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澄迈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敬业与乐业》)

    B.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论教养》)

    C.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的,间不容发。(《精神的三间小屋》)

    D.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若有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我的叔叔于勒》)

  • 2、下列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博物馆里陈列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美术作品,画上的花鸟虫兽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B. 我们坚信教育可以成为一件美好的、慢的、自然而然发生的,不再是急功近利追求结果的事情。

    C. 家中的相册里,总有一些年代久远、发黄褪色的老照片。这些照片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D. 这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小姑娘,站在阳光下,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

    B. 我国古代有两个脍炙人口的典故,一是“曹冲称象”,一是“司马光破缸救人”。

    C. 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

    D. 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 4、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是(     

    A.这件事我明明不愿做,他却偏要我去做,这不差强人意吗?

    B.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了美好的景色。

    C.实现小康的宏伟蓝图是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的,不可能一挥而就

    D.他处理这类事情可谓轻车熟路,一点也不费力。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回答各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易:       (2)广:          (3)抢:

    【2】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3】秦王描绘“天子之怒”,唐雎极言“士之怒”,他们的用意有何不同?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朝)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停泊”的意思,表明诗歌情境发生的地点。

    B. 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 尾联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D. 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律诗却使他留名青史。

    2请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所蕴含的自然哲理。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综合运用

    老师布置学生收集并摘抄“中国古代家训”,为“说家风话家训”亲子主题班会做准备。下面是砚冰同学完成的作业。

    1砚冰想在标题后面补充一个词语,以强调这份作业摘抄了家训中的精华。你建议她用哪一个词语?中国古代家训

    2砚冰的作业在学习小组中交流,同学们纷纷发表意见。下列看法不妥当的一项是(   )

    A. 第②则家训强调了节俭的重要性,但无需时时提及。

    B. 第③则家训给我们的启发是凡事都应该早作准备才好。

    C. 家训⑤运用对比手法,告诫我们兴家立业需“勤苦俭约”。

    D. 五则家训蕴含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学生很有教益。

    3砚冰想把第一则家训中对偶的内容用书法写成竖幅的对联,张贴在家里书桌两侧的墙上。请你帮她设计书写的内容和形式,填写在下面。

    (左)   (右)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默写

    (1)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2)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3)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4)李清照《武陵春》中     化抽象为具体,写尽忧愁之沉重。

    (5)诸葛亮鞠躬尽瘁地辅佐刘备父子,得到人们极高的赞誉。这可借用辛弃疾的词句   来概括。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议论文阅读

    奋斗是最可靠的“颜值”

    ①“颜值”是当前社会热词,人们关注和重视外貌,喜欢用各种方式提升自己的“颜值”。甚至有不少毕业生因为即将面试而走进整形医院,希望通过整容为面试吃一颗“定心丸”。

    ②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拥有让人赏心悦目的容颜,确实更容易给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增加一份竞争的筹码。但是,任何整容手段都会有风险,美貌也有保质期,稍有不慎,美容不成反毁容;更何况,再美的容貌也有老去的一天。

    ③一个人一生最可靠的美丽是奋斗。

    ④奋斗增添丰富的知识。奋斗的人励志勤学,刻苦磨炼,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增长自身才干,能够健康成长不断进步,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这才是美的源泉。 。与其冒着巨大风险去动刀,不如多花些时间和精力读书、思考、实践 ,去丰富自己的精神内涵,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⑤奋斗塑造美好的性情。奋斗的人,最开心,俗话说“相由心生”,内在善良温暖的人必然眉眼柔和,内心坚定乐观的人必然经常喜在眉梢,而内心忧郁自寻烦恼的人往往愁眉苦脸。你也许不能决定五官的组合,但能决定五官组合而成的表情;你也许无法决定五官的形状,却可以决定五官呈现的柔和度。

