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治学严谨,勤奋敬业,对工作精益求精,锱铢必较。
B.“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参赛小选手,聪明伶俐,贻笑大方,小小年纪就记得很多汉字和词语,深受观众喜爱。
C.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栩栩如生的交响乐。
D.由于他刻苦练字,锲而不舍,所以他的书法艺术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妖娆(ráo) 汹涌(yǒng) 风骚(sāo) 成吉思汗(hàn)
B. 嘶哑(sī) 娉婷(pīn) 鲜妍(yán) 山肴野蔌(sù)
C. 呢喃(ne) 冠冕(miǎn) 飘逸(yì) 面面相觑(qù)
D. 勃发(bó) 凝望(níng) 忧戚(qī) 岸芷汀兰(tīng)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B. 有些地方的球迷,对主队的平庸表现绝不谩骂,而是将大家耳熟能详的老歌即兴换上新词,齐声歌唱,委婉地表达不满。
C.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D. 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轰鸣(hōnɡ) 调和(tiáo) 谷穗(suì) 成吉思汗(hàn)
B.冠冕(miǎn) 赦免(shè) 坍塌(dān) 强聒不舍(ɡuō)
C.绸缎(zhóu) 亵渎(xiè) 宽宥(yòu) 矫揉造作(jiǎo)
D.禅师(chán) ##dot## 涵养(hán) 广袤(mào) 形销骨立(xiāo)
5、古文阅读
《岳阳楼记》与《渑水燕谈录》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
(选自《渑水燕谈录》,有删改)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薄暮冥冥(2)锦鳞游泳(3)士大夫莫敢往别(4)若得为范公党人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3】甲文中描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什么作用?
【4】王质说“范公天下贤者”,从甲文来看,范仲淹之“贤”表现在哪些方面?
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归嵩山作①
王维
清川带长薄②,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释】①《归嵩山作》是王维从济州贬所返回之作。②薄(bó):草木丛生的地方。
7、综合性实践题
请你参加以“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综合性学习活动
(1)为 “构建和谐校园”请你拟写一个标语
(2)如果你校要举行“构建和谐校园”的演讲比赛。请你拟写一个开头(50字以内)
(3)你心目中的“和谐校园”是什么样的?请简述之。
8、古诗文默写。
(1)看红装素裹,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雪》)
(2)______________,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
(3)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表达了作者之痴——痴情于山水,亦痴情于故国的点睛之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真情实感,耐人寻味。李商隐别后相思,至死不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题》)催人泪下;刘长卿凭吊贾谊,怜君伤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沙过贾谊宅》)令人动容。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稠李子花,稠李子果
朱明东
①树叶黄,野果香,秋色映山梁。一串串豆粒般大小的黑果挂在树上。
