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连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B.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C.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D.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 2、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那场战斗中,由于他的一意孤行,使我方遭受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B. 如今,无纸阅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我们常说的“书香”之感,则荡然无存了。

    C. 崎岖的山路和风雪交加的天气相得益彰,使得救援队的工作更加艰难。

    D. 人们如果在遭遇厄运时自暴自弃,一蹶不振,那就意味着放弃了奋斗,接受了平庸的人生。

  •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雪》是一首词(体裁),“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B.雨果,德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C.《行路难》作者李白,唐朝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世人称他为“诗仙”。“行路难”是乐府古题。

    D.《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是梁启超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演讲内容。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李晓锋同学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热情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

    B.《朗读者》得到广泛好评,是因为其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缘故。

    C.利用北斗卫星导航,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营运车辆动态监管。

    D.勤俭节约看似是小事,实质上却关乎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出师表》节选)

    [乙]

    高祖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等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吾不如韩信。此三杰,吾用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节选,有删改)

    (注释)①高祖:指汉高祖刘邦。②高起:高祖臣子。③略:攻占。④降:投降。⑤天下:这里指刘邦的部属。⑥子房:西汉名将张良。⑦连:率领。

    1下列各项中,加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B. 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C. 深入不(毛发)

    D.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怠慢,疏忽)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②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3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举荐贤臣分别管理“宫中”“营中”之事,两个“必能”突出了人才的重要作用。

    B. 乙文中高祖与功臣论得天下,“吾能用之”中的“能用”二字,揭示了高祖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C. 甲文中诸葛亮两次提到“先帝”,是要求刘禅谨记先帝遗志,谨遵先帝安排,显得义正辞严。

    D. 乙文中将项羽失败和高祖取胜作了对比,突出高祖爱护人才、重用人才。

    4诸葛亮和高祖在用人方面,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辛弃疾的词,完成题目。

    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

    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梨花也作白头新

    【注】①颦:皱眉。②谢:告别。③甑:古时蒸饭的炊具。④白头新:白色的新花。

    (1)关于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词的特征,这首词词牌名应是“浣溪沙”。

    B.首句中“争言”写出了老农们的兴奋之情;“匀”表明风调雨顺,适宜庄稼生长。

    C.“去年颦”与“甑中尘”形成对比,暗示上一年庄稼收成不好。

    D.“白头新”一语双关,既指梨花雪白,又指老农们对收成产生新的希望。

    (2)有学者评价辛弃疾的词,“有的委婉清丽,有的奋发激越,有的悲歌慷慨,其丰富多彩是两宋其他词人的作品所不能比的”。你认为这首词属于哪种风格?结合下阕简要说明。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薛城中学开展“优良家风,文明传承”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以下是活动小组搜集到的有关家风的材料。

    材料一:

    在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之类的对联;厅堂上挂有“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忠孝廉洁”的牌匾。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组训。

    材料二:

    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学父亲赤子情怀,学父亲的俭朴生活。

    (摘自《习近平的家风:从父亲身上学到五件事》)

    材料三:

    2017年12月2日由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倡导百场“传统文化与家庭智慧”第89场在吴江区汾湖镇举办成功。此次宣讲活动主题为传立“家风,家训,家教”,主要围绕国学经典和家庭教育两块,再结合当下教育政策,一些突出的家庭教育现状,指导家长如何给孩子灌输优秀的精神食粮代替网络、手机、电视,如何培养孩子性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

    (1)你家有哪些优良家风?请写出两条与大家分享。

    (2)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三的内容。(不超过32个字)

    (3)下面有三条体现家风的内容,假如你想请书法家写一条横幅挂在家里的厅堂,你会选哪条?请结合家庭实际陈述理由。

    ①家和万事兴 ②天道酬勤 ③百善孝为先

    条,理由是: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古诗文名句默写

    问渠那得清如许,

        ,江春入旧年。

    长风破浪会有时,

      ,赢得生前身后名。

    有朋自远方来,  

        西北望,射天狼。

    《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一起吟诵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其中   ,不禁让我们想起中华民族的那段悲惨历史,也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深刻道理。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我的高中