    ⑥奋斗形成出众的气质。中国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高尔基也说过,“学问改变气质”。对生活乐观、对未来有信心,就是最好的美容。即使相貌不济也不必自卑,相反,努力奋斗积极进取,就会让自己的眉宇间散发出生动、智慧的神采,继而鹤立鸡群,脱颖而出。

    ⑦奋斗才是最可靠的“颜值”。只有努力掌握创新创业的本领,提升内在的核心竞争力,自信地融入时代发展的滚滚大潮中,才能划出最美丽的弧线。

    (选自《湖北日报》,有删改)

    1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一个人一生最可靠的美丽是奋斗。

    B.作者不赞成整容是因为他认为任何整容手段都会有很大风险,而且整容也无法改变五官呈现的柔和度。

    C.第⑥段采用道理论证证明了“奋斗形成出众的气质”这一观点。

    D.作者针对社会上的注重颜值而不注重内在奋斗的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很有现实意义。

    2如果要在第④段中横线处加上一句话,下面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A.邓稼先年轻时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投身于艰苦的“两弹一星”研制工作。他的青春是奋斗的,也是美丽的。

    B.“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好男儿多读书,丰富自己的内在,对于当下社会是很有必要的。

    C.“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一种多么值得推崇的高尚境界啊。

    D.孙敬悬梁,苏秦刺股,车胤囊萤,孙康映雪,古代这些名人在奋斗中都为自己赢得了千古美名。

    3请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

  • 10、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大地的恩典

    杜怀超

    ①在江南,我时常遥望家乡的那片竹林。

    ②对于竹子,我处于一种远距离的仰望或者审视中。它于我,或如千年的深潭,或如捉摸不透的阵风,空行处唯有水声一般漫滤过来:竹林深似海。这也不是雨打竹林的声响,猜不透道不出其中深藏的未知和遮蔽的隐语。

    ③对于竹子,父亲与我看法截然不同。父亲是从一根竹扁担开始与竹耳鬓厮磨的,磨得光亮的半月型长扁担,与父亲时常纠缠在一起,使得父亲瞬间有了担山填海的力量,一种承担着苍茫大地的力量,养活了一家人的生活。父亲和竹子挨得那么近,皮肤挨着皮肤,骨头连着骨头,以至在手搬肩扛之间,我听到了骨头与竹节的窃窃私语声。当然,父亲总是默不作声,至疼痛处他也只会咧嘴一笑。

    ④我不理会父亲对竹的迷信和虔诚。在我六岁开始扶起歪歪斜斜的竹毫,在宣纸上战战兢兢地涂抹下重重的一笔后,弃笔逃离。但父亲就像老鹰捉小鸡般又把我抓回来。我老老实实地重新捡起毫,继续在宣纸或者红纸上描摹虔诚、图腾和吉祥。

    ⑤父亲也完全不理会我的委屈,他只纠结我对竹毫的亵渎和无知,以致多年来,我一直在书桌前挺直身子,坚守着对竹毫的执笔姿势。父亲呢,在门前的田畴上,种下一片竹林。四季里,把竹子枝条捆扎起来,做一柄扫帚,在旷野里扫荡着秋天。

    ⑥我是在历史的河流里认识竹简的。最初的文字里,竹简是一座立体凝固的雕塑,在时间的刻刀里留下他们刀砍火烧的背影。父亲不懂竹简,即使竹叶大的象形文字,他也是看不懂的。但这不能阻止他对文字的向往。在我夜晚习字的空闲里,他也会郑重地拿起竹毫,在空中比划一番,那举止与深情,分明是我多年后仰望庙宇般的神圣或对万物生灵般的虔诚。确实也是,一行行端庄的文字,当我们给予它生命,谁能窥尽其中的叱咤风云?在竹简深处,或者说在竹海深处,父亲是无法窥知内部世界的,诸如竹子的暗语与象征,比如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此父亲是一片茫然。

