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钱钟书先生的文章无不表现出他对世事的洞明,于人生的思虑;观点深刻,旁征博引,措辞精准,堪称 。
②许多古人认为是 的思想观念,在今日科学的检验之下,都被证实是错误的。
③我国古典诗歌大多篇幅短小而内蕴丰富,很能激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众多诗人创造出了许多 的诗句。
A.不刊之论 口碑载道 颠扑不破 B.不刊之论 颠扑不破 口碑载道
C.颠扑不破 不刊之论 口碑载道 D.口碑载道 不刊之论 颠扑不破
2、下列有关应用文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计划,是一个总名称,规划、方案、安排、打算等也包括在计划的范围内。
B. 作介绍要求抓住特性、突出重点、符合事实、理清顺序、神态自然大方,对语言的要求用词华丽,讲究多用修辞手法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C. 自荐信和求职信的格式一般都包括标题、称呼、正文、附件和落款五部分。
D. 简报的报头一般包括简报名称、期数、编发单位、编发日期等内容,有时还写明提醒事项。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一段时间以来,公众对于公共安全措施的抱怨不绝于耳,这是因为一些地方的公共安全措施过于简单和粗暴是根源,动辄出台封路等限制性措施。
B. 在印度设立中国图书编辑部,旨在加强中印两国出版领域务实合作,编辑出版更多高质量的中国图书,提高印度各界对中国的了解。
C. 事实上,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世界上本没有万能的一劳永逸的一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D. 对民族命运与国家前途的深切忧患和对拯救民族危亡的责任担当,激发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惊天动地的力量,成就了长征胜利的不朽传奇。
4、下列句子中用主谓短语作谓语的是( )
A. 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B. 冰凉的河水呛得我好难受。
C. 苏州园林布局幽雅。 D. 人人都过幸福生活是我们美好的心愿。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
B.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不由得慢了下来。
C.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D.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晋商具有开放经营的历史渊源
晋商是指发端于明初、发达于清代的山西商人群体。至明末清初,集中在太谷、祁县、平遥一带的票号生意兴隆,这一时期是晋商最辉煌的时期。五百年的晋商辉煌,得益于其企业内部制度安排的开放性。引进人才、引进资金,使晋商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是晋商开放经营的具体体现。
为引进人才实行“经理制”。晋商商号职员的设置历来“因事设人”,从不“因人设职”。在普通员工的选择上,晋商秉持开放的人才选用机制和观念。因为晋商在各地广设分号,机构日趋庞大,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合一的经营模式难免出现管理效率低、内部运营成本高昂的弊病。晋商以开放的经营智慧,创新人事管理制度,采取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经理制”,突破了所有者自身能力的限制,建立起高效、有序的运营机制。在“经理制”下,财东不直接参与经营管理,而是授予掌柜资金运用权、职员调配权、业务经营权,委托掌柜具体管理。财东充分信任掌柜,令其放手经营。“经理制”打破了传统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封闭经营管理模式。经理人的选择突破了家族、宗族、本村的固有限制,是晋商开放意识在企业管理上的具体体现。
为引进资金实行“股份制”。晋商的“股份制”萌芽于明代,大兴于清代。晋商早期实行的独资制、贷金制、朋合制和伙计制,远远不能满足大商业、大流通下的资金需求。晋商适时调整,不拘泥于本家、本族、本地拓展融资渠道,广纳闲资,形成“股份制”这一开放的资本组织形式。开放的股本结构,使晋商突破单纯依靠自身资本积累的局限,广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充实资本,形成互利共赢、风险共担、休戚与共的接近现代股份制的商号。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我国数千年“公财与私财不分”的商业习惯,财东对企业财产控制权与财东个人财产控制权有了一定程度的分离。财东将其个人私有财产作为股本投入商号、票号,与其他出资者的资本融合为一体成为企业资本时,便失去了这部分资金的自由支配处置权。作为一种融资和收益分配制度,晋商股份制已明显不同于独资、一般合伙等传统企业制度,而更多体现了现代企业精神,也体现出晋商开放的经营思路与高超的管理智慧。
