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 )里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 )你平日注意观察事物,积累材料,作文时( )会有内容可写。
(2)这个房间( )宽敞,( )布置得很美观。
(3)蜜蜂( )认识陆地上的路线,( )不能认识水路上的路线。
(4)老师( )白天给我们上课,( )深夜给我们批改作业。
2、补充词语。
( )( ) 不安 泪流( )( ) ( )( )望重
( )( )不已 舍己( )( ) ( )目圆( )
前呼后拥(含有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龙飞凤舞(含有动物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将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 )( )截铁 死( )其( ) 手( )眼( )
( )( )思议 翻( )倒( ) 重( )天( )
(1)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___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有志于此的科学家们去破解。
(2)他在歹徒向路人勒索巨额钱款的时候见义勇为,与歹徒展开激烈搏斗,最后壮烈牺牲,真是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在诗中欣赏了“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的空旷与幽远;体会了“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的奇特与欢快;感受了“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的喜悦之情;领略了毛主席笔下的五岭逶迤________,乌蒙磅礴_______的无畏和乐观;感受了“__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天真欢快;我还知道写儿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典诗歌默写。
(1)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__。(郑變《竹石》)
(2)_____________,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石灰吟》)
(3)_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韩翃《寒食》)
(4)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_。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___。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词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________。
【3】从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这首词描写的是夏夜的景色。
【4】本词上阕写月明风清的夏夜,以鸟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山村特有的声响,把黄沙道写得生机勃勃;下阕以轻云小雨、天气时阴时晴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突然出现,表现夜行乡间的乐趣。本词流露出作者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__________,其中“西江月”是__________。
【2】词的上片写了“蝉鸣、鹊啼、蛙叫”等夏夜特有的声音,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七律·长征》,回答文后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 _____ 逶迤—— _____
磅礴—— _____ 云崖——_____
【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诗。
【5】这首诗表现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课文语段,完成练习。
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 ),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 )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 )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破课桌,俨然一个( )的古战场。
【1】文中括号里应填入的成语依次是( )
①没头没脑 ②呆头呆脑 ③威风凛凛 ④叱咤风云
A.④①②③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
【2】根据意思,快速浏览短文,从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形容很投入地做一件事情或者对待其他事物,忘记了劳累和辛苦。__________
(2)形容费尽心计(多含贬义)。__________
【3】选文第四、五自然段末尾都有“神气”一词,这属于_____的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10、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天净沙是 ,秋是 。
(2)诗的开篇描绘了一副 图。
(3)文中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泥土最珍贵
两个欧洲人来到埃塞俄比亚。他们到处奔走,绘制地图。
欧洲人工作结束了。埃塞俄比亚的皇帝在皇宫宴请他们,并赠送了贵重的礼物,最后皇帝派人送欧洲人乘船回国。欧洲人正要上船,送行的埃塞俄比亚人请他们停下来,脱下鞋子。欧洲人脱了鞋子,送行的主人仔细地抖着他们的鞋子,还刮下粘在鞋底上的泥土,然后把鞋子还给欧洲人。
你们这是做什么
欧洲人问
主人回答
皇帝要我们祝你们一路平安还要我们转告
你们来自远方的强国
亲眼看到了我们美丽富饶的土地
埃塞俄比亚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国家
它的泥土是我们最珍贵的
我们在泥土里下种,埋葬死者;我们干活累了在泥土上休息;我们在长满青草的土地上放牧牲口。你们在我们的国土上翻山越岭,穿森林,过草地,所走过的路都是我们的祖先的脚在泥土上踩出来的。埃塞俄比亚的泥土比我们的父母、兄弟还要亲。我们款待你们,赠送了贵重的礼物,但是泥土是埃塞俄比亚最珍贵、最神圣的东西,我们不能给你们,一点儿也不给。”
【1】理解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
在文中圈出写送行的主人动作的词语。送行的主人仔细地做这些动作说明了什么?