    (丁少玉)

    ①高中学校就在离我们村十几里地的公社旁边的田野里。

    ②青砖黑瓦,历经沧桑,已经失去了光泽,然而,它依然兀自嶙嶙地耸立在那里,凸显着它的威严。墙皮像老妇人的脸皮,早已失去了润泽,斑斑驳驳的,依然在顽强地对抗着风雨的侵蚀。地面是用砖铺就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薄薄的坚实土层,已经看不出颜色了。这对从没有走出乡村的我来说,这样的教室已经够豪华了,因为它远远比我家的房子高大阔绰多了。

    ③高三是我们赤膊冲刺、奋发进取的时期,是一个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阶段。我们常常坐在座位上,边吃饭,边看书。晚自习后,一部分同学回宿舍睡觉了,还有一部分苦学着,继续留在座位上头悬梁、锥刺股般坚守着。昏黄的灯光下,我们揉搓着眼睛,抓挠着头皮,绞尽脑汁地计算着三角函数,跌跌撞撞地攀爬着空间几何。地球慢慢旋转着,时光缓缓流淌着。

    快半夜了,睡吧!不知谁提醒了一句,大家都觉得该鸣锣收兵了。于是,大家就一下子来了劲头,嘻嘻哈哈地活跃了起来。走出教室,极目四望,学校周边村庄的万家灯火早已消失了,大地像一条幽深的山谷,黑咕隆咚的,沉重,沉寂。稀疏的星星,环拱着一轮明月,缕缕月光亲吻着我们,让我们感受到了母爱似的温暖。

    ⑤三九严寒的教室,早上比晚上更加寒冷。在睡眼惺忪的灯泡下,我用带着半截手套的双手,并不熨贴地捧着语文课本。那半截手套是姐姐给我织的,是那个时候学生的流行,下头包着手掌,上头露着半截手指,这样设计方便拿笔翻书,但指尖却成了牺牲品,暴露在冷气的火力之下,冻得僵硬了。那时我还穿着单鞋,薄薄的鞋帮子抵御不住严寒的侵袭,只好靠跺着脚来运动生热。教室就像军营出操一样躁动。身体在瑟缩中坚挺着,嘴里却念叨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抗议着奴隶主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一个个懵懂青涩被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搅动得情牵梦萦,魂不守舍,忘记了寒冷。至今还印在脑海里的许多诗歌就是在那样的早晨背熟的。

    ⑥难忘的高中生活,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那些气息,依然流淌在我的血液里。

    ⑦那时,我从没有吃过从伙房里买的蔬菜,用来就饭的是从家里带来的母亲用辣菜给我做的咸菜。

    ⑧我每顿饭吃一个母亲给我烀的玉米饼子,由于饼子存放陈旧,冬季常常馏不透,硬邦邦的,就像啃豆饼一样费事。我想了一个办法:馏饭前,我把放在铝铁饭盒里的凉饼子,用筷子用力插出若干个孔洞,然后泼上水入笼,吃饭时饼子才能松软。

    ⑨就在那样的环境里,我却吃过一次一生中最美的饭食。那是我在郑老师家吃的水饺。

    ⑩郑老师教我们历史。她当时大约三十多岁,中等个子,微胖,苹果脸,平日总是笑眯眯的,像一尊观世音菩萨。但是她一上讲台,就像古代县官升堂一样,惊堂木一拍,立刻就威严起来。她讲课声音高亢,很有威力。

    有一天下课后,郑老师让我放学后到她家一趟。我去后,看到她的婆婆正往锅里下水饺,原来是郑老师让我在她家吃水饺,老师的丈夫在部队是军官,婆婆跟着她一起生活,家里有一个五六岁的小师弟。我不好意思在老师家吃饭,小师弟却拽着我的衣服坚决不让我走,我只好听从老师的安排,坐下来与他们一起吃饭。小碟子里盛着蒜泥,拌着酱红色的液体,又香又咸,很可口。后来我才知道那是酱油,当时我18岁了,在家里还没有吃过这种东西,饺子蘸着它果然好吃,吃着这味道鲜美的水饺,心里甜蜜温暖了好长时间。

