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海口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有关《水浒传》的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鲁智深是《水浒传》中塑造的最好的人物形象之一,他与所有英雄好汉都有不同之处,金圣叹称之为“上上人物”。

    B.“转过马行街来,家家门前扎缚灯棚,赛悬灯火,照耀如同白日。正是:楼台上下火照明,车马往来人看人。”这是《水浒传》“李逵元夜闹东京”中对东京夜景的描绘。

    C.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啸聚江湖,行侠仗义的绿林好汉。108个英雄好汉性格迥异:宋江的谦恭,吴用的足智多谋,鲁达的简单粗鲁等等,无不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D.《水浒传》中的宋江因怒杀阎婆惜被官府判了死罪,在刑场被梁山好汉搭救。

  •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他又要所有的草灰(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待我们启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

    B.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全看我的才能如何,境地如何。

    C.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D.十五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七个人都把这金宝装了去,只是起不来,挣不动,说不的。

  • 3、下列各项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 《孟子》,记录孟子的政治思想和言论的一部书,相传由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共七篇。

    C.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由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料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共12策,33篇。

    D.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愚公移山的成功,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

    B.我国高铁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因市场规模巨大,还不能完全满足载客、物流货运。

    C.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D.我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高潮,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文言文阅读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A.环滁/ 皆山也

    B.而乐/ 亦无穷也

    C.负者/ 歌于途

    D.太守归而/ 宾客从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之者谁?       名:___________       (2)明变化者     晦:_____________

    (3)行者休   于: __________        (4)临溪而   渔: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文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诗歌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已经成为千古流传的家具,你认为理由是什么?

    2前人评论这首诗说:“尾联看似平淡,实乃点睛之笔,不能忽略。”尾联中的“暂”有什么意味?请结合诗意简要分析。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在沈阳师范大学梅兰芳艺术研究所成立10周年之际,梅兰芳艺术研究所以“弘扬国粹艺术,讲述中国故事”为主题的年度系列文化推广活动在沈阳启动。此次系列文化推广活动中的“京剧大语文”,以全新的解读方式 京剧艺术与社会文化生活、学科教育的有机 ,是对京剧传承模式的一次尝试性 。京剧艺术的传承不仅仅限于专业演员的厚植教育和派剧目的传承,更重要的是京剧文化土壤的深耕与培养。让国人发自内心的由衷的热爱京剧。此次系列文化推广活动,通过对梅派经典剧目的解读,(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实现   结合   突破

    B.完成   结合   发展

    C.实现   整合   发展

    D.完成   整合   突破

    【2】下面关于语法知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主题”是名词,“全新”是形容词,“解读方式”是偏正短语,“深耕与培养”是并列短语。

    B.“在沈阳师范大学梅兰芳艺术研究所成立10周年之际,梅兰芳艺术研究所以“弘扬国粹艺术,讲述中国故事’为主题的年度系列文化推广活动在沈阳启动。”这句话中“研究所”是主语。

    C.“京剧艺术的传承不仅仅限于专业演员的厚植教育和流派剧目的传承,更重要的是京剧文化土壤的深耕与培养。”这句话是递进关系的复句。

    D.“让国人发自内心的由衷热爱京剧。”一句有语病。应将“发自内心”或“由衷”去掉一个。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了解京剧,会看京剧,让更多的观众能做到。

    B.让更多的观众了解京剧,会看京剧。

    C.了解京剧,会看京剧的人会越来越多。

    D.越来越多的人能做到了解京剧,会看京剧。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古诗文默写

    (1)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4)见余大喜曰:“_______________!”(张岱《湖心亭看雪》)

    (5)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面对困难,我们要用李白《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激励自己,砥砺前行,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创造出辉煌的成就。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用好数字技术,让文物活起来、潮起来

