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记叙”和“议论”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叙文”和“议论文”是两种不同的体裁,__________并非如此,议论文中为了证明观点,可以用记叙来摆事实。
A.是不是议论文中不允许有记叙的成分呢?
B.议论文中并非不允许有记叙的成分。
C.难道议论文中不允许有记叙的成分吗?
D.所以议论文中不允许有记叙的成分。
2、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凡尔纳是科幻小说家,被公认为“现代科幻小说之父”,《海底两万里》是他“海洋三部曲”之后的又一力作。
B.在印度洋,“鹦鹉螺”号被章鱼所困,“我”看到尼摩艇长独自用斧头与章鱼顽强肉搏,最终击退了章鱼。
C.《儒林外史》将针砭时弊的锋芒隐藏在含而不露的叙述中,小说中无论是官员、儒者、名士,还是市井小民,都跃然纸上。
D.《西游记》:“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这是对孙悟空的精彩刻画。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次次自然灾害的 考验, 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本色, 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也在 着一个深刻道理:只要我们有准备,团结一心,共同应对,就完全能够从容应对征途上的各种复杂局面,战胜各种可能出现的艰难险阻,在风险挑战中不断 “中国梦”的新高度。
A. 严酷 验证 磨练 诠释 到达 B. 严格 证实 锻炼 阐明 腾达
C. 严重 证明 磨砺 阐述 进达 D. 严峻 见证 砥砺 阐释 抵达
4、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飘逸 旁鹜 形消骨立 李代桃僵 B.宽宥 豢养 矫揉造作 不足为据
C.聒躁 贸然 孜孜不倦 鸩占鹊巢 D.恣雎 惘然 根深蒂固 置之不理
5、文言文阅读
阅读《与朱元思书》,回答下列小题。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A.水皆缥碧( ) B.急湍甚箭( )
C.蝉则千转不穷( ) D.鸢飞戾天者(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天山共色( ) ②猛浪若奔( )
③经纶世务者( ) ④横柯上蔽( )
【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4】结合文章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阅读古诗文,完成各题。
无题
唐代: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从任一角度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7、某中学正在开展以“预防电信诈骗”为主题的活动。请你阅读这些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诈骗分子用网络虚拟电话冒充公安局的电话,打给退休在家的张女士,自称是某公安局的警官。诈骗分子称张女士涉嫌犯罪,要求她把自己的银行存款打入指定的银行账户,以协助调查。半信半疑的张女士通过查询得知,某公安局的电话与来电号码是一致的。惊恐之下,张女士将十几万打入了对方提供的账户。等她意识到被骗时,痛悔不已。反诈骗专家说,公安机关执法期间要向老百姓了解情况时会当面询问当事人,不会电话要求你往银行账户存钱。近年来,这类案件令群众的损失每年高达上百亿元,许多受害者除了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外,还承受着心理的痛苦。
【材料二】电信诈骗是指诈骗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受害者对这类案件了解不多,缺少警惕,容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透露份和银行卡信息,甚至向陌生人的账户存钱。有些受害者接到这类电话,思想就被骗子控制了,不能及时询问亲友,或打电话给公安机关了解情况。我们要通过电视、报纸、网络渠道多了!这类骗局,提高警惕,增强防骗意识。
【1】请用简短的语句概括材料一的内容。
【2】为了预防电信诈骗,增加对这类骗局的了解,宣传组编写了一个知识卡片,你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将其补充完整。(要求语言简洁,表意清楚)
预防电信诈骗小知识
①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
②接到不明电话要询问亲友或及时报警。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增强大家的防诈骗意识,请你编写一条宣传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8、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 关雎》)
(3)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4)这正如地上的路;_______________,走的人多了,____________。(鲁迅《故乡》)
(5)我们要永远保持淡然平和,豁达大气的心境,不管是得还是失都应宠辱不惊,正如《岳阳楼记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
