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酒泉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创作的一首诗。它不仅赞美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和多娇,更重要的是赞美了今朝的革命英雄,抒发了作者伟大的抱负。

    B.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婵娟指月亮,汗青指史册,须眉指男子,手足指兄弟,伉俪指夫妻。

    C.《乡愁》是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创作的一首现代诗。诗中借助邮票、船票等四个意象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以及渴望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D.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古体诗向近体诗的演变使诗歌在格律、形式和艺术技巧等方面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虽然人生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我们有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不自暴自弃,就可以突破困难,走向成功。

    B. 和几位同学去唱歌,我提议唱校歌以纪念校园生活,结果大家面面相觑,都表示“全忘了”。

    C. 生活窘迫的沈复,自芸娘殁后常到城郊探望爱妻墓,每次都哭得不省人事,日落山头后才踉跄而回。

    D. 我校体育健将凯旋,同学们箪食壶浆列队欢迎他们。

  • 3、(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唐 ]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唐 ]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注】唐宝历二年,刘禹锡遭贬谪,二十三年后返洛阳,时逢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即席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刘禹锡便也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

    下列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两诗一赠一酬。甲诗豪放开朗昂扬,富含哲理;乙诗直率坦诚低沉,通俗易懂。

    B.甲诗颔联“闻笛赋”“烂柯人”用典表达对友人的怀念,抒发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C.乙诗颈联运用比喻、讽刺的手法,表达对友人的赞赏、同情、不平。

    D.两诗尾联直抒胸臆。“才名折”“长精神”,一个感慨命运是被才名所累;一个表现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歌曲《成都》被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

    B.人们早就听腻了这套说教,他却仍然强聒不舍

    C.三年的初中生活,大家共处的一幕幕浮光掠影,将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美好记忆。

    D.观赏日出的人们,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文言文阅读

    (一)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日:“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二)

    李家洼佃户董某父死,一牛,老且跛,将鬻于屠肆。牛逸,至其父墓前,伏地僵卧,牵挽鞭捶皆不起。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忽邻叟刘某愤然至,以杖击牛日:“其父堕河,何预于汝?使随波漂流,充鱼鳖食,岂不大善!汝无故多事,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致其奉养,病医药,死棺敛。且留此一坟,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汝罪大矣!就死汝分,牟牟者何为?”盖其父尝堕深水中,牛随之跃入,牵其尾得出也。董初不知此事,闻之大惭,自批其颊曰:“我乃非人!”急引归。数月后,病死,泣而埋之。

    (注)①鬻(yù):卖。 ②牟牟:通“哞哞”,牛叫声。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元之 ( 责备 )   B. 医治之 ( 邀请 )

    C. 一牛,老且跛 ( 留下 )   D. 之使出 ( 牵,拉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2)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

    3人与动物亦可心灵相通。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两篇文章共有的思想意义。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苏东坡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用优美的语言具体描绘“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2)古书有云:“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王维此诗却反其意而用之,请结合本诗谈谈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相关题目。

    (材料一)某中学九年级决定召开一次年级家长会,但邀请信刚发到学生手里,老师就犯难了。

    学生甲:“老师,我妈打工去了,不在家。”

    学生乙:“老师,我家里只有奶奶,爸妈都打工去了。”

    学生丙:“老师,我这一年都是在邻居家住的。”

    第二天,按时到校开家长会的人不到总数的五分之一。

    (材料二)某记者对90个外出务工人员的随机调查结果:90人中,外出务工时间在6个月以内的为9人,占被调查者的10%;外出半年至一年的为25人,占27.8%;外出1年以上的为56人,占62.2%。

    (材料三)某新闻记者报道:工作忙、生活压力大,是现在很多年轻父母的生活现状。忙了这头,忙那头,孩子似乎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呼吁家长们深思:我们为自己的孩子做了些什么?

    (1)以上材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小明是八年级的一名学生,两年多的初中生活一直由妈妈照顾。近日,常年在外地打工的爸爸打来电话,说给妈妈找了一份工作,让妈妈把孩子托付给邻居孙阿姨照顾,每月按时寄钱给孙阿姨就行了。

    王小明爸爸的做法显然是不妥的。假如请你作为班级代表打电话劝阻,你会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以上三则材料后,你最想对那些整日忙于工作的父母说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古诗文名句填空。

