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提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黄河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黄河之水奔腾入海”说明不同生态系统是有联系的
C.黄河三角洲属于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肺”之称
D.保护母亲河,是大人的事
2、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的实验中,五年时间柳树从2.5千克增加到80多千克,通过光合作用的学习,你认为使柳树增重的物质是( )
A.土壤中的无机盐
B.土壤中的有机物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
D.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3、诗句“桃花流水鳜鱼肥”中提及两种生物,下图是两种生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细胞取自桃花,乙细胞取自鳜鱼
B.②是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C.甲、乙两种细胞的唯一区别是有无结构①
D.⑦是一种能量转换器,能够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用直尺和线测量叶的周长时,某同学连续测量3次,数值分别为12cm、11.6cm、12.2cm,这位同学的记录应为( )
A.12.1cm
B.11.9cm
C.12.2cm
D.12.0cm
5、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番茄就是一个植物体
B.人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人体
C.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D.人的皮肤属于上皮组织
6、据研究,蚯蚓在环保方面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蚯蚓养殖厂被称为“环境净化装置”。关于蚯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蚯蚓的身体分节
B.利用湿润的体壁呼吸
C.环带可用于区分身体的前后端
D.靠纤毛在土壤中蠕动
7、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生物影响环境
B.“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生物适应环境
C.“草盛豆苗稀”是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谚语中,螳螂和黄雀属于捕食关系
8、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与原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所以,一个有8条染色体的细胞连续分裂3次,形成的新细胞中染色体的条数是( )
A.8条
B.16条
C.32条
D.64条
9、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的关键是在野生水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10、荷花的细胞和蜻蜓的细胞中都有的结构是( )
①细胞膜 ②细胞壁 ③细胞质 ④叶绿体 ⑤细胞核 ⑥线粒体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⑤⑥
11、下列关于我国植物资源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退牧还草是保护草原的有效措施之一
B.我国人工林总面积居世界第一
C.我国已颁布相关法律进行植被保护
D.我国植被类型中草原占据主体
12、生物学原理与其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匹配正确的是( )
选项 | 生产实践 | 原理 |
A | 施肥 | 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和有机物 |
B | 中耕松土 | 增加土壤中的空气,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
C | 夜间大棚通风 | 增加二氧化碳,促进光合作用 |
D | 早春播种后覆盖地膜 | 隔绝空气,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 |
A.A
B.B
C.C
D.D
13、对于一只生活在麦田中的刺猬来说,它的环境是指( )
A.麦田中的植物和蛇、鸟等动物
B.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土壤等非生物
C.除这只刺猬外的其他刺猬、其他生物和非生物
D.除刺猬外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
14、荔枝是我国岭南的著名水果之一,荔枝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D.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15、下列有关植物绿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有限的土地上种植密度越大越好
B.植物能提高周围环境的湿度
C.移栽植物时需要剪去部分叶
D.植物可以制造氧气更新空气
16、学习了细胞的结构,同学们用塑料袋、琼脂、水以及果脯等制作了动物细胞结构模型。关于此结构模型,表述错误的是:( )
A.塑料袋代表细胞膜、琼脂凝胶代表细胞质、果脯代表细胞核
B.该结构模型对细胞膜控制物质出入的功能无法体现
C.该模型不当之处是细胞质中的液泡和叶绿体等结构没有体现
D.该模型制作过程中所用的材料也可以用其他物品替代
17、在城市公园中,随处可见树木、草地等绿色植物。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能减少城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B.能提升城市水土保持能力
C.能提高城市中的大气湿度
D.大量植树会导致“温室效应”
18、如图为小雅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请据图分析,找出正确的叙述( )
A.观察时,如果想把视野中的A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可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B.为更好地观察口腔上皮细胞,需要将视野调暗,小雅须改用凹面镜和较小光圈
C.甲图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3】细胞核
D.乙图细胞与甲图细胞相比,主要区别在于乙图细胞具有液泡和叶绿体
19、医生在对小刚进行抽血化验时,是从他前臂的“青筋”中抽取血液的,该“青筋”的血管类型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淋巴管
20、如图是草履虫结构示意图,其用于摄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1、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_________,由许多彼此相似的________组成;多数生有______;代表动物有:________ 。
22、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分别扮演着三种角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称为 器官,花、果实、种子称为 器官.
24、ABO血型系统,包括_____型、_____型、_____型和_____型四种血型,安全输血应以输_____血为原则. 在没有_____血可输,而且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的输入少量的_____型血.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_____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作为一个健康的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
25、“大鱼吃小鱼,小鱼吃鱼虾”中,如果水体受到污染,则有害物质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食物链中不应该有____________(选填“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6、下图是人体心脏解剖图。
(1)请写出图中指示线所指的结构名称。
①____ ②____ ③____
(2)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心脏壁最厚的是 。
27、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_____,利用_____,把_____和_____转化成储存能量的_____,并且释放_____的过程。
28、酶是由____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_____,也称为生物催化剂。
29、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图中的4是心脏的 ,壁最厚.
(2)图中的A、B分别是动脉瓣和房室瓣,它们能使血液在心脏中只能由静脉→ → →动脉流动.
(3)图中的9表示肺泡,当血液流经此处时,肺泡会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该气体交换称为肺换气,它通过 完成;经过气体交换后,血液将由 血变成 血.
(4)血液由4流出,经过7流向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再流经8回入1,这一循环路线称为 循环.
30、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也是嗅觉器官。鼻腔内有______和______,黏膜内分布有毛血管能温暖气体,黏膜分泌的黏液能______气体,并______空气,鼻毛能阻挡空气中的小颗粒
31、请将左右两部分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32、直根系的主根不发达,它主要是由侧根组成的。
33、大部分县城街道都放置了有分类标识的垃圾回收箱,实行了垃圾分类制,要求居民将垃圾按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进行分类放置。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推广垃圾分类,结果却发现仍然有许多居民没有分类放置。下列不属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
A.居民嫌麻烦,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
B.居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非常多
C.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
D.居民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标准
(2)现有啤酒瓶、一次性塑料杯、鱼骨头、菜皮、香蕉皮、易拉罐、用过的餐巾纸、废电池等垃圾,应该放入其他垃圾箱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剩余物中可回收后再利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例即可)。在如今丰富的物质生活中,产生了一支“垃圾大军”,影响我们的生活,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你能否提出新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废电池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5)请你谈谈小区内实施垃圾分类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34、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近视人数越来越多,引起国家高度重视,针对这一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小明由于用眼不卫生患了近视,他应该佩戴___________透镜矫正,矫正后使物象落在___________上,通过视神经将神经冲动传到___________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
(2)课间向远处跳望一会儿,眼睛会感到舒适,此时睫状体中肌肉处于___________(填“舒张”或“收缩”)状态。
(3)为了保护好视力,同学们要努力做到___________。
A.长时间玩手机
B.认真做眼保健操
C.在公交车上看书
D.用脏手揉眼
E.读写姿势正确,保持适当距离
F.躺卧看书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