    康岩

    ①为《洛神赋图》《千里江山图》等传世名画填词谱曲,让“古画会唱歌”;用手机小程序自行设计藻井、瑞兽版“敦煌诗巾”,一键下单即可收到丝巾实物;汇集中原古都元素的“考古盲盒”,一上线就被抢购一空……近年来,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河南博物院等文博机构推动文化生产与消费全流程数字化转型,不仅让文物活起来,也形成了新的消费体验。当文化遗产拥抱数字技术,新型文化业态创新发展,文化产业链也随之延长。        

    ②当前,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在呼唤各类文博机构打开库房,让文物活起来、潮起来。近些年,伴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来的“国风热”“国潮热”,是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从锦心绣口的诗词大会,到衣袂翩翩的汉服盛典;从雪后初霁的故宫院墙,到华美惊艳的“唐宫夜宴”……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通过这些传统元素、经典意象被进一步激发,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也在文化消费新模式的引领下,以新的姿态走入公众视野、大众生活。

    ③以数字技术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发展,需要平衡好科技与文化的关系,注重科技手段创新,更要注重文化内涵挖掘。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吸引人,主要在于其背后的人文精神、历史传承蕴含的永恒魅力。人们可以借助文化遗产思接千载、心游万仞,达到“古今同一月,万里共清辉”的审美境界。比如,故宫博物院借助高清成像技术打造数字库房,让观众动动手指便能在云端纵览5000多年中华文明,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传播。挖掘出文化遗产的当代审美价值,是推动其数字转型、进行再创造的源泉。深入研究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科技的加速器作用才能更好显现。

    ④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发展,还要积极拓展重点应用场景,让新技术、新玩法、新体验更好走入公众生活。如今,依托“文化+科技”的融合,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已成为推动文旅发展的新动能。不断拓展数字技术在旅游、公共文化服务等重点场景的应用边界,创新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实现形式,有助于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

    ⑤科技的力量日新月异,文化的魅力历久弥新。经过历史淘洗沉淀下来的文化遗产,既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记忆,也是我们传承历史文脉的鲜活见证。运用数字技术的力量,能以“今”入“古”,让流转千年的古风古意穿屏而出,联通历史与当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进一步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在数字经济时代,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选自《人民日报评论》2021年12月27日,有删改)

    【1】从全文来看,如何才能让文物活起来、潮起来?

    答:

    【2】本文开头写近年来文博机构推动文化生产与消费的事例有何作用?

    答:

    【3】请梳理第③段论证思路。   

    答:

    【4】下面这则材料,放在文中第几段作为论据最适合?请简述理由。

    材料:

    云南丽江将一款AR(增强现实)探索游戏与古城的建筑、街景等结合,把虚拟空间嵌入实景线路,结合游戏叙事开发消费场景,增加了新的旅游体验。

    答: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青色为何受国人青睐

    余智鹏

    ①待春风吹散余寒,踏青便是赏心乐事,但是,您可曾想过,“春风又绿江南岸”中春风明明是吹绿了江南,为什么春季出游不用“踏绿”而用“踏青”?古人为何会在诗词歌赋中推崇青色?中国画为什么又称为丹青?“天青色等烟雨”道出青花瓷一色难求,“青”所指的又是何种色彩?“青色”与“春色”到底有何内在联系?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揭开“青”熟悉而又神秘的面纱。

    ②古代文学作品当中,有关“青”的诗词歌赋不在少数,大多还以“青青”的叠词出现。例如“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等,然而,不难发现古人对于青的指代并不明确,既可以是荀子《劝学》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蓝;又可以是李白《将进酒》中“朝如青丝暮成雪”的黑;还可以是王安石《次韵景仁雪霁》中“稍见青青色、还从柳上归”的黄绿色。为何古人有时会将“苍、蓝、碧、翠、绿”统称为“青”?其实并非古人不识色彩,而是为了修辞和押韵,是将文学的浪漫色彩发挥到极致的表现。

