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高雄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日,南康籍波兰语翻译家林洪亮获得中国翻译界最高奖项——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B.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听着旁人的说笑和鄙夷的目光,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C.能否切实形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关键在于能否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

    D.今年春节假期.新疆旅游延续“井喷”之势,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以上,创历史新高。

  •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言即信,从字的结构可见,仓颉老祖用意深远。          

    ①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理念中,有五个非常重要的字——“仁、义、礼、智、信”,可以说这五个字涵盖了中国人理想的价值精神

    ②“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很难想象一个不诚实的人能够有仁爱之心做义气之举、讲礼貌之言

    ③其中“信”字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其他四个字的基础

    ④它是超越了时代和阶级的一种至高价值标准

    ⑤因此可以说,“信”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最推崇和最依赖的精神理念

    A.④①②③⑤ B.①③②⑤④

    C.③①④⑤② D.①④③②⑤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照应,雨水调匀,小虫子也不来作梗,一亩地多收了这么三五斗。

    B. 面对质问,半晌刘杰才嗫嚅道:“这个,这个,我,我……”

    C. 杂技演员一套探骊得珠的高难度动作,引来观众们持久的掌声。

    D. 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4、下面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秘诀 赃物 红装素裹 金榜题名

    B.恣睢 劫掠 名落深山 相得益彰

    C.褴褛 困厄 山岳潜行 一愁莫展

    D.制裁 曼游 自吹自雷 忧谗畏讥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

    【乙】

    余始循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令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节选自姚鼐《登泰山记》)

    (注)①崖限:像门户一样的山崖。②磴:石级。③徂徕(cú lái):山名,在泰安城东南四十里。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湖中人鸟声俱( )

    (2)上下( )

    (3)既上( )

    (4)至其巅( )

    【2】选出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古谓天门溪水   予尝求古仁人

    B.更有痴似相公   醒能述以文

    C.余强饮三大白   半山居雾若带然

    D.不物喜   余始循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今 所 经 中 岭 及 山 巅 崖 限 当 道 者 世 皆 谓 之 天 门 云。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5】根据你对选文的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与“________”相互映衬,写出了作者________

    (2)【甲】文和【乙】文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甲】文中,“湖中人鸟声俱绝”从侧面写出________;【乙】文中,“(而)半山居雾若带然”从侧面写出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艾青的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是“土地”,请谈谈你对《我爱这土地》中的“土地”这个意象的理解。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向阳中学开展“阅读经典名著,设计文创产品”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前期准备】

    【1】为更充分地了解同学们的设计需求,筹备组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以下需要放入问卷的两项是(     )(     

    A.你是否购买过有关名著的文创产品?

    B.你认为名著文创产品的实用价值是什么?

    C.你觉得名著文创产品设计最大的难点在哪?

    D.你是否知晓学校要开展文创产品设计活动?

    E.你希望在文创产品设计活动中得到哪些帮助?

    【制定方案】

    【2】小组经过讨论,制定了一份文创产品设计方案,以下步骤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绘制设计草图        ②宣传文创作品       ③制作文创产品

    ④选定产品类型        ⑤确定名著篇目

    A.⑤②①④③

    B.⑤③①④②

    C.⑤④①③②

    D.⑤④①②③

    【设计产品】

    【3】小青同学设计了一组水浒人物杯垫,杯垫正面为卡通图案,背面为人物介绍。请你仿照林冲的人物介绍,在另外两个人物中任选其一,完成人物介绍。

    【4】小浦同学设计了一套名著系列明信片。请你结合《艾青诗选》的阅读体验,谈谈以下这张明信片的设计亮点。(不少于80字)。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读古诗词,就是读人生岁月。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的“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中读出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从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的“_________,八年风味徒思浙”中读出冲出家庭牢笼的喜悦;从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中读出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恍如隔世的悲痛惆怅;从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中读出对所爱之人至死不渝的深情;从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中读出中年人的乐观旷达。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我只有一束鲜花

    民兵,这是我小时候最害怕的两个字。我们全家人都在他们的盯视之下。我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做事,连走路都轻轻的。父亲平时要被喊到离我们家五六华里的一个小村去做活,因为他没有资格在园艺场做工。父亲如果早一年回来,我上学的事肯定会化为泡影。

    上学前,妈妈和外祖母一遍遍叮嘱我:千万要听话啊——听各种人的话,无论是谁都不要招惹啊。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这是我必须记住的,即在外面千万不能提到父亲。就这样,我心里装着一大堆禁忌,战战兢兢背上了书包。

    可能因为我太沉默了吧,从第一天开始,学校里的人都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我。我每时每刻都是拘谨的,尽管我总是想法遮掩它。我试着对同学和老师微笑,或者至少对他们说点什么才好——试了试,很难。