    ⑦父亲要做的就是怎样从文化的战场转移到生活的舞台上。对文化他没有发言权,而在生活的漩涡里,他就是自己的主宰者。他可以从竹枝上取下一节,打磨成祖母手中的捻线陀,纺麻线、棉线他可以用竹片打制成厨房里的砧板,甚至可以花上十天半月的时间,用上好的竹青编织成憩息的竹席、躺椅之类。父亲对竹席有着独特的情怀。即使在农历的五月或者秋收正午,只要有了它,疲惫与艰辛就会逃得无影无踪。累了就和衣而睡,醒来则投入劳作。他侍弄庄稼、竹子的模样和我在纸上写生字没有两样。在旷野里不停劳作、奔跑的父亲,正是一棵竹子,一棵在风中奔跑的竹子。在一起十年的光阴里,凄风苦雨,冰刀霜剑都没有折弯它,即使在最黑沉沉的深夜里,依然发出铿锵的回音。

    ⑧父亲对竹子或竹制的事物,总是有着命里的熟稔和暖温。即使老了,他依然握一支竹质扬杖江南,看到我书房里摆放一盆花草,我告诉父亲它叫文竹,他竟然不以为然。看着眼前纤弱的盆中之竹,他迷茫的眼神里还有一丝轻蔑。文竹,文竹,这也能算竹?是的,一段文字的力量怎么能比得了件竹器的重量,也没有春笋从大地深处,穿破一冬的禁锢,直刺云天的竹子。父亲临回老家时,居然在门前给我种上一丛竹子。

    ⑨心情低谷时,我总会搬一竹椅,陷在里面看父亲种的竹林。当竹子看我时,我不知道父亲是不是在老家也一样地打量着我?父亲曾对我说过,竹子是很神秘的,一夜之间可长高一米呢,最终同大树般高大,它还能开花呢。事实上,见过竹子开花的人并不多,以至于不少人认为竹子根本就不开花。父亲说这话时发出罕见的叹息声。后来我才知道,竹子终身只开一次花,花上数年、数十年的时间积蓄,一朝迸发,然后死去。花期就是死期。对着老家的方向,我泪眼婆娑。

    ⑩我很少给父亲买什么礼物,一是他会心疼我花钱,一是他的喜好我也不甚清楚。后来我给他寄去——整套用自然生长的竹子提取原生态纤维素制作的衣物,他竟甚是欢喜。父亲一生爱竹,就让竹子从他的手足皮肤血脉和骨骼出发,与父亲融为一体吧。父亲来电说,这衣物有竹子的味道呢。我哑然失笑,如果夜晚仔细倾听的话,它还会和你一同呼吸呢!

    念及此,我看到一株高大挺拔的竹子,正走向大地上菩萨般的父亲,直至生命深处,随即竹涛涌来。

    (节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

    2请从语言运用和情感表达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3说说文章第⑩段中“我”为什么给父亲买了一套用竹纤维制作的衣物。

    4通读全文,说说你对文题“大地的恩典”的理解。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绿秋

    曹化君

    ①门卫又换了保安。

    ②上个保安还没认太清,如果脱去工作装,如果出了小区门,就完全认不得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差不多换了五六个了,比走马灯走得还快,都是自愿离开的。

    ③罪魁祸首是一个来小区捡拾破烂的老太太。她哪里是来小区捡破烂?是上班,比上班还勤,从周一到周日,每天都来,一大早就来,围着垃圾车瞅,扒,翻,挑,认真耐心的劲儿仿佛有人将一枚钻戒掉进垃圾车,恰好被她看见。

    ④阳光漫进垃圾车的时候,小区的人陆续出动,恰逢她翻到高潮,垃圾们飞扬跋扈着,仿佛人侵占了它们的地盘似的,四仰八叉地卧在地面、甬路,呼呼冒着浊气与人对峙。有人实在受不住,对她说,请注意点儿公共卫生。她接到宣战书似的,严肃起面孔,调集全身气力,沉闷而很有气势地说,碍你啥事!仿佛再回嘴就要把对方生吞活剥了似的。那人就去找保安。

