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鼓瑟希 B.吾人咏歌 C.幽赏未已 D.如诗不成
2、爵是古代的一种酒器,请问,爵有几只脚?( )
A.三只脚
B.两只脚
C.四只脚
D.五只脚
3、在18世纪的法国,人们可能读到下面哪个中国传统剧目的法语译本?( )
A.《赵氏孤儿》
B.《窦娥冤》
C.《西厢记》
D.《桃花扇》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话剧指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主要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中国传统戏剧均不属于话剧,古希腊戏剧因为大量使用歌队,也不是严格的话剧。
B. 地名是重要的文化形态和载体,是国家和民族的历史的见证、情感的寄托,切忌不可因长官意志或眼前经济利益而“任性”修改。
C. 保持文化的蓬勃生机,要求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而且要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取长补短。
D. “公车腐败”的原因大多是监管不严、审批不当、部分领导干部享乐主义、贪图小便宜造成的。
5、“弄璋之喜”所指的喜事是?( )
A.考试通过 B.搬家
C.生男孩 D.升官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穷人的专利权
狄更斯
我的名字叫约翰。学的是打铁的行当。打十九岁那年起,人家看见我没几根头发,就一直管我叫“老约翰”了。现时我已经五十六岁了,头发并不比上面提到的十九岁的时候多,可也不比那时候少,因此,这方面也就没有什么新的情况好说。
我发明过一种螺丝,挣了二十镑钱,这笔钱我这会儿还在用。整整有二十年工夫,我都在断断续续地搞一样发明,边搞边改进。上一个圣诞节前夜十点钟,我终于完成了这个发明。完成之后,我喊我妻子也进来看一看。这时候,我跟我妻子站在机器模型旁边,眼泪簌簌地落到它身上。
那是在差不多一年之前的圣诞节前夜十点钟完成的。我把凡是能节省下来的钱统统都用在模型上了。我想自己去申请专利。
我的姻兄弟,西布罗密奇的乔治·贝雷临死的时候遗留给我的妻子、他的姊妹一百十八傍零十个先令的英格兰银行股票。我和我妻子一直还没有动用过这笔钱。我们俩都同意拿这个发明去申请专利。我的朋友威廉·布彻替我写了一封信给伦敦的汤姆斯·乔哀。我乘“四等车”上了伦教,在汤姆斯·乔哀那里租了一间为期一个礼拜的房子。
汤姆斯·乔哀说要申请专利,第一步得向维多利亚女王提交一份申请书。我在靠近司法院法官弄的桑扫普顿大楼里找到了一位推事,在他那儿提出了陈述书,付了十八便士。他叫我拿着陈述书和申请书到白厅的内务部去,把这两份东西留在那里请内务大臣签署,缴付了两镑两先令又六便士。六天后,大臣签好了字,又叫我拿到首席检察官公署去打一份调查报告。我照他说的去办了,缴付了四镑四先令。
我临时住在汤姆斯·乔哀那里,租期已经延长了一个礼拜,这会儿五天又过去了。首席检察官写了一份所谓例行调查报告,打发我带着这份东西到内务部去。内务部根据它搞了个复本,他们把它叫作执照。为了这张执照,我付出了七镑十三先令六便士。这张执照又要送到女王面前去签署,女王签署完毕,再发还下来,内务大臣又签了一次。
我现在已经在汤姆斯·乔哀那里住到了第三个礼拜了,费用挺大,我只好处处节俭过日子。我感到自己都有点泄气了。
在林肯旅社的专利局里,他们替我的发明搞了一份“女王法令草案”的东西,还准备了一份“法令提要”。就为这份东西,我付了五镑十先令六便士。专利局又正式誊写两份法令文本,一份送印章局,另一份送掌玺大臣衙门。这道手续下来,我付了一镑七先令六便士,外加印花税三镑。这个局里的誊写员誊写了女王法令准备送呈签署,我付了他一镑先令。再加印花税一镑十先令。接下来,我把女王法令再送到首席检察官那儿签署。我去取的时候,付了五镑多。拿回来后,又送给内务大臣。他再转呈女王。女王又签署了一次。这道手续我又付了七镑十六先令六便士。到现在,我待在汤姆斯·乔哀那儿已经超过了一个月。我都不大有耐心了,钱袋也掏得差不多了。
女王法令还得送到设在河滨大道上桑莫塞特公馆的印章局去——印花商店也在那里。印章局的书记搞了一份“供掌玺大臣签署的印章局法令”,我付了他四镑七先令。掌玺大臣的书记又准备了一份“供大法官签署的掌玺大臣法令”,我付给他四镑两先令。“掌玺法令”转到了办理专利的书记手里,誊写好后,我付了他五镑七先令八便士。在此同时,我又付了这件专利的印花税,一整笔三十镑。接着又缴了一笔“专利置匣费”,共九镑零七便士。各位,同样置办专利的匣子,要是到汤姆斯·乔哀那里,他只要收取十八个便士。接着,我缴付了两镑两先令的“大法官财务助理费”。再接下来,我又缴了七镑十三先令的“保管文件夹书记费”。再接着,缴付了十先令的“保管文件夹协理书记费”。再接下来,又重新给大法官付了一镑十一先令六便士。最后,还缴付了十先令六便士的“掌玺大臣助理及封烫火漆助理费”。到这时,我已经在汤姆斯·乔哀那里待了六个礼拜了。这件获得顺利通过的发明已经花掉了我九十六镑七先令十八便士。这还仅仅在国内有效。要是带出联合王国的境界,我就要再花上三百镑。
(陈才字译,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约翰办理专利权经历了三十六道手续,花费了六个多星期,交纳了近百英镑,终于办理了通用的专利权。
B.小说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刻画了作品中的“我”——约翰——一个聪明勤劳、温和老实的老工人形象。
