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福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阔绰(chuò)  颓唐  热泪盈眶(kuāng)  不屑置辩

    B. 羼水(chàn)  门槛  哄堂大笑(hǒng) 别俱一格

    C. 间或(jiàn)  僻静  丁丁笃笃(dǔ) 与日俱增

    D. 褴褛(kǎn) 谴责  狼狈不堪(kān)   郑重其是

  • 2、下列对相关名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孙悟空管理蟠桃园,先偷吃蟠桃,又喝光仙酒,还吃尽太上老君的仙丹闯下大祸。酒醒后担心玉帝责罚,第二次反出天宫,逃回花果山。

    B.《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所作的回忆性(叙事)散文集,其中《无常》一篇,塑造了一个同情冤魂、惩办恶人,既有同情心又主持公道的“鬼”的形象。

    C.《艾青诗选》常借“太阳”表达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我爱这土地》中,诗人化身为“鸟”。抒发了自己对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

    D.《水浒传》中,杨志虽是名门之后,但命运坎坷。先因失陷花石纲而流落他乡,又因怒杀牛二而发配充军,最终因丢了生辰纲而不得不连夜上梁山。

  • 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一般而言,诗歌节奏分为两种:一种是诗歌本身固有的节奏;另一种是随着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变化而出现的节奏。

    ②节奏是诗歌的生命,把握好节奏会使诗歌更加具有韵律美。

    ③总之,节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具有独特性。

    ④在现代诗歌朗读中,节奏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情感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⑤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和特点,朗诵出来的节奏也会不尽相同。

    A.②①④⑤③

    B.②④①⑤③

    C.④②①⑤③

    D.④①②⑤③

  • 4、文化积累——下列对名著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领导生产队推广责任制,并成了公社的“冒尖户”。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筑路”一章,描写了筑路的艰苦环境,表现了保尔和他的战友们与困难做斗争的伟大精神。

    C. 《朝花夕拾》叙写了鲁迅从少年时代到留学日本前后的许多生活片段,表达了他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及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

    D. 从《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可以看出,鲁提辖虽然急躁莽撞,不拘小节,但也是粗中有细。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释: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②东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上下__________ (2)从武林门而西__________

    (3)棹小舟入湖__________ (4)取道……石径塘而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湖中人鸟声俱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

    B. ①才一头 ②今亡亦死,大计亦死

    C. ①草草领略,未遍赏 ②若有作奸犯科为忠善者

    D. ①次早陶石篑帖子 ②二者不可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4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则心已飞湖上也”中的“飞”字,写出了一个初游西湖者目夺神摇的内心激荡,遥见塔影凌空,便自心飞神越。

    B. 写赏雪,却写道湖心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只是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则突出了“山”“湖”“好友”齐聚的喜悦。

    C. “痴”字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痴迷。

    D. “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浑然一体,举目皆白的景象。“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连用四个比喻,寥寥数笔,写出了扑面而来的西湖美景。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请描述“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两句所展示的画面。

    【2】“风休住”这一呼告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重庆是一个独具魅力的城市,这里的一切是那么的美丽迷人,多姿多彩,令人喜爱。请从历史文化、山川风景、物产资源三个角度中选择一个,参照示例写句子,要求具体形象,句式不限。

    示例:重庆的世界遗产:我爱重庆,爱那闻名遐迩的大足石刻,那一尊尊佛像感动着我的灵魂。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将下面的古诗默写完整。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孔子不提倡以德报怨,因为这样就等于取消了道德;但是他也反对以怨报怨,因为这样我们就会堕落得与对方一样。所以,孔子的观点是以直报怨,以公正来对待无良之人。

    ②可见,孔子既反对我们对坏人无原则地好,也反对我们对坏人无约束地报复。

    ③孔子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论语·泰伯》)对不仁的人,恨得太过分,就是祸乱。我们可以理解为:天下的很多祸乱,都是由绝对道德主义者惹出来的。

    ④用不道德的手段去推行道德,就如同抱薪救火;用不道德的手段去惩罚不道德,又如同以暴制暴。

    ⑤举一个例子,53岁的山东省威海市退休女教师李建华遭遇入室抢劫,她在身中数刀的情况下仍与抢劫者斗智斗勇。最终,那个19岁的抢劫者精神崩溃,瘫倒在地。而李建华却拨打了120急救电话,让他得到及时救治。

    ⑥这是很感人的事件。李建华老师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表现了人性的高贵和美好。但是,在媒体报道这件事后,却出现了争议。有不少人认为,对于这样的歹徒,根本不需要同情和帮助。

    ⑦一个网友在网上留言:“我碰到这样的歹徒,我要扒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吃了他的肉,砸了他的骨,吸了他的髓!”这种极其残暴的心态,使我毛骨悚然。从不在网上留言的我,忍不住留了一句话:“像歹徒啊!”