②大兴安岭秋果并不多,稠李子算是一类。初到大兴安岭,家里的菜园子就栽着几棵稠李子树。它们其貌不扬,到了晚春,枝丫上才渐渐绽出白色的小花,一朵朵,一簇簇,散发出阵阵馨香。母亲问邻居大姐,这是啥花?邻居大姐说,树叫稠李子树,花就叫稠李子花,还结果呢,那果就是稠李子。
③一点一点,一粒一粒,稠李子树悄然出果,没几天,嫩嫩的幼果挂满了枝枝丫丫。可长着长着它就不长了。不长也就罢了,它却变黑了。结的那果还不如山里红大,样子也不比山丁子美。我跑到菜园子里摘了一颗放到嘴里。哎呀,可真涩。
④望着菜园子里的稠李子树,我心里长出一片不开心的草。我缠着父亲栽几棵樱桃树、沙果树或者杏树。父亲说:“没熟的果子咋能不涩?大兴安岭气温低,不是啥树都能活。”父亲缓缓坐到炕沿上,用火柴点了一支旱烟,深吸了一口后,为我讲起一个故事。刚开发大兴安岭时,正是数九寒天,岭上岭下到处飞雪。别说行走,就是想找条路都难。可铁道兵们没有被吓倒,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下,爬冰卧雪,战天斗地,硬是在莽莽群岭中建出一条壮美的铁路。那时候,铁道兵们生活很艰苦,稠李子就成了他们打牙祭的主要秋果。正值稠李子熟时,呼玛河两岸结满了又黑又亮的稠李子,可上游却发起大水来。一时间,洪水滔滔而下,将岸边建桥用的木材都卷进了河里。为了挽救国家财产,几名铁道兵乘船打捞木材。行至河中,船不幸被激流打翻。岸上的副班长付铁虎见状,毫不犹豫地跳入冰冷的呼玛河中,在把一名战友救上岸后,又毅然向河中奋力游去。怎奈水流湍急,一个浪头过后,付铁虎就不见了踪影,最后战友们在下游找到付铁虎的遗体……
⑤父亲眼睛湿润了,我则抽泣起来。父亲告诉我,要在大兴安岭扎下根活下去,光好看不行,还要耐寒有毅力,这样才会茁壮成长。到了秋天,稠李子熟了,它就会变甜。我默默倾听,父亲娓娓叙说。付铁虎牺牲后,铁道兵们在营地附近载了一排稠李子树。第二年春,这排稠李子树都开满了像雪一样白的花,离它们很远就能闻到馥郁的香。到了秋天,稠李子树叶黄了,每棵树的枝丫上挂满又黑又亮的果。
⑥能在大兴安岭生长的树,都是坚强的树。寒冷的日子,稠李子树忍寒受苦,任风雪肆虐,依然坚定生长。春风越岭,稠李子树绽放容颜,给大兴安岭回报灿烂的笑。风吹,它落花;雨落,它结果。当秋光洒满大兴安岭,稠李子不仅黑得明亮,也甜得醉人,颗颗吹弹可破。
⑦雨后出彩虹,北山公园越发清新。沿着林荫小道,我拾阶而上。静穆中,我发现北山公园除了郁郁葱葱的樟子松、落叶松等树外,还生长着一棵棵稠李子树。稠李子低调而随和,不显山不露水,平凡而朴素。山林中,河岸边,它都不独揽秀丽。它适应了大兴安岭这片土地,早已将自己的根坚实地扎了下去。
⑧稠李子本属落叶乔木,学名达乌里鼠李果,有药用功效。稠李子清热解毒,止咳祛痰。那年,母亲牙痛。邻家大姐告诉母亲,用温酒泡稠李子喝能止疼,一试,牙果然不疼了。打那以后,母亲每年秋天都要采一些稠李子,晾晒成干放入玻璃罐里以备药用。
⑨那年,我在湖北工作。母亲给我打电话:“想不想吃稠李子?要是想,妈给你邮点儿去。”我脑子里一下子涌出那圆溜溜黑乎乎的豆豆来。我连说:“妈,您可别邮了,怪难看的,还让人笑话。”放下电话后我才反应过来。母亲哪是要给我寄稠李子,分明是提醒我:无论走到哪里,都别忘大兴安岭,别忘在大兴安岭的爹和娘。殷殷切切,我终于在父母的召唤中,决定回到这片哺育过自己的土地。湖北朋友问,好好的为何要调回去?我笑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兴安岭的稠李子怎能离开脚下的山和岭啊。
⑩这些年,小城没少栽植稠李子树。稠李子树生命顽强,栽了就活。稠李子熟了,不需入山入岭就可随处相遇。与妻子在甘河公园散步,正走着,妻子用手指道:“瞧,稠李子!”路旁果真有一棵高大的稠李子树。它可比当年菜园子里的稠李子树高大许多。那上面结的果也比原来的黑,比原来的亮……
(选自人民网)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稠李子树其貌不扬,生命顽强,平凡朴素,具有清热解毒、止咳祛痰之药效。
B.作者借写铁道兵的故事,赋予稠李子以丰富内涵,赞美扎根恶劣环境顽强生长的精神。
C.第⑧自然段主要写稠李子果的药效和母亲晾晒稠李子,既丰富了文章内容,也为下文母亲要给我邮寄稠李子作铺垫。
D.文章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表达对稠李子的喜爱与赞美,先写稠李子其貌不扬,味道酸涩,我不开心,后写“我”对稠李子的喜爱,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稠李子顽强、低调、随和的精神内涵。
【2】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我”是怎样逐步认识、懂得“稠李子花,稠李子果”的?
