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袁隆平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其科研成果是 ( )
A.试管婴儿
B.克隆羊多莉
C.杂交水稻
D.嫦娥二号
2、给病人输液时,常用橡皮带扎紧病人的前臂,发现手上的“青筋”隆起。这些“青筋”是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动脉与静脉
3、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其中与吸收营养物质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有( )
①小肠长约 5~6 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②小肠内有许多种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如胰液、肠液、胆汁等
③小肠内壁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大量的小肠绒毛
④小肠绒毛壁和其内的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科学探究中,假设总是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B.设置对照实验时,除实验变量外,其余因素均不相同
C.增加重复次数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D.科学探究中,不需要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5、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
A.枯叶蝶的外形和体色像一片枯叶
B.仙人掌的茎非常肥厚,叶成刺状
C.许多毒蛇的体表具有鲜艳的环纹
D.大树底下好乘凉
6、在实验的过程中,多次重复实验的目的是( )
A.避免误差
B.得出不同的结论
C.尽可能地减少误差
D.实验失败后重新再做
7、每到秋季,街头、田野银杏那满树、满地金黄的叶子,灿烂无比,让人赞叹不已。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银杏的叶属于( )
A.植物体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8、玉米体细胞有20条染色体,1个体细胞连续分裂3次,形成的细胞数目和每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
A.3个,10条
B.8个,10条
C.3个,20条
D.8个,20条
9、下列关于如图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构成一条食物链
B.①固定太阳能的多少将影响②③的数量
C.图中的①②③④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D.①是绿色植物,②③④是动物
10、判断下表甲、乙、丙、丁四组,可以成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 )
| 甲 | 乙 | 丙 | 丁 |
光照 | 日光下 | 日光下 | 黑暗中 | 黑暗中 |
湿度 | 干燥 | 潮湿 | 干燥 | 潮湿 |
温度 | 20 | 10 | 30 | 30 |
A.甲和乙
B.丙和丁
C.乙和丙
D.甲和丁
11、“食脑虫”学名为阿米巴变形虫,其结构简单,为单细胞生物。下列关于“食脑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
B.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个体
C.细胞核对其生命活动起控制作用
D.不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12、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简图,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
B.若狐的数量急剧减少,短时间内鼠和兔的数量都会增加
C.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D.若该生态系统受重金属汞污染,积累汞最多的是狐
13、如图所示的变化过程中,不包括下列所述的哪一项( )
A.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B.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内染色体数目越来越多
C.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D.由不同组织进一步构成根茎叶等器官
14、下图为数码显微镜示意图,下列关于数码显微镜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数码显微镜也叫视频显微镜
B.观察到的显微图像可以在屏幕显示
C.观察时需要调整准焦螺旋
D.使用时需要左眼观察,右眼睁开
15、在用显微镜观察苹果果肉细胞时,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目镜与物镜的组合是( )
A.5x、40x
B.12x、10x
C.10x、4x
D.10x、40x
16、如图表示某植物体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不同的生理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过程分别表示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B.②过程产生的新细胞遗传物质数量加倍
C.③过程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D.②过程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17、下图为克隆羊多莉诞生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融合细胞体外培养时,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克隆羊多莉发育过程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由母羊A提供
C.控制多莉发育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上
D.多莉的外貌和母羊B最像,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18、俗话说“笋有多大,竹有多粗”,意思是竹笋钻出地面就与长成后的竹茎一样粗细。说明竹子的茎中没有( )
A.木质部
B.韧皮部
C.形成层
D.树皮
19、实验课上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和视野亮度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亮
B.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
C.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亮
D.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暗
20、谚语、俗语和古诗词中蕴含着一些生物学原理。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环境影响生物
B.“一枝红杏出墙来”——生物影响环境
C.“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生物适应环境
D.“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两种动物间是竞争关系
21、一台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___________就是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22、如图为两种不同类型的生物细胞模式,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种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甲细胞不具有[D]__、[E]__、[F]__。
(2)若将细胞乙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不容易看到的结构是图中的[__]。
(3)D结构具有的生理功能是__和__。
(4)水稻苗吸收含硅的无机盐多,而吸收含钙的无机盐少,主要是因为[__]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5)切番茄流出的红汁水是__,这些汁液主要来自图中的[__]。
23、输血时应以输入_____________为原则,否则会出现红细胞凝集现象。
24、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适宜的______、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5、无土栽培的培养液中,最主要的成分是__________。
26、如图是洋葱表皮细胞放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情况,据图回答: 图中A是处于________状态下的细胞,图B是处于________状态下的细胞,图中C是处于________状态下的细胞.
27、生物圈中物种多样性、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统称为生物多样性。
28、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共有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植物细胞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结构.
29、植物的芽有不同类型。按着生位置的不同,可将芽分为_________和侧芽;按将来发育情况不同,可将芽分为叶芽、________和混合芽。在叶芽的结构中,分裂能力最强的部位是_________;将来发育茎的部位是____________。
30、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分裂时,____先由一个分成两个。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会有染色体的变化,染色体是由____和____两种物质组成的,它是_____的载体。
31、将显微镜结构与其对应的功能用线连起来。
32、抽样检测是指从检测对象中抽取大量个体作为样本进行检测。(____)
33、每到阳春三月,我省各地油菜花竞相开放,一簇簇、一丛丛,一片连着一片,到处是金黄色的油菜花海,成群的蜜蜂,在油菜花儿上飞来飞去……。下图为油菜的结构层次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过程表示细胞的_________,此过程中,首先由一个分成两个的是_________(选填“细胞核”或“细胞质”);新形成的两个子细胞的遗传物质__________________(选填“与原细胞一样”、“是原细胞的两倍”、“是原细胞的一半”)。
(2)图中b过程表示细胞的_________,其结果是形成不同的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中,与人体上皮组织有相似功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丁为油菜的花,属于油菜植物体的__________器官。
(5)与蜜蜂相比,油菜没有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_。
(6)油菜植物体由小长大,除过程a、b外,还与细胞的___________分不开。
34、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时,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烧杯里的水温如温度计所示。
(1)能够萌发的种子有______。(填字母)种子萌发的环境要求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________。
(2)种子B和种子C能够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b和c能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