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吉林白山2025届高二历史上册一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古诗词是诗人记录当时心情的载体,也是反映历史的文字。以下是唐朝两个时期边塞诗的对比表,表中相关内容的对比从侧面反映了(     

    时期

    思想内容

    创作情绪

    盛唐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中晚唐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中看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A.唐朝的国势由盛而衰

    B.中晚唐诗风受道教影响

    C.唐诗主旋律没有变化

    D.中晚唐诗歌已渐趋凋零

  • 2、《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所有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参加协议的所有各方应有义务保卫和保护本和约的每一条款不受任何人的侵犯,不论其信奉和宗教。”据材料判断,欧洲近代国际关系体系明确了(     

    A.国家主权和独立是核心要素

    B.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利益主体

    C.国际治理的依据是《国际法》

    D.国际协商和势力均衡的原则

  • 3、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中等学堂如下课程、课时。从中可以看出清末教育(       

    课程

    修身

    读经讲经

    中学文学

    外语

    历史

    地理

    课时

    5

    45

    19

    36

    11

    11

    课程

    几何代数

    植物动物

    理化

    图画

    法制理财

    体操

    课时

    20

    8

    8

    4

    3

    10

    A.改革具有民族特色

    B.重在培养维新人才

    C.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D.旨在提升国民素质

  • 4、1906年,《考验游学毕业章程》规定,每年举行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按照考试结果,分别赐予进士、举人、拔贡出身。这反映了(     

    A.留学生成为官员选拔主要对象

    B.改革科举成为共识

    C.近代中国选官制度的艰难转型

    D.新式教育开始起步

  • 5、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关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全可以说,人们已经承认,在从形成到西班牙人入侵这段漫长的时期内,所有证明这些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或接触的实物或记录,都是不可靠的。”该学者意在说明(       

    A.美洲地区不同文明独立发展

    B.美洲文明的发展较缓慢

    C.美洲文明发展缺乏历史依据

    D.中美洲文明落后的原因

  • 6、1764年7月,意大利人贝卡里亚提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贝卡里亚的法学思想(     

    A.无罪推定是指所有被审判者在判决之前都被视为无罪

    B.是建立西欧资产阶级法律体系必不可少的条件

    C.有利于保护公民的权利不受侵犯

    D.体现了司法独立的要求

  • 7、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点。下列可能出现于唐朝长安城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A.早晨在家喝红薯玉米粥

    B.晚上去夜市听人说书

    C.到指定市场用铜钱购物

    D.出门时穿件棉布衣服

  • 8、美国学者博克斯把美国社区治理模式称为“以公民为中心的智力结构”,市政府进行某项涉及社区利益的政策变动,首先要召开社区听证会,听取居民的意见;社区最高权力机构——社区董事会通过选举产生,向社区居民负责;社区居民可以建立独立的自治组织或参加社团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影响社区董事会以及地方政府的决策。这可以说明美国(  )

    A.民众拥有广泛政治权利

    B.社区运作不受政府的限制

    C.中央政府权力逐渐下移

    D.社区治理呈现民主化趋向

  • 9、在中国同盟会基础上组建的国民党,虽然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议席,但其领袖宋教仁很快被暗杀,国会被解散,国民党被宣布为非法。孙中山不得不重新走上革命道路。这一现象(     

    A.说明走西式道路行不通

    B.直接推动新文化运动全面爆发

    C.加速了封建帝制的灭亡

    D.表明了辛亥革命并未深入人心

  • 10、维也纳体系与欧洲的近代精神即革命精神背道而驰,在政治上是注定要失败的。然而从另一种角度观察,维也纳体系则又揭开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序幕。它就解决国际争端所提出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为后世留下来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至今仍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它的影响和作用。下列关于维也纳体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体现不兼并不赔偿原则

    B.它的建立与拿破仑帝国灭亡有关

    C.推动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

    D.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

  • 11、1814年,欧洲各国君主沉浸在战胜拿破仑的喜悦中,纷纷派出代表集聚维也纳,召开国际会议。会议期间,除讨论最后总决议案外,从未正式召开过大会,一切重大问题都是由俄、英、奥、普领导人在幕后决定,许多决定是在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书房里成交的”,被称为“梅特涅书房里的交易”。由此可见(     

    A.大国强权为一战埋下伏笔

    B.开创协商解决争端的先例

    C.大国协商一致原则的初现

    D.近代外交制度的逐渐确立

  • 12、宋代的《耕织图诗》用图像和诗歌的形式把农桑内容表露无疑,元代的三大农书则直接以“农桑”为书名,清代尚有《农桑经》等书以“农桑”为名。由此可推知,中国古代(       