    ⑧孔子做了鲁国大司寇,摄行相事,坚决推行“堕三都”,他的学生子路被鲁国执政季桓子任命为家臣,负责具体执行,可以说,“堕三都”的成败,关乎孔子在鲁国的政治生命。但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伯寮,竟然对季桓子说子路的坏话,导致子路丢了职务。对“堕三都”的失败,以及孔子最终离鲁出走,公伯寮都负有相当大的责任。

    ⑨这样一个学生,后人把他称之为“门蟊腰”,意思是孔子门下的害虫。当时,鲁国一个叫子服景伯的大夫对孔子说:“这个学生实在太不像话了,如果你允许的话,我有力量杀了他,让他暴尸大街。”

    ⑩孔子说:“我的道能够行得通,那是命;如果我的道行不通,那也是命。公伯寮能把我的命怎么样呢?”(《论语·宪问》)孔子断然拒绝了子服景伯的杀人建议。

    公伯寮不好。但是,假如我们用杀掉他的方法来对待他,我们就更不好了。用极端的手段来清除异己,还有比这更坏的行为和更坏的人吗?

    为什么孔子不赞成人们用极端的方式来履行道德?为什么孔子反对用极端的手段来实现正义、维护道德?因为一切极端手段必定隐含对某种价值的破坏。而且,极端手段所蕴含的破坏性,往往指向更原始、更基本的价值。

    (选自《读者》2018年09期)

    注释:①不仁,疾之已甚,乱也:对不仁的人憎恶太过,也是一种祸害。②堕三都:指春秋时期鲁国孔子执政,毁坏三桓(鲁国公族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私邑的事件。堕(huī),同“隳”,毁坏。③蠡(máo):吃苗根的害虫。

    【1】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对不仁的人,恨得太过分,就是祸乱。因为天下的祸乱都是由绝对道德主义者惹出来的。

    B.李建华老师在特殊的时刻拨打电话救歹徒,拨打了120急救电话,让他得到及时救治,虽然表现了人性的高贵和美好,但是也纵容了坏人。

    C.孔子学生公伯寮对季氏进谗言的行径,遭到了当时人们及后人的唾弃,以至有人意欲杀之而后快。

    D.孔子断然拒绝了子服景伯杀公伯寮,他认为“道”能否行得通,取决于“命”,这完全是他宿命论思想的体现。

    【2】选出对全文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A.孔子不提倡以德报怨,也反对以怨报怨,主张以直报怨,以公正来对待无良之人。

    B.选文在论证时,用古今两个事例,从正反两面论证了用不道德的手段去推行道德的错误和危害。

    C.公伯寮不好,是因为他做错了事;子服景伯更不好,是因为他手段有破坏性。

    D.网友留言:“我碰到这样的歹徒,我要扒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吃了他的肉,砸了他的骨,吸了他的髓!”体现了网友强烈的正义感。

    【3】选出对全文观点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A.退休女教师李建华认为,人要反对以怨报怨,应该以直报怨。

    B.选文中网友认为:对于歹徒,根本不需要同情和帮助。

    C.孔子认为:一切极端手段必定隐含对某种价值的破坏。

    D.作者认为:孔子的学生公伯寮对孔子最终离鲁出走都负有相当大的责任。应该让他暴尸大街。

  • 10、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一平方米的爱

    王伟锋

    ①冬子回到村里的时候,天色已近黄昏。夕阳挂在低处的山脊,像一枚熟透的秋柿,又大又圆,惹人馋。余晖把半边天空渲染得无比壮丽,流瀑般飞泻下来的霞光,映衬着远远近近袅袅升起的炊烟。终于到家了!冬子深吸了一口山里熟悉的空气,不由自主加快了脚步。

    ②娘已经接到了冬子要回来的消息,早早准备儿子回家的第一餐饭。乡里的风俗,送行的饺子,接客的面。擀面条,可是娘的看家本领。面粉是自家地里的麦子磨的,和面时,娘还特意加了鸡蛋,将面团子揉捏了一遍又一遍,只为吃起来筋道。炒好的小鸡肉,配上清早采摘的新鲜野蘑菇,再淋上一勺子的小磨香油,那个香哟!这些,可是冬子小时候的最爱。那时候,家里虽然穷,但每个月,娘总要东拼西凑地做那么一两次,给儿子解解馋。