    从学校出来,一个人踏上那条灌木丛中的小路时,我才重新变成了自己。

    值得庆幸的是,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有一个同学和老师知道我们家的详细情况。就在那些日子里,我发现了一个奥秘:校园里有一个人像我一样孤单。我敢肯定,这个人大概也像我一样,暗暗压着一个可怕的心事。这不仅是当时,以至于后来一生,我都会从人群中发现那些真正的孤单者。

    她就是我们的音乐老师。她来这所学校已经一年多了,她与所有老师都不一样,我觉得她那温柔的眼睛抚慰着每一个同学,特别是投向我的时候,目光中竟然没有歧视也没有怜悯,而仅仅是一份温煦、一种滚烫烫的东西。

    当时离学校十几里外有一处小煤矿,每到了秋末全班就要去山上捡煤,以供冬天取暖用。因为雨水可以把泥中的煤块冲洗出来,所以越是下雨就越要爬到山上。大家都穿了雨衣,可是黑子几个故意不穿,故意溅上满身满脸的黑泥,像恶鬼一样吆吆喝喝。我好不容易才捡到的煤块,一转眼就被他们偷走了。有一次黑子走过来,狞笑着看我一会儿,然后猛地喊了一句父亲的名字。雨水像鞭子一样抽打我的脸。我吐出了流进口中的雨水,攥紧了拳头。黑子跳到一边,接着往前一拱,把我撞倒在斜坡上。坡很陡,我全力攀住一块石头。这时几个人一齐踢旁边盛煤的篮子、踢我的手。我和辛辛苦苦捡到的煤块一起,顺着陡坡一直滚落下去。

    我的头上、手上、全身上下都被尖尖的石棱割破撞伤,雨衣撕得稀烂。我满脸满身除了黑泥就是渗出的血,雨水又把血水涂开来……有几个同学吓坏了,他们一嚷,班主任老师也跑过来,他只听黑子几个说话,然后转脸向我怒吼。我什么也听不清,只任雨水抽打我的脸。

    正在我发木的时候,有一只手扶住了我:音乐老师!她无声无响地把我揽到一边,蹲下,用手绢擦去我身上脸上的血迹,牵着我走开……

    她领我直接去了场部医务室。我的伤口被药水洗过,又包扎起来。场医与她说了什么,我都没有听清。离收工还有一段时间,她领我去了宿舍。

    我今生第一次来老师的住处:天啊,原来是如此整洁的一间小屋,我大概再也看不到比这更干净的地方了。一张小床、一个书架,还有一张不大的办公桌——我特别注意到桌旁有一架风琴;床上的被子叠得整齐极了,上面用白色的布罩罩住。屋里有阵阵香味儿:水瓶中插了一大束金黄色的花……

    她要把我衣服上的泥浆洗掉、烘干,我只得在这儿耐心地等下去。天黑了,她打来饭让我一起吃。这是我一生中所能记起的最好的一餐饭。我的目光长时间落在了那一大束花上……我想起我们家东篱下也有一丛金黄色的菊花。

    第二天上学,我折下最大最好的几枝,小心地藏在书包里。我比平时更早地来到了学校……她看到那一大束菊花,眼睛里立刻欢快地跳动了一下。

    后来的日子我就像有了一个新的功课:把带着露珠的鲜花折下来,我用硬纸壳护住它们,这样装到书包里就不会弄坏。如果上课前没有找到老师,就得小心地藏好。我看到她急匆匆往办公室走去了——她如果在课间休息时回宿舍就好了,那时我就会把花儿交给她。我倚在门框上,咬着嘴唇等待。第一节课下了,她没有返回,我只好等第二节课。课间操时她终于回到了宿舍,可我又要被喊去做操。我知道,我的老师最喜欢的就是这一大蓬颤颤的、香气四溢的鲜花—— 比起我无尽的感激,这只是一份微薄的礼物。我一无所有,我只有一大束鲜花。

    【1】第1段中说:“‘民兵,这是我小时候最害怕的两个字。”“害怕表现在哪几方面?

    【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她无声无响地把我揽到一边,蹲下,用手绢擦去我身上脸上的血迹,牵着我走开……

    她看到那一大束菊花,眼睛里立刻欢快地跳动了一下。

    【3】文章多处写到鲜花,其作用是什么?