    郑老师不仅关心我的生活,还经常鼓励我努力学习,成绩再上一个台阶。有一次,她从书店里给我买了一些课外复习资料。我双手接过书,心里激动得无以言表,对老师充满了无限感激。

    我毕业后,母校被撤销了。郑老师也随之调走了,不知去了哪里。我多么渴望再见到自己的恩师啊,然而又不知何时才能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

    (选自《散文选刊》2022年09期)

    【1】文章回忆了作者读高中时的几个生活片断,请概括出来填在下面。

    深夜学习——___________——馏玉米饼——___________——买资料

    【2】文章的语言质朴而形象,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请按照提示分析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②段的画线的句子。

    (2)从描写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

    【3】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第⑨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4】作者高中生活中形成的哪些美好的东西“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流淌在我的血液里”?

  • 10、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

    领 路

    作者: 游睿

    天有些寒冷,女人站在街头不断跺着脚。远处,一个佝偻的身影正走过来。女人看见,那是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太婆,虽然上了年龄,但她的步子却显得有些匆忙,脸色十分凝重。

    “妈,我的新手机呢?”女人回过头,看见儿子正小跑到自己跟前。女人笑了笑,顺便抚摩了一下儿子的头,然后拿出手机说:“你看,妈不是给你送来了吗?”

    “怎么这么难看?”儿子接过手机,马上一脸的不高兴。儿子说:“我不是反复给你说了嘛,要新款的,这个款的早就淘汰了,你看看还有谁用啊?”

    女人又笑了笑说:“妈妈今天一大早就去给你买了,这就是最新的。”

    “你撒谎!”儿子有些生气了,“你不知道多去几个地方看看啊?”

    女人说:“好好好,是妈妈不对,你看,妈妈不是工作忙吗,所以才没时间去仔细逛。”

    “你把我当什么了?找借口?”儿子突然提高音量说,“下午给我送只新的来,这只我帮你扔了。”说完,儿子一挥手,那只手机在空中划了一道漂亮的弧线。

      女人依旧带着微笑,她看见儿子转身跑开了。接着女人马上沿着刚才儿子抛出的弧线去找刚才扔出去的手机,女人很快就看见,手机被一只布满老茧的捡了起来。这只手,就是刚才从远处走过来的那个老太婆的手。老太婆捡起手机,似乎没有看见女人,然后依旧迈着蹒跚而匆忙的脚步走了起来。

    女人急了,连忙小跑到老太婆面前说:“大妈,那手机是我的。”

    老太婆停住脚步望了女人一眼,说:“我知道是你的,被扔了,还要?”

    女人说:“我怎么会不要呢,小孩子不懂事扔了,我可舍不得,那是我一个月的工资呢。您既然知道,就还给我吧。”

    老太婆皱了一下布满皱纹的额头说:“你真想要回手机?”

    女人说:“当然呀。”

    “我可以还给你,但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我现在要去一个地方,可是我不知道怎么走,你就帮我带带路吧!”老太婆颤抖着扯出一张纸,认真看了看说,地址是药王路二十三号。

    女人在这座城市待了多年,城市里的大街小巷她都历历在目。女人知道药王路并不远,女人依稀记得药王路二十三号好象是个什么单位的地址,但究竟是个什么单位女人却想不起。为了拿回手机,女人立即答应下来。

    接着,女人走前面,老太婆走后面。女人回过头,看见老太婆蹒跚的样子,就忍不住停下。然后女人扶着老太婆,老太婆感激地看了她一眼。

    “您走这么急,有事?”女人问。

    “嗯,有事。”老太婆依旧步子匆忙。走了几步之后,老太婆突然问:“你就一个儿子吧?”