    ③想起儿子小时候的馋样,娘忍不住“噗”的一下笑出声,两只和面的手,更加欢快地上下舞动起来。爹正往火塘里加柴,听到娘的笑声,也嘿嘿地跟着乐。

    ④傍晚,冬子脚步急切地进了家门,扯嗓子喊一声娘,又喊一声爹,喜得爹和娘几乎同时从灶屋里跑出来,一起看着冬子笑。娘麻利地解下围裙,要给儿子扑打身上的灰尘,被冬子笑着拦下了。爹颤颤巍巍地打来一盆水,让儿子洗手洗脸,边走边趔趄。冬子忙跑过去,接过水盆放地上,又搬个凳子给爹坐。

    ⑤爹的腿脚不好,冬子考上高中那年,爹去百里外的小煤窑打工,刚去不到一个月,小煤窑冒顶,爹砸伤了一只脚,虽经医生全力救治,终是落下了永久的残疾。想起往事,冬子的嗓子眼便堵得慌,觉得愧对爹娘。

    ⑥如今,自己大学毕业在城里有了工作,也谈了女朋友,是该让爹娘过上好日子了。只是,眼下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婚房还没有着落。

    ⑦冬子接替爹烧火,将火烧得旺旺的,红舌头一样的火苗欢快地舔着锅底。娘手巧,面条很快做好了,一家人围着火塘子,哧溜哧溜,响声四起。冬子恍惚又回到了童年,找到了儿时的感觉。

    ⑧冬子几次想提起自己在城里买房的事,但看看娘鬓边的白发和爹布满沧桑的脸,只好欲言又止。那些早已打好腹稿的话语,分明在喉咙眼里蠢蠢欲动,冬子却卷着舌头,硬生生地把它们和着面条,吞咽进了肚子里。

    ⑨前不久,女朋友看中了一套房子,俩人找同事同学帮忙,该借的都借了,首付还差不少。俩人拿出上中学时攻克数学题的劲头,算来算去,仍是无解。实在没辙,女朋友要他回山里找找答案。

    ⑩吃过饭,一家人坐在炕上拉家常。娘问得多,冬子回答得少,嘴里嗯嗯应着,眼睛心不在焉地瞟着屋角的小电视。山里信号弱,电视画面蒙上了一层雾状的雪花。娘眼睛花,但心不糊涂,她看得出,冬子这次回来,有心事。这一点上,爹不如娘。娘不满地飞了一眼爹。爹却只顾着高兴,儿子回来了,不知道说啥好,就吧嗒吧嗒地抽旱烟,于是,只好一阵又一阵剧烈地咳嗽。

    ⑪山里人休息早。冬子辗转反侧,枕着爹的鼾声,刚要入眠,女朋友的短信忽然来了,追问买房子筹款的事。冬子一下子睡意全无,折腾了半宿,才胡乱睡去。

    ⑫鸡叫了三遍,冬子才起床。他帮着爹把猪圈塌陷的豁口重新和了泥巴垒好,又帮着娘挑拣她采摘的野生药材,忙前忙后,买房子的事,冬子始终没有提。依照家里现有的情况,冬子觉得自己实在开不了口。

    ⑬午饭,是香喷喷的荠菜馅饺子。吃过饭,冬子就该回城了。爹腿脚不方便,娘坚持一直把冬子送下山。漫山遍野的槐花开了,如云似霞。冬子怀揣心事,却无心欣赏眼前的美景。大道上的岔路口,娘突然收住脚,塞给冬子一样东西,然后急转身往回走。是一个鼓鼓囊囊的方便面袋子!不用看,里面装的是钱。那袋子是娘的钱包,她平时总宝贝似的带在身上。

    ⑭冬子喉头一紧,想追上娘,把钱还回去。娘却笑着摆摆手,加快脚步,转眼间,隐在了槐花深处。冬子仔细清点了一下,那些钱,居然有三千元。一张一张,全是娘积攒下来的辛苦钱,都熨帖地躺在袋子里。

    ⑮只是,娘不知道,这些钱,在县城里买房,刚好够买一平方米。但,在儿子眼里,这一平方米的爱,铺展开来,也便是整个的世界

    ⑯“娘——”冬子站在一块高高的石头上,望着娘远去的方向,不管不顾地放声大喊起来。然而,只有自己的回声,没有娘的回音。山风清冽,送来阵阵槐花的清香。那槐花香里,有一种隐隐的清苦味道。冬子缓缓蹲下身子,闭上眼睛,泪水狠狠地落下来,硬生生地砸在石头上,吧嗒吧嗒地响。他捧起方便面袋子,紧紧捂在了自己的胸口。

    ⑰那袋子上,满满的,全是娘热乎乎的体温!

