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泸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B. 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数字阅读、网络阅读方兴未艾,图书馆的传统职能正逐渐发生变化。

    C. 九寨沟之奇,奇在水,奇在云,奇在雾,奇在乍晴乍雨,波光云影,色彩概斓,如梦如幻,不由得让人惊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D. 官府的横暴和百姓的苦难,深深刺激着杜甫的心灵,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的“三吏”“三别”,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 2、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按照国家基础标准50%的比例核定补助标准

    ②即小学每生每年500元,初中每生每年625元

    ③从今年秋季学期起,我市将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生

    ④此外,我市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强学校食堂建设,改善供餐条件

    ⑤以及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等四类家庭经济困难非寄宿生归入生活补助范围

    A.③⑤①②④ B.③⑤②①④ C.④③⑤①② D.④①③⑤②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要身临其境地为他人着想,在公共场合自觉地佩戴好口罩。

    B.每到节假日,新风市场的顾客摩肩接踵,络绎不绝,一派热闹景象。

    C.我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天子山顶那尊铜像,它矗立在蓝天下,光彩夺目。

    D.少年正青春,我们要静心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

  • 4、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罗切斯特放火焚烧桑菲尔德庄园时,不慎烧瞎了自己的眼睛。简·爱得知后离开圣约翰又回到他的身边。

    B.保尔被神父赶出学校后在车站饭馆辛辛苦苦干了两年,后来结识了冬妮亚,两人成为好友,后来因为思想上的分歧决裂。

    C.鲁迅回忆父亲的病时认为自己对父亲最大的错处是听了衍太太的话,在父亲临死前拼命叫他。

    D.真假孙悟空都神通广大,沙僧、菩萨、玉帝、唐僧、地藏等均不能辨出真假,直至来到如来佛祖面前,被佛祖轻而易举判出真假。真悟空打死假悟空,师徒团聚。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登南昌滕王阁,赣大水西来注北,阁与水称,杰然大观,然滕王不若武昌黄鹤楼。虽水与滕王来去不殊②,,而楼制工巧奇丽,立黄鹄矶上,且三面邻水,又西对晴川楼,汉阳城为家,总之有不如岳州岳阳楼。君山一发,洞庭万顷,水天一色,杳无际涯,非若滕王、黄鹤眼界可指,故其胜为最,三楼皆西向,岳阳更雄。

    (节选自王世性《广游志》)

    (注)①杰:高大。②殊:差别。③眼界:视力所能看到的范围。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然则北通巫峡  然则:______________

    (2)杳无涯 际:______________

    (3)故其为最  胜: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三楼皆西向,岳阳更雄。

    3语段(一)中的“前人之述”指的是什么,而作者范仲淹想写的与“前人之述”有什么不同?

    4语段(二)运用什么手法,突出表达了什么?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王安石的《孤桐》一文,完成小题。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注)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②愠:疾苦、怨愤。③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孔子家语》记载:帝舜一面弹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1)前三联写出了孤桐哪些特点?

    (2)诗人借“孤桐”的形象表达怎样的人生态度思想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识记词义) 请把下列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

    (1)骇人听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美好的风度神韵(多用于女子)。

    (3)________:丢脸;不体面。

    (4)________: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

    (5)________:形容有顾虑,有话不敢直说或说话含混不清。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②高处不胜寒,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③秋草独寻人去后,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________________,夕贬潮州路八千。(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⑤浮光跃金,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⑥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⑦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李白《行路难》(其一)里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样,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2)默写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汤小小的《假如没有了小拇指》一文,完成题。

    在很多人看来,小拇指都是可有可无的,就拿玩手机来说,不管你习惯用大拇指还是用食指,或者用中指,反正,都没小拇指什么事儿。它真是手指家族中最清闲最没用的一个小成员,就像阑尾,除了让人多份牵挂,其他的,纯属多余。

    事实真是这样吗?

    为了验证小拇指的功用,有人做了个有趣的实验,邀请一些男士女士,让他们随意使用手机,发短信,查找联系人,浏览新闻,QQ聊天,想干吗干吗。而这个过程中,你知道你的小拇指在干吗?

    据观察,它没有如你所想的那样,在一边又清闲又无聊地观望,它比所有的手指更忙碌,因为它全程支撑着你的手机,它那薄而小的皮肤,就是一个超级稳定的固定架,让其他的手指可以天马行空,随意做自己喜欢的事。

    如果没有这个支撑架,情况会怎样呢?当所有参与试验的人,把小拇指刻意挪开时,他们首先发现,离了小拇指,真的没什么大不了,所有的事依然可以照做。但紧接着,他们又有了新的发现:打字速度下降了,点击的位置不精确了,手机反应迟钝了,还一不小心就会从手中掉下来。

    实验的结果就是,小拇指能够帮你更好地玩转电子产品,那么,除此之外,它还有别的作用吗?