    (1)浩荡离愁白日斜   。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2)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海内存知己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关山万里,最忆是旧时风物。酒醉挑灯看剑,旧梦回,角声起,辛弃疾英雄迟暮却依然魂系弓马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峥嵘岁月,最恨是壮志难酬。未遇明主,诸葛亮虽心怀天下,徒空叹     淡泊明志,卧守南阳。(诸葛亮《出师表》)

    (6)在《赤壁》一诗中,诗人感慨英雄成败的两句诗是:     杜牧《赤壁》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关于“正能量”的主题阅读

    (材料一)

    马年春晚上开心麻花的小品《扶不扶》中,一句“人倒了可以扶起来,人心要是倒了就扶不起来了!”传遍了大江南北,笑料十足的小品演绎,不仅仅是讽刺了一个可怜而有可悲的社会现象,更多的是影射出当今社会人心的冷漠。

    无独有偶,就在小品播出后不久,新闻中、网络上报道了多起因摔倒而无人敢扶或是被人扶起后被诬陷的一幕一幕。2015年4月18日,跟团到北京旅游的周阿姨,在八达岭长城脚下摔倒,面部朝下,十几分钟后,赶到的老乡将她扶起送医,但最终没能抢救过来。49岁的周阿姨死因是摔倒时失去意识,面部朝下,嘴和鼻子贴地致使无法呼吸,脑重度缺氧,最终导致死亡。

    (材料二)

    近日,支付宝推出了一款名为“扶老人险”的险种。截至20日晚间,投保人数已超过5万,“80后”和“90后”是绝对的主力,其中“90后”在所有投保用户中超过57%。

    记者采访了解到,“扶老人险”保费为3元,保期一年。投保后,如果不幸发生“好心扶起受伤老人反而被讹”的意外状况,投保人最高可获得2万元的法律诉讼费用赔偿。除此之外,“扶老人险”还会赠送投保人全年的法律咨询服务。

    (材料三)

    我们都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每个人都在传递正能量活动中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一个角色。有人是传递正能量的发起人,精神最为可敬;有人则是正能量的忠实传递者,也颇难能可贵。然而,还有一种人,是“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杨朱之徒,对别人的帮助和支持一概来者不拒,却不肯为别人送去一点正能量,正能量的传递到他那里就戛然而止。我们若能做一位正能量的发起人,那自然是最为光荣的,退而求其次,也应做一个正能量的忠实传递者,无论如何,不要让正能量的传递终端在你的手里。

    正能量的传递,就投入和产出之比,可以说是世界上社会效益最好的一项活动。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其影响之大自不必说,就是平时生活中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和颜悦色的问候,一次热情周到的服务,或给老人让个座,帮盲人过马路,扶起摔倒的孩子,举手之劳,片刻之功,也同样可以使人感到正能量无比,并影响到他也去把正能量传递给别人。比如,坐过劳模李素丽公交车的乘客,接受了她热情周到的服务,一天都会暖洋洋的,也可能会用同样的心情和态度去服务他人,传递正能量。而被人民好公仆吴天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感动的居民们,也会很自然地把对吴天祥的感激之情用于自己的工作上,去奉献正能量给别人①……他们都在积极地发起或传递正能量,在他们周围,就形成了一个个充满温馨友爱的小环境,而这样的小环境多了,社会的大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我们正在建设和谐社会、美丽中国,需要源源不断的正能量作为动力支持,以使人们心态更加积极、阳光,风气更加淳朴、和善。那么,每个人都应力争做一个正能量的发起人或传播者。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做到“力到处,常行好事;力欠处,常有好心”②,就值得称道嘉许,就是一个合格的正能量传递者。那么,坐而论道,不如身体力行,让我们大家都投入传递正能量的队伍,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传递正能量,就从每天早晨开始,从每件小事开始。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周阿姨的死亡不仅仅是讽刺了可怜而有可悲的社会现象,更影射出当今社会人心的冷漠。

    B.只要投保了“扶老人险”的险种,一旦发生“好心扶起受伤老人反而被讹”的意外状况,投保人最高可获得2万元的法律诉讼费用赔偿。

    C.“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人,就是对别人的帮助和支持一概来者不拒,却不肯为别人送去一点正能量的人。

    D.文章最后一段中的“坐而论道,不如身体力行”,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中学生,传递正能量,也要量力而行。

    2请你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事例,说出你对画线句②“力到处,常行好事;力欠处,常有好心”含义的理解。

