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有一个, 多种多样。 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
A.除非 否则 因而
B.并非 而是 由于
C.因为 所以 但是
D.如果 就 而且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是施耐庵根据民间传说编辑而成,历史上本无宋江起义之事。
B.《水浒》中起义军首领,如宋江、卢俊义、林冲、李逵都是社会下层人士,都是自觉走上反抗道路的。
C.《水浒》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全过程,虽然起义军最终接受了招安,但仍不失为一部反映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歌颂农民起义斗争的杰出作品。
D.《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长篇巨著,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实际感受进行艺术加工而写成的。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工作不认真,马虎应付,那是对职业的亵渎。
B.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C.作案者周密的谋划和熟练的手法相得益彰,使案情扑朔迷离,增大了侦破的难度。
D.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C.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
D.《中华文明之美》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5、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①又何间焉 间:参与 ②肉食者鄙 鄙:浅陋
B.①弗敢加也 加:夸大 ②小信未孚 孚:使信服
C.①战则请从 从:跟随 ②既克 既:已经
D.①再而衰 再:又 ②望其旗靡 靡:消灭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在分析鲁庄公形象时,很多同学都用课文里的一个字形容他,认为他是一个“_______”人。小明却说鲁庄公也有可取之处,如“齐师伐我。公将战”,一方面他没有做好准备就仓促决定应战,有些______;另一方面,面对强敌他决定亲自统兵参战,说明他______。老师肯定了小明。
6、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田舍①
南宋·范成大②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③忙。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④野气香。乐哉今岁事,天末⑤稻云黄。
【注释】①田舍:农家。②范成大(1126—1193),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本诗是作者晚年闲居家乡时所作。③筑圃:修建打谷场。④菁:水草。⑤天末:天边。
【1】有关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抓取了几个典型场面,表现江南夏日农村生活,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B.首联写农民们互相呼唤着,拿起锄头,忙忙碌碌地修建打谷场,渲染了一种欢乐的气氛。
C.颈联写远远的村中传来阵阵笑语,炊烟袅袅升起;田野上林木与野草散发着迷人的芳香。
D.尾联描写了一望无际的稻田一片金黄的景象,用“乐”字直接表现了农人丰收的喜悦之情。
【2】“鸟雀噪斜阳”这句诗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7、牡丹江充分利用“冰天雪地”自然资源和冰雪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正蓬勃开展冰雪进校园活动。
【材料一】
牡丹江要求全市凡是有场地条件的中小学校必须为学生浇筑冰场。按每所学校6000元标准给予补助,全市冬季浇筑冰场学校达到69个,浇筑冰场补助资金41.5万元。同时,各学校冰场在周末双休日及节假日期间,向学生及校外青少年免费开放。
【材料二】
将冰雪文化活动纳入课程体系。开设冰雪画、冰雪摄影地方特色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寒假举办免费公益艺体特长培训班,增加滑冰、冰壶、冰尜、雪地足球、堆雪人比赛、冰雪画等冰雪项目,丰富学生寒假期间学习和生活。
【材料三】
将冰雪项目纳入中考。通过提高体育中考分值和项目调整,促进学校冰雪活动开展,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市区初中毕业学业体育考试将100米速度滑冰列为必考项目,新增冰尜、冰壶2个冰上选考项目。
【1】请提炼上述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2】请为冰雪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3】小明同学不喜欢冰雪运动,运动后总感觉又累又冷,你作为他的朋友如何劝他?