【2】给短文中画直线的部分加上标点。
【3】查字典,联系句子解释词语。
(1)用部首查字法。“奔”查_____部,再查_____画。“奔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用音序查字法。“款”查____音序。“款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4】写出第二、三自然段的段意。
第二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中表达了埃塞俄比亚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2、记叙文阅读——词句理解
穿透灵魂的微笑
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后,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流向坐落在山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小村庄。农舍良田树木,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躲过冲毁的(劫难 困难)。
滚滚而来的泥石流惊醒了睡梦中的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流进屋内的泥石流已上升到她的颈部。小女孩只露出双臂,劲和头部。及时赶来营救人员围着她一筹莫展。因为对遍体鳞伤的她来讲,每一次拉扯无疑都是一种更大的肉体(伤害 危害)。此刻房屋早已倒塌,她的双亲也被泥石流夺去了生命,她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始终没叫一个疼字,而是咬着牙微笑着,不停地向救援人员挥手致谢,两手做出胜利的“V”字型。她(坚信 相信)政府派来的救援部队一定能救她。可是,营救人员倾尽全力也没能从固若金汤的泥石流中救出她来。小女孩始终微笑着,挥着手,一点一点地被泥石流(淹没 掩盖)。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洋溢着微笑,而且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那一刻仿佛一个世纪,在场的人含泪目睹了这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
死神 夺去人的生命, 夺不去——生死关头那个“V”字所蕴含的信念和精神!穿透灵魂的微笑,常常在生命边缘蕴含着震撼世界的力量,让人生所有的苦难如轻烟般飘散。
【1】在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
【2】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一筹莫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遍体鳞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V”字形代表__________“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怎样理解“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再读一读题目,思考:为什么说小女孩的微笑是“穿透灵魂”的呢?请写一写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花之歌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我是星星,从苍穹附坠落在绿茵中。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马一起为它送行。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转,歌唱;我婆婆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有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未完全领悟。
【1】第2段中把花比作星星,而朱自清先生在《春》一文中也把花比作星星,请写出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六段中画线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和“硕大无朋的独眼”各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七段中最后一句“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中的“哲理”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之歌》是《浪之歌》、《雨之歌》的姊妹篇,他们同出于纪伯伦的《组歌》,比较它们在写作风格上的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从内容上评价《花之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将“花”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将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和“诸元素之女”,共同暗示了一个什么样的自然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这首花儿唱的赞歌里,花儿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___________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半晌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师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了窗户了。”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么?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在玛利亚是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名声大振:____________
一扫而光: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你开错了窗”指的是什么?换一扇窗户又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这篇短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换了一扇窗户就能开启成功的大门呢,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5、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1) 秋天来了。(改为拟人句)
(2) 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改为引述句)
(3)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4) 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改善。(修改病句)
16、句子训练营。
(1)詹天佑不怕困难。詹天佑不怕嘲笑。(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
2 詹天佑是工程师。(扩句)
17、将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1)花儿开了。
(2)荷塘里的荷花都打着朵。
(3)绵绵的春雨还在下着,滋润着的麦苗。
(4)春天即将过去,夏天就要到来。
18、按要求写句子。
1.既然已经“绝迹”了,我怎么可能那么详尽地描述它的夜间视力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们笔记里记的都是错的。错的当然就不能得分了。(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新怀疑主义”。(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这里面的价值。(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绿色的椰子树摇曳着绿臂,向滩边的仙人掌述说着什么。(仿照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改写。
1.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
改写成“被”字句:
2.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被红四团抛在后面了。
改写成“把”字句:
3.雨过天晴,蚂蚁清除了洞口的泥土,又出来寻找食物了。
改写成“把”字句:
4.他们看到暴风雨冲垮了堤坝,心里十分着急。
改写成“把”字句:
改写成“被”字句:
5.密密层层的枝叶封得森林严严实实的。
改写成“把”子句:
改写成“被”子句:
21、习作天地。
绿树盼望抽枝,小草盼望发芽,小鸟盼望高飞,小孩盼望长大,家庭盼望和睦,亲人盼望团聚,集体盼望团结,国家盼望统一,世界盼望和平……同学们,你最盼望的是什么?请你以“盼望”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围绕主题选择合适的材料,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把内容写具体。
要求:题目自拟;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语句通顺、连贯;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不得抄袭、套作;字迹工整、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少于4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