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总结此次比赛失败的原因,他一针见血,说些不痛不痒的话,大家听得一头雾水。
B.刘伯承惊人的毅力与坚强的意志令沃克医生肃然起敬。
C.草船借箭大获成功,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自叹不如。
D.冬奥会颁奖台上,望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徐梦桃情不自禁流下热泪。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治疗,妈妈的病很快恢复了健康。
B.我的试卷全都做完了,只有一道题没有写。
C.读了《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D.济南真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城市。
3、下列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A.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B.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比一比,组成词语。
峡( ) 峭( ) 消( )
陕( ) 悄( ) 梢( )
胧( ) 陡( ) 峰( )
拢( ) 徒( ) 锋( )
5、规范书写词语。
qiú gē guān cai yí zhǔ shēn qū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ēn huì lǎn duò dǎn qiè chóu xiè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jiàn zhù měi zhōngbù zú shī qíng huà yì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7、积累与运用
1.白鹭是一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配合,________的大小,一切都很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陆游临终前“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遗憾让人落泪;龚自珍“__________,__________”的爱国情怀让人敬佩。梁启超的“美哉,我少年中国,________________ !壮哉,我中国少年,________________ !”寄托了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让人热血激昂。
3.《_______________》是人们根据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名字创作出的民间故事。很多诗人借这个故事创作诗歌,如唐朝诗人林杰《乞巧》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读过的民间故事还有《__________》。
4.《松鼠》的作者是______国的___________。松鼠讨人喜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毛泽东主席的名句“多少事,______ ;天地转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唐朝魏征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勤俭节约。
8、比一比,再组词。
亩_______ 播_______ 亭_______ 慕_______ 矮_______
奋_______ 插_______ 享_______ 幕_______ 短_______
9、课内阅读(13分)
鲸像牛羊一样用肺呼吸,这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有经验的人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1)本文段选自课文《 》。(1分)
(2)在文段中找出三对反义词。(3分)
(3)用直线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2分)
(4)比较这两个句子哪句好?为什么?(3分)
①鲸隔一定的时间呼吸一次。
②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
(5)展开想象的翅膀把鲸睡觉的情景画下来。(4分)
10、课内阅读。
片段一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片段二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片段一选自课文《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
【2】片段一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片段二主要介绍了:_______________。请抓住重点词语分析一下侵略者的野蛮、贪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把课文中丰富的情感表现出来。片段一表达_______,应该用_________的语调来读。片段二表达的是______之情,朗读时应该语速____________,声调___________。
【4】片段二结尾划线的句子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diǎn diàn)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lán nán)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fú fó)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我会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
【2】本文是从_____、_______和_____三个方面来描写昔日的圆明园的,其中_____方面写得最详细。
【3】看着昔日辉煌的圆明园,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给第一自然段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从文中找出表示下面意思的词语。
(1)背对着背,往相反的方向走。 ___________________
(2)互相协调,有一定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划出体现人们走搭石很优美的句子,并仔细体会文章主要描写了人们走搭石 美和 美。
【4】文章中划横线的句子中,“________”一词表明乡亲们把背老人走搭石看成是很自然的事情,体现了乡亲们________的好品质。
【5】语言实践:我想刻画________(谁)________的品质,我会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例。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是一个迷人的海滨的夏夜
