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人们措手不及,导致十余万人丧生。
B. 奥佛士坐在石头上弹奏他的七弦琴,几只狮子卑躬屈膝的伏在他面前。
C. 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犯下的惨绝人寰的暴行,永远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D. 所有这些选 出来的作品,均属雅俗共赏的。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国别体史学著作《战国策》,该书由西汉刘向编定,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
B.序和表都是古代常用的文体。序一般用作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表一般用来陈述作品主旨、创作经过,也用以亲友离别,赠言规劝等。
C.《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他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戏剧文学即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时间和空间高度集中的原则,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3、下列选项中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之一,有赏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
B.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三大高峰。唐有“大小李杜”,宋有豪放之“苏辛”,元有四大家。正如赵翼《论诗》中所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C.雨果是法国作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雨果曾发表抗议信,怒斥英法强盗的罪恶行径。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复活》《九三年》等。
D.成语“波澜不惊”出自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气象万千”、“心旷神怡”和“水落石出”也出自这篇文章。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作品的文体有时能从题目上看出,如《出师表》中“表”就是古代臣子向君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我们曾经学过的 《陋室铭》中的“铭”、《岳阳楼记》中“记”、《五柳先生传》中的“传”、《马说》中的“说”都是文体标志。
B.《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课文《香菱学诗》就节选其中。
C.词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又称长短句、诗余等。宋词形成了豪放和婉约两大风格,豪放派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代表人物主要有柳永和李清照。
D.弗朗西斯·培根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心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有千千万万个中国人听过他那句闻名遐迩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5、游东山记
明 杨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始吾庐陵人,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兼治儒术,能诗。父子二人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傍有盘石,容坐十数人。时风日和畅,草与木之芳烂然,香气拂拂袭衣。遂扫石而坐
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立恭举匏壶①注酒,传觞数行。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偕来。道士岳州人刘氏,遂共酌。道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跽②谢过。众皆大笑。李出琵琶弹数曲。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道士起舞跳高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是吾所营乐丘③处也。”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而终记之。
(有删改)
注:①匏壶:酒杯。②跽:长跪,跪姿的一种。③乐丘:坟墓。
【1】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客武昌:旅居
B.骇而笑:害怕
C.窍而吹之:钻孔
D.顾余曰:回头看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
A.草木之芳烂然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遂扫石而坐 而年又最高乐
C.乐其无已乎 其真无马邪
D.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 欣然起行
【3】下列对文言文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作者介绍蒋氏父子与自己的关系,为后面抒发情感蓄势。
B.本篇游记饱含真情,略于摹状山水而详于叙事记人。
C.文中蒋隐溪先生年纪虽高却怡情山水,交友谨慎、乐观豁达。
D.最后一段,作者道出了写作的宗旨:记下“我”与蒋氏父子的游玩之乐。
6、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以下对这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是为千古绝唱。
