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佛山醒狮,设计原型是狮子,下列组织不属于狮子的是( )
A.肌肉组织
B.机械组织
C.神经组织
D.结缔组织
2、我们在生活中常吃的豆腐和玉米羹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 )
①种皮 ②胚 ③胚乳 ④子叶
A.①②
B.④②
C.④③
D.③②
3、美丽的丹顶鹤每年12月份到盐城珍禽保护区越冬,次年5月份再飞往黑龙江扎龙保护区生活。影响丹顶鹤迁徙的生态因素是( )
A.阳光
B.水
C.温度
D.空气
4、下列现象中不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
A.惊弓之鸟
B.蜻蜓点水
C.杯弓蛇影
D.望梅止渴
5、秋冬季节,大雁常结队迁徙,导致这一行为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水
B.阳光
C.空气
D.温度
6、路边的小柳树,被人在树干上拴了一根晾衣服的铁丝,几年后,小柳树死去了,这是因为铁丝( )
A.切断了向上运输有机物的导管
B.切断了向下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
C.切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D.切断了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筛管
7、下列有关种子植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松树、桫椤、银杉、牡丹、水绵都是种子植物
B.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C.种子植物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
D.种子植物种类多、分布广,与人类关系密切
8、新生命如同朝阳一般,充满活力和希望,下图是从受精卵到胎儿的发育过程,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丁到戊的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B.乙在子宫内膜上开始分裂分化发育成丁
C.图中产生a和b的器官分别是附睾和卵巢
D.胚胎发育的初期营养由胎盘和脐带提供
9、安安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结构时,光线传入眼睛依次通过的结构为( )
A.反光镜→镜筒→物镜→目镜
B.物镜→镜筒→目镜→反光镜
C.反光镜→物镜→镜筒→目镜
D.目镜→物镜→镜筒→反光镜
10、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
A.结构简单,都无根茎叶的分化
B.都无输导组织,长的矮小
C.都能产生孢子,依靠孢子繁殖
D.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
11、西双版纳常年高温多雨,植物种类丰富,终年常绿。其主要植被类型属于( )
A.草原
B.热带雨林
C.荒漠
D.落叶阔叶林
12、下列生物特征中,与“含羞草受碰触时叶片会合拢”相似的是( )
A.猫由小长大
B.羚羊遇到猎豹迅速逃跑
C.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D.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13、为体现在应对气候问题上的大国担当,我国提出了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碳中和”是指将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来中和抵消。这是因为绿色植物能进行(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
14、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在维持自身生态平衡的过程中,自我调节能力是有差异的。下列所列举的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B.温带草原生态系统
C.高原荒漠生态系统
D.平原农田生态系统
15、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使用的重要仪器。下列显微镜的结构中起放大作用的一组是( )
A.反光镜、目镜
B.物镜、目镜
C.遮光镜、镜筒
D.转换器、光圈
16、玉米或水稻种子中,遇碘液能变成蓝色的结构是( )
A.胚根
B.胚乳
C.子叶
D.种皮
17、生命神奇而美丽,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紫荆花开
B.青蛙抱对
C.种子萌发
D.珊瑚礁长高
18、如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B.乙表示消费者,包括人和各种动物
C.丙多为腐生的细菌、真菌
D.甲、乙、丙三类生物成分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19、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合理营养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周末素素设计并烹制了一顿午餐:米饭、红烧肉、清蒸鱼、豆腐汤。你认为添加下列哪个菜会使它营养更合理?( )
A.炸薯条
B.酱牛肉
C.鸡蛋羹
D.清炒茼蒿
20、显微镜下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不能同时观察到的结构是( )
A.线粒体
B.细胞核
C.液泡
D.细胞质
21、由形态相似、_____和_____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_____。
22、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是 ,人体的主要贮能物质是 .
23、下图是排卵受精、受精卵发育并植入子宫内膜的连续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受精卵是由男性的_______产生的精子和女性的[ ]____ 产生的卵细胞结合而形成的,受精过程发生在女性的[ ]_______内。
(2)女孩进入青春期后会出现一些特有有的征象,即第二性征,这和标号[__]产生的_____有关,相应的男孩出会出现一些特有的身体变化。
(3)胎儿通过_________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从母体获得_____和_____母亲怀孕生产不容易,父母把于女养育成人更不容易,每一个人都应当铭记。
24、在农业上为了丰收,从增强光合作用角度,可以适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杜鹃鸟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2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_____的,生物只有_____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如果_____环境,就会被环境淘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_____和_____,还表现在_____和_____等各个方面。
27、请将下列科学家相应的研究成果填入空格中(填序号)
林奈 | 达尔文 | 哈维 | 沃森和克里克 |
_____ | _____ | ____ | __ |
A.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B.生物分类系统
C.物种起源与生物进化的理论 D.血液循环
28、如图为桃果实的结构及其来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为桃花的_____,它由[①]_____、[②]花柱和[③]_____组成。
(2)在完成传粉受精后,[⑤]_____发育成种子,桃的食用部位是图中的______。
(3)由图可知,桃属于_____植物类群。
29、如图是桃花的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桃花最重要的结构是________和________.④和⑤合称为________.
(2)内含花粉的是图中的________.(填标号)
(3)桃的果实中只有一颗种子,而一个西瓜有许多粒种子,这取决于花的子房里________的数量.
(4)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花和果实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
30、绿色开花植物体的机构层次为:细胞→组织→________→个体.
31、请将下列疾病与对应的病因连接起来。
32、垂体、甲状腺、汗腺都属于内分泌腺._____
33、小红发现萝卜埋在地下的部分是白色的,露出地面的部分却是绿色的。经仔细观察,她发现大葱、蒜苗也是这样的。这是为什么呢?小红猜想:绿色部分(叶绿素)的形成与光有关。于是,她用家里的蒜头做了有关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1)小红提出的问题是:__?
(2)小红做出的假设是:__。
(3)请你将小红的实验方案补充完整。实验方案如下:将一些蒜头分别浸泡在甲、乙两个装有水的瓷盘中,两盘中的蒜头大小、数量要__;然后将甲盘放在有光的地方,乙盘放在密闭的纸箱中(其他条件要__)。定期观察,做好记录。
(4)在这个实验方案中,实验的变量是__,甲、乙两组实验叫做__实验。
(5)实验中用一些蒜头而不是一颗蒜头的原因是:__。
(6)实验结果:甲盘长出的蒜苗叶是绿色的,乙盘长出的蒜苗叶是黄白色的。因此小红得出的结论是:__。
34、已知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会变蓝色,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 编号 | 加入馒头 | 加入液体 | 是否搅拌 | 处理温度 (5-10分钟) | 冷却后 加碘液 |
1 | 馒头碎屑 | 2毫升唾液 | 充分搅拌 | 37℃ | 2滴 |
2 | 馒头碎屑 | A | 充分搅拌 | 37℃ | 2滴 |
3 | 馒头块 | 2毫升唾液 | 不搅拌 | 37℃ | 2滴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号试管在实验中的起___作用。
(2)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
(3)1号试管和3号试管对照探究的是___。
(4)实验结果是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