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森林涵养的水分一部分供给植物生长,一部分成为地下水,可以说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的水库。如果大面积砍伐森林,就会引起水土流失。这体现了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B.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
C.参与(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D.为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的主要原因是( )
A.防止环境污染
B.回收利用
C.防止酸雨产生
D.节约土地
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B.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肺”之称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生物圈就是指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4、某校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设计出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装置编号 | 种子数量(粒) | 环境条件 | |||
温度(℃) | 湿度 | 光照 | 空气 | ||
甲 | 100 | 25 | 潮湿 | 有光 | 充足 |
乙 | 100 | 5 | 潮湿 | 有光 | 充足 |
丙 | 100 | 25 | 干燥 | 无光 | 充足 |
丁 | 100 | 25 | 潮湿 | 无光 | 充足 |
要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应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5、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科学探究是研究自然界、获取科学知识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B.科学探究过程包括发现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等
C.当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知识发生矛盾时,要修改实验数据
D.科学探究时要善于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6、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相应的解决办法,正确的是( )
A.物像模糊一一调节粗准焦螺旋
B.野视较暗――改用大光圈或凹面镜
C.物像偏左下一一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D.镜头污染――用干净的纱布擦试
7、下列废物排除人体外的过程不属于排泄的是( )
A.二氧化碳
B.尿素
C.食物残渣
D.水
8、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如图),转动转换器和移动载玻片后污点没有动,则该污点最可能在( )上
A.目镜
B.物镜
C.载玻片
D.反光镜
9、当用实验法进行科学研究时,应按照一定的步骤来进行。你认为正确的顺序是( )
①提出假设②验证假设③发现问题④得出结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①②④
D.①④②③
10、细胞分裂后,新生的细胞的遗传物质( )
A.和原来细胞一样
B.比原来细胞多一倍
C.比原来细胞少一倍
D.差不多
1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他们所生活的环境的总和
C.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上层
D.人类已经能够模拟一个与生物圈相似,长久可供人类独立生存的生态系统
12、在制作洋葱临时装片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中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
A.清水和生理盐水
B.稀碘液和酒精
C.稀碘液和清水
D.凉开水和生理盐水
13、我们在做种子发芽率的实验时,做了四次,数据不同依次为,第一次90%,第二次为96%,第三次为95%,第四次为91%,你认为该种的发芽率应为多少?()
A.96%
B.95%
C.90%
D.93%
1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们对细胞的认识,离不开显微镜。下列关于显微镜和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显微镜已经成为人类探索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
B.细胞体积越大,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能力越差
C.绿色植物每个细胞都含有叶绿体
D.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叶绿体,通常也没有液泡
15、2016年3月30日搜狐网报道,我国学者在内蒙古自治区发现一株距今约1.64亿年的草本被子植物的化石,这是迄今世界上已知最早的草本被子植物,被命名为“渤大侏罗草”。下列能正确表示被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是( )
A.组织→细胞→器官→植物体
B.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C.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D.器官→细胞→组织→植物体
16、叶片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
A.叶肉
B.气孔
C.叶脉
D.保卫细胞
17、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C 、H 、O、N等化学元素
B.蛋白质分子
C.细胞
D.组织
18、将下列活细胞置于清水中,会因吸水涨破的是( )
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B.草履虫
C.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D.衣藻
19、移栽幼苗时要尽量带些土,其主要原因是( )
A.避免损伤根毛
B.减少土壤中无机盐的丢失
C.可以促进根毛的生长
D.可减少水分的蒸发
20、下列不能够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新桥水库
B.陕西某养殖场的一群牛
C.朱鹮梨园
D.西安灞国家湿地公园
21、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口腔部的消化腺是 ,它分泌的消化液能将部分淀粉分解成 .
(3)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是 ,其中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三大类营养物质中 ,在此开始被消化.
(4)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
22、农民为什么常将收获的玉米挂在屋檐下保存?
(_________)
2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从生物学上看,你认为诗中关于叶的形成的观点正确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
24、某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 | 1 | 2 | 3 | 4 | 5 |
馒头碎屑或块 | 适量碎屑 | A | 适量馒头块 | 适量碎屑 | 适量碎屑 |
唾液有无 | 2mL唾液 | 2mL清水 | 2mL唾液 | 2mL唾液 | 2mL唾液 |
是否搅拌 | 搅拌 | 搅拌 | B | 搅拌 | 搅拌 |
温度 | 37℃ | 37℃ | 37℃ | 0℃ | 100℃ |
水浴加热 | 10分钟 | ||||
加入两滴碘液后现象 |
|
|
|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探究“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选用1号和2号两支试管作对照实验,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_。
(2)为了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选用1号和3号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那么B处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 1 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____蓝, 原因是__________。为什么实验要在37C的温水中进行?___________。
(3)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所探究的是______对淀粉酶消化淀粉的影响。
25、内分泌腺是人体内没有__________ 的腺体,它们的分泌物 _______直接进入腺体的 毛细血管中,随人体的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对人体起调节作用。
26、饭后吃梨有益健康。梨的甘甜果肉是由 ______发育来的。
27、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 ,使胸廓的上下径 。
28、萝卜、桔子等蔬菜水果放久了会空心,口感也会越来越差。这是因为在存放期间这些蔬菜水果仍然要进行______。从而消耗掉了部分有机物造成的。
29、“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是黄巢咏菊诗中的名句,诗中影响开花的因素是( )
A. 光照强度 B. 光照时间 C. 温度高低 D. 氧气和水
30、在制作叶的徒手切片时,我们要用毛笔蘸取最薄的一片制成标本,这是因为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必须是_____的。
31、将下列动物细胞结构与其功能连线
32、在科学探究中,提出的假设总是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判断对错)
33、如图A、B、C表示人体不同部位的气体交换过程,其中①②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a、b表示相应的气体。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 ]______和[ ]______两个过程,该过程都是通过______实现的.
(2)外界空气需通过过程[①]______与[②]______进出肺泡,促进了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该过程可用图中[___]来表示。
(3)气体在血液中运输时,其中气体a需要与______结合,并由______细胞运送。
(4)气体a最终到达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参与______,并释放能量
34、以下是五种微生物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所示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__,它的结构简单,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______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_____________在活细胞中完成它的繁殖。
(2)图中B所示的微生物是细菌,它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生殖。它与C、D、E的结构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它的细胞内无成形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包的制造离不开图中的[ ]_________,它可以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面包膨大和松软。而图中的C青霉菌能产生____________,它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类药物,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