【3】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 即从内容、写法、结构、语言等方面给文章加上评语。请按要求批注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任选一题作答)。
(1)一点一点,一粒一粒,稠李子树悄然出果,没几天,嫩嫩的幼果挂满了枝枝丫丫。(加点词语运用角度)
(2)父亲缓缓坐到炕沿上,用火柴点了一支旱烟,深吸了一口后,为我讲起一个故事。(人物描写角度)
【4】本文结尾意味深长,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妙处。
10、福与慧
①常听说:才子短命,才女薄命。真是天妒奇才?老天让身怀一把慧剑的,总是以锋利割伤了自己的命运?
②乍看世上的例子,你会觉得:有“慧”的人,就真是没有“福”,有“福”的人,总是那么“庸”,所以叫做“庸福”。有慧的人,总是那么“清”,一点慧光,像灵气一般地清逸,如何也不肯在“庸福”上常驻。细想一下,这也不是什么天命注定,实在和才人的个性有关,悲剧是个性造成的。
③才人总是过分焦躁,不能安分,不肯忍受生命的历程是慢慢开展以成其大的。像唐代的鬼才诗人李贺,二十七岁就夭死,他是一位急躁、悲观、激动的青年,自负早熟的智慧与才情,一遇挫折,就对现实否定,对人生绝望,他叫出:“我生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似枯兰!”才二十岁就忍不住“不得志”了。“看见秋眉换新绿,二十男儿那刺促!”才二十岁就想象秋容满面、老态得可怕了。因为急躁、悲观,所以作诗的时候,恨不能把心都呕出来才肯罢休,喜欢将生命作孤注一掷,不相信“安静可以养福”的道理。更不想想,连圣人孔子要到达“从心所欲”的生命境地,也要由“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逐步展开而来。
④才人总是过分敏感,不满现状,以一种叛道精神来与环境对立。如考场被罢黜的唐伯虎,在葬花于药栏东畔时大叫痛哭,后来林黛玉也作“葬花诗”,多愁善感的性格,加上鄙视庸俗,诅咒功名,拗执古怪而孤立无援,毕竟成了薄福的人。比较之下,薛宝钗就安分和厚、守拙柔顺。其实“福”就是“备”,“备”就是“百顺”,古人说:“日顺其常,福莫大焉。”但才人都厌恶庸常平顺,总想有些惊人之举,就像用夜明珠来照明,固然“奇”,却不如电灯烛火的“常”,奇的东西难以长久,所以庸常的福人能享终身的快乐,而卓异的慧人常抱幽恨。
⑤才人总是过分炫己,尽情宣泄,不把侪辈看在眼里。才人的“骄”如遇着外界的“妒”,骄妒互会,难免成一场祸事。像唐代写“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刘希夷,年轻就中进士,姿容又美,他的舅舅宋之问想把“年年岁岁”这联妙句据为己有,刘希夷起先答应送给宋之问,后来又到处宣扬这是他作的,一个骄,一个妒,宋之问就派家奴用土囊把刘希夷压死。刘希夷死时年未三十。这就如象因“牙”被擒杀,蚌因“珠”被割裂,才人以炫露招灾。
⑥再则才人常能“暴得大名”。对暴得的东西,人们常常不去珍惜,所以不懂惜福。才人又常有“出群”之想,于生命深处自觉有一种无边荒凉之感,所以常缺少一股慈祥安恬之气来享“福果”。才人又喜欢恃才任气,事到得意处,不肯留余以“养福”;言到快意处,不肯留余以“蓄德”,自以为那是真挚激烈,将灵光全发无余,因此总少一些浑朴的元气来广种“福田”。所以佛家主张“福慧双修”,把福配上德,多作“利他”之举,才可以把“慧光”保存下来。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①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1、
樱 桃
米吉安尼
⑴樱桃成熟了,通红通红的,像年轻的山区女人的血液。而在山区女人的心房下面,爱情的果实也成熟了。山区女人坐在自己茅屋的门坎上,在她苍白的面孔上有着鲜红的嘴唇,就像枝上的樱桃一样。
⑵樱桃长得多好啊!累累的果实把树枝都坠得垂下来了,随时都有折断的危险。山区女人心房下的重荷使她感到很难受,她无力站起来去折樱桃枝……
