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 )
A.笑里藏刀 B.抛砖引玉
C.无中生有 D.反戈一击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过秦,意思是指出秦的过失。《过秦论》以总结秦亡的历史经验为主旨,是政论文中史论体的开山之作。这篇政论文,语言壮美,文采斐然,至今传诵不衰。
B. 本文总叙了秦的崛起、强大、鼎盛到覆亡的过程,论述秦崛起和强大的原因,鲜明地提出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论点。
C. 文章最突出的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把秦与六国对比,秦朝与陈涉对比,六国与陈涉对比,水到渠成地得出自己的论点。
D. 本文大量使用对偶句型、排比句法,形成一种自然流畅、明快而又错落有致的抒情节奏。
3、下列词类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B.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左右欲刃相如
C.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D.燕赵之收藏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4、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在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B.教授,学官名。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
D.受禅,中国古代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有时也指新皇帝接受旧皇帝让给的帝位。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知道这两幅字画是您的命根子,请放心,不用多久,这两件东西定会完璧归赵。
②为了做好防汛抗灾工作,省委主要领导赶赴南宁,下车伊始便亲临现场查看情况。
③当读到班固《苏武传》里苏武在北海牧羊中的遭遇时,除非是木人石心,不然一定会潸然泪下。
④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
⑤拳手弗莱切在比赛中善于临场改变战术,一旦距离被他控制,纵然你拥有万夫莫敌之勇、穿云裂石之力,也很可能被打倒在地。
⑥谁都知道在这三位小姐中就属弄玉姑娘最玲珑剔透,讨人喜欢,但其娇生惯养,不仅脾性不好,连礼数方面都差了许多。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包身工都是新从乡下来的,而且大半都是老板的乡邻,这在“管理”上是极有利的条件。厂家除了在工房周围造一条围墙,门房里置一个请愿警,门外钉一块“工房重地,闲人莫入”的木牌,使这些乡下小姑娘和外界隔绝之外,将管理权完全交给了带工老板。这要,早晨五点钟由打杂的或者老板把她们送进工厂,晚上六点钟接领回来,他们就永远没有和外头人接触的机会。所以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绝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
【1】首句“管理”一词的实际含义是( )
A. 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 B. 保管和料理
C. 照管并约束 D. 压迫和剥削
【2】画线的句子中,“罐装了的劳动力”是什么说法?为什么说这种劳动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
【3】选出对第一句中“饲养”一词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 )
A. 拟人 B. 拟物 C. 比喻 D. 双关
【4】选出对本段议论方法及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 )
A. 通过类比说理,尖锐地揭露了包身工所受的非人待遇和包身工制度的野蛮残酷。
B. 通过类比说理,揭露了带工老板狠毒的嘴脸和“船户”的残酷。
C. 通过比喻说理,揭露了包身工所受的非人待遇和包身工制度的野蛮残酷。
D. 通过比喻说理,揭露了带工老板狠毒的嘴脸和“船户”的残酷。
【5】“便连这一点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中的“与”和下边哪个短语中的“与”意思相同?( )
A. 与人为善 B. 与人方便 C. 与虎谋皮 D. 与世长辞
【6】对文中“饲养”一词的含义解释正确的是( )
A. 资本家将包身工不当人看待,揭露资本家残酷剥削的罪行。
B. 资本家将包身工只当作会说话的牲口,揭露包身工制度下的包身工的悲惨生活状况。
C. 资本家将包身工只当作会说话的牲口,役使他们以牟取暴利。
D. 资本家将包身工不当人看待,说明包身工只有依靠资本家的剥削才能生存。
7、朴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一句运用数字,夸张地表现了蜀道中青泥岭上山路的曲折盘旋;“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人们攀行在蜀道时,伸手可以摸到星星,突出了蜀道的高险摩天。
(2)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于奖掖后进,解放思想,鼓励学生的超越意识具有极大的积极作用,表现了韩愈进步的教育思想。
(3)《石钟山记》中,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忽然的巨大声响、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__________。(《诗经·卫风·氓》)
(2)__________,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3)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杜甫《登高》)
(4)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荀子《劝学》)