夕阳西下,天空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霞光染成了红色,它比天空的景色更壮观。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闪烁着,滚动着,使人赞叹。
夜幕降临,天空的霞光渐渐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浅红,当一切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高而远的天空中便出现了夜明星。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挂在高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各处的灯火,也陆续亮了起来,尤其是山坡上那一片片灯光,它们从半空中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像一串流动的珍珠。
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望着这夏夜的景色,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和兴奋。
【1】这篇短文是按________顺序写的,表示顺序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壮观”造句。
壮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两茎灯草(节选)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看到严监生伸着两个指头,众人都猜测了什么?根据选文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
旁人的猜测 | 严监生的反应 |
两个亲人 | ①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 | 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
③______ |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
两茎灯草 | ④________________ |
【2】在赵氏之前有好几个人猜测严监生为什么“伸着两个指头”的原因,而没有一下子就让赵氏来说,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严监生临死前努力地伸着两个指头,从这个细节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著《儒林外史》中有这样的情节:有一天,严监生的朋友赵财去看严监生,舍不得买礼物,就拿了一张纸,剪出一条鱼送给了严监生。严监生收到纸鱼,会有怎样的表现和回应呢?请发挥想象写一写。要用上两种描写人物的方法,表现出严监生的特点。
严监生收到这条纸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
生命的价值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男孩儿,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有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
院长总笑而不答。
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儿蹲在市场角落,意外地有好多人要向他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愈出愈高。回到院里,男孩儿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儿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上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更由于男孩儿怎么都不卖,竟被传扬成“稀世珍宝”。
男孩儿兴冲冲地捧着这块石头回到孤儿院,将这一切禀报院长。院长望着男孩,徐徐说道:
“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它的价值,被说成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1】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字“总”与上文哪个词相照应?这两个词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5自然段中加点的字“竟”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下文说说“院长叫小男孩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上去展示”,为什么不说“卖”,而是说“展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普通的石头为什么成了稀世珍宝?(请用文中的话回答)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欣赏。
三月桃花水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木,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在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奏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咚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那急流的水浪声,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片片花瓣;边疆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炊烟……
比金子还贵啊,三月桃花水! 比银子还亮啊,三月桃花水!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木,叫人多沉醉。啊!掬一捧,品一口,让这三月的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
1.理解短文内容填空
第一自然段作者把 比作了铃铛、丝绸,写出了河水 的情景。
2.请你从三个方面说说桃花水的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说说你从明镜中看到了哪些景物。
我看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看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一句关于春天的谚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慈母情深》(节选)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1】填空。
(1)画“﹏﹏﹏”的句子是对母亲的_____描写和______描写,看出是一位_____、______的母亲。
(2)作者写工友,其目的是将母亲的行为与工友的态度形成鲜明的_______________。
【2】在第二自然段中用“ ”画出一个排比句。
