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遂宁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从黄沙漫天的茫茫荒原到“华北绿肺”的生态宝地,塞罕坝人不仅在高寒沙地上书写了绿色传奇,而且探索出了生态优先的发展新路。

    B.新教材中,小学中高年级设置课外阅读延伸,初中加强“名著选读”,就是在努力牵住培养读书兴趣这个语文教学“牛鼻子”。

    C.对大部分游客而言,进入野生动物园前,先看到谢绝入园的一长串“黑名单”,可能比难入其眼的“警示通告”,更能让人长记性有触动。

    D.实事求是地讲,近年来,我们推行了很多好的政策制度,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总是被人钻了空子,然后不得不去给政策制度“打补丁”。

  • 2、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段从时间、地点、缘由、人物、环境,以及人物的心情等方面较具体地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

    B.面对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作者没有沉浸其中,而是从中引出了对生死的联想,肯定了庄子对于生死的看法。

    C.“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这正是本文作者见解高远之处。

    D.综观全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而变化,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

  • 3、下列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句是(   

    A.歌声是开放的,如大风,如雄鹰,如马嘶,如季节河里奔腾而下的洪水。

    B.我好像看到了歌者的被南疆的太阳烧烤成紫酱色的脸庞。

    C.歌声又是压抑的,千曲百回,千难万险,似乎有无数痛苦的经验为歌声的泛滥立下了屏障,立下了闸门,立下了堤坝。

    D.在“沙漠之舟”上,他们体验着大地的辽阔、荒芜、寂静与神秘。

  •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娱(   嚼烂(jué   徘徊(huái   惬意(qiè

    B.聒噪(guā   消耗(hào   召唤(zhào   勾当(gòu

    C.嬉闹(   踝骨(huái   舀水(yǎo   调剂(

    D.默契(   脚趾(zhǐ   汲取()尾   鳍(

  •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吉林省的文化企业过去普遍存在规模小、包袱重、员工年龄老化、观念落后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吉林坚持把改革与整合、改革与扶持、改革与建设有机结合,增强这些企业对行业与区域的带动力和辐射力。

    B.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C.发展的蛋糕越做越大,人们期待蛋糕分得更好,更加公平。这需要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打破垄断导致的收入畸高局面,进一步打破身份歧视,落实同工同酬,让更多人“敢花钱、花得起钱。”

    D.年味淡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还是其中另有原因?我们是漠然置之?还是积极主动地做些什么?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自尊

    ①说到自尊,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人的自我尊重,这自然是不错的。但是,最近看到几位大师逸闻,方知道,自尊是在尊重别人中实现的。

    ②钱学森家里的炊事员曾经说,钱老每次下楼吃饭,都穿得整整齐齐,从来不穿拖鞋、背心。这是看得起咱、尊重咱。钱老儿子钱永刚听了炊事员的话后,也学了父亲的样子,每逢去餐厅吃饭,都穿戴整齐,他也要做尊重他人的人。

    ③国学大师陈寅恪晚年已有眼疾,在岭南大学居住的两层楼房的一楼给学生上课。当时选修他课程的不过五六人,陈先生绝不因选课学生多少影响他的讲课。夏天,他身着便装与助手一起在楼下工作,每当学生到家里听课,他都要自己拄杖扶梯缓步上楼改换夏布长衫,然后才下来上课。看着老师摸索着下楼的身姿,学生们感动不已,为师的高大,在他们心中已然耸立。

    ④当前,在社会中,一些人关注更多的是自我尊重。他们目中无人,装模作样,虚伪失真,故作姿态,这种看似自我尊重的过分表达,表现出的却正是不尊重别人的自我膨胀,是没有自信的无意识流露。

    ⑤与这些人相反,有些大师甚至在遭受欺凌和侮辱,人格遭到践踏的时候,还仍然具有表达尊重别人的强烈愿望。他们被剥夺了所有表达自尊的手段后,唯一可以表现的,就是穿戴整齐地向这个世界告别。傅雷先生在“文革”时被抄家后,所有家具贴上封条,他太太到朋友家借了干净衣服,夫妇两人穿了整洁的衣服上吊自尽了。整洁的衣着成了他们表达对这个世界和对周围人尊重的最后方式。

    ⑥由此可见,在生活中,你保持着对人的谦恭,人们便在你的谦恭中读出涵养和文明,心中会由衷地尊敬着你。

    (选自《钱江晚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本文主要观点的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人的自我尊重。

    B.自尊是在尊重别人中实现的。

    C.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D.生活中需要保持着对人的谦恭。

    2下列各项,不属于本文所使用的论证方法的一项是( )