    1请结合小说情节,说说冬子的情感变化。

    2请谈谈你对第⑮自然段画线句的理解。

    3回城的路上,女友又来信催问筹款的事,请你设身处地,帮冬子拟写一条手机短信,回复女友。

    4小说中第⑯自然段对“槐花”的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 1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唯有垂杨管别离

    ①病房里的岳老师和那个小病号互不相识,他们一个是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但那所小学已经关闭多年,岳老师事实上好多年没当老师了;一个是只有七岁的小男孩,三岁就生了骨病,自此便在父母带领下到处求医,学校,他一天都没踏足过。

    ②在病房里,他们首先是病人,其次,他们竟然变作老师和学生。四十多岁的岳老师,早已被疾病和疾病所带来的争吵、伤心、背弃折磨得满头白发。可是,【A】当她将病房当作课堂以后,某种奇异的喜悦降临了,她那终年苍白的面容上竟然现出一丝红晕。【B】每一天,只要两个人一输完液,她就马上开始给小病号上课。虽说从前她只是语文老师,但这里她却什么都教,古诗词、加减乘除、英语单词……

    ③每当病人和陪护者挤满病房之时,便是岳老师一天之中神采奕奕的时刻——她总是有意无意地提出许多问题来考小病号。如果小病号能在众人的赞叹中结束考试,那简直就像是有一道神赐之光破空而来,照得她通体发亮。但小病号生性顽劣,只要病情稍好,就在病房里奔来跑去,岳老师的问题他便经常答不上来。比如那两句诗,上句是“长安陌上无穷树”,下一句,小病号一连三天都没背下来。

    ④这可伤了岳老师的心。到最后,小病号也愤怒了:“我反正活不了几年了,还背这些干什么?”小病号问完,岳老师借口去打开水,到了走廊,就开始大哭。说是大哭,其实并没有发出声音——她用嘴巴紧紧地咬住袖子,一边走,一边哭。走到开水房前,她没有进去,而是靠在潮湿的墙壁上,继续哭。

    ⑤自此之后,岳老师没有罢手,反倒是教他更多,甚至,跟他在一起的时间也更多。她跛着脚,跟在小病号后面,给他喂饭,让他喝水,还陪他去院子里,采一朵叫不出名字的花回来。小病号的病更重了,要转院去北京。听到这个消息,她夜夜难眠。

    ⑥深夜,借着走廊里的微光,她坐在长条椅上写写画画。她要在小病号离开之前,给他编一本教材。这本教材上什么内容都有,有古诗词,有加减乘除,也有英语单词。

    ⑦微光映照下的她,让人感慨:无论如何,这一场人世,终究值得一过。死亡是人人都无法逃脱的命运,但是你至少要留下抗争的痕迹。

    ⑧一大早,小病号就要去北京了。他跟病房里的人一一道别,自然也跟岳老师道别。可是,那本教材,虽说只差一点点就要编完,终究还是没编完。岳老师将它放在小病号的行李中,然后捏了捏他的脸,跟他挥手。如此,告别便潦草地结束了。

    ⑨几分钟后,有人在楼下呼喊着岳老师。开始,她全然没有注意,只是呆呆地坐在病床上不发一语。突然,她跳下病床,跛着脚,狂奔到窗户前,打开窗子。于是,全病房的人都听到喊声,是小病号。他在院子里扯着嗓子喊出来的竟然是一句诗:“唯有垂杨管别离!”可能怕岳老师没听清楚,他继续喊,“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喊了一遍,再喊一遍,“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⑩离别的时候,小病号终于完整地背出了那两句诗。岳老师却并没有应答,她正在哭泣——一如既往,她没有哭出声来,而是用嘴巴紧紧地咬住袖子。除了隐忍的哭声,病房里只剩下巨大的沉默。似乎人人都知道,此时此地,哭泣,就是她唯一的垂杨。

    (作者:李修文,有删改)

    【1】面对厄运,岳老师带着小病号留下了哪些“抗争的痕迹”?请简要概括。

    【2】岳老师两次大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具体分析。

    【3】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

    【A】可是,当她将病房当作课堂以后,某种奇异的喜悦降临了,她那终年苍白的面容上竟然现出一丝红晕。(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B】每一天,只要两个人一输完液,她就马上开始给小病号上课。(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4】本文以“唯有垂杨管别离”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栖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行程的终点,又是新行程的起点……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链条。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