【3】选择,填序号:关于短文中母亲与同事的对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支持“我”买书读书,哪怕花费的是她艰难挣来的钱!这是多么深的母爱。
B.母亲挣钱艰难,却毫不犹豫地给“我”钱买书,即使同事劝阻她,她仍然慷慨地让“我”买书。由此可见她是多么通情达理。
C.母亲的那位同事自己不爱看书,因此不让母亲给“我”钱买书。
【4】从第四自然段四个的“立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大家一再要求,张僧繇只好提起笔来,轻轻一点。霎时间,只见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游客们惊叹不已,无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点睛之笔。
【1】照样子,写出三个表示时间短的词语。
霎时间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现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客们惊叹不已。”游客们“惊”的是( ),“叹”的是( )。
A. 张僧繇画的龙美丽无比。
B. 张僧繇画的龙神奇无比,竟然能上天。
C. 张僧繇高超的技艺。
【4】这段话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理解。
屎壳郎滚粪球
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一只滚圆滚圆的小球在不停地滚动。定睛一瞧,后面还有个黑黑的小东西呢,原来是一只屎壳郎!这小家伙本名叫蜣螂,但它还有更体面的名字——金龟子和圣甲虫。既说“金”又说“圣”的,人们可不是信口开河,而是对它华丽外表的肯定。
屎壳郎天天与牛粪打交道,每天的工作又脏又累,但长得却一点也不难看。它身长七八厘米,嘴巴上长着一双大颚,像一对大刀。引人注目的是,它背部的那身盔甲,闪着金属和宝石般的光泽。据说,这盔甲极为坚硬,连嘴尖爪利的雕鸮也没办法摧毁。看来,这身行头不是白长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原来,这华丽的行头是屎壳郎辛苦的见证,也是大自然给它的优厚的“报酬”。在自然界,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都能吸收土壤或者食物中所含的微量元素。天长日久,这些元素在动物身体里不断地积累,最终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而屎壳郎不怕脏,不怕累,专门以粪便为食,这里面营养丰富,能让它的盔甲呈现金属般的光泽。有人研究发现,盔甲里真的有黄金成分,只不过每只屎壳郎盔甲里含的黄金微乎其微。要是把1千克屎壳郎进行熔炼,才可以得到黄金25毫克。
说来也怪,屎壳郎这家伙居然也有挑食的时候。澳大利亚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畜牧业可算是其一大支柱产业。但是羊多了,羊粪怎么处理呢?澳大利亚本地的屎壳郎只偏爱袋鼠的粪,对羊粪一点儿也不感兴趣。面对日益增多的羊粪,澳大利亚政府无奈之下,决定从别的国家进口屎壳郎,其中还有不少来自中国。后来的事实证明,效果还真不错。
如果你认为屎壳郎是一群浑浑噩噩、吃饱就行的饭桶,那你就大错特错了。相反,它们很有责任感,尤其是对自己的后代。
由于经常在粪便里摸爬滚打,屎壳郎对粪便的鉴别能力可谓炉火纯青。因为粪便关系到它们的下一代,为了让自己的宝宝健康成长,它们会选取上好的羊粪滚成球,供里面的虫卵生长发育用。小虫卵需要整整3个月的时间才会长大,而在这期间,它所需的营养全部来自小小的羊粪球,这足以说明屎壳郎的责任有多么重大。至于成年屎壳郎自己享用的粪,就不那么挑挑拣拣了,马粪也好,牛粪也罢,对每种粪便,它们都一样热情。
熟能生巧,巧能生精。屎壳郎的粪球滚多了,自然滚得也好。不论是外形还是大小,都整齐划一,看起来相当精致,好像是从一条流水线上下来的产品。
从结构上来看,粪球有点像鸡蛋。外壳坚硬,里面营养丰富。对于小幼虫来说,这真是一座不错的育儿房。如果“蛋売”不小心被什么东西弄破了,这小家伙还会用自己的粪便修补好,颇有泥瓦匠的天分。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小球被吃成了一个空壳,幼虫就开始美美地睡上一觉,最后长成一只真正的屎壳郎。
每当这时候,小屎壳郎就会遇上一点小麻烦。这个“蛋売”精密可靠,虽然以前可以保护它,可现在小屎壳郎怎么打破它,出来见世面呢?幸运的是,这时老天会帮它的忙。转眼间,一场大雨瓢泼而下,被雨水一淋,“蛋壳”变软,小屎壳郎终于破壳而出了,自然界又多了一位“清道夫”。看来,屎壳郎还挺聪明的,不但会一些“雕虫小技”,还会巧妙地利用天时、地利呢!
(选自《中国少年儿童趣味百科全书》,有删改)
【1】下列哪一项不是屎壳郎的别名?( )
A.蜣螂
B.蟑螂
C.金龟子
D.圣甲虫
【2】下列关于屎壳郎的盔甲,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极为坚硬。
B.里面真的有黄金成分。
C.闪着金属和宝石般的光泽。
D.不是大自然给它的优厚的“报酬”。
【3】下列信息与文本相符的一项是( )
A.屎壳郎这家伙不挑食。
B.屎壳郎对后代没有责任感。
C.屎壳郎天天与牛粪打交道,长得很难看。
D.屎壳郎对粪便的鉴别能力可谓炉火纯青。
【4】[疑难]这篇文章的说明风格属于哪一种?( )
A.科学严谨
B.简洁明晰
C.生动活泼
D.夸张有趣
【5】为什么说屎壳郎是“清道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它身长七八厘米,嘴巴上长着一双大颚,像一对大刀。”这句话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本文,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从下面的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照样子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全神贯注:杭州亚运会比赛首日,17岁的黄雨婷自信地走上赛场,她托起枪,凝神瞄准目标,周围的加油声此起彼伏,她没有受到影响,依然聚精会神地盯着前方,然后果断扣动扳机,成为当日的亚运冠军。
◎津津有味 ◎争先恐后 ◎喋喋不休
_____________
21、根据“果实”的不同意思分别写两个句子。
①表示“植物体的一部分”_____。
②表示“努力的成果”_____。
22、照样子,把画面写具体。
例: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山全是绿色,桃李的花朵点缀在绿树中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生活是个万花筒,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生活中一定有令你着迷,令你陶醉的事儿:读书、踢球、下棋、集邮、种花、养兔、玩魔方、画画儿、手工制作……你一定从中享受了无限的乐趣,得到了教益和启迪,增长了才干,陶冶了性情。请以“ 真让我着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写出你的真实感受。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字数不少于400字;
2.内容具体,详略得当,可以运用学过的场景描写、细节描写等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注意分段表述,少写错别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