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为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①过程表示细胞吸水
B.图中②过程表示细胞失水
C.①过程是因为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D.②过程是因为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2、下列有关观察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观察前首先要明确观察目的
B.观察要全面、仔细,并做好观察记录
C.观察一般比较直接,故都不需要很长时间
D.观察可直接用肉眼或者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
3、“鲸落”是指鲸死亡后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态系统。“一鲸落万物生”,鲸死后成为盲鳗、虾、蟹等生物的食物,某些厌氧细菌分解鲸尸的脂类,硫化细菌能利用硫化氢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来说,硫化细菌是生产者
B.该生态系统中,存在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C.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D.“鲸落”生态系统仅由各种动物和微生物共同组成的
4、制作叶片横切面临时切片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捏紧双面刀片,横向迅速切割叶片
②捏紧双面刀片,横向缓慢切割叶片
③连续切几次后,刀片蘸一下水,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④多切几次,每切一次,刀片蘸一下水,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5、请阅读下列资料,分析红树植物适应缺氧生存环境的特征是( )
红树林资料 红树植物的叶片是绿色的,它的“红”表现在树皮破损后,植物体内的高浓度单宁酸会氧化变红。 为了适应高盐、间歇性潮水浸淹、缺氧等特殊生态环境,红树林演化出了一系列本领。为了防止海浪冲击,红树植物生长出大量支持根以稳定植株,还从根部长出许多露出于海滩地面的气生根用以通气。某些红树植物的叶肉内有泌盐细胞,能将盐分排出体外。与一般植物不同,红树植物采取“胎生”的繁殖方式。当种子成熟时,先在树上萌发,长出棒状的结构,再从母体脱落直插入淤泥中,几个小时后即可扎根,一至两年便繁衍成林。 |
A.根系发达,有支持根扎入泥滩
B.树皮破损后,单宁酸氧化使树干变红
C.有气生根露出海滩地面用以通气
D.泌盐细胞能将叶内的盐分排出体外
6、甜美多汁的桃肉、西瓜子、葵花籽分别是由下列哪项发育而来的
A.子房、子房壁、胚珠
B.子房壁、胚珠、胚珠
C.子房壁、胚珠、子房
D.胚珠、子房、子房壁
7、如图表示人体的结构层次,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细胞层次
B.肺在结构层次上是属于器官
C.②表示组织层次
D.各个系统是独立的,没联系
8、池塘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构成这个生态系统的是池塘里的( )
A.水草、荷花
B.鱼类和浮游生物
C.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D.植物、动物和细菌
9、科学家在水下130米的火山口发现了约2000平方米的“白色垫子”,科学家们将这种纤维状的细菌称为“维纳斯的头发”。以下关于它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由菌丝构成
C.能进行出芽生殖
D.属于原生生物
10、下列细胞中,能观察到叶绿体的是( )
A.口腔上皮细胞
B.小麦根尖成熟区细胞
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D.金鱼藻叶肉细胞
11、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中与此相似是( )
A.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
B.蚯蚓可以松土
C.沙漠植物的根很发达
D.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1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是( )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D.高原地区人体内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较高
1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水
B.温度
C.光照
D.土壤
14、迄今为止,科学家们探测到地球是太空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我们只有一个生物圈。下列对生物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就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C.生物圈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D.保护生物圈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5、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是( )
A.解剖和分析
B.探究和实践
C.观察和实验
D.取样和实验
16、日本将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后,其中的一些有害物质会随着食物链进行传递。这种有害物质一旦进入人体,将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在食物链“海藻→虾→鱼→人”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
A.海藻
B.虾
C.鱼
D.人
17、从生态学上看,“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说明的是( )
A.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人为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8、如图为某稻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
B.水稻→田鼠→猫头鹰是该生态系统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C.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污染,则猫头鹰体内积累的毒素最多
D.此图可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19、校园里香樟的结构层次依次是(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香樟
B.细胞→组织→器官→香樟
C.组织→细胞→器官→香樟
D.细胞→器官→组织→系统→香樟
20、某同学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的培养效果”,实验设计如下。下列对该实验给出的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 )
组别 | 营养液的种类 | 营养液数量 | 营养液温度 | 草履虫数量 |
甲组 | 稻草浸出液 | 500 毫升 | 25℃ | 2 只 |
乙组 | 牛奶营养液 | 300 毫升 | 10℃ | 2 只 |
A.营养液温度统一为25℃
B.草履虫数量改为20 只
C.统一用稻草浸出液
D.营养液数量统一为500 毫升
21、 根据如图所示的几种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幼根的生长是通过图一中[ ]_______细胞数量增多和[ ]__________细胞体积增大实现的。
(2)植物枝条的形成则依赖于叶芽___________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其中图三中枝条的叶和茎分别是由图二中的[ ]_______和[ ]_______发育而来的。
22、人体的呼吸系统由______和______组成;呼吸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的场所。
23、________可使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通过复杂的变化,将其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24、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__.例如__.
25、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6、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活动结束后,应该把实验鼠妇__________________。
27、人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______→______→系统→个体。
28、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的结构层次 | 细胞 | 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组织 | 具有分裂能力的是(①)___________组织 保护组织 植物的叶肉属于(②)___________组织 植物的叶脉属于(③)___________组织 | |
器官 | 营养器官 (④)___________器官 | |
个体 |
|
29、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特点是______。
30、人体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的,血细胞中最小的血细胞是________;能吞噬病菌的血细胞是________;呈双面凹圆盘状的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________,它呈现红色,是因为里面富含________。
31、请按发育顺序关系将左右两侧结构名称用带箭头的连线联系起来
32、人体的结构层次可以排列为: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33、图1是人体生殖和胚胎发育的流程,图2是女性生殖系统。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中填序号,________上填文字)
(1)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图2中的[_____],除了能产生卵细胞外,还分泌________。
(2)新生命的起点是________,图1中的C是在图2中的[ ]________内形成的。C不断进行分裂形成________,并缓慢移动到子宫内,并附着于________上,即为怀孕。
(3)胚胎发育的过程主要在图2中的[③]________内进行,该过程所需的营养成分和氧气是通过________和脐带从母体获得的。怀孕至第38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就从母体出来,这个过程叫作________。
34、小伟的某一天是这样开始的:
(1)闹钟响起,小伟匆匆起床,这属于__________反射。
(2)经过了一夜,他感到尿急了。此时尿意是在尿液刺激膀胱后再上传到人的_____________产生的。
(3)洗漱时,他从镜子里发现自己长出了胡子。这是男孩生殖系统中的___________分泌的雄性激素让身体发生了变化。
(4)小伟早餐是牛奶、面包和鸡蛋,其中的淀粉被消化的起始部位 是_____其最终被分解为______,蛋白质被消化的起始部位 是____,其最终被分解为______.这些营养物质将主要在 小伟消化道的________里被消化,并吸收进入血液。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