    3请你说说(材料三)的画线句①中,列举李素丽和吴天祥的事例有何作用。

    4英国心理学大师理查德·怀斯曼的《正能量》出版后,“正能量”成为最受大家欢迎的流行语,结合三则材料,说说你对社会“正能量”的理解。

  • 10、千古第一是坚持

    ①坚持是一首歌,是人生永恒的主题。

    ②“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在事业的征途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万事如意,随时可能遇见各种困难,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遭受许多干扰与矛盾,甚至经历失败与挫折。所以说,我们必须坚持,必须具有坚忍不拔之志。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他们与一般人有不同的特点,那就是不被一时的困难所吓倒,能够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折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无所畏惧奋勇前进,百折不挠争取胜利。

    ③迎着困难上,就要咬牙坚持。英国的达尔文说:“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大禹治水,劳身焦思,持之以恒,凭着对水利建设的热爱,凭着对老百姓负责的态度,在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建万代功勋。但是洪水泛滥,山顶、丘陵、田野、房屋被淹没,百姓溺死无数。大禹受命于危难之中,道路补不畅,只有靠脚奔走,穿梭于崇山峻岭之中。以疏导之法,率众挖深田间山沟,聚细小之浊,流向河渠,而又至河流。就这样,大禹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历经艰难险阻,治理水患得以成功,受到人民群众无限爱戴。

    ④屡败气不馁,就要拼命坚持。周文王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楚汉相争之时,刘邦与项羽之比,实力相差悬殊,刘邦屡次战败,束手无策,东奔西逃,狼狈不堪,几乎丢了性命。在逆境中刘邦之所以死里逃生,屡败而能战,始终在精神上立于不败之地,源于他顽强的毅力,以致于处于极端困难与厄境之下,皆能顶得住,毫不动摇,拖得项羽精疲力竭,汉军最后在垓下一战以破楚,逼使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赢得了决定性胜利。对此,苏东坡评价说:“观夫高祖之所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忍之间而已”。

    ⑤身残志不残,就要努力坚持。钱学森说:“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身体残疾的形成,有先天也有后天,不管什么原因,皆是人生之不幸。意志薄弱者,必然垂头丧气,甘受命运的摆布。而那些坚忍不拔、有着顽强拼搏精神者,身残志不残,意志更加坚定,始终持之以恒,最终完成一般人难以完成的事业。春秋末期左丘明,任鲁国大夫,双目失明后,仍然日夜操劳,著作不息,历时30余年,一部纵贯200余年、18万余字的《春秋左氏传》定稿,文字优美,记事详明,其历史、文学、科技、军事价值不可估量,为历代史学家和文人所推崇。

    ⑥忍辱以负重,就要顽强坚持。李斯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战国时期,有一个魏国人叫范雎,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相国魏齐鞭笞而死。魏齐还命人用席子把他卷起来,丢进厕所,让喝醉的宾客轮番在他身上撒尿。后来范雎得以逃脱,受到秦王赏识,改变了战国时代的政治格局。范雎受辱后没有破罐子破摔,而是选择坚持,从死里逃生,以其不屈不挠的顽强坚持,最终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和抱负,帮助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⑦千古第一是坚持;人生何处不坚持,人生时时要坚持。坚持是一首歌,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不管是否时过境迁,是否路远途近,只要是认定了的事,就要坚持走下去,直至成功的彼岸。

    【1】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2】下面哪一则材料适合作第⑤段的论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材料一: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止,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朱熹

    材料二:8岁突发疾病,只能依靠轮椅行走的史怡杰,在逆境与苦难中自强不息,坚持奋斗,终于如凤凰涅槃,受到了5所世界名校的青睐。

    【3】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全文并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坚持不懈的意义。

    【链接材料】190次实验,190次失败,190次从头再来。第191次,屠哟呦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在60摄氏度下获得了青蒿提取物。发现其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屠呦呦终于在第191次实验中取得了成功。2015年10月5日,她因在疟疾治疗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11、阅读《谈读书》 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①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②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③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④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⑤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1选段第①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2第②至⑤句阐述的观点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你在课下,一定搜集了一些读书的名言警句,请写出两句来。

    4结合你的阅读经验,谈谈某一学科或某一本书对你性格的影响。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材料: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张富清,男,汉族,1924年12月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1948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1月转业到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先后在城关粮油所、县粮食局、县纺织公司、三胡区、卯洞公社、县外贸局、县建设银行工作,1984年12月离休。

    2018年11月湖北来凤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采集信息,一位退役老兵的物品震惊了现场所有人,红布包裹一层层打开,人们发现94岁的退役军人张富清,竟然是一位战功显赫的人民功臣。

    张富清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新中国成立后,他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到偏僻的湖北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采用你擅长的文体;②不得抄袭;③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