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语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去吧,去吧,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遥曳。
B.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劫掠,脏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C.没有职业的懒人,是社会的柱米虫,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容赦的。
D.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表面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2、下列选项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新诗的崇高美是丰富多彩的。 ① ,如郭沫若狂飙突进的诗歌; ② ,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还有国家情怀和人类意识的勇于担当型的崇高……这种多姿多彩的崇高“传统”,在新时代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
A.①既有呐喊型的崇高 ②又有饱含热泪深情型的崇高
B.①既有饱含热泪深情型的崇高 ②又有呐喊型的崇高
C.①不仅有呐喊型的崇高 ②更有饱含热泪深情型的崇高
D.①不仅有饱含热泪深情型的崇高 ②更有呐喊型的崇高
3、依次填入下列文中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看一个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维广度,思维的广度决定着财富的多寡,而思维的广度又取决于思维方式。
②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前途。
③思维方式是自己可以支配的。
④所以,建立一种多元的思维模式,才能很好地化解问题,取得成功,从而拥有一个立体饱满的人生。
⑤如果你总是停留在那种非左即右、非黑即白、非错即对、非此即彼的单一思维方式里面,那么你永远只能在成功的外围兜圈子。
A. ①③②⑤④
B. ③②①⑤④
C. ⑤①②③④
D. ①②⑤④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作者斯诺于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
B.保护文化遗产时要依法、科学地进行分类指导、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C.举行升国旗仪式时,全体同学的目光和歌声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前的旗杆上。
D.这篇文章通过那些平凡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充分展现了主人公高尚的人格品质。
5、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拔河,古谓之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古用蔑缆,今民则以大麻絙①,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挂于胸前。分两朋②,两向齐挽。当大絙之中,立大旗为界,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胜,就者为输,名曰“拔河”。中宗时,曾以清明日御③梨园球场,命侍臣为拔河之戏。时七宰相、二驸马为东朋,三宰相、五将军为西朋。东朋人多,西朋奏“胜不平”,请重定不为改西朋竟输。韦巨源、康休璟年老,随絙而踣,久不能兴。上大笑,令左右扶起。明皇数御楼设此戏,挽者至千余人,喧呼动地。蕃客庶士④,观者莫不震骇。
(选自宋朝王谠《唐语林》)
(注)①絙(gēng):粗绳。②朋:群。③御:驾临。④蕃客庶士:蕃客指外国、少数民族的客人;庶士指平民和官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伛偻提携___________
(2)泉香而酒洌_____________
(3)杂然而前陈者_____________
(4)明皇数御楼设此戏 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上大笑,令左右扶起。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至于负者歌于途 多会于此
B.临溪而渔 已而夕阳在山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山间之朝暮也
D.常以正月望日为之 或异二者之为
【4】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划两处)
请重定不为改西朋竟输
【5】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说明乙文中拔河游戏的规则有哪些。
【6】乙文中明皇见证了众人参与的“拔河”游戏,甲文中太守见证了“众宾”参与的游戏,从中可以看出欧阳修和明皇的共同思想是什么?
6、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小题。
采桑子
[宋]朱敦儒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襟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注]本词为金兵南侵后词人离开故乡洛阳南下避难,途经今江西彭泽县的彭浪矶时所作。
【1】“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根据具体语境,请你在“枫叶”和“芦根”前面分别添加修饰语,突出“枫叶芦根”的特点。
【3】“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两句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7、综合性学习
“园无山不壮,山无水不丽”,2019年8月,昆明迎来了又一年的荷花节,在此期间,景区将向游客呈现白香莲、水晶白、睡美人、金珠落玉盘、人面桃花等20余个省内外品种的荷花,还有还有从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首次引种的、叶片可以承受名小孩重量的王莲。只要你走进大观公园翠湖公园,将能看到湖中满眼都是荷花的景致。学校组织以“荷花”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周末,你去大观公园观赏荷花,碰到几个小朋友在采摘荷花,你会如何劝说他们?
【2】你们班将要在这个月开展一次以“湖畔荷韵”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完成活动方案的策划。
①示例:以小组为单位周末到大观公园、翠湖公园拍照,收集图文资料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填空
① , ,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雪》)
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④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⑤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现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 。
⑥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山地回忆(节选)
我每天到河边去洗脸,河里结了冰,我登在冰冻的石头上,把冰砸破,浸湿毛巾,等我擦完脸,毛巾也就冻挺了。有一天早晨,刮着冷风,只有一抹阳光,黄黄的落在河对面的山坡上。我又登在那块石头上去,砸开那个冰口,正要洗脸,听见在下水流有人喊:
“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
这声音是那么严厉,我听了很不高兴。这样冷天,我来砸冰洗脸,反倒妨ài( )了人。心里一时挂火,就也大声说:
“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
我站在上风头,狂风吹送着我的愤怒,我听见洗菜的人也恼了,那人说:
“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
“你怎么骂人?”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
十月严冬的河滩上,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的边沿,在寒风里,她抱着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这该是早饭的食粮。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时心平气和下来。我说:
“我错了,我不洗了,你在这块石头上来洗吧!”