B.词的上片即景抒情,写登高望远之思;下片用典,表达怀古伤今之感慨。
C.“何处望神州”中“何处”表明作者在北固亭上因距离远看不见“中原地区”。
D.“年少万兜鍪”形象地写出了年少的孙权统帅带着头盔的士兵时的飒爽英姿。
【2】“生子当如孙仲谋”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7、小小邮票,方寸之间,见证历史峥嵘,呈现时代万千。它可以是寄托牵挂的“邮资凭证”,也可以当作获取知识的“百科全书”,还可以成为稀有罕见的“艺术品”或“收藏品”。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形象的一张“国家名片”。
【任务一:赏邮票】《诚信》个性邮票是2014年8月20日由中国邮政发行的一款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1套1枚,面值为1.20元。
【1】请欣赏邮票,阐述其以“鼎”为主图的寓意。
【任务二:话邮票】
材料一:前不久,“国家名片 紫禁瑰宝——故宫主题邮票特展”在故宫博物院举办。“江山多娇”“美轮美奂”“邮传万里”……邮票与文物同框,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材料二:以邮票讲好文化故事,从邮票中发掘精神力量,也是涵养文化自信的体现。以奥运邮票为例,历届奥运会我们共发行邮票33套88枚,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发行的第十三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邮票。
材料三:以帝王、国家元首、著名人物的肖像为图案的邮票,统称人像邮票。随着邮票在世界各地区普遍发行及题材的日益广泛,人像邮票已突破单一的帝王、元首像的传统设计模式,而扩展到政治、军事、科学、文学、艺术、宗教、社会名流及其他方面的著名人物。
【2】根据以上材料,请你设计一组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人物邮票,展现中华文化自信。请选择一位人物,仿照示例,说明选择的理由。
【示例】人物:祖逖
理由:祖逖夜半时听到鸡鸣,叫醒好友说:“这不是令人讨厌的声音。”于是两人起床练剑。祖逖心怀大志,并以坚持到底、永不退缩的态度加以实践,这样的精神正是自强不息。
人物: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言名句默写。
(1)古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两句古诗词中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不在高,____________。水不在深,____________。
9、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男孩与企鹅
汤姆“米歇尔
①那年,我在阿根廷一所寄宿学校教英语。寒假时,我去乌拉圭旅游,在海滩上偶然发现了一只浑身沾着油污的企鹅,这是在一次原油泄漏事故中幸存下来的企鹅。我看它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就把它带回了旅馆,给它洗澡、喂了几条小鱼。它很快熟悉了我,我给它起名叫“朱安”,并且把它带回了学校。
②我把朱安养在了卧室外面的平台上,那里有阳光、有阴凉。每天都有孩子来看它,一个名叫迭戈的玻利维亚籍男孩更是一有空就来看企鹅,迭戈小时候家境坎坷,13岁才上学,在学校里经常是一副胆怯的样子,学习也很吃力。迭戈身材瘦弱,打球时一个球都抢不到,学校里所有的课外活动好像都不适合他。他的英语也很差,所以在学校里总是避免和别人说话。最糟糕的是他是第一次住校,很想家。他的朋友很少,难怪他宁愿和朱安呆着。
③一天,我想把朱安带到学校门外的一座游泳池,让它在那里游一次泳。这座泳池冬天关闭,平时每两个星期才换一次水。当时是初春时节,池里的水仍然很凉,水面上飘着冷飕飕的雾气,学校里很少有孩子敢在这个时候下水游泳。
④下午放学后,我让迭戈和另外两个男孩将朱安带出了学校。我们来到了池边。朱安站在泳池边,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池里的水。我拍了拍它的背,对似乎纠结的它说:“下去吧!你会游泳!”朱安仿佛听懂了我的话似的,“扑通”一下扎进水里。
⑤朱安在水里游得很快,游到泳池另一头时,它的头一下撞在了池壁上,迭戈和他朋友们吓得“啊”了一声。朱安把头伸出了水面,它抖了抖水,有些出神的样子。萌态过后,它一使劲转过身子,再次扎进水里游了起来。
⑥我们是第一次这样近距离看一只企鹅游泳,在这座25米长的泳池里,朱安游过来游过去,一会儿扎进水底,然后从泳池另一头露出脑袋,有时游得像在水里飞一样,比最棒的游泳运动员游得还快。朱安在水里找到了自由和独立的感觉,它似乎是在告诉我们:这才是真正的企鹅。
⑦“看它多棒!”迭戈和另外几个孩子在岸上欢呼着,如同观看焰火表演一样开心。
⑧忽然,迭戈小声问我:“我可以和它一起游泳吗?只游五分钟。”我很感意外,从没见迭戈主动做过任何事情。“可是水很凉,你敢下水?”我问他。
⑨“敢!”迭戈大声说。
⑩“好吧,但是要快一些,天不早了。”我说。
⑪迭戈的眼睛闪着光芒,自从我认识他,迭戈第一次显现出了男孩特有的活力。他跑回宿舍换上了泳衣,回来之后毫不犹豫地跳进了游泳池。
⑫我做好了准备,如果他像石头一样沉到水底,我就马上下水救他。结果我再次大吃一惊,他不但会游泳,而且游得非常棒!他游在朱安后面追逐它,朱安有时围着他游一圈。有时迭戈离朱安很近,几乎挨到了一起,如同两位娴熟的水中舞者。我站在岸边,看得入神。
⑬五分钟后,迭戈上了岸,朱安也跟了上来,大肚子贴在地上,逗得我们大笑。我第一次看到人和企鹅在水里一起游泳,直到这时我们才发现,迭戈不是我们想象的只是个可怜虫,他有着独特的天赋,他能成为学校里最出色的游泳运动员。
⑭“迭戈,你会游泳?”我问他。
⑮“是的,我会游泳,我爸爸在玻利维亚教过我。”他回答。在走回学校的路上,迭戈滔滔不绝地和我讲着他小时候的有趣经历,他的英语有些蹩脚,但是我没给他纠正,让他痛快地诉说。
⑯迭戈回了宿舍,我找到了宿舍管理员,告诉他,迭戈可能有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转变。我回到宿舍,给朱安喂了几条小鱼,朱安香甜地吃完后,趴在我的脚边睡着了。我倒了杯酒,喝了一口作为庆祝。
⑰就这样,自从那次在冰水里和企鹅朱安畅游一次之后,迭戈成为了一个开朗、勇敢的孩子。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1】梳理情节,用四字词完成以下表格。
| 初时 | 游泳前 | 游泳时 | 游泳后 |
朱安 | 可怜巴巴 | B._____ | 独立自由 | 畅快安睡 |
迭戈 | A.______ | 主动坚定 | C.____ | D._____ |
【2】文章第③段划线句有什么作用?