    A.农桑结合是农业结构的特点

    B.政府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农书撰写成为了民间的潮流

    D.农桑技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 13、华北地区的青苗会,最初以雇人巡青、防窃庄稼为目的。晚清以来,青苗会的功能推延至乡村日常生活。在办理村务中,青苗会融合宗族、士绅等各类地方资源,成为集看青、信仰、治安、征税、摊差、水利、防火、防盗于一体的自治组织。由此可知,晚清的青苗会(     

    A.沦为维护家族利益为工具

    B.偏离农村生活的实际

    C.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D.促进中央集权的强化

  • 14、清中期,医家王清任为探求真理,用42年时间对百余具尸体进行解剖研究,在临终前出版了《医林改错》一书,后英国人德贞氏将其译为英文,发表在英国的《博医会报》上,并将王清任尊为近代解剖学家,向全世界作了介绍。据此判断(     

    A.中国古代人体解剖学长期领先世界

    B.明清时期中国古典科技开始进入总结阶段

    C.该书出版标志着现代解剖学的诞生

    D.中西医之间的交流利于推动医疗技术发展

  • 15、德尼茨·加亚尔《欧洲史》:“在‘社会战争’中,同盟者为要求成为罗马公民与罗马开战……如果罗马帝国不改变这种政策,20世纪的欧洲大概不会感到,罗马曾为形成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欧洲文明作出过贡献。”“这种政策”受益对象的改变是由

    A.贵族到平民

    B.平民到公民

    C.平民到自由民

    D.公民到自由民

  • 16、美国某投资专家指出:“联邦政府给每人600美元的退税。如果拿这笔钱去沃尔玛消费,钱归了中国;如果拿它去买汽油,钱归了阿拉伯;如果买电脑,钱归了印度;如果买水果,钱归了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墨西哥;如果买好车,钱归了德国;…”这一现象表明

    A.世贸组织受到美国控制

    B.亚洲商品的世界市场份额增大

    C.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平等

    D.世界经济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

  • 17、历史上的某次土地制度改革,其目的不是改变土地私有制,也没有实际地改变当时私有土地的占有状况,但它把公有土地平均分配给耕种者,然后要求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承担同等数额的租赋。这次改革

    A.阻断了土地兼并

    B.促进了人口流动

    C.稳定了社会秩序

    D.消除了社会矛盾

  • 18、西周周成王、周康王在位年间,继承文王、武王的业绩,“民和睦,天下宁,颂声兴”,史称“成康之治”。这主要得益于(     

    A.政治制度适应社会状况

    B.嫡长子继承保障了政治稳定

    C.铁犁牛耕引发生产变革

    D.井田制提高了劳动者积极性

  • 19、中医药是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大特色和亮点,面对疫情,我国发挥中医药辨证施治、多靶点干预的独特优势,形成了以中医药为特色、中西医结合救治的系统方案,成为中医药传承创新的一次生动实践,下列关于汉代医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医圣张仲景著《千金方》

    B.《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C.《伤寒杂病论》莫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D.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订的药典

  • 20、清代前期“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北京是“八方兼四方,无处不来行”“万方货物列纵横",佛山是“天下商贾皆聚焉",苏州是“万商之所必走"的市场中心,汉口是“九州百货备集之所”。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对外贸易繁荣发展

    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 21、以下为古代埃及第五王朝(公元前25世纪至前24世纪)第三位法老颁布的敕令(部分)。该敕令表明,当时埃及(     

    向祭司主管颁发国王敕令:

    上下埃及之王尼斐利尔卡拉的国王敕令永远豁免了他们:你只能遵守职责,没有任何司法权力反对国王敕令。

    如果任何贵族、国王的熟人或者与祭品返还有关的人,敢于公然对抗朕的这道在国王宫殿里登记的敕令,那么(他的)房屋、徒弟、人们和他拥有的一切都将被没收,他将必须完成强制劳动。

    收获季第2个月第11日,国王亲自签发。

    A.实行君主专制统治

    B.出现了完整的成文法典

    C.农业生产较为发达

    D.建立了完善的官僚体系

  • 22、19世纪中后期,洋务派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在办公处的门上挂着拷打刑具,专门用以管控工人;福州船政局要求所有工人务必要服从朝廷制定的军法。这反映出,洋务企业(       