    【4】你如何理解我一无所有,我只有一大束鲜花。这句话?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

     

  • 1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小哥儿俩

    凌叔华

    (1)清明那天,不但大乖二乖上的小学校放假一天,连城外七叔叔教的大学堂也不用上课了。这一天早上的太阳也特别同小孩子们表同情,不等闹钟催过,它就跳进房里来,暖和和地爬在靠窗挂的小棉袄上。

    (2)前院子一片小孩子的尖脆的嚷声笑声,七叔叔带来了一只能说话的八哥。笼子放在一张八仙桌子上,两个孩子在椅子上张大着嘴望着那里头的鸟,欢喜得爬在桌子上乱摇身子笑,他们的眼,一息间都不曾离开乌笼子。二乖的嘴总没有闭上,他的小腮显得更加饱满,不用圆规、描不出那圆度了。

    (3)吃饭的时侯,大乖的眼总是望着窗外,他最爱吃的春卷也忘了怎样放馅,怎样卷起来吃。二乖因为还小,都是妈妈替他卷好的,不过他到底不耐烦坐在背着鸟笼子的地方,一吃了两包,他就跑开不吃了。

    (4)饭后爸爸同叔要去听戏,因为昨天已经答应带孩子们一块去的,于是就雇了三辆人力车上戏国去了。两个孩于坐在车上还不断地谈起八哥。到了戏园,他们虽然零零碎碎地想起八哥的事来,但台上的锣鼓同花花袍子的戏子把他们的精神占住了。

    (5)快天黑的时候散了戏,随着爸爸叔叔回到家里,大乖二乖正是很高兴地跳着跑,忽然想到心爱的八哥,赶紧跑到廊下挂鸟笼的地方,一望,只有个空笼子挥在地上,八哥不见了。

    (6)“妈——八哥呢?”两个孩子一同高声急叫起来。

    (7)“给野猫吃了!”妈的声音非常沉重迟缓。

    (8)“给什么野猫吃的呀?”大乖圆睁了眼,气呼呼的却有些不相信。二乖愣眼望着哥哥。

    (9)大乖哭出声来,二乖跟着哭得很伤心。他们也不听妈的话,也不听七叔叔的劝慰,爸爸早躲进书房去了。忽然大乖收了声,跳起来四面找棍子,口里嚷道:“打死那野猫,我要打死那野猫!”二乖爬在妈的膝头上,鸣鸣地抽咽。大乖忽然找到一根拦门的长棍于,提在手里,拉起二乖就跑。妈叫住他,他嚷道:“报仇去,不报仇不算好汉!”二乖也学着哥哥喊道:“不报不算好看!”妈听了二乖的话倒有些好笑了。王厨子此时正走过,他说:“少爷们,那野猫黑夜不出来的,明儿早上它来了,我替你们狠狠地打它一顿吧。”

    (10)“那野猫好像有了身子,不要太打狠了,吓吓它就算了。”妈低声吩咐厨子。

    (11)大乖听见了妈的话,还是气呼呼地说:“谁叫它吃了我们的八哥,打死它,要它偿命。”“打死它才……”二乖想照哥哥的话亦喊一下,无奈不清楚底下说什么了。他也挽起袖于露出肥短的胳臂,睁着泪还未干的小眼。

    (12)第二天太阳还没出,大乖就醒了,想起了打猫的事,就喊弟弟:“快起,快起,二乖起来打猫去。”二乖给哥哥着急声调惊醒,急忙坐起来,拿手揉开眼。然后两个人都提了毛掸子,拉了袍子,嘴里喊着报仇,跳着出去。

    (13)这是刚刚天亮了不久,后院地上的草还带着露味儿,沾了这小英雄的鞋袜了。树枝上少麻省三五五地吵间着飞上飞下地玩,近窗户的一棵丁香开了花,香得透鼻子,温和的日光铺在西边的白粉墙上。

    (14)二乖跷高脚摘了一支丁香花,插在右耳朵上,看见地上的小麻雀吱喳叫唤,跳跃着走,很是好玩的样子,他就学它们,嘴里也哼哼着唱歌,毛掸子也掷掉了。二乖一会儿就忘掉为什么事来到后院的了。他溜达到有太阳的墙边,忽然看见装碎纸的破木箱里,有两个白色的小脑袋一高一低动着,接着咪奥味噢地娇声叫唤,他就赶紧跑近前看去。

    (15)原来箱里藏着一堆小猫儿,小得同过年时候妈妈捏的面老鼠一样,小脑袋也是面团一样滚圆得可爱,小红鼻子同叫唤时一张一闭的小扁嘴,太好玩了。二乖高兴得要叫起来。

    (16)“哥哥,你快来看看,这小东西多好玩!”二乖忽然想起来叫道,一回头哥哥正跑进后院来了。

    (17)母哥赶紧过去同弟弟在木箱子前面看,同二乖一样用手提那小猫,学它们叫唤,看大猫喂小猫奶吃,眼睛转也不转一下。

    (18)“它们多么可怜,连褥子都没有,躺在破纸的上面,一定很冷吧。”大乖说,接着出主意道,“我们一会儿跟妈妈要一些棉花同它们垫一个窝儿,把饭厅的盛酒箱子弄出来,同它做两间房子,让大猫住一间,小猫住一间,像妈妈同我们一样。”

    (19)“哥哥,你瞧它跟它妈一个样子。这小脑袋多好玩!”弟弟说着,又伸出手抱起那只小黑猫。

    (有删改)

    1读完这篇文章后,请简要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2文中第(13)段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说小哥俩是什么样的人?