当时是初春时节,池里的水仍然很凉,水面上飘着冷飕飕的雾气,学校里很少有孩子敢在这个时候下水游泳。
【3】结合语境,赏析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1)朱安把头伸出了水面,它抖了抖水,有些出神的样子。
(2)我站在岸边,看得入神。
【4】如果你身边也有像迭戈一样的孩子,请你给他(她)提两条建议,让他(她)成为一个开朗、勇敢的孩子。
【5】文中的老师对迭戈的成长有哪些帮助?请简要分析
10、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说“费事”
王子潇
①生活里,“费事”二字,总会不时听到。“真不想费事”“需要费这么多事……”其语一出,往往伴着脑袋一摇,眉头一紧,心中嘀咕几句,面露为难之色。
②“费事”释义多种。但概括起来,就是麻烦、费周折。做事总要花时间和体力,但觉得费事,多半是感到付出与回报不匹配。出差归来,要清理衣物,件件手洗,实在费事。洗衣机键设定,功能多样,省时省力还洁净彻底。购买火车票,以前要到车站,辛苦奔忙不说,还要排长队。如今购票软件打开,余票多少,车次信息一目了然,一键下单,省时高效。智能家电推广、网上购物风行、在线选座普及……科技的发展,服务的优化,让我们的生活愈发方便快捷。某种意义上看,社会的发展历程,就是让我们的生活更舒适、越来越省事的历程。
③ ,有的时候,所谓不愿费事,可能只是一个借口。体重上升,身材肥胖,深知应该减重。可转念一想,要跑步,要健身,要挥汗如雨,要注意饮食,坚持下去不易,太费事了,索性放弃,照常如昨。大学读书,想要考证,获得一技之长。可一看专业书籍众多,学习压力巨大,想要考过不易,实在费事,还是算了,立时心生退意。这些时候,与其说怕费事,不如说是怕用功、怕付出,都是懒惰和消极的托词。这样的怕费事,本质上是不想做事。
④ ,是有些时候我们必须去“费事”、要“费事”,否则就在投机取巧,破坏规则,危害不小。想过马路,要步行一段过天桥。不愿“费事”,横穿车道翻栏杆,看似方便自己,却在破坏交通规则,制造巨大安全隐患;毕业论文难写,不想“费事”,找人代笔,抄袭粘贴,看似省事,却在破坏学术公平,污染学风正气,也难让自己真正学有所成。借怕费事之名,行做错事之实,都是对自己、对他人的不负责。
⑤ ,“费事”虽然时常听到,但真正有多少是真的费事,还是值得反思一下。
⑥不过话说回来,费事虽然时常意味着麻烦、耗时耗力,但在生活中,也会看到有一些人,愿意去费事,甚至主动去费事。
⑦比如我的一位好友。他有个习惯,出差一地,总要买些礼物带回家,次次不落。细看他买的东西,也不是什么特殊的宝贝,多是点心零食,小件摆饰。大家常调侃他“老派”,如今网购发达,下单快递,省时快捷;次次亲力带回,费事不说,价格也未必划算。可他总说一句习惯了,也不多做回应。直到有一次,我刨根问他缘由,他才说了心里话——我很享受家人看到我带回礼物时那惊喜的表情。他们知道,无论我去哪,心里始终想着他们。
⑧这句话让我印象很深。我忽然意识到,很多我们看似费事甚至不理解的举动,往往蕴含着别人更珍视的东西。
⑨我曾遇到的一位电器销售员。那次我买完电器,因时间匆忙,忘记打印发票。没想到第二天一早,销售员来到我家,亲自把发票送过来。我说完全可以快递寄过来,不必费事跑一趟。她告诉我,快递虽方便,但亲自送过来,她才放心。这句话,让我感动许久。
⑩我曾见过一位驻村扶贫干部。那天,他有事要联系一户村民。本来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但他却执意走一段路,到村民家去说。我问他何必这么费事?他说电话虽然省事,却只能就事说事。到村民家里看看,不仅把事说了,还能坐下聊聊,万一他有什么别的困难,自己也能及时了解,帮上忙。
⑪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我还见过很多。我相信,他们并非不知道网购更划算、快递更省事、电话更方便,但是他们愿意费力背回、亲自登门、多跑几里,只因他们有着更珍视的东西——责任与情意。因为看重这些,他们觉得这些用心的付出就不是费事,而是情之所至,理所应当。
⑫说到底,“费事”二字,关键看所费何事。若是无用之功,耗费一点都为费事;若是心中看重,或许费事还成了乐意的事,甚至更加用心。可见,“费事”二字,看似简单,所含之意,并不简单!
(《人民日报》)
【1】请在认真阅读原文的基础上,完成以下的思维导图。
【2】在论证过程中,文章常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来推进论证或转换话题。请结合文意,将下列词语填入文章画横线处,并分析其作用。
然而 所以 更重要的
③ ④ ⑤
【3】“若是无用之功,耗费一点都为费事;若是心中看重,或许费事还成了乐意的事,甚至更加用心。”作为中学生,学习、生活中会有不少事需要我们主动“费事”,请你选择其中一件,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表明你的看法。(不少于100字)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秋过后,秋风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棉袄。一天的下平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已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的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了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1】概括掌柜跟孔乙已对话的话题,并说说表达的作者的情感。
【2】说说选段的主要写法。
【3】结合内容,说说作者推断孔乙已“的确死了”的原因。
12、掌声是汗水的回响,智慧是思考的回响,文明是历史的回响……
请以“回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奖励3分)。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