(6)__________?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7)小知不及大知,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8)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9、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先治其国。(《礼记•大学》)
(2)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_______________,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4)江山如画,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陋室铭》中,刘禹锡将自己的“陋室”与“______,______”相比,表现了他高尚的情操。
(2)《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于律已,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登高》中,杜甫面对萧瑟秋景,以“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羁旅之愁与孤独之感。
11、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2)鸟雀呼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邦彦《____________》)
(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以想象表达憧憬,抒发思念之情,曲折深婉,余味无穷。杜甫《月夜》中运用了同样手法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燕居即事①
韦应物
萧条竹林院,风雨丛兰折。
幽鸟林上啼,青苔人迹绝。
燕居日已永,夏木纷成结。
几阁积群书,时来北窗②阅。
(注)①本诗作于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夏时诗人罢任滁州刺史,闲居于滁州西涧。燕居:闲居。②北窗:语出陶潜《与子俨等疏》:“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燕居”展开描写,竹、兰既是两种客观景物,也寄寓诗人的主观感情。
B.颔联上句以动写静,下句直接描写静景,突出了居处环境的清幽宁静,无人来访。
C.颈联感慨时光易逝,闲居之长,不知不觉中太阳已经下山,夏木仿佛也为之郁结。
D.全诗以写景为主,然在写景中巧妙完成了情感的转换,正可谓“妙在淡然不著痕迹”。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徐阶,宇子升,松江华亭人。嘉靖二年进士第三,性颖敏,有权略。皇太子出阁,召拜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侍讲。丁母忧归。服除,擢国子祭酒,寻改吏部。故事,吏部率鐍①门,所接见庶官不数语。阶折节下之,见必深坐,咨边腹要害、吏治民瘼。皆自喜得阶意,愿为用。尚书熊浃、周用皆重阶。用卒,闻渊代。自处前辈,取立断。阶意不乐,求出避之。命兼翰林院学士,寻进礼部尚书。帝察阶勤,又所撰青词②独称旨,召直无逸殿,赐飞鱼服及上方珍馔。上尊无虚日,廷推吏部尚书,不听,不欲阶去左右也。嵩怙宠弄权,猜害同列。既仇夏言置之死,而言尝荐阶,嵩以是忌之。一日独召对,语及阶,嵩徐曰:“阶所乏非才,但多二心耳。”盖以其尝请立太子也。阶危甚,度未可与争,乃谨事嵩,而益精治青词迎帝意。寻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密疏发咸宁侯仇鸾罪状。阶与鸾尝同直嵩欲因鸾以倾阶及闻鸾罪发自阶乃愕然止而忌阶益甚帝既诛鸾重阶数与谋边事时议减鸾所益卫卒,阶言:“不可减。又京营积弱之故,卒不在乏而在冗,宜精汰之,取其廪以资赏费。”皆用之。一品满三载,进勋为柱国;满六载,再录子为中书舍人;满九载,改兼吏部尚书。杨继盛下锦衣狱, 嵩属陆炳究主使。阶戒炳曰:“即不慎,一及皇子,如宗社何!”又为危语嵩曰:“上惟二子,必不忍以谢公,所罪左右耳。公奈何显结宫邸怨也。”嵩惧,乃寝。倭躏东南,帝数以问阶,阶力主发兵。又念边卒苦饥,请收畿内麦数十万石,自居庸输宣府,紫荆输大同。帝悦,谕行之。万历十一年卒,年八十一,赠太师,谥文贞。
(选自《明史·徐阶传》,略有删改)
(注)①鐍(jue),锁闭。②青词,指道士上奏天庭或征召神将的符箓。用朱笔书写在青藤纸上,故又称绿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阶与鸾尝同直/嵩欲因鸾以倾阶/及闻鸾罪发/自阶乃愕然止/而忌阶益甚/帝既诛鸾/重阶数/与谋边事/
B. 阶与鸾尝同直/嵩欲因鸾以倾/阶及闻鸾罪发/自阶乃愕然止/而忌阶益甚/帝既诛鸾/重阶数/与谋边事/
C. 阶与鸾尝同直/嵩欲因鸾以倾阶/及闻鸾罪发自阶/乃愕然止/而忌阶益甚/帝既诛鸾/重阶数/与谋边事/
D. 阶与鸾尝同直/嵩欲因鸾以倾/阶及闻鸾罪发自阶/乃愕然止/而忌阶益甚/帝既诛鸾/重阶数/与谋边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祭酒,指古代由朝廷任命的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国立大学校长。
B. 尚书,原是宫廷里掌管文书奏章的官,汉以后地位渐高,唐始为六部的最高长官。
C. 锦衣,即锦衣卫,兼管刑狱、缉捕、审问之事,明中叶后与东西厂并为特务组织。
D. 谥号,对已故的皇帝、皇后、诸侯和大臣等按其生平事迹给予褒扬或同情的称号。
【3】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徐阶聪慧有才,深受器重。自从考上进士后,先后兼任翰林院侍讲、学士以及文渊阁大学士,所撰青词无人能及。
B. 徐阶虚心谦卑,礼贤下士。在吏部任职时,屈尊礼遇下级官员,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情况,赢得朝野的敬重。
C. 徐阶正直敢言,颇有见地。关于精汰京城卫戍部队、关于抵御倭寇的人侵,他所提的建议全都得到皇帝的采用。
D. 徐阶机敏自保,谨小慎微。闻渊任吏部尚书时独断专权,他为避免矛盾主动调离;严嵩猜害同列,他小心应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尊无虚日,廷推吏部尚书,不听,不欲阶去左右也。
(2)阶戒炳曰:“即不慎,一及皇子,如宗社何!”
14、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