    A.举例论证 B.道理论证 C.比喻论证 D.对比论证

    3第⑤段中,“遭受欺凌和侮辱”时,态度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我尊重 B.尊重别人 C.自我膨胀 D.有力反击

    4关于本文主体论证部分的结构方式,正确的一项是( )

    A.递进式 B.并列式 C.总分式 D.分总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4)高适《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出了边塞的广漠、苍凉、壮美,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异曲同工。

    (5)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一句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____________”一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6)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乐音效果。箜篌声使笼罩整个长安城的月光变得温煦,高高在上的天神也被打动。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诗,高适《别董大》中也有两句诗正好与上述诗句中“无故人”意思想反,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

    (2)在当今深化改革的时代,许多站在改革前沿的开拓者,矢志探索创业新路时,多引用屈原《离骚》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

    (3)歌曲《山路十八弯》中描写了山路的曲折难行,李白的《蜀道难》中也有类似的句子“_______, ____________”。

  • 9、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2)黄庭坚《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脱和孤傲情怀。

    (3)“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苏轼《___________·明月几时有》)两句诗化用了李白《把酒问月》中的句子:“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在《观沧海》中以“___________”写出海水浩荡之景,而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洞庭湖广阔浩渺之景。

    (2)晚唐诗人许浑在《金陵怀古》一诗中以“英雄一去豪华尽,唯有青山似洛中”作结,感叹英雄逝去,功业不再,而北宋的苏轼也曾在《赤壁赋》中借“客”之口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类似的感慨。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和自我省察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__________”。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________”两句,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其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3)李白在《蜀道难》中,借助神话和通过描写波涛滚滚的回旋的急流来突出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兴(其二)

    杜甫

    夔府①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②。

    画省③香炉违伏枕④,山楼粉堞⑤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注】①夔府:夔州。杜甫当时流寓于此。②八月槎:晋张华《博物志》记载:传说有一个住在海边的人,年年八月海水涨时见有浮槎去来,可达天河。槎,木筏。③画省:指尚书省。汉代这个衙门用胡粉涂壁,上面画有古代贤人烈女,故名。④伏枕:指生病。⑤山楼粉堞:指白帝城楼涂着白粉的齿状短墙。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紧承《秋兴》(其一)结句“白帝城高急暮砧”写起,写出了孤城落日壮阔之景。

    B.诗人思念北斗方向的长安,见出思乡之切;“每依”表明这样的遥望凝想已是常态。

    C.耳边的猿啼声声可闻,故曰“实”,盼望的归舟迟迟未有,故曰“虚”,令人悲慨。

    D.诗人面对夔州的藤萝月色,想象京华的芦荻光影,不觉百感交集,怅然若有所失。

    【2】这首诗将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思念融合在一起,前人论之曰“身居夔府,心在京华”。试从诗中找两个例子加以分析,并说说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送孟东野序

    韩愈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甚歌也有思甚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乎者乎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效,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

    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以鸣。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伊尹鸣殷,周公鸣周。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其弗信矣乎!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臧孙辰、孟轲、荀卿,以道鸣者也。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属,皆以其术鸣。秦之兴,李斯鸣之。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最其善鸣者也。

    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将天丑其德莫之顾邪?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

    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其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邪,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于天者以解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B.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C.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D.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石,金属和石头。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它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

    B.六艺,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还有一种说法是六艺即六经,即《易经》《论语》《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C.木铎,金属制成的铃,铃舌为木制,故称。古代发布政令或教令,摇木铎召集群众。“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是《论语·八佾》篇仪封人称赞孔子的话。

    D.魏晋,魏晋时期,指东汉瓦解后,三国到两晋这一阶段,魏晋中“魏”指的是三国北方政权曹魏,及曹家父子政权,而“晋”指的是司马氏建立的晋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的观点,并从草木、水因不平而发出声音,论及人同样会不平而鸣,即通过诗文来表达自己的忧思怨愤,总领全文。

    B.文章从自然世界的角度来论证“不平则鸣”的观点,列举多种最善于发出声音的东西,以及上天则用不同的自然界的声音来告诉人们一年四季的推移。

    C.文章从自然界论及人类社会,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叙述了历史上各个朝代众多的历史人物的事迹,从人类社会的角度论证了“物不得其平则鸣”的观点。

    D.文章最后才点明写作目的,全文虽然真正写及孟郊的文字很少,但不论写自然之物还是写历史人物,都暗合孟郊其人其事,体现了韩愈谋篇布局上的别出心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2)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于天者以解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材料二:

    “谋定而后动。”

    ——《孙子兵法》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综合两则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