8、根据课文默写,并在相应的空上写上篇名或作者。
①晓战随金鼓, 。
② ,春风不度玉门关。
③ ,正是河豚欲上时。
④蒹葭采采, 。
⑤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东晋·陶渊明《 》)
⑥ ,猿则百叫无绝。
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南唐· 《相见欢》)
⑧无可奈何花落去, 。
9、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学了就用”,还可以加深理解,有所创造。只有把读书得来的知识消融掉,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历史上有很多人,读了很多书,积累了大量资料,但并没有写出好文章,做出大贡献。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做到“学了就用”。毛泽东同志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重要的学习。”就是因为使用过程中,要把所得的知识变为自己的血肉,它需要蜜蜂酿蜜一般地加工、制作、改造的工夫,进而创造出新的营养品来。“学了就用”的反面,是“学了不用”。这就像柳宗元的《蝜蝂传》中写的那种善负物品的小虫,一遇到什么东西,就要拿来背在身上,越背越重,“虽困剧不止也”;“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古今中外,多少食书不化的书呆子,其病在此。
【1】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 )
A.历史上很多人没有做到“学了就用”。
B.“学了就用”可以加深理解,有所创造。
C.古今中外,多少食书不化的书呆子,其病在此。
D.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2】文中概述柳宗元《蝜蝂传》中小虫负物的故事所说明的道理( )
A.小虫贪得无厌。
B.小虫负物的技能高超。
C.书呆子食书不化。
D.书呆子食书不化的危害。
10、(5分)
节制是心灵的闸
①著名学者梁漱溟说,人类面临三个难题:人与动物、人与人和人与内心。其中,最难解决的是人与内心。为什么这样说呢?生活中,我们常常打败别人,却很难战胜自己。也就是说,自己的那颗心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去了不该去、不能去的草原,从而丢失了自我。
②明智的做法就是为心灵设个节制的闸。有了它,欲望和非分之想的洪水就能够被挡在心门之外,人才会变得宁静。只有心静了,我们才能有正确的想法和愿望,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③没有节制,心灵往往盛放了不该盛放的东西,比如忌妒、贪婪、仇恨等等,而这些正是噩运的种子。秦国的太医李醯(xī)自知医术不如扁鹊,于是就派人杀了他。可是到现在,天下谈论诊脉的人还是遵从扁鹊的理论和实践。李醯非但没有成为医学名家,还为后人所不齿。如果李醯不让噩运的种子发芽,能化忌妒为动力,发愤提高自已,那么他就有可能迎头赶上甚至超过别人,从而真正地改变命运。
④没有节制,放纵私欲,往往是玩火自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虞国君主贪欲膨胀,不加节制,为得到晋献公的良马宝玉,不惜借道给晋国,最终落了个亡国丢身的下场。
⑤可见,不给心灵加个节制的闸,轻则会伤身害己,重则会祸国殃民。给心灵加个节制的闸,就能保持心灵的平静,从而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达成自己的目标。一天,台湾作家梁实秋和朋友们一起吃饭。熏鱼端上来了,他不吃;冰糖肘子端上来了,他又说不能碰;什锦炒饭端上来了,他还是说不能吃。最后八宝饭端来时,他说要这个。朋友提醒他里面有糖和淀粉。他说:“我当然知道,我前面不吃,是为了后面吃啊。因为我血糖高,得忌口,所以必须节制着、计划着,把那‘配额’留给最爱。”
⑥浅水大鱼不游,浅土大木不长。要想恰如其分地做到节制,就离不开良好的习惯、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修养。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我们才能很好地为心灵设置一个闸,让它挡住欲望、贪念、丑陋、邪恶……让心灵装满人间真情,装满人间美好。
【1】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2分)
【2】文中③④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①“冰墩墩”吸引人之处,首先来自它憨态可掬的模样。其造型将熊猫形象与冰晶外壳相结合,灵感源自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流动的色彩线条,象征着冰雪运动赛道。充满现代感和科技范儿的设计,传递着中国神韵,也表达着奥运之美。
②别看“年纪不大”,“冰墩墩”已经见过“大世面”:曾随“嫦娥五号”一起上九天揽月,又随“天问一号”着陆火星;见证着冬奥筹办的脚步,也见证着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手掌上,还有个红色的爱心图案,表达着对所有冬奥选手的欢迎。如此“有温度”的细节,难怪大家都喜欢。