    A.引进了新的商业经营模式

    B.有官督商办特征

    C.借鉴了欧美先进管理经验

    D.带有封建性特点

  • 23、1919年由北京大学学生罗家伦草拟的《北京全体学界通告》以白话文形式痛斥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罪恶行径,喊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斗争口号,这一斗争口号表明(     

    A.知识分子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

    B.反帝与爱国交织在一起

    C.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

    D.社会大众支持学生运动

  • 24、下面为伦敦、纽约、上海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以千人为单位),对该示意图分析合理的是

    A.19世纪初伦敦城市化快速发展得益于重商主义推行

    B.19世纪80年代美国工业生产迅猛发展促进纽约城市化

    C.伦数、纽约、上海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是国家人口政策的反映

    D.1842年(南京条约》上海开埠是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原因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现存的明清民居类型主要有北方的窑洞、_________,南方的徽派民居、____________等。

  • 26、先秦儒学:

    1)孔子:

    (1)生平: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2)地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圣人;

    (3)著作:整理《诗经》、《尚书》、《礼经》、《易经》、《乐经》、《春秋》;他的言行记录于《论语》;

    (4)思想:___________;政治方面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方面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

    (1)生平: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

    (2)地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3)著作:《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

    (4)思想:发展了___________,主张___________”,提出“___________”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方面主张“___________”;

    3)荀子:

    (1)生平: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2)地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3)著作:《荀子》;

    (4)思想:政治方面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伦理方面提出“化性起伪”的___________;在哲学方面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朱熹认为人性和天理一致,强调“________”,王阳明的认识论主张致良知和________

     

  • 28、宗教改革: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政治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康德的主要主张

    (1)人非工具应当以人为本

    (2)提出____________的原则人应该尊重他人的感受

     

  • 30、文史常识检测。

    (1)以下是中国古代年龄的称谓,请按从幼到长的顺序将其重新排列一下。

    不惑之年、豆蔻、而立之年、弱冠、知命之年、总角、花甲之年、孩提、古稀之年、及笄、耄耋之年、襁褓、期颐之年。

    从幼到长的正确顺序应是:襁褓、孩提、   、豆蔻、   、弱冠、而立之年、   、知命之年、   、古稀之年、   、期颐之年。

    (2)将以下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补充完整。

    天干:“甲、乙、   、丁、戊、己、庚、辛、   、癸”。

    地支:“子、丑、   、卯、辰、巳、   、未、申、酉、戌、   ”。

     

  • 31、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________”,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

     

  • 32、作用

    (1)我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⑥___________

    (2)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 33、哥白尼

    (1)背景:基督教宣扬的地球中心说在欧洲占统治地位。

    (2)观点:提出____________

    (3)影响:不仅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____________的理论基础。

     

  • 34、孟德斯鸠

    (1)代表作:《____________》。

    (2)观点提出____________学说

    (3)影响三权分立学说后来成为资产阶级____________的基本原则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回答:

    (1)简述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2)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3)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方面,孔子的哪些主张对你有所启发?

  • 36、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忘初心,带领中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迎来了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大会确立了党奋斗目标是什么?提出了党的中心任务又是什么?

    (2)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是怎么从实践上和理论上解决中国革命道路的?走出了怎样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为了建设社会主义中共召开了“八大”,“八大”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怎样正确论断?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其后召开的中共“十四”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 37、请列举克伦威尔护国公独裁统治的措施

  •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冲突中被动产生,又在吸收西方民族主义精要与本土思想精华的基础上逐渐丰富完善的。特别是在义和国运动失败之后,排外主义的传统民族思想影响式微,而以民族国家观念和主权意识为基调的近代民族主义则逐渐流行,成为反抗西方入侵的新的思想资源。

    ——摘自张鸿石《论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

    材料二  (1906年)“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

    (1912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1919年)“现在说五族共和,实在这五族的名词很不切当。我们国内何止五族呢?我的意见,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为一个中华民族,并要把中华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然后民族主义乃为完了”……“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以诚,合为一炉而治之,……融合我们中国所有各族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

    ——摘自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摘自《毛泽东祭黄帝陵祭文》1937年4月5日清明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族观的发展历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 39、西方思想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在人类文化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苏格拉底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1有人说苏格拉底是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结合材料一加以说明。

    材料二

    下图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一幅画

    注: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

    2据材料二概括其反映的宗教思想,并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怎样发展了人文主义的?材料三

    以下是启蒙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

    孟德斯鸠:这个禁欲的职业神职摧残了许多人,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来不至如此。

    伏尔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康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请回答: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4概括近代以来西方人文主义不断发展的原因,启蒙运动在历史上有何重大影响?8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