    连研究人员都曾经认为,在人类起源之初,大拇指的出现对于石质工具的使用和制作意义重大,是它推动了人类的发展,而小拇指,根本没有任何功劳。直到1988年,某研究团队研究了石器工具制造过程中上肢肌肉的运动水准,结果发现,只有依靠小拇指,人们才能抓紧石芯,才能制造出工具。

    也就是说,小拇指能够帮你保持手中物体的平衡,如果没有它,你就不可能抓牢手中的东西,连东西都抓不牢,大拇指再神勇,也没有用武之地啊。

    其实,无论是抓石芯还是抓手机,小拇指的作用都基本相似,就是帮你固定物体并保持物体的平衡,而且,你要抓的东西越重要,小拇指使的力气也越大,反之,如果你抓一些无足轻重的东西,小拇指就会变得清闲起来,很多人端茶杯时,小拇指会优雅地翘起来,就是因为,小拇指觉得这件事不需要它出手,所以偷了会儿小懒。

    小拇指的重要性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根据它的特点,人们设计出了九宫格,也在电子产品编程时考虑它的使用习惯,继而开发出适合大拇指和小拇指滑动的产品,它不仅帮人固定物体,更推动和指导了创新的方向。

    连设计人员都如此重视你的小拇指,现在,你还会忽略它的存在,不用心保护它吗?

    (选自《知识窗》2014年第9期)

    【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小拇指的作用。

     

    【2】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

    (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2)文章第段开头的据观察,是否多余?请说出你的理解。

     

    【3】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小拇指觉得这件事不需要它出手,所以偷了会儿小懒,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说明生动形象。

    B.你要抓的东西越重要,小拇指使的力气也越大。

    C.如果你抓一些无足轻重的东西,小拇指就会变得清闲起来。

    D.在人类起源之初,大拇指的出现对于石质工具的使用和制作意义重大,是它推动了人类的发展,而小拇指,根本没有任何功劳。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谈读书

    朱光潜

    朋友: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的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吗?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是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你不看见现在许多叉麻雀抽鸦片的官僚们绅商们乃至教员们,不大半由学生出身吗?你慢些鄙视他们,临到你来,再看看你的成就罢!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经不像三五岁的小孩子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便须迟钝一分。达尔文在自传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音乐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喜欢打,你到老都喜欢打。假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展去学比登天还要难十倍。养成读书习惯也是这样。

    你也许说,你在学校里终日念讲义看课本不就是读书吗?讲义课本着意在平均发展基本知识,固亦不可不读。但是你如果以为念讲义看课本,便尽读书之能事,就是大错特错。第一,学校功课门类虽多,而范围究极窄狭。你的天才也许与学校所有功课都不相近,自己在课外研究去发现自己性之所近的学问。再比方你对于某种功课不感兴趣,这也许并非由于性不相近,只是规定课本不合你的胃口。你如果能自己在课外发现好书籍,你对于那种功课的兴趣也许就因而浓厚起来了。第二,念讲义看课本,免不掉若干拘束,想借此培养兴趣,颇是难事。比方有本小说,平时自由拿来消遣,觉得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来当课一读,用预备考试的方法去读,便不免索然寡味了。兴趣要逍遥自在地不受构来地发展,所以为培养读书兴趣起见,应该从读课外书入手。

    你的朋友:光潜

    1作者给予青年哪些读书方面的建议?

    2文中富兰克林和达尔文的事例能不能互换位置?为什么?

    3作者以书信形式、朋友身份与青年谈读书,这有何好处?

  • 11、议论文阅读

    储蓄人生

    ①人们在吃饱穿暖之后,知道了要储蓄,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支取它、借助它走出困境。每当我清点一张张金额不大但令人鼓舞的存单时,心里就有一种感悟:人生,不也是储蓄吗?

    ②一个人呱呱附地,便开始储蓄亲情。这一储蓄会伴随他或她走过一生。他们所储蓄的,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是一笔超越时空的财富,无论离得多远,隔得多久都可以随意支取和享用它们。有了亲情这笔储蓄,即使在物质上很贫困,精神上却是富有的,而不懂得或丢失了亲情的储蓄,无异于泯灭了本性和良心。

    ③友情,也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之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真正的友情储蓄,不是可以单向支取的,而要通过双方的积累加重分量。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也会丧失殆尽。

    ④学识的储蓄需要锲而不舍。一个人从幼小到成熟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储蓄知识的过程,接受小学、中学、大学乃至更高的教育,这仅仅是储蓄知识的一个方面,重要的在于刻苦勤勉,日积月累,不断地充实和更磨擦知识,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储蓄到老。

    ⑤人生需要储蓄的东西很多。储蓄人生,就是要储蓄人生中那些最宝贵、最难、最精致的部分,储蓄一切至真至善至美。一个人懂得储蓄什么,并知道怎么去储蓄,实在是一种智慧与幸运。

    1从整篇文章看,“储蓄人生”具体包括“储蓄”亲情、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利息”和“本钱”的含义。

    利息: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节有人生需要储蓄的东西很多一句,你认为除了文中所述之外,还有什么可以储蓄?请结合生活实际举例,并说明理由。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班级将出版一期“阅读与成长”专刊,专刊编辑邀请你以徐东《值得》(原文见试卷)为例,写一篇600字以上的阅读心得。你可以借助适当地引述原文,分析文章语言和行文特点,并结合阅读积累概述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可通过多个角度深入思考,并联系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阅读发现与启迪。

    要求:(1)题目自拟;(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