她冷冷地望着我,过了一会儿才说:
“你刚在那石头上洗了脸,又叫我站上去洗菜!”
我笑着说:
“你看你这人,我在上水洗,你说下水脏,这么一条大河,哪里就能把我脸上的泥土冲到你的菜上去?现在叫你到上水来,我到下水去,你还说不行,那怎么办哩?”“怎么办,我还得往上走!”
她说着,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登在一块尖石上,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
我哭不得,也笑不得,只好说:
“你真讲卫生呀!”
“我们是真卫生,你们是装卫生!你们尽笑话我们,说我们山沟里的人不讲卫生,住在我们家里,吃了我们的饭,还刷嘴刷牙,我们的菜饭再不干净,难道还会弄脏了你们的嘴?为什么不连肠子肚子都刷刷干净!”说着就笑得弯下腰去。
我觉得好笑。可也看见,在她笑着的时候,她的整齐的牙齿洁白得放光。
“对,你卫生,我们不卫生。”我说。
“那是假话吗?你们一个饭缸子,也盛饭,也盛菜,也洗脸,也洗脚,也喝水,也尿泡,那是讲卫生吗?”她笑着用两手在冷水里刨抓。
“这是物质条件不好,不是我们愿意不卫生。等我们打败了日本,占了北平,我们就可以吃饭有吃饭的家伙,喝水有喝水的家伙了,我们就可以一切齐备了。”
“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女孩子望着我,“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
“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八年。可是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总是要打下去,我们不会悲观的。”我这样对她讲,当时觉得这样讲了以后,心里很高兴了。
“光着脚打下去吗?”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我一时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问:
“你说什么?”
“说什么?”女孩子也装没有听见,“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也是卫生吗?”
“咳!”我也笑了,“这是没有法子么,什么卫生!从九月里就反‘扫荡’,可是我们八路军,是非到十月底不发袜子的。这时候,正在打仗,哪里去找袜子穿呀?”
“不会买一双?”女孩子低声说。
“哪里去买呀,尽住小村,不过镇店。”我说。
“不会求人做一双?”
“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儿,还够做一双袜子。”
她端着菜走了,我在河边上洗了脸。我看了看我那只穿着一双“踢倒山”的鞋子,冻得发黑的脚,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
【1】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妨ài(_______________) 浸(_______________)湿
【2】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女孩子的性格特征。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0、 (三)读书的习惯
钱歌川
①古今的大学者没有不勤读的,囊萤凿壁,比我们现在的一灯如豆,还要不方便得多,但学问就是这样得来。苏东坡说:“读破完万卷自通神”,可见学问并不难,只在多读,你如果手不释卷,必然会有成就,甚至偶然翻阅,也就开卷有益。
②可是现在很少有人手上拿着书本。终日终夜,不离开手机的人,我曾见到过,废寝忘食,手不释卷的人,却尚未遇到。一般人买书,大都是拿来作装饰品的,永远陈列在书架上,很少拿到手中来读。这些书要他们去读,条件很多,第一得有明窗净几,其次得有清闲,再次得有心情;地方不好不能读书,时间不长不能读书,心情不定也不能读书。懒学生还有一首解嘲的打油诗: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很好眠,秋多蚊虫冬多雪,一心收拾到明年。
③阔公子有了明窗净几,又有的清闲;但还是不能读书,因为他没有那种心情;穷小子终日忙于做工糊口,也没有时间读书;军人忙于打仗,商人忙于赚钱,政客忙于应酬,男子忙于做事,女子忙于说话,少年忙于寻乐,老人忙于怀旧,甚至闲人也忙于逛街,或坐茶馆,或凑热闹,似乎谁都不能读书。其实,他们并不是不能读书,而只是不去读罢了。要读书谁都可以读,决不受任何限制,读书的条件,就在养成读书的习惯,其余皆不足道。
④我认为要读书决不可等待那种无尽悠闲的到来才开始,应该随时随地地利用空余的时间来读,把那种读书的习惯,织入我们的生活中去,作为我们日常工作的调剂品。那么,事也做了,书也读了,一点光阴也没有虚掷。
⑤利用余暇去读书是轻而易举的,大家之所以不这样做,仅是因为没有这种习惯而已。英国人在电车上读书的风气很盛,每天都要出外工作,起码有一个钟头在电车上,预备一本书专门在车上读,不过几天也就读完了,日积月累,一年读四五十本书,也不算稀奇。我们对于这种废时不去利用,实在未免可惜。
⑥英国人利用废时读书,不仅在有规律的电车上,即便在饭馆菜馆中亦莫不为然。至于在休假日,夫妇约好同出游玩,丈夫至多取一根手杖就可以出门,太太则不免要去戴顶帽子。可是每当那丈夫在楼下等着太太戴帽子的时候,他照例翻开一本书来读,等他太太把帽子戴好姗姗地走下楼来,他手中的书,也就起码读完两章了。中国的丈夫却不晓得这样做,所以在楼下不仅独自等得心焦,而他太太一再地被他催促,也就老不耐烦,常常把一个快乐的计划,弄成不欢的结果。
⑦枕边有一本书,可以免得翻来覆去睡不着的苦,厕上有一本书,也就可以辟除恶臭,袋中有一本书,可以消除旅途的无聊。如果大家都有了这种读书的习惯,不仅国民的知识可以逐年提高,而且闲事也就不会有人管了。
【1】请你结合文意,说说“把那种读书的习惯,织入我们的生活中去”中“织入”一词的表达效果。
【2】说说第⑤段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下列对本语段中心论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要读书谁都可以读,决不受任何限制,读书的条件,就在养成读书的习惯,其余皆不足道。
B.要读书决不可等待那种无尽悠闲的到来才开始,应该随时随地地利用空余的时间来读。
C.只要想读书,随时随地都可以,关键要养成读书的习惯。
D.把那种读书的习惯,织入我们的生活中去。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新华社酒泉10月16日电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②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续,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段转移等工作,进一步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③目前,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组合体已进入对接轨道,状态良好,满足与神舟十三号交会对接的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摘选自2021年10月16日新华网)