C.小说叙述了老约翰申请专利时国家机关的层层盘剥,一系列不合理流程的出现有着浓浓的讽刺意味。
D.小说深刻揭露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虚伪、丑恶的本质,同时满怀热情地抒发了普通民众的心声。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写姻兄弟,西布罗密奇的乔治·贝雷给约翰妻子留下英格兰银行股票,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为后文“我”办理专利权的花费做了铺垫。
B.小说通过个性化的表述,运用幽默诙谐的笔法,不厌其烦地议论说理,以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塑造了约翰这个人物形象。
C.这篇小说不以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取胜,但批判的倾向从情节中自然流露出来,也蕴含于形象的描绘中。
D.作者以普通人的生活经历为中心构思情节,塑造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通过情节揭示社会问题,从而突出主题。
【3】小说中多次谈到“我”在汤姆斯·乔哀家租住的事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4】小说以“我”为叙事视角,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这篇小说和课文都体现出狄更斯一贯的语言风格——幽默、讽刺。请从作品塑造的“米考伯”“老约翰”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角度简要分析作者的这种语言特色。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屈原要以前贤为榜样,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
(2)杜牧《阿房宫赋》中,运用夸张、比喻、反问的手法批判秦统治者肆意搜刮、挥霍民财的行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以简笔勾勒出“醉翁”的自画像,描写“醉翁”醉在其中的情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8、读课文,然后用课文语句回答。
①入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希望后主刘禅能广泛听取下属的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应该“妄自菲薄”,说些不合道理的话,“___________”
(2)李白的《蜀道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青泥岭上蜿蜒盘旋、曲折难行的山道。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皇览揆余初度兮,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 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3) ________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4) 乱石穿空,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 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6) 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7) 曾子曰:“________,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
(8)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________。(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1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曹操在《短歌行》中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感慨人生短暂;而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也有同样感慨人生短暂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写愉快赏花、月光下传递杯盏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莎衣①
【北宋】杨朴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②紫绶金章③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①莎衣:即蓑衣,农夫、渔夫用以避雨。②直饶:犹纵使,即使。③紫绶金章:紫色的绶带和黄金印章,代指高贵的官爵。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表达了诗人对蓑衣的喜爱之情,有浪迹江湖、远离官场之真情流露。