晋商还开创了“人身顶股制”这一独具特色的人才激励机制。经理的身股和财东的银股一样具有分红权,内部员工也有一定的身股,并据创造价值的大小酌情增减。这种将员工利己性动机与商号经营效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制度设计,蕴含着企业与员工利益共享的开放的大利益观。
(王清宪《发掘晋商精神的现代价值》,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商在职员设置上往往是凭事用人,绝对不会设置闲赋的职位而人浮于事。
B.财东充分信任掌柜,和掌柜一起管理资金运用、职员分配、业务经营等事务。
C.“股份制”开放的股本结构,改变了我国数千年“公财与私财不分”的商业习惯。
D.“股份制”的资本组织形式,使财东失去了个人私有财产的自由支配处置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三方面阐述晋商开放经营的历史渊源,深刻论述了“经理制”与“股份制”。
B.文章由“引进人才、引进资金”使晋商获得了发展动力,引出论证的分论点。
C.晋商实施“经理制”的原因是晋商在各地广设分号,机构日趋庞大,难于管理。
D.晋商实行的“股份制”,作为一种融资和收益分配制度,体现了现代企业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末清初,太谷、祁县、平遥一带的票号生意兴隆,得益于企业制度的开放性。
B.晋商采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经理制”,打破了传统血缘关系的封闭管理模式。
C.如果晋商的资金能够满足大商业、大流通的资金需求,就不会实行“股份制”。
D.晋商将员工利己动机与商号经营效益结合在一起,激励员工创造利益的积极性。
7、名篇名句默写。
(1)《观沧海》中,曹操登石观海,豪情满怀,看到沧海之上碧波荡漾、岛屿高耸的景象,不由得吟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古诗重视“兴发感动”,如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叶落纷纷生发悲秋之意,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由明月触发思念故国之情。
(3)古代诗人认为得到江河山川的帮助,视野会更加开阔,诗歌也会更有品味。“江山”作为一个富有审美意味的词语,在古诗词中频繁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临安春雨初霁
(1)“________,________”两句透露出诗人对客居京华的懊悔,含蓄地指责朝廷不图恢复,得过且过。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诗眼是“________,________”,历来评此诗的人都以为这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
(3)“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闲居小楼写字品茶消磨时光,但毕竟放不下未酬之志,故以此自嘲,表明自己不能建功立业的焦虑郁闷。
(4)“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不愿在京城堕落于风尘,决定趁着清明时节还乡,从此隐遁山林,尽享山林之乐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躬自悼矣。(《诗经丨氓》)
(2)困于心,衡于虑,_______________。(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_______________,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
(4)臣本布衣,_______________,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
(5)_______________,可以横绝峨眉巅。(李白《蜀道难》)
(6)_______________,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7)位卑未敢忘忧国,_______________。(陆游《病起书怀》)
(8)_______________,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白部分。
①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你一定能想到《岳阳楼记》中两个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论语》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荀子•劝学》篇中,也有一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这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李煜在《虞美人》中用比喻来表现自己愁思无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渺小。
(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蜀道开辟之前极长时间里交通隔绝的景况。