    4文章叙述了小哥儿俩富有童真童趣的生活故事,你能领会作者寄寓其中的哪些情感态度?

  • 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学校举办“赞英雄,促成长”的读书交流活动,戏剧社成员编写了《英雄鲁达》剧本,让大家欣赏侠士的风貌。

    董超与薛霸把林冲绑在野猪林一棵树上,扯了扯绳结,确信不会松了,便后退一步。董超突然放声大笑起来。林冲迷惑地看着他。

    董超(收住了笑声):林冲,我把事情给你讲明了吧。临行前陆虞侯奉高太尉钧旨,要我们在半路上结果你的性命。这地方山深林密,也算个死的好去处。明年今日就是你的忌日。

    薛霸提着水火棍朝林冲扑过来。

    林冲:我与你们二位无仇无冤,只要免我一死,我终生不忘。

    董超:免不得,我们已拿了高太尉的银钱。

    薛霸:罗嗦什么,赶紧了结了回去交差。

    说完,两人举起水火棍,朝林冲头上打去。

    一声雷鸣似地吼声:住手!

    一根生铁禅杖挟着风声挺了过来。“咣啷”一声,两根水火棍被震飞了,落在远处。董超薛霸“啊”了一声,栽了一个跟斗。爬起来,抬头看去——

    鲁智深( ):洒家在这儿等你们半天了。

    林冲(睁开了眼):师兄!

    鲁智深(拔出戒刀,割断林冲身上的绳索):杀了这两个脏狗,跟我出家去。

    林冲:师兄,别,别……

    鲁智深:自你吃了冤枉官司,俺想救你又没个奈何。经打听你被断配到沧州,在开封府前又没寻到你。后在使臣房里,听人说太尉府的人请他们(手指董超薛霸)吃过酒,俺就起了疑心,一路赶来。昨日就赶上了。你住店时,俺去打听,说这野猪林是个害人的去处,就先躲在林子里了。果然,他俩个要在这里对你下黑手,看俺不杀他们才怪。

    林冲:不怪他们,全是高俅狗贼要置我于死地,他们是奉命行事。杀了他们,也是冤屈。

    鲁智深(对董、薛二人):冤屈个鬼!你们这两个鸟人!今天看在洒家兄弟的面子上饶过你们,要不然,你们早就被洒家剁成肉酱了!

    董超与薛霸跪在一边,吓得大气不敢出一口。

    【1】结合上下文,将文中画线处的舞台说明补充完整,内容要契合人物与情境

    【2】剧中人物虽不多,但戏剧冲突此起彼伏,概述剧中冲突(至少写2条)。

    【3】揣摩台词“师兄,别,别……”,说说其中蕴藏了林冲哪些欲说而未说的意思。

    材料二:

    文学社的社员向大家荐读了《南渡北归》一书,让大家领略民族精英在历史风云中的英雄气概。

    国难当头,民族危急,流亡到长沙的知识分子同政府最高领袖一样,从内心深处生发出一种悲愤交织的情愫,这种情愫又迅速铸成哀兵必胜、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坚强信念,一种与国家民族同生死共患难的英雄主义气概,于这个群体中迅速蔓延、升腾、撞击开来。这种令人热血翻滚、魂魄激荡的情愫和气概,梁思成、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几十年后都记忆犹新:“那时,父亲的许多老朋友们也来到了长沙,他们大多是清华和北大的教授,准备到昆明去筹办西南联大。我的三叔梁思永一家也来了。大家常到我们家来讨论战局和国内外形势,晚间就在一起同声高唱许多救亡歌曲。‘歌咏队’中男女老少都有,父亲总是‘乐队指挥’。我们总是从‘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首歌唱起,一直唱到‘向前走,别后退,生死已到最后关头!’那高昂的歌声和那位指挥的严格要求的精神,至今仍像一簇不会熄灭的火焰,燃烧在我心中。”

    ——《南渡北归·炸弹落到梁家》

    【4】结合选段,说说西南联大教授们有哪些具体的爱国表现?

    材料三:

    在活动中,宣传社的社员挑选了下列两幅“时代英雄”的墙画,且精心地配上文字,表达了他们对英雄的理解。

    画一:小人物?大英雄! 画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5】这两幅墙画图文匠心独运,耐人寻味。请仿照示例,品析第二幅图题目的妙处。

    示例:图一的题目采用设问的方式,内容对举,夺人眼球,歌颂了图中那些各行各业的建设家乡的普通人,认为他们是了不起的“大英雄”。

    【6】概述以上三则材料中“英雄”的具体内涵。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题目:那些灿烂的细节

    作文要求:(1)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谈谈对以上现象的思考和认识。

    (2)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4)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5)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