【材料二】
①中国空间站命名为“天宫”,一般情况下驻留3人,在航天员轮换时最多可达6人,建成后将成为我国长期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它整体呈T字构型,基本结构包括1个核心舱,2个实验舱。核心舱用来控制整个空间站组合体,实验舱I和实验检Ⅱ分别连接于两侧。核心舱是空间站的主控舱段,主要对整个空间站的飞行姿态、动力性、载人环境进行控制。它包括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三部分,有3个对接口和2个停泊口。停泊口用于连接两个实验舱,一起与核心舱组装形成空间站组合体。对接口用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它飞行器访问空间站。实验舱I名为“问天”,主要任务是开展舱内和舱外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也是航天员的工作生活场所和应急避难场所。实验舱I配备了航天员出舱活动专用气闸轮,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配置了小型机械臂,可进行舱外载荷自动安装操作。实验舱Ⅱ名为“梦天”,具备和实验舱I类似的功能。实验舱Ⅱ还配置有货物专用气闸舱,在航天员和机械臂的辅助下,支持货物、载荷自动进出舱。
②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启动的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规划了“三步走”战略。从发射载人飞船将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到太空出舱、发射空间实验室,如今已走到第三步,即“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根据飞行任务规划,空间站工程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建造和运营3个阶段实施。为完成空间站建造,共规划了12次飞行任务。在长五B首飞后,将先后发射“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进行空间站基本构型的在轨组装建造,也规划了发射4艘神舟载人飞船和4艘天舟货运飞船,进行航天员乘组轮接和货物补给。11次任务的完成,将意味着中国空间站正式建成。空间站在轨运行期间,将面向前沿科学探索、人类生存和太空活动,支持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空间应用等活动。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5月11日《揭秘中国空间站》)
【材料三】
①6个月,是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长的新纪录,也是空间站运营期间航天员乘组常态化驻留周期。此时此刻,距离中国人首次进入太空已经过去整整十八年。
②从神舟五号的“一人一天”,到神舟十三号的“三人半年”,从太空首发到出舱行走,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太空还是那片太空,中国人奔赴星辰大海、和平利用太空的步伐从不止步。
③放飞中国心,圆梦九天外。载人航天是一项涉及众多科技领域的宏大系统工程,这条漫长的飞天路正是无数航天人用智慧、心血、拼搏甚至生命铺就,他们勇开“顶风船”,敢啃“硬骨头”,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把个人选择与党的需要紧紧相连,把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紧紧相连,一次次托举起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与尊严。
④星河灿烂,梦想无垠。梦想成就光荣,光荣又孕育着新的梦想。当“在轨驻留6个月”成为航天员乘组常态化驻留周期,当中国空间站迎来首位女航天员,当王亚平再次带着孩子们的眼睛去开启新的太空之旅,中国航天人的梦想也将飞得更高更远,中国人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也将贡献更多力量与智慧。
(摘编自新华网2021年10月16日《新华网评: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
【1】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宫”空间站主要由核心舱和实验舱组成:
B.“天宫”空间站的核心舱是空间站的主控舱段,用来控制整个空间站组合体,它包括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
C.核心舱设计有停泊口和对接口,前者用于连接两个实验舱,后者用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它飞行器访问空间站。
D.实验舱I“问天”和实验舱Ⅱ“梦天”都配有专用气闸舱,他们均可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载荷自动进出舱。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成为现实。
B.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发射载人飞船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实现航天员太空出舱,第二步是发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是建造空间站。
C.从神舟五号的“一人一天”,到神舟十三号的“三人半年”,当“在轨驻留6个月”成为航天员乘组常态化驻留周期,中国航天人的梦想也将飞得更高更远。
D.我国空间站具有内部空间大、方便居住等优点,适于在轨进行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空间应用等活动,它的建成将全面提升我国科学技术水平。
1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夜色中的一道光,给我们照亮前行的方向;生活中的一道光,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人生中的一道光,给我们指明旅途的意义。也许你有“那一道光”的故事,也许你有对“那一道光”的思考……
请以“那一道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③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