疫情是疫苗研发开启的“发令枪”。2020年1月24日,中国疾控中心成功分离中国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毒种。3月16日20时18分,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临床试验。4月13日,中国新冠病毒疫苗进入II期临床试验;同日,一个由全球120多名科学家、医生、资助者和生产商组成的专家组发表公开宣言,承诺在世界卫生组织协调下,共同努力加快新冠疫苗的研发。6月19日,中国首个新冠mRNA疫苗获批启动临床试验。截至7月20日,全球当前有大约250种候选新冠病毒疫苗在研发中,其中至少有17种疫苗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材料二:
据世界卫生组织官网10月2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有42个在研新冠疫苗获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我国自主研发的疫苗已有11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更值得一提的是,这11个疫苗实现了5条技术路线进入临床试验的全覆盖。
资料显示,为最大限度提升我国新冠疫苗研发的成功率和速度,科研攻关组迅速确定的5条主要技术路线为: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包括RNA疫苗和DNA疫苗)。
同时布局5条技术路线,目标很明确,就是要保成功。如果把疫苗研发比喻成一场战斗,就需要尖刀班、主力部队、空降部队……不同疫苗有不同特点,发挥不同的优势,在配合作战中打出不同建制的组合,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攻下“山头”。
(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材料三:
进展如何?9月25日,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说,目前应急攻关项目支持的4个灭活疫苗均已获批进入临床试验,其中3个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是我国的优势品种。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也正在抓紧开展Ⅰ、Ⅱ期的临床试验。
进入疾病流行区域,中国疫苗在实战中展现保护效力。中国生物公司的两个灭活疫苗在中东、南美等地开展Ⅲ期临床试验,已接种数万人,目前观察无严重不良反应;北京科兴中维公司的灭活疫苗在南美、东南亚等地,军事医学研究院和康希诺公司联合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在欧亚地区均开展了Ⅲ期临床试验。
(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1】下列对以上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
B.我国自主研发的疫苗已有11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C.目前应急攻关项目支持的4个灭活疫苗均已获批进入临床试验,其中3个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
D.北京科兴中维公司的灭活疫苗在南美、东南亚、欧洲等地区均开展了Ⅲ期临床试验。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4个加点词语从时间上准确地说明我国研发新冠疫苗进度的神速。
B.材料二第三段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地说明了我国新冠疫苗研发5条主要技术路线的不同特点、优势和功效。
C.材料一中画线句子是一个单句。
D.材料二中画线句子是一个假设复句。
【3】我国研发新冠疫苗进度如此神速,成效如此突出,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说出三点即可)
10、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买上帝的小男孩
20世纪初的一天,圣诞节快到了,在美国西部的一座小城,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捏着一枚1美元的硬币,沿街一家一家商店地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要么说没有,要么认为他是在搞乱,不由分说就把他赶出了店门。
天快黑时,小男孩顽强地向第69家商店的店主开了口:“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
老板是个60多岁,满头银发,慈眉善目的老头,他笑眯眯地问小男孩:“告诉我,孩子,你买上帝干吗?”
有人回应,小男孩激动地流出眼泪,对老板说,自己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现在是叔叔养着他。叔叔在建筑工地工作,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小男孩想,上帝一定是种非常奇妙的东西。
“我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伤就会好。”
听完小男孩的叙述,老板的眼圈也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
“1美元。”
“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
老板接过小男孩手中的硬币,从货架上拿了一瓶“上帝之吻”牌饮料,对小男孩说:“拿去吧,孩子,你叔叔喝了这瓶‘上帝’,就没事了。”
小男孩喜出望外,紧紧将饮料抱在怀里,兴冲冲地奔赴医院。一进病房,他就开心地叫嚷道:“叔叔,我把上帝买回来了,你很快就会好起来!”