    ③中国画古时又称丹青,所谓丹青主要是指朱砂和石青二色,古时作画,由于色彩种类和绘画技法的限制,朱砂和石青最为常用,所以又用丹青泛指图画,青、绿二色在汉代之后广泛运用于绘画领域,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佛教艺术的传入,从现存魏晋时期的敦煌壁画中,能够看到大量石青、石绿被运用于描绘山石、树木和佛像的服饰之上,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山石、树木仍可见敦煌壁画中树石之身影,而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将青色发展到极致门类的则是“青绿山水”,自展子虔创青绿山水样式后,中国画呈现出更为富丽堂皇的局面,因此展子虔又被誉为“唐画之祖”。在青绿山水画中,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可谓家喻户晓,此画卷长近12米,气势辽阔,画中层峦叠嶂、逶迤连绵,又有林木村野、舟船桥梁,将秀丽山河绘于一卷,所用石青和石绿二色可谓山水的灵气所在。

    ④青,在工艺品中,当属青花瓷最为出名,方文山在歌曲《青花瓷》中一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道出了古时天青色的青花瓷是一色难求,青花瓷上色的青料品类十分的讲究,大致有回青、浙青、陂唐青、石青等,由于青料的选择不同,最后呈现的青色存在一定差异。现通过考古发现,青花瓷自唐就有,经千年不衰,如今更是成了中国瓷文化中最具代表的品类之一,足可见青色在中国受喜爱的程度之深。

    ⑤《尔雅释天》中“春”又称为“青阳”,这是“青”与“春”产生的一次直接性关联,“青”具备泛指性和模糊性,是“青色系”的统称,同时又象征“四时”之中的春,所以古人将踏春称为“踏青”,而非“踏绿”。

    ⑥青色为何受到中国人的青睐?在于青色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青色所传达出来的冷静、柔和、安详、深沉、朴素的色彩感受,既符合儒、释、道思想对传统审美的现实需要,又符合当代审美所看重的精神需求,中国人对青色的喜爱,挥洒在笔墨之间,凝固在瓷器之上,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期望,彰显出东方审美中含蓄、冷静、典雅的精神特质。

    (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2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对于“青”的指代并不明确,并非不识色彩,而是出于文学表现的需要。

    B.中国画古时又称“丹青”,是因为所用石青和石绿二色可谓中国画的灵气所在。

    C.自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山石后,中国画才呈现出一派富丽堂皇的局面。

    D.作者认为,“青”具备泛指性和模糊性,是青色系的统称,所以将春游称为踏青。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②段通过引用诗词歌赋中的名句,印证了古人对于“青色”的喜爱与推崇。

    B.文章列举顾恺之、王希孟的画作,论证了汉代之后青色在绘画领域的广泛运用。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层层推进,最后补充论述。

    D.文章从文学、绘画、工艺品三方面阐述了国人对青色的喜爱,体现了论证的条理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青”与“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中的“青”意思相同。

    B.“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中“青”为青色的东西,可作为第⑤段的例子。

    C.工艺讲究的青花瓷,自唐以后,千年不衰,成了中国瓷文化的代表,深受国人喜爱。

    D.对青色的喜爱,让中国人释放出巨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彰显了东方审美的精神。

  • 11、阅读下面小说,完成小题。

    访梅

    小时候,对于我们这些孩子,冬天实在单调,到处是一片白。游戏也懒得去做,生活一下子变得索然无味。正难熬着,奶奶说,舅爷要来家了。我们十分高兴,盼望着他早点到。

    舅爷是个画家,听奶奶说,他的名气老大,在国外办过画展。但我们翻看他的画集,却并不佩服他,他的画简单极了,每幅画都懒得去画满,往往就是那么几块几笔水墨,那蚂蚱,似乎并不就是蚂蚱,那小鱼,似乎并不就是小。我们当时就嗤地了,觉得跟我们的画差不多呢。于是乎,我们就不敬而远之了,随便着和他对话,缠他讲城市的故事,日子也觉得有些生气。一天,他提出要出外作画去,大雪天里,天地一片儿白,有什么可画的呢?我们很有儿分( ),更有了几分好奇,便闹嚷嚷地跟他了去。

    山包上雪很厚,什么凹的凸的地也没有了;树上,也没有一片叶子。这里有什么可画的呢?舅爷拣着一块石头坐下,眯缝了那双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远又看近。足足半个时辰,才拿出画夹开始画起来了。我们一眼一眼看,看着看着,果然天地单调,画面更单调。

    “单调极了,”我们说,“我们给你寻些能画的色彩吧。”

    “找些什么色彩呢?"