    ⑤保安警告她要注意公德,她不理。保安说再这样就不让你进小区了,她便低眉顺眼起来,连说好好好,注意公德。门卫很有成就感地转身走了,才走出去一两步,她可劲儿朝地上吐一口,该怎么飞扬还怎么飞扬,该怎么跋扈还怎么跋扈。保安再走过来时,脸色就不那么淡定了,说话的语气也硬邦起来。她若有所思地清清嗓子,突然说,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俩人就开始吵。她突然伸出比手臂长出几倍的铁钩子,挑起一撮垃圾抛向保安。保安向队长吐诉,队长脸一沉,这点儿小事都搞不定,要你何用?

    ⑥下一个保安仍然搞不定这点儿小事,于是门卫开始走马灯似的换人。

    ⑦小区人一肚子火气没处撒,便给她起了个外号,会说话的苍蝇。会说话的苍蝇和保安又吵起来了。会说话的苍蝇比母老虎还瘆人。会说话的苍蝇比会飞的苍蝇还可恨……

    ⑧新保安来后的第三天,我去门岗取件。他没话找话地说,听说有个老人每天来小区捡拾垃圾。心想,他定是初来乍到,想找人说说话儿,又不知道说什么。我应付一句转身朝门外走去,看见她,推着三轮往外走。我告诉保安,她就是你要打探的那个老人。

    ⑨话音未落,保安擦着我的衣角小跑出去,停在她面前,笑灿灿地不知道说了句什么。她瞄他一眼,继续往前走。保安跟在她后面,挪移着,嘴唇不停地翕动着。她忽然转过脸来,望着他,表情软和和的。她忽然开启嘴唇和他说起什么,脸一沉,蹬上三轮走了。

    ⑩一天,经过垃圾车,我顺手将手里的破纸箱丢进去,保安走过来说,以后像纸箱这类可回收的东西丢外面就行。我这才猛然想起,有些日子没见着她了,而且垃圾车的盖子总是盖得严实实的,再不用憋气或捂鼻孔了,地面、甬路也干干净净的。不禁佩服起他来,赶走了会说话的苍蝇,既顺了小区人的心,自己又平添一份收入。

    又一天,走到大门外那棵光秃秃的合欢树下,保安从玻璃窗里朝我招手。我走进门去,他指着桌上的一个纸箱说,大娘送来的,说是她家菜园里种的,送给大家尝尝鲜,并让我替她谢谢咱小区的人。

    大娘?谢小区的人?保安听到我的心声似的,笑着说,就是来咱小区捡拾垃圾的那个老人,我给她说,小区的人看她恁大年纪了,商量好把能卖钱的东西放一起,让她每天晚上七八点钟来拿就行。

    伸手打开纸箱,翠碧的绿涌进眼睛,又从眼睛溢出来,看哪儿,都是簇新的绿。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1年第10期,有改动)

    【1】请以“大娘”为叙述对象,简要概括选文情节。

    _____→大娘被保安警告________→大娘结识新保安→_______

    【2】结合选文,请用第一人称将第⑨段划线句人物说的话补充完整。

    保安跟在她后面,挪移着,嘴唇不停地翕动着。

    【3】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垃圾们飞扬跋扈着,仿佛人侵占了它们的地盘似的,四仰八叉地卧在地面、甬路,呼呼冒着浊气与人对峙。

    【4】《智慧与生活》杂志设有“生活百态”和“人生哲理”两个专栏,如果你是本刊编辑,收到《绿秋》这篇来稿后,你会考虑将它放在哪个专栏?请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理由。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吃”组成的汉语词汇不胜枚举。如:吃苦、吃亏、吃醋、吃透、吃得开、吃小灶、吃独食、吃老本、吃后悔药、靠山吃山等。“吃”,可谓意蕴无穷。相信这些词语一定会引发你的联想与思考。

    题目一:从画横线的十个词语中,任选一个你最有感触的词语做标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没有 ,哪有 》,然后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