⑶樱桃树和山区女人都因自己的果实变得沉重了,大自然对她们满意地微笑。
⑷但是谁看见了大自然的微笑呢?山区女人想尝尝鲜红的果实以解除饥饿,因为她早就没有玉米了。剩下的一点玉米是做种子用的。明天就要把它们撒到地里,等待新的收成。
⑸唉,能吃点樱桃也好!这个有如生气蓬勃的春天的山区女人,这个有着像天空一样蔚蓝色的眼睛,有着像樱桃一样鲜红的嘴唇的山区女人,在忍受着痛苦……她在忍受着饥饿的痛苦。她的眼光是困倦而忧郁的。整个世界都使她感到憎厌,但她并不憎厌生活。在没有粮食吃的贫困中,生活在她看来仍然是可爱、欢乐和微笑的。她身上的果实,变成了沉重的、但却是幸福的重荷,重荷紧连着她的心。她看着樱桃,但是没法把它摘下来,樱桃挂得太高了。山区女人在沉思,由于弄不到樱桃而发愁。但当她想到弄不到樱桃是由于身怀重荷,而身怀重荷的原因又是由于夜晚的欢乐,她的烦恼就消失了,代之以愉快的感觉。
⑹面色忧闷的老婆婆站在茅屋的门坎上,眯缝着眼睛,春天的光亮使她睁不开眼。年轻的女人想说摘樱桃的事,但是她感到害羞。她站起来,慢慢地,有如风平浪静的天气里的小帆船,向樱桃树走去,拿着一根长杆子,想把樱桃树枝打断。但是她未能成功。她浑身出冷汗,抛掉杆子,坐在樱桃树下的地上了。
⑺山区女人叹了口长气,腹内一阵剧烈的疼痛。“如果是个女孩还不错……上帝保佑!……而如果是个男孩呢,也没有什么……等他长大了,挣一袋钱,替自己买个老婆。”
⑻“妈妈!”
⑼“干什么,孩子?”
⑽“我丈夫快回来了吗?”
⑾“他到哪儿去了?”
⑿媳妇的眼光没离开樱桃树,饥饿在折磨着她。由于饿,她最后的一点气力也失去了。
⒀“妈妈!你能不能替我摘点樱桃,非常想吃东西。”
⒁“我不能够,孩子,等你丈夫回来吧。”
⒂媳妇感到自己的心在收缩。她发出了呻吟声。身体内有什么东西在颤动。憎恨,无对象的、无情的憎恨涌上心头,扼住了她的喉咙,紧压住她的心,总也不肯松开……只有当她苍白的面孔上泪如雨下的时候,憎恨心才缓和下来。
⒃一个饥饿的、不幸的、怀孕的妇女,她能不能把孩子生下来?她的孩子能不能成为大自然的爱子?
⒄山区女人坐在地上呻吟。老婆婆慢慢地向她走去。在母亲的痛苦的号泣声里很快就加入了婴儿的哭泣声。他向世界宣称他的出现,在宇宙的这个不受注意的角落里,他向人类宣告自己的到来。
⒅春天的大自然在欢笑,因为鲜红的樱桃成熟了,穷人的孩子出生了。
【1】文章以“樱桃”为题,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画线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这个有如生气蓬勃的春天的山区女人,这个有着像天空一样蔚蓝色的眼睛,有着像樱桃一样鲜红的嘴唇的山区女人,在忍受着痛苦……她在忍受着饥饿的痛苦。(________________)
⑵憎恨,无对象的、无情的憎恨涌上心头,扼住了她的喉咙,紧压住她的心,总也不肯松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文本,分析山区女人的形象特点。
【4】文章以“春天的大自然在欢笑,因为鲜红的樱桃成熟了,穷人的孩子出生了” 简洁收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1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境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真好”是一种心灵的体验,“真好”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请以“有________真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写作。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班名。字体工整,卷面整洁。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