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位,它的作用不包括( )
A.气体进出体内的通道
B.感受气味的刺激
C.气体交换的场所
D.温暖、湿润、清洁吸入的空气
2、在一个由玉米、蝗虫、鸟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鸟捕杀光,蝗虫的数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下列选项中可以表示其变化趋势的是
A.
B.
C.
D.
3、我们教室的门窗主要是用木本植物茎的木质部做成的,这些木材中的物质最终来源与什么无关( )
A.细胞中的叶绿体
B.土壤中的水
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D.大气中的氧
4、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芽发育成的,芽是由下列哪个部分发育而来的( )
A.芽原基
B.茎
C.芽轴
D.幼叶
5、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不在视野中央(如图所示),则该同学应向什么方向移动装片进行调整( )
A.右上方
B.左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
6、我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已达92亿吨,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我国植被中,森林占据了主体
B.我国人均森林面积为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C.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
D.每年的4月16日定为全国的“植树节”
7、深秋时节,温度越低银杏树叶变黄越快。导致银杏叶变黄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8、某同学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标本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如如图所示,视野内出现气泡可能是制片过程中哪一步骤操作不当引起的( )
A.取材
B.染色
C.盖盖玻片
D.滴水
9、“P”字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 )
A.
B.
C.
D.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物质都能穿过细胞膜
B.一般情况下,细胞染色后细胞核着色最深
C.细胞中的物质都是自己制造的
D.动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11、某环保兴趣小组参加“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设计了以下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多选用名贵的花草树木
B.合理搭配树种高低
C.注意植物的生长周期
D.优先选择本地植物
12、民间流传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说法。潍坊萝卜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经长期选育形成“二大缨”等优良品种,以皮色深绿,肉质翠绿,脆甜多汁享誉四方。下列与萝卜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若①部位出现萎蔫现象,主要是因为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
B.萝卜中储存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图中②部位的光合作用
C.使②增重的物质是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D.②③出现空心,主要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有机物
13、美丽的校园、广阔的田野、蔚蓝的大海,到处都有生物,以下不属于生物的是( )
A.广玉兰
B.电脑病毒
C.杂交水稻
D.海豚
14、一粒小小的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池塘里的小鱼可以长成大鱼。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细胞死亡的结果
B.仅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C.仅是细胞生长和分裂的结果
D.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15、下图是根尖纵切结构模式图,能促进根不断生长的两个部位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下列诗词描述的植物类群中,其生殖特点与其他植物不同的是( )
A.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C.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
D.放箸朝来颇不贫,野盘春蕨正宜人
17、解剖一朵花,观察其结构,发现它只有雄蕊,那么这是一朵( )
A.两性花
B.单性花
C.无性花
D.风媒花
18、森林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是陆地生态平衡的维护者。下列属于森林对环境的作用的是( )
①保持水土 ②净化空气 ③过滤尘埃 ④涵养水源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如图是某同学利用银边天竺葵做实验的部分步骤,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甲是为了使叶片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B.图乙中叶的银边和绿色部分形成对照实验
C.图丁中叶片滴碘液后银边部分不变蓝
D.实验结论是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
20、如图是大豆种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大豆种子萌发时,图中④提供营养物质
B.豆芽菜可供食用部分主要由图中①发育而来
C.⑥即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又是新植物体幼体
D.大豆种子与玉米,水稻种子相比,玉米,水稻种子中没有⑥
21、请把下列现象与之相对应的生物的特征写出来。
(1)老鼠见到猫就逃属于 。
(2)鲸鱼呼气时产生水柱属于 。
(3)人能够出汗,植物会落叶属于 。
(4)鸽子能长大并产卵属于 。
(5)狼吃羊,羊吃草属于 。
(6)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属于 。
22、下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肾单位是由图中的 (填序号)三部分组成。
(2)⑦中的液体成分与血液的主要不同之处是一般没有 。
(3)尿的形成主要包括 和 两个生理过程。
(4)②处是毛细血管,①③却都被叫做动脉血管的原因是此处不发生 。
23、如果把绿叶比喻为“绿色工厂”,那么“工厂”的“车间”是__,“机器”是__,“动力”是__.
24、老师把刚刚制备的炭疽杆菌装片和酵母菌装片交给小刚同学,让其贴上标签.小刚同学区分二者的依据是________ .
25、苔藓植物对________气体比较敏感,常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26、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______。
27、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移栽植物幼苗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往往选择在阴雨天或者傍晚移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2)为了探究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四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种子,温室内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土壤液控制情况如下图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等其他条件相同):
温室
| A
| B
| C
| D
|
二氧化碳浓度
| 0.03%
| 0.1%
| 0.1%
| 0.1%
|
温度
| 20℃
| 20℃
| 30℃
| 30℃
|
培养液
| 土壤浸出液
| 土壤浸出液
| 土壤浸出液
| 蒸馏水
|
①他们应该选用什么样的种子进行实验? 。
②温室B中的萝卜幼苗比温室A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其原因是 。
③栽培一段时间后,长势最差的温室是 。
④同学们收获的萝卜,由于存放时间较长,出现了“空心”现象,这是因为
⑤为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应该选择______两组进行对照实验;若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能否选用A、C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理由是 。
28、泌尿系统由肾脏、___________、_________、尿道组成。
29、细胞利用_____,将_____分解成_____和_____,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_____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_____中进行的.用式子表示为:_____.
30、被子植物的特点是种子的外面有________,种子被包在果实之中,果实对种子的意义:①保护种子,②果实具有适于________的特点.
31、把下面的结构与演变结果相对应的用线连接起来。
32、对照实验中必须保证变量的单一性。( )
33、如图所示的是几种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各异的植物,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植物是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2)______(填字母代号)类植物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填字母代号)类植物产生孢子繁殖后代,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具有专门的_____组织,所以该类植物同E类植物相比,长得较为高大且结构也更为复杂。
(4)A、D两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________。但A类植物的种子外有_______包被,属于_________植物;D类植物的种子是_________,属于_________植物。
34、洋葱是常见蔬菜,也是生物实验中的常见材料。
(1)上图是同学们利用显微镜观察的洋葱根尖结构。A区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_______,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A区中心部位许多筒状死细胞上下相连形成的①,属于______组织。
(2)洋葱容易生根,同学们观察洋葱根尖的细胞分裂,如图所示,其中深色的结构是染色体,由____和蛋白质组成。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先______再平均分开,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的。
(3)撕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目镜10×,物镜4×)下观察到下图所示图像。为进一步观察需将图1装片向____方向移动,换成10×物镜,看到物像后再转动___使物像更加清晰,观察到图2的视野。图2中的细胞是实际大小的_____倍。利用稀碘液染色后,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着色最深的近似球形的是____,该结构对生物的____起着控制作用。
(4)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特有的结构有细胞壁和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