B. 颈联通过渔人的沉醉狂放脱衣和晚晴拢岸乱堆蓑衣的对比,体现了渔人的怡然自乐、无拘无束。
C. 前三联景静人动,两相对照,诗人对渔人生活的由衷深爱披沥无遗。
D. 尾联是本诗主旨所在,不愿将蓑衣换做官服,表现了诗人的爱憎与情操的高贵。
E. 本诗明写渔人,实写自己。不着力于“人”而专意于“衣”,构思新巧。
【2】这首诗的尾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曹世表,字景升,东魏郡魏人也。魏大司马休九世孙。祖谟,父庆,并有学名。世表少丧父,举止有礼度。性雅正,工尺牍,涉猎群书。
太和二十三年,尚书仆射、任城王澄奏世表为国子助教,颇失意。后转司徒记室。与武威贾思伯、范阳卢同、陇西辛雄等并相友善。侍中崔光,乡里贵达,每称美之。遇患归乡。永平中,除兖州左将军府司马,非其所愿,复以病解。延昌中,除清河太守,治官省约,百姓安之。正光中,拜前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大将军、京兆王继西征,以为从事中郎,摄中水兵事,自当烦剧,论者皆称其能。还都,拜司空长史。孝昌中,青齐频年反乱,诏世表持节慰喻。还都,转尚书右丞。
后加征虏将军、出行豫州刺史。值萧衍将湛僧珍陷东豫州,州民刘获、郑辩反于州界,为之内应。朝廷以源子恭代世表为州,以世表为东南道行台,率元安平、元显伯、皇甫邓林等讨之。于时贼众强断小殷关,驿使不通。诸将以士马单少,皆败散之余,不敢复战,咸欲保城自固。世表时患背肿,乃舆病出外,呼统军是云宝谓之曰:“湛僧珍所以敢深入为寇者以获辩皆州民之望为之内应向有驿至知刘获移军欲迎僧珍去此八十里今出其不意一战可破获破,则僧珍自走,东南清服,卿之功也。”乃简选兵马,付宝讨之,促令发军。日暮出城,比晓兵合。贼不意官军卒至,一战破获,诸贼悉平。湛僧珍亦退走。唯郑辩与子恭亲旧,亡匿子恭所。世表召诸将吏,众责子恭,收辩斩之,传首京师。敕遣中使宣旨慰喻,赐马二匹、衣服被褥。复以世表行豫州事,行台如故。还朝,加左将军,兼尚书东道行台,沿河分立镇戍,以备葛荣。行达青州,遇患卒,时年五十四。永熙中,赠平东将军、齐州刺史。
(选自《魏书·列传第六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湛僧珍所以敢深入为寇者/以获/辩皆州民之望/为之内应/向有驿至/知刘获移军欲迎僧珍/去此八十里/今出其不意/一战可破/
B. 湛僧珍所以敢深入为寇者/以获/辩皆州民之望/为之内应/向有驿至知/刘获移军欲迎僧珍/去此八十里/今出其不意/一战可破/
C. 湛僧珍所以敢深入为寇者/以获/辩皆州民之望/为之内应/向有驿至/知刘获移军欲迎/僧珍去此八十里/今出其不意/一战可破/
D. 湛僧珍所以敢深入为寇者/以获/辩皆州民之望/为之内应/向有驿至知/刘获移军欲迎/僧珍去此八十里/今出其不意/一战可破/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 九世孙,也称耳孙。因耳孙离高、曾祖父很远,只能耳闻,故称。后多泛指远代子孙。
B. 助教,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职责是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C. 节,指符节,也称旄节。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作为使臣气节的象征。
D. 行台,一般指魏晋至金代尚书台(省)临时在外设置的分支机构或执掌该机构的长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曹世表出身望族,性情高雅正直。他出身读书世家,博览群书,举止有礼仪法度,获侍中崔光赞誉;与贤达交游,早年任国子助教、左将军府司马等职,多不如意。
B. 曹世表为政简约,理政能力高超。他担任清河太守,为政简约有效,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后随元继西征,特别善于处理复杂繁巨的工作,显示了高超的理政才能。
C. 曹世表建功立业,颇有军事才能。面对紧张的讨逆形势,他见识不俗;他亲率奇兵,一举击溃湛僧珍,获得朝廷宣旨嘉奖;他沿黄河分设戍镇,以防备葛荣入侵。
D. 曹世表忠于职守,抱病指挥讨逆。当湛僧珍攻陷东豫州、刘获与郑辩谋反之时,他奉命率军讨伐叛逆;他当时身体患病,背部肿胀,却抱病登车出城,安排战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将以士马单少,皆败散之余,不敢复战,咸欲保城自固。
(2)日暮出城,比晓兵合。贼不意官军卒至,一战破获,诸贼悉平。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当上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教师来到学校,他就会交给那位教师一封信,信中写道:“亲爱的老师,我亲眼看到人类不应该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有人性的人。只有使我们的孩子在成长为有人性的人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
作为一名学生,你认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到什么呢?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