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宁德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生物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某实验小组试图采用下图①—④部分实验装置来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实验以观察倒置的装满水的试管中有无气泡产生作为观察指标。这个实验中,最简便的装置组合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春天来临时,发育成红豆树新枝的是( )

    A.幼叶

    B.芽原基

    C.枝芽

    D.芽轴

  • 3、小明去医院测量体温,分别测得口腔温度为37.3℃,腋窝温度为36.1℃,直肠温度为37.4℃。其中最准确的体温是(  )

    A.37.1℃

    B.36.9℃

    C.37.4℃

    D.37.3℃

  • 4、下列结构中,都属于器官层次的结构是:(  )

    A.大脑、胃

    B.心肌、血液

    C.血液、皮肤

    D.骨髓、脊髓

  • 5、胸部X光检查是体检的重要项目之一。在做检查时,医生要求被检查者用力吸气后闭气不动。此时对呼吸运动相关结构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膈顶上升

    B.肺扩张

    C.胸腔变大

    D.肋骨向上

  • 6、番茄个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 7、小明妈妈买了一盆肾蕨用来观赏。小明建议妈妈把盆栽肾蕨放在哪里养殖?(  )

    A.放在背阴处,多浇水

    B.放在向阳处,多浇水

    C.放在背阴处,少浇水

    D.放在向阳处,少浇水

  • 8、图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左侧上升.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植物的(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分解作用

  • 9、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说“血缘关系”,这里的“血”实际上是把它当做哪一项使用(  )

    A.血液

    B.血浆

    C.血细胞

    D.遗传物质

  • 10、近十年来,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双增长”,绿色不断延展,美丽中国不断铺展崭新画卷。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下列关于我国植物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促进全民义务植树,将每年3月15日定为“植树节”

    B.我国森林资源不仅植物种类丰富,且人均森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

    C.应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森林和草原,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在我国的植被中,草原占据了主体

  • 11、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下列结构变化最明显的是(       

    A.细胞壁

    B.叶绿体

    C.染色体

    D.细胞质

  • 12、下列不属于蒸腾作用意义的一项是 (       

    A.可以降低叶片表面温度

    B.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C.增加大气中氧气的含量

    D.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 13、满城尽带黄金甲,片片银杏皆成景。我区路边常见银杏树,银杏出现的年代久远,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和“植物界的熊猫”。下列关于银杏树以及几种常见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图中果实俗称“白果”,可入药

    B.葫芦藓,因其叶大都只有一层细胞,有毒气体易侵入,所以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满江红,属藻类植物,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

    D.海带,靠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 14、19世纪30年代,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从而揭示了植物界与动物界的统一性。下列对细胞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B.线粒体和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C.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一定不能通过细胞膜

    D.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一段时间不会吸水胀破

  • 15、植物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变化最大的结构是(  )

    A.细胞核

    B.液泡

    C.叶绿体

    D.细胞壁

  • 16、通过细胞培养研制人造皮肤可为烧伤治疗提供新方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细胞时需添加葡萄糖、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B.所有的物质都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

    C.皮肤细胞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的呼吸作用

    D.细胞的各个结构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生命活动

  • 17、进入青春期后的中学生,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进入变声期,保护嗓子不大声吼叫

    B.异性之间少来往,与师长少交流

    C.家务事完全由父母做,我只管读书

    D.谁要惹我不高兴,我就打回去

  • 1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的叶和花在结构层次上分别属于(  )

    A.组织、器官

    B.器官、系统

    C.器官、器官

    D.细胞、组织

  • 19、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和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B.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视野变亮,视野中的细胞变大、数目变少

    C.如果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是很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

    D.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物像的放大倍数

  • 20、下图表示花与果实的关系,其中①③分别是(  )

    A.雌蕊、果皮

    B.子房、胚珠

    C.子房、果皮

    D.胚珠、子房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是器官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 22、大力植树造林有助于实现“碳中和”。这是因为绿色植物不断消耗大气中的______,对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 2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牧草是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能够通过_____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_____,并且释放_____

  • 24、你吃过新疆的哈密瓜吗?一定特别甜吧!这是因为那里的日照时间长,植物的______(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时间长,所以制造的________(有机物、无机物)多。

  • 25、当今社会的三大公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酒精中毒分为________________烟雾中成分明显有害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毒品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⑴牛吃草   ________ 

    ⑵向日葵向着太阳________ 

    ⑶植物的开花结果________ 

    ⑷人体的排汗________ 

    ⑸小虎长成大老虎  ________  

    (A.应激性   B.生长   C.摄取营养    D.繁殖    E、新陈代谢 )

  • 27、园林公园移栽树木时,将几根塑料管埋入根部附近的土壤中,用来通气,这主要是促进根的__________

  • 28、秋天,张强剪取了一段桃树枝条,发现上面有10个节,请你帮忙分析:应该有多少个芽?

    _________

     

  • 29、人体内流动的组织是_____,它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在血细胞中,具有运输氧功能的是_____,数量少能吞噬病菌的是_____

  • 3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揭示了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

    A.正确   B.错误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请将下列结构与其相对应的功能连接起来。

四、判断题 (共1题,共 5分)
  • 32、生物的细胞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如水稻。_____

五、综合题 (共2题,共 10分)
  • 33、下图所示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曲线AB段表示______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此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______状态,胸廓的前后径和上下径都______

    (2)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一瞬间是坐标系中的______点;图中表示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的时间是______

  • 34、下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某人手指被玫瑰枝上的针刺后迅速缩回的神经传导途径为[ ]______→[ ]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

    (2)该人再遇到玫瑰时会格外小心,此反射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患者⑤处受损,用针刺①处,患者会出现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产生痛觉,缩手     B.不产生痛觉,缩手

    C.产生痛觉,不缩手     D.不产生痛觉,不缩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判断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