第二天,一个由世界上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乘专机来到这个小城市,奔赴小男孩叔叔所在的医院,对小男孩的叔叔进行了联合会诊。很快,小男孩的叔叔就被救好了。
但当小男孩的叔叔出院时,看到天价的医疗费账单时,又差点昏过去。不过,医院方很快打消了他的疑虑,说有个叫邦迪的老富翁已经帮他付清了钱,医疗队也是邦迪花费重金找来的。
后来,叔叔才知道,邦迪是一位亿万富翁,那家杂货店是邦迪的祖产,他没事就常来在此处打发时光。
小男孩的叔叔激动不已,立即和小男孩去杂货店感谢。店员告诉叔侄二人,老板已经出门旅游了,让他们无需挂怀,并将邦迪写的一封信给了小男孩的叔叔。小男孩的叔叔展开信:“年轻人,您不需要感谢我,所有的一切,您的侄儿都已经付清费用。我要说的是,您能有这个侄儿,实在是太幸运了。为了救您,他拿1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挽救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后来,那个到处买上帝的小男孩长大后,考进了医学院,为了感谢曾经救过他叔叔的亿万富翁邦迪,也是为了帮助更多意外受到伤害的人,他发明了创可贴,并用邦迪的名命之,以便大家记住他的故事,将爱心传递下去。
好的文章一定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常读常新。在“小说品鉴”单元,潘晓同学推荐了自己曾读过的一篇小说《买上帝的小男孩》。请完成下面的问题。
【1】在“邦迪创可贴”发布会上,他的发明者(小男孩)给大家讲述了这段故事。请你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缩写这个故事。(字数200字左右)
【2】此文获选2019年最感人小说之一,在结集出版时,需要配上一段赏析性文字。请你完成这个任务。
写作要求:①紧扣结集出版的主题来写。②结合文章内容。③150字左右。
1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母亲的浪漫
张亚凌
①我一直觉得,母亲从骨子里是个很浪漫很浪漫的人。
②记得小时候,切面条时,母亲总会把我喊到案板前问,凌娃,想吃啥样子的面条?我呢,歪着脖子仰着脸蛋,边瞎想边瞎说,母亲就按我说的样子来切:三角形,菱形,正方形,长方形……我说啥她就切成啥样的。父亲总责怪母亲,说大人没大人样,你就跟着娃贪玩吧,吃一顿饭都吃得乱七八糟。
③父亲不知道的是,就是因了我的参与、我的瞎想瞎说,我才嬉戏般吃完没油水没菜的杂粮面条,还吃得有滋有味。
④用糜子面、玉米面、红薯面蒸馍馍时,母亲更民主。_____我们兄妹没事,都可以趴到案板上参与。洗干净的各种豆子就放在旁边,馍馍的形样随便捏,可以在里面放进自己喜欢的豆子。母亲只是强调说,自己捏的馍馍蒸熟后就是自己的了,得吃完,不许耍赖的。已经说好了,我们就没有抱怨地吃着其实并不喜欢吃的各种馍馍。不过就因为有几粒豆子包在里面,且是自己包进去的,吃时的感觉就好多了。
⑤想想看,几个箅子上,东倒西歪着不同形样的馍馍,谁家会这么开明?只有浪漫的母亲才会想到用种种方式刺激孩子们的味蕾唤起孩子们的食欲。
⑥母亲的浪漫,当然不止这些。
⑦上小学时,吃个苹果都像过年一样隆重的年月,院子里的苹果树上结了多少苹果,都在母亲反反复复中数得清清楚楚,我们绝对没有机会偷吃的。摘苹果是母亲亲自做的事情。高处,母亲会站在梯子上小心地摘下来,绝不会不小心撞掉一个苹果的。不过,母亲每次都会留一个苹果在树上,说是给鸟雀的。
⑧树上是结了好些苹果,可一条巷子好歹也二十几户人家,每家送两个,也留不下几个让我们吃。我们自然也不会空手回来的,我们不过是用苹果一种味儿,换来了很多味儿。
⑨呵呵,人都吃不饱,还给鸟雀留。一棵苹果树让我们吃到了许多味儿。这都是母亲的浪漫啊。
⑩记得那年我要外出求学了,母亲把我和父亲送到村口。我们准备走了,母亲又喊住了我,从兜里掏出一把钥匙,后面还挂着一个小绒球。“把大门钥匙带上,我娃走得再远,都会觉得像在自家屋里一样舒坦。想家了就看看钥匙,家门就推开了。”我和父亲已经走了老远,母亲还在叮咛。
⑪还别说,想家了,我就掏出钥匙。看着看着,恍惚间就进了家,就来到家里的角角落落,想家的难受劲就被慢慢地稀释了。
⑫我一直觉得,给我钥匙是母亲做的最最浪漫的事。
⑬母亲真是个浪漫的女人,田地分到各家各户了。人家种庄稼,都磕着边种。母亲倒好,地前面种一溜向日葵。只是图了好看——不等熟好,就被路人摘了。在父亲嘟哝不合算时,母亲说了,咱看了芽儿拱出地面,看了叶子变宽变大,还看了多日的葵花盘;人家就图了个嘴快,还是咱划算。
⑭瞧瞧母亲,算得失都算得如此浪漫!说实在的,我成长的快乐得益于母亲的浪漫。
⑮也记得三十多年前去赶集的事。8分钱一碗香喷喷的踅面,娃娃们围着吃,大人们乐呵呵地看着,不吃也香。而我的母亲则是将我拉到书摊前,慷慨地给我两毛钱,并嘱咐道,好好看。
⑯母亲信奉“嘴瘾一过就消化了,眼瘾一过就留心里了”,当别的母亲给自己孩子带回来吃的东西时,她给我带回来的多是本子、笔,或者书。三十多年前的关中农村,连吃饭都是问题,母亲却给我定了一本少年阅读的杂志。
⑰巷子里别的女人不理解我的母亲,说她“不会过日子”,可我知道,是浪漫引领着我的母亲站在“今天”里看的却是“明天”的风景。
【1】按照文意,填入第④段画线处的词语是( )
A.因为
B.即使
C.只要
D.如果
【2】请依次概括文章记叙母亲“浪漫”的事件。
(1)小时候,母亲用各种方式唤起孩子们的食欲,我们吃得有滋有味。
(2)上小学时,母亲将自家苹果送给邻居,让我们吃到很多味,还留一只给鸟雀。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谈谈对第⑰段画线句的理解。
【4】请为本文选择合适的结尾,并阐述理由。
A.我喜欢母亲身上的那股浪漫,我今天之所以喜欢写作,多半是继承了她的浪漫吧。
B.母亲的浪漫成了她的生活哲学。这股骨子里的浪漫带领全家人越过艰难困苦,走向春天。
12、作文
人生路上,较量无处不在。一路走来,也许你尝过失败的酸楚,有过失落的不甘……但勇敢的你选择了重新出发,最终赢回了信心,赢回了微笑,赢回了掌声……
请以“我终于赢回了 ”为题完成作文。文体自定。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不少于5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