③小小的“冰墩墩”,散发着大能量。在冬奥会的舞台上,可亲可爱的形象,表达着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也在传递着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大型赛事的吉祥物,往往以生动的拟人化形式,向世界展示举办地特色,成为体育文化不可或缺的内容。小小的“冰墩墩”,发挥着大作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交往,体育大赛有着独特的优势;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体育大赛是重要的桥梁。从会徽到吉祥物,从奖牌到体育图标,北京冬奥会的系列设计,无不映射着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多姿多彩,展示着一个面向世界、生机勃勃的当代中国形象。
材料二:
①北京冬奥会的体育图标共30个,设计来源于早期文化符号及甲骨文的文字结构与形态,用汉印为表现形式。方寸间的高妙布白,将冬季运动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巧妙结合。体育图标动态形式是以超动图的形式,在2-3秒的视频动画中,由二维的篆刻转换为三维的冰雪运动、同时配合背景音乐的节奏,达到了“燃”的效果。
②北京冬奥会色彩系统源于中国传统矿物色,包括主色、间色和辅助色三部分。主色包括霞光红、迎春黄、天霁蓝、长城灰、瑞雪白;间色包括天青、梅红、竹绿、冰蓝、吉柿;辅助色包括墨、金、银。三者互相配合,形成一套全新的冬奥色彩系统,既体现了冰雪运动、绿色奥运和科技奥运的内涵,又呈现了中国独有的春节文化和长城文化魅力。北京冬奥会核心图形是奥运历史上第一个动态核心图形,其设计将京张赛区山形及长城形态,与中国长卷山水、充满动感与力量的线条、书法的韵味、运动员的激情、赛场的滑道和科技相融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中国风韵的冬季美景。本届冬奥会中国国家队的制服整体元素就是取材于中国传统山水画《千里江山图》与核心图形中的“赛区山形”,体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美学特征。
(选自(广州日报》2022年2只7日,有删改)
材料三:
相比2008年北京奥运会,张艺谋认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最大的变化是“更温暖、更从容、更简约”。将传统中熊熊燃烧的奥运之火,幻化成雪花般圣洁、灵动的小火苗,这一创意来自低碳环保理念。张艺谋说,本次开幕式他很自豪的一点就是主火炬台和火炬点燃的创意。北京冬奥对他个人而言的最大挑战是“挑战自我”,他的想法在14年间发生了变化,不再比拼艺术表演节目,真正的价值还是要看“一起向未来”的理念体现。一朵小小的雪花成为贯穿开幕式始终的线索,张艺谋认为,当带有所有参赛国家和地区名字的雪花组成美丽的大雪花,用小小的火炬点燃,更是表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意象。这与人类最早起源呼应:火是生命之源,所有人在洞穴中呵护这个火种,用这种意境来表达人类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更体现人类团结,一起向未来。这种表达在张艺谋看来,是对冬奥初心的回归:“世界处在这样一个艰难时刻,我们想奉献一份温暖和感动。”
( 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2月6日)
【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际大型赛事的吉祥物为向世界展示举办地特色,常采用生动的拟人化形式。
B.早期文化符号及甲骨文的文字结构与形态是北京冬奥会体育图标的设计来源。
C.中国传统矿物色是北京冬奥会全新的色彩系统的来源,具有中国独有的文化魅力。
D.低碳环保理念是贯穿开幕式始终的线索,体现冬奥会温暖、从容、简约的一贯理念。
【2】“冰墩墩”备受追捧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
【3】结合材料三,请用自己的话给同学们介绍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亮点。(100字以内)
12、按要求作文。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许多的人和事,会遭遇许多的坎坷和磨难,当然,也会有鲜花和掌声相伴,但无论如何,在我们的内心,总有那么一盏灯,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一件事,也许是一个教训,也许是一个梦想亦或是志向,在不断的引领着我们,影响着我们,改变着我们。
请你以“成长路上的那盏明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语言流畅,感情真挚,立意深刻。
写作要求:①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