(3)《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光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美玉。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猛虎行
高启
阴风吹林乌鹊悲,猛虎欲出人先知。
目光燑燑当路坐,将军一见弧矢堕。
几家插棘高作门,未到日没收猪豚。
猛虎虽猛犹可喜,横行只在深山里。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着意描写山中寒风阵阵,乌鹊悲啼,为猛虎的出现蓄势,烘托出猛虎的森然可怖。
B.“燑燑”,火光明亮的样子,诗中指猛虎的目光像火一样明亮,突出了猛虎的贪婪凶狠。
C.第四句写将军一见到猛虎就大惊失色,以致惊掉了手中的弓箭,侧面表现出老虎的威猛。
D.猛虎出行,人已先知,山中百姓提前做好防护,日落前收回牲畜,就可以避免被猛虎侵扰。
【2】有人评价第七句“虽曰可喜,然多可悲,意在言外”,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作简要说明。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祖某,父言闻,世孝友,以医为业。年十四,补诸生。三试于乡,不售。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窥。善医,即以医自居。富顺王嬖庶孽,欲废适子。会适子疾,时珍进药,曰附子和气汤。王感悟,立适子。楚王闻之,聘为奉祠,掌良医所事。世子暴厥,立活之。荐于朝,授太医院判,一岁告归,著《本草纲目》。
年七十六,为遗表授其子建元。其略曰:臣幼苦赢疾,长成钝椎,惟耽嗜典籍,奋切编摩,纂述诸家,心殚厘定,伏念本草一书,关系颇重,谬误实多,窃加订正,历岁三十,功始成就。自炎皇辨百谷尝众草分气味之良毒轩辕岐伯遵伯高剖经络之本标,爰有《神农本草》三卷;梁陶宏景造以注释,为药三百六十五,唐高宗命李勣修,长史苏恭表请增药一百一十四;宋太祖命刘翰详较,仁宗再诏补注,增药一百,唐慎微合为《证类》。修补诸本,自是指为李时珍全书。夷考其间,瑕疵不少。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似兹之类,不可枚举。臣不揣愚陋,僭肆删述,重复者芟之,遗缺者补之。旧药一千五百一十八,今增三百七十四:分一十六部,五十二卷。正名为纲,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辨疑、正误,详其出产、气味、主治。上自坟典,下至稗记,凡有攸关,靡不收掇。虽命医书,实赅物理。伏愿皇帝陛下特诏儒臣补着成昭代之典。
万历中,敕中外献书,建元以遗表进,命礼部誊写,发两京、各省布政刊行。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所著诗文他集失传,惟《本草纲目》行世。
(选自《白茅堂集》第三十八卷,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炎皇辨百谷/尝众草/分气味之良毒/轩辕师岐伯/遵伯高/剖经络之本标
B.自炎皇辨/百谷尝众草/分气味之良毒/轩辕师岐伯/遵伯高剖经络之本标
C.自炎皇辨百谷/尝众草/分气味之良毒/轩辕师岐伯/遵伯高剖经络之本标
D.自炎皇辨/百谷尝众草/分气味之良毒/轩辕师岐伯/遵伯高/剖经络之本标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适子,同“嫡子”,正妻所生儿子,一般为家族中继承家业的第一顺位。
B.遗表,古代常指官员临终前所撰写的章表,官员死后,由他人替为上奏。
C.本草,中药的统称;也指记载中药的书籍,此处指李时珍所撰《本草纲目》。
D.礼部,六部之一,通常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事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时珍勤勉好学,终有所成。他曾经三次参加乡试,都没有考中举人,闭门读书十年,广泛涉猎,博览群书,终成一代良医。
B.李时珍医者仁心,体贴入微。富顺王想废掉适子,李时珍借看病之机进献汤药,委婉规劝其父子和气,最后富顺王有所醒悟。
C.李时珍治学严谨,大胆勘误。他发现前人著书中药物品种繁多,名称繁杂,且有重复混淆等弊病,于是加以订正,力求完备。
D.李时珍著述详备,精琢细磨。他钻研中草药古书正统典籍,摒弃野史笔记,在著述中详细地说明药物的产地、气味、主治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上自坟典,下至稗记,凡有攸关,靡不收掇。
1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礼记·中庸》曰:“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博学”的意思是广泛通达地学习,它强调了吸收知识的重要性;“审问”的意思是审慎深入地追问,它强调了答疑解惑的重要性;“慎思”“明辨”的意思是谨慎周密地思考、清晰明确地分辨,它们强调了理性思考在治学中的重要性。“笃行”的意思是坚定果决地执行,它强调了践行学志的重要性。其实不只是治学,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都离不开“博学”“审问”这样的求知过程和“慎思”“明辨”这样的理性思考,更离不开“笃行”的实践。
请结合材料,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中任选两到三个关键词为话题,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