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肝胆相照”中的肝脏属于(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平时我们所说的葵花子和西瓜子分别是由发育而成的( )
A.子房和子房
B.胚珠和胚珠
C.子房和胚珠
D.胚珠和子房
3、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过冬候鸟的天堂,还可以调节城市气候的温度和湿度。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红树林是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B.红树林能调节气候,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
C.红树林中的黑脸琵鹭和贝类是捕食关系
D.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于植物
4、习总书记用“眼睛”和“生命”为喻,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关于绿色发展,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乘坐电动车低碳绿色出行
B.为提高粮食产量,毁林开田
C.开拓荒山,加快城市建设
D.喷洒膨大剂,促进草莓增产
5、下列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不对应的一组是( )
A.雪莲——高寒的山地
B.帝企鹅——寒冷的南极
C.骆驼——温带草原
D.大王花——热带雨林
6、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错误的操作是( )
A.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再快速地盖上
B.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缓地盖上
C.在载玻片中央先滴一滴清水
D.将碘液滴在盖玻片的左侧,吸水纸从对侧引流
7、“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诗句中使水变绿的生物是( )
A.水草
B.藻类
C.苔藓
D.蕨类植物
8、很多农作物在沿海滩涂的盐碱地上不能正常生长,其原因主要是( )
A.土壤无机盐含量少,农作物营养不足
B.土壤湿度过高,容易造成烂根
C.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影响根细胞吸水
D.土壤有机物多,不利于植物根的生长
9、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
A.结构简单,都无根茎叶的分化
B.都无输导组织,长的矮小
C.都能产生孢子,依靠孢子繁殖
D.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
10、自然界是由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组成的。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①美味的水煮鱼
②冬眠的蛇
③溶洞中不断长高的石笋
④跳动的心脏
⑤五彩斑斓的珊瑚虫
⑥极易传播的流感病毒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②⑤⑥
D.②④⑥
11、下列有关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幼叶发育成叶
B.芽轴发育成茎
C.叶芽中有分生组织
D.芽原基发育成茎
12、枝条是由芽发育而成的。对如图所示枝条和叶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芽的着生位置划分,a为顶芽,b、c为侧芽
B.枝条d的不断伸长,依赖叶芽中②的不断伸展
C.叶芽中的③是芽原基,将来直接发育成叶
D.叶芽通过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13、杜甫有诗句“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下列选项中,与该诗句体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致的是( )
A.生长在岩石表面的地衣,能够加速岩石的风化
B.北冰洋冰层的消退,北极熊不得不上岸生活觅食
C.野猪泛滥造成农田中的庄稼被毁
D.青蛙有与绿草丛相似的体色
14、“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是毛泽东所写的《贺新郎·读史》中的句子,其中“人猿相揖别”的重要标志是( )
A.使用工具
B.直立行走
C.制造工具
D.学会用火
15、图为某温室大棚内一天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据此曲线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B.bd段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C.c点氧气浓度最高
D.d点有机物积累最多
16、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下列生态作用不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是( )
A.涵养水源
B.防风固沙
C.净化空气
D.蓄洪抗旱
17、某小朋友把捕来的萤火虫放入一玻璃瓶中,用盖密封,充当夜光灯。第二天醒来时,发现瓶中的萤火虫已经全部死亡,主要原因是( )
A.缺食物
B.缺水
C.缺氧气
D.缺阳光
18、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根据该食物网判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如果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网,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猫头鹰
B.食物网中猫头鹰与蛇既有捕食关系,也有竞争关系
C.图中青蛙的体色与环境相近是对环境的适应
D.没有分解者,图中所示各食物链均不完整
19、下列各项中与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过程无关的是( )
A.叶片表皮上的气孔
B.根、茎、叶内的筛管
C.根、茎、叶内的导管
D.根尖的成熟区
20、炎炎夏日,植物的叶片没有被灼伤的原因是植物进行了(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扩散作用
21、反射是指人和动物通过________对接受的信息作出的反应.
22、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 组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 组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 ;泌尿系统由和 、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23、把相应内容的序号填写在横线上,将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相配对。
结构: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物镜和目镜 D.反光镜 E.压片夹 F.转换器
作用:①放大物像②小范围升降镜筒③大范围升降镜筒④反射光⑤安放物镜⑥固定玻片标本
填空:(填序号)(1)A—____(2)C—____(3)D—____(4)E—______(5)F—______
24、血液由_____和_____组成.
25、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_________.
26、请在横线上写出构成人体部位的主要基本组织名称。
皮肤的表皮— ________组织;血液— ________组织;骨骼肌— ________组织;脊髓— ________组织。
27、埋藏在我国东北地区泥炭沼泽中的古莲子已有1040年历史,仍能萌发。古莲子在地层中沉睡1040年,是处于____ 状态。
28、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许多______组成,并且_____;体表有坚韧的______,触角_______。
29、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_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指_________)、消费者(主要指_________)和分解者(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等微生物).
30、一株绿色开花植物由____、 茎 、____、花 、____、____六种器官组成。
31、请将下列结构和功能连接起来。
32、植物细胞的形状都是相同的 (____)
33、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各相关部分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小烧杯。据图回答问题。
(1)将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可见钟罩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通过玉米叶片上的__________ 散失出来的。
(2)若在装置的小烧杯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用来探究玉米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应将装置放在__________(填“明亮”或“黑暗”)的环境中。
(3)若用该装置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可往小烧杯内加入30毫升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并标记为甲组。此外还应设置乙组作为_________组,乙组装置中的小烧杯内应加入__________。
(4)将上述光合作用实验后的玉米叶片摘下放在盛有__________ 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取出叶片漂洗后滴加碘液,只有__________组装置中的叶片变蓝,说明光合作用还制造了淀粉。
(5)请补充完善下列光合作用过程的反应式:A__________,B__________。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B
34、种子的萌发除受温度、水分、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影响外,是否还受其他生物因素影响?有人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下表是他们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
1 | 豆角 | 小麦 | 玉米 | 莴苣 |
无蒜 | 97.7% | 93.8% | 95.6% | 70.0% |
有蒜 | 93.3% | 96.6% | 85.6% | 30.0% |
注:有蒜是指在各培养皿中加入了2克碾碎的大蒜籽,无蒜则未加,实验过程提供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
(1)该实验探究的具体问题是______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实验结果表明,大蒜籽只对______种子的发芽率有影响,而对其他三种种子的发芽率没有明显的作用。
(3)请根据本题的实验结果从理论上结果在大蒜苗生长到一定高度(此时地下部分已形成大蒜籽)时,再向间行(即在两行大蒜苗之间)播种莴苣种子或者豆角种子,那么,哪种方案更好?______。为什么?______。
(4)探究过程中,比较豆角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两者相同点是都有种皮和______,两者不同点是玉米种子有______,而菜豆种子没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