    “譬如梅花,那花是多么红呢!”

    “去吧,舅爷等着你们寻来最美的东西。”舅爷笑了,叮咛我们小心去寻。

    我们跑去了,先是到了东边,那是一漫斜坡,稀稀地站着几株柿树,如今光裸裸的,没有一颗红艳艳的果子,铁似的枝条衬在雪里,似乎在作着沉思。再往远去,也是一片灰白。

    我们又跑到山包西边,心想这儿一定是会有梅的,因为长着许多树。但是,我们细细地在找了,并没有什么梅的,甚至连别的什么颜色的东西也没有。我们一下子都瘫在雪窝里,觉得这冬天里,实在是没有什么可画的色彩了,一时之间,又觉得舅爷可笑:连色彩都没有,还谈得上什么美吗?真后悔不该这么跑了山包的几面坡,更后悔跟着舅爷到这里来呢。

    我们转回到舅爷那儿,十分( ),他竟已画了四张画,看见了我们,说;“孩子,寻到了吗?”

    “什么也没寻到,只是白的。”

    “好了,找到了。”

    “白的有什么意思?”

    “你们想想,天是什么,天是云,云是什么,云是蒸气,蒸气是什么,蒸气是水,水是什么,水是白的。天上地下,哪一样不是白色的呢?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呢!”

    “那么说,”我们一时( )了,“什么东西里,什么时候难道都有美吗?”

    “对了,孩子!美是到处都有的,但美却常常被人疏忽了。你们总是寻那大红大绿,可红得多了,使你烦躁,绿得多了,使你沉郁,黄得多了,使你感伤,只有这白色是无极的,是丰富的,似乎就无极得无有,丰富得荒凉了呢。”

    我们都哑然了,虽然听得并不甚明白,但毕竟惭愧起来,而且自那以后,愈来愈加深了理解,深深地后悔辜负了多少个冬天,使多少个美好的东西毫无意义地无知地消磨过去了。

    (选自《贾平凹散文精选》,有删改)

    1请依据文章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听说舅爷来家,我们高兴地盼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跟随舅爷并看他作画,我们觉得画作单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舅爷讲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后,我们惭愧起来。

    2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吃惊  狐疑  疑惑 B.狐疑  吃惊  疑惑

    C.疑惑  狐疑  吃惊 D.疑惑  吃惊  狐疑

    3请结合上下文,体会下列各句中“笑”的含义。

    (1)我们当时就嗤地了,觉得跟我们的画差不多呢。

    (2)我们都哑然了。

    4请结合全文,说说如何才能避免“使多少个美好的东西毫无意义地无知地消磨过去”。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隋耀达,现任海南省妇联组织联络部副部长,保亭县加茂镇党委副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加茂镇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他扎根农村、甘于奉献。他带病主动报名下乡扶贫,几年来一家人聚少离多。他帮困解难、踏实肯干。驻村工作5年多来,他协调省妇联干部与共村55户贫困户结亲戚,实施一对一结对精准帮扶,自掏腰包带领贫困户多次到外地参观学习扶贫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等经验做法。他见义勇为、正义感强。在一次交通事故中,面对起火后随时可能发生爆炸的车辆,他不顾个人安危,第一时间冲进现场,疏散群众、解救伤者,还开车运送伤者到医院,并垫付医药费。在一次返村途中,路遇歹徒持刀抢劫,他挺身而出,勇敢地与歹徒搏斗。他荣获全国第九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先后荣获海南省“道德模范”“劳动模范”“见义勇为先进分子”,保亭县“优秀第一书记”“最美脱贫攻坚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要求:① 自选角度,自定主题; ② 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③ 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④ 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