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表表示某健康成年人血浆、肾小囊内液体和输尿管中液体三个样本中部分成分的含量(单位:g/100mL),根据数据判断,样品甲、乙、丙依次是( )
部分成分 | 甲 | 乙 | 丙 |
蛋白质 | 8 | 0 | 0.03 |
葡萄糖 | 0.1 | 0 | 0.1 |
尿素 | 0.03 | 1.8 | 0.03 |
无机盐 | 0.72 | 1.1 | 0.72 |
A.血浆、尿液、原尿
B.原尿、尿液、血浆
C.原尿、血浆、尿液
D.血浆、原尿、尿液
2、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天平将发生的变化是( )
A.左侧上升
B.右侧上升
C.两侧始终平衡
D.开始右侧上升,后左侧上升
3、创建文明县城,我们在行动。金属饮料罐应投放在哪种标志的垃圾箱中( )
A.可回收物
B.有害垃圾
C.厨余垃圾
D.其他垃圾
4、綦江河是长江一级支流,也是綦江境内最大河流。河里的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鱼类又以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綦江河是一个小的生物圈
B.綦江河属于淡水生态系统
C.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之间是捕食关系
D.鱼类与浮游动物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
5、红豆杉为我国特有树种,紫杉醇是从红豆杉树皮中提取的高效抗癌物质,控制红豆杉合成紫杉醇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中的( )
A.叶绿体
B.细胞核
C.液泡
D.线粒体
6、甘蔗味道甘甜,深受人们喜爱。甘蔗的渣主要属于( )
A.保护组织
B.营养组织
C.输导组织
D.分生组织
7、在高倍镜下观察番茄果肉细胞时,若物像模糊不清,应调节( )
A.反光镜
B.转换器
C.细准焦螺旋
D.遮光器
8、下列有关临时装片制作过程的顺序排列中,正确的是( )
①将载玻片擦拭干净 ②把生物材料放在清水中展平 ③用镊子夹取生物材料 ④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⑤在展平的生物材料上盖上盖玻片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④①⑤
C.①④③②⑤
D.②①④③⑤
9、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是实验的变量
B.可以用1只鼠妇完成
C.在一个盒子进行,不用设置对照
D.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相当于重复实验,可减少误差
10、我国三北防护林的建设,累计营造防风固沙林788. 2万公顷,治理沙化土地33. 6万平方公里。下列现象体现出与之不同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
B.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
C.森林中空气湿度大
D.过度放牧会引起草场退化
11、秦奋同学对绿色植物做了归纳总结,你认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B.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C.葫芦藓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D.肾蕨不产生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可供观赏
12、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遗体会逐渐消失,主要原因是 ( )
A.细菌和真菌分布十分广泛
B.动植物的遗体会自行分解
C.被食腐动物当作食物吃了
D.腐生细菌、真菌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
13、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导致细胞中遗传物质改变
B.细胞分化一定使细胞体积增大
C.细胞分化的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
D.细胞分化产生不同的细胞群
14、在生态系统中正确的食物链是 ( )
A.阳光→狼→羊→绿色植物
B.绿色植物→昆虫→蛙→蛇→鹰
C.分解者→蛇→昆虫→蛙
D.细菌→羊→狼→ 绿色植物
15、一片完全叶不包括( )
A.托叶
B.萼片
C.叶柄
D.叶片
16、如图的甲、乙分别代表神经细胞和植物细胞,则Ⅱ区代表的细胞结构是( )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叶绿体⑥液泡
A.①⑤⑥
B.①⑥
C.②③
D.②③④
17、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装置是为了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B.乙装置可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
C.丙装置中蜡烛熄灭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D.丁装置说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
18、当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10,在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16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
19、我国在“嫦娥四号”上搭载了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酵母和果蝇六种生物做样本,喜温耐热的棉花种子顺利完成了高温下发芽生长的过程,摘下了“月球第一片嫩芽”的桂冠。这标志着我国的嫦娥四号完成了人类在月面进行的首次生物实验。下列有关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棉花、油菜和拟南芥植株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土豆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是营养器官
C.棉花的结构层次与果蝇的结构层次相比缺少了系统层次
D.棉花种子的种皮属于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20、如图是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玉米的主要食用部位是③
B.玉米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
C.在切面上滴加碘液,遇碘变蓝的是⑤
D.玉米种子萌发时,④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21、酒精灯是常用的_____工具,培养皿可用来盛放培养液或_____。
22、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者。
23、人体四种基本组织 , , , 。
24、苔藓植物对________气体比较敏感,常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25、生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微生物等类群。微生物主要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等组成。
26、将下列生态系统与其特点搭配起来.
①配_____;②配_____;③配_____;④配_____;⑤配_____;⑥配_____;⑦配_____.
27、植物表皮上的______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它是由成对的______围成的;白天它就______,晚上大多数______。
28、以下是某班同学设计的“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实验方案:
在实验装置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统计明亮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
下表是全班八个小组实验结果:
组数 | 一组 | 二组 | 三组 | 四组 | 五组 | 六组 | 七组 | 八组 |
明亮处(只) | 2 | 3 | 3 | 1 | 3 | 2 | 1 | 2 |
阴亮处(只) | 8 | 7 | 7 | 9 | 7 | 8 | 9 | 8 |
(1)该班同学探究的问题是: ?.
(2)某同学建议选体形较大、爬行较快的10只鼠妇作为实验对象,你认为是否可行? .你的理由是 .
(3)统计并计算全班平均值,你得出的结论是 .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平均
(4)如果还想继续探究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的变量是 .
(5)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鼠妇? .
29、染色体是由_________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
30、静脉血颜色_______ ,含____________较多,动脉血颜色_________,含_________ 较多。
31、将下列生活现象与其相关的生物学概念或原理用线连接起来。
A给农作物一次施肥过多 ①生物体进行呼吸作用
B潮湿的种子堆里发热 ②合理密植
C移栽花木时根带土坨 ③烧苗
D栽种农田作物要保持间距 ④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E花草长期放在黑暗处死亡 ⑤保护幼根,利于成活
32、鲸生活在海洋中,体表光滑,体形呈流线形。所以应属于鱼类。(______)
33、“我从哪里来?”这可能是你在孩提时代就曾问过父母的问题。学完本学期的课程,相信你已经有了答案。新生儿的产生,需要先经历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然后在母体内完成胚胎发育,最后由母体产出的过程。如图为女性生殖系统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新个体是由父亲的精子和母亲的卵细胞结合形成______发育而来的,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 ]______,成熟的胎儿从母体[ ]______产出。
(2)母亲的[ ]______是孩子生长发育的舒适宫殿,胎儿生活在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______和脐带从母体获取营养物质和______ ,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是经母体排出的。
(3)胎儿从母体获取的营养物质中,作为主要供能物质的糖类是叫做______的小分子物质。
34、玉米原产于南美洲,后被传至世界各地,如今是公认的“黄金作物”,是粗粮中的保健佳品,多食玉米对人体健康有利。图甲为玉米叶片示意图,A、B、C分别表示发生在玉米叶片内的三种生理过程;图乙是显微镜下玉米叶横切面。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过程[C]_____作用发生的场所是 _____,合成的有机物可以通过图乙中①内的 _____(填“导管”或“筛管”)向下运输,为茎和根的生长提供有机物。
(2)图甲所示的过程[A]为发生在玉米细胞内的某种生理过程,该过程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 _____。
(3)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是 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