回族-火把节
5、我国“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 )
A. 农业 B. 旅游业 C. 工业 D. 交通运输业
6、下列关于我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幅员辽阔,主要位于温带,既有常年冰雪不化的寒带,又有热带
B.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陆疆辽阔,海岸线漫长
C.当海南岛已经是春天的时候,黑龙江的漠河还处于极夜之中
D.当新疆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朝霞满天的时候,黑龙江省的乌苏里江已经是满天繁星了
7、针对水土资源的配置情况,经过多年研究、论证、规划,我国正在建设的巨大工程是( )
A.长江三峡工程 B.淮河治理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黄河小浪底工程
8、西双版纳位于我国( )
A. 云南省 B. 海南省
C. 广西壮族自治区 D. 贵州省
9、下列传统民居中,能反映山西省自然环境特点的是 ( )
A.冰屋 B.高架屋 C.窑洞 D.蒙古包
10、长江三角洲地区范围包括 ( )
A. 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 B. 安徽省、浙江省、上海市
C. 江苏省北部、浙江省南部、上海市 D. 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上海市
11、下列有关人口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人/千米”来表示
B.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
C.反映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多少
D.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增长迅速,反之,人口增长缓慢
12、读我国南方的某河流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该河流的水文特征,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河流年径流量较大
B.河流的汛期较长
C.冬季有结冰期,春汛明显
D.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
【2】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下列现象与该问题基本无关的是( )
A.人口增加,经济发展迅速
B.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C.水体污染严重,水质下降
D.气候干旱,降水减少
13、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云南省
C.吉林省 D.湖南省
14、下列各项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 农村沼气 B. 汽油 C. 东北虎 D. 皮革
15、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
A.沿海分布 B.资源产地 C.人口稀少地区 D.内陆地区
16、2016年1月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主要是为了应对( )
A.房价上涨过快 B.人口急剧减少 C.人口老龄化 D.粮食短缺
17、下列汛期由长到短排列正确的是( )
A.珠江、黄河、长江
B.珠江、长江、黄河
C.长江、珠江、黄河
D.黄河、长江、珠江
18、图中①②两条曲线为我国某河流修建水库前后的流量年变化曲线,据图判断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河流位于东北地区,②为修建水库后的年变化曲线
B.该河流位于华北地区,②为修建水库前的年变化曲线
C.该河流位于西北地区,①为修建水库前的年变化曲线
D.该河流位于东南地区,①为修建水库后的年变化曲线
19、中国的商船顺着澜沧江能航行到的河流是( )
A. 湄公河 B. 湄南河
C. 红河 D. 伊洛瓦底江
20、冬季,海南岛天气炎热、树木葱郁,黑龙江却冰天雪地。造成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21、比较我国地形区自然环境的差异,选择合适内容的序号填在下表相应的空格中。
①中温带②暖温带③亚热带
④干旱区⑤半湿润区⑥湿润区
地形区
| 温度带
| 干湿区
|
东南丘陵
|
|
|
华北平原
|
|
|
准格尔盆地
|
|
|
22、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 .
23、一月0度等温线是_____山和_____河,它又是______等降水量线。
24、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 .
25、聚落的两种基本类型是 和 .
26、江西省的简称_________,陕西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___
27、全国的行政区划,基本分为________、 、______三级。
28、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地形.
29、贵州境内____广布,由于不合理垦殖活动,造成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____现象。
30、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________。
31、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A点的经度是________。一天中, A、B两点先看到日出的是________,B点位于C点的是________方向。
(2)当太阳直射A点所在纬线时,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________处,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________现象。
(3)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乙处时,北半球处于________季。
(4)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丙处向丁处运动过程中,南阳市的白昼将变________(填“长”或“短”),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32、《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于2016年10月推出“慢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慢步路线是“走胡线”(“胡线”即“胡焕庸线”,是指黑河一腾冲两地的连线),该路线为四个地段:东北段、山西段、陕西段、西南段。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胡线”穿过的主要山脉和河流名称:山脉:A____;河流:C____。
(2)A山脉西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
(3)B山脉南北两侧水资源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
(4)“走胡线”的山西段和陕西段主要位于____(地形区)。
(5)“胡焕庸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该线揭示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影响人口分布特点的自然因素有哪些?(一条)
33、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省的省会是:____;②省的简称是:____。
(2)A山脉名称是:____;B海名称是:____。
(3)环绕B海,有我国两大工业基地,它们是:____、____。
(4)C平原名称是:____,该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该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写一条)。
(5)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每年春季,D河段易发生凌汛,请探究发生凌汛的原因:____。
(6)请描述①省的位置:____。
34、213 国道是世界级风景之路,全程 4136 千米。深圳中学生悠悠利用暑假开展了“穿越213 之旅”的地理研学活动,他沿途记录了考察见闻,深刻感受到了祖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图为213国道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213 国道大致呈_______走向,起点为______(省级行政区)策克,终点为云南省磨憨。
(2)策克—若尔盖段,经过内蒙古高原,翻越_______山脉,进入地势第_______级阶梯,沿岸风景优美,途径中国最大的湖泊________。
(3)若尔盖—沐川段,途经位于四川盆地的成都,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业发达,素有“_______”的美称。流经成都的岷江因流量大、落差大,_________资源丰富,建有多座水电站。
(4)沐川—磨憨段,途经景洪,穿过成片的香蕉林、邂逅______(野生动物),到达终点磨憨口岸。通过该口岸我国与东南亚唯一内陆邻国_______进行贸易往来。
(5)213 国道沿途风景优美,民俗文化丰富,沿途所见少数民族风情有_______和________。
A.朝鲜族—长鼓舞 B.
蒙古族—那达慕
C.高山族—丰收节 D.
傣族—泼水节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我国南方部分区域示意图和目前粤港合作模式。
(1)图中①是____海峡。____工程将新疆轮南的天然气运至上海,有效保障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
(2)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____游河段,地处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
(3)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其形成的主要有利自然条件有:____、____。
(4)粤港澳大湾区利用靠近东南亚地区,濒临____海的地理位置优势,发展____型经济。
(5)长期以来,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十分密切。目前粤港合作模式是:香港发展现代化①____基地,广东发展世界先进②____基地。
(6)分析武汉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至少两条)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