    女人点点头,奇怪地看了看老太婆说:“那小子正读高中呢,成绩老提不上去。”

    老太婆说:“哦。

    接着两人都不再说话。

    走了一段之后,老太婆突然放慢了脚步,最后她静静地站住了脚,一动不动地看着前方。女人看了看老太婆,顺着老太婆的目光,女人看到前方停放着一辆警车,车门打开着,一个年轻人被几名警察押了上去。年轻人蹭了几下,但被警察按了下来。警车的门最终关上了,然后启动,呼啸着走远。

    尽管车已经走远,但老太婆依旧一动不动地看着。

    “您怎么哭了?“半响之后,女人发现老太婆竟然泪流满面。

    “看到了吧”,老太婆用低沉的声音说,“刚才警察带走的年轻人是我儿子,我就那么唯一的一个儿子,所以从小我就惯着他宠着他。但是今天,他被判了刑,是死刑,我是来见他最后一面的。”“啊!”女人脸上顿时出现惊讶的表情。老太婆拿出手机,递给了女人说:“现在可以还给你了。”

    “你不是要我带你去药王路二十三号吗?现在就还给了我?”

    老太婆指着前方铁门上醒目的“监狱”两个字说:“我早知道,这里就是药王路二十三号,都来这里好多趟了。”

    “是的,药王路二十三号就是监狱,可是您既然知道,还要我带路?”女人一脸不解。

    “我是担心啊,担心你不知道这里!”老太婆说完,转身,蹒跚着走远。

    女人站在监狱前,愣了。

    1这篇文章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请写在下面

    2老太婆去药王路23号,竟然是为了见被判死刑的儿子一面,这一情节出乎读者意料,但又不显突兀,因为作者在前文中围绕“老太婆”这一人物先行作了适当铺垫。你能找出三处相关语句吗?

    3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我是担心啊,担心你不知道这里!

    4文章以领路为标题有什么含义?

    5文章结尾写道:“女人站在监狱前,愣了。”此时此刻,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请把他的心理活动描述出来。

    6下列关于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那只手机在空中划了一道漂亮的弧线”表明了儿子扔手机的动作洒脱,也讽刺了女人对儿子的过分溺爱。

    B. 老太婆和女人对儿子的教育对存在的从小就惯着宠着的教育问题,都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C. 老太婆流泪的原因是为自己不当的教育而使儿子走向不归路的悔恨和将要失去儿子的痛苦。

    D. “老太婆说完,转身,蹒跚着走远”,说明老太婆已经达到了教育女人的目的,所以离开了。

     

  • 11、【一】

    读书使人优美

    毕淑敏

    ①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②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茵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③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

      ④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

      ⑤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的不够广博和投入。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当然也包括网上阅读),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还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而这种欣悦,是多么的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而且永不磨损。

      ⑥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是哲人的木乃伊,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是亡灵的墓志铭。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啕已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

      ⑦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1文章第②段为什么要列举那些令作者“胆战心惊”的美容术?

    2第⑤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3下面两则材料,如果让你选择作为证明论点的论据,你选哪一个,为什么?

    材料一:《韩诗外传》有一段有趣的记载:春秋时期,鲁国的闵子骞拜孔子为师。刚开始时,闵脸色干枯,但过了一段时间竞变得红润起来,使孔子大为奇怪。据闵子骞说,他在没读书之前,一心想着要做迭官贵人,因此寝食不安,脸色为之枯槁。如今静心读为人处世之书,能辨是非、知美丑,因而心平气和临事不惊,脸色自然变好。

    材料二:苏东坡曾说:“三日不读书,自觉语言无味,对镜亦面目可憎”,又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道出了人的气质来自于多读书,它会由心到形,影响到你的容貌,使你的眼光更加有神,面庞更加光彩,举止更加高雅……这种美态比起外表的美貌,要耐看得多。

    4简要分析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

    5“一本好书,一生财富”,我们所学教材及荐读名著中的人物,有许多都能给予我们积极影响。请从下列作品人物中任选一位。根据提示在横线上作简要表达。

    诸葛亮  藤野先生  杜小康  托尔斯泰  贝多芬

    我从___________身上,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艳阳细雨皆乃自然现象,但又和人的心息息相关。所谓象由心生、心生万象即含此意。

    请以“那天,艳阳高照”或者“那天,细雨绵绵”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