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平凉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它描写雄伟壮丽而又妖娆美好的南国雪景,纵论历史英雄。表达了诗人伟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心。

    B. 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藤野先生、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C. 《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 书塾就是私塾,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

  • 2、下列句子加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敬畏自然,顾名思义,就是告诫人们对自然要有敬重畏惧之心。

    B.面对我市多年来冬季大气污染严重的状况,市政府下大力气整治,终于妙手回春

    C.我们要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D.对于重要的书,我们必须经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 3、下列各项,对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写春蚕吐丝,蜡烛自煎,生命耗尽,但是爱心不变,表达了对爱情的坚贞。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住在“琼楼玉宇”里的仙人们在天上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就好像在人间的人们一样。

    C.《无题》表达相思之苦;《水调歌头》在表达思念的同时,还表达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D.《水调歌头》中,以“月有阴晴圆缺”的自然规律,劝慰“悲欢离合”的人们,表现了作者旷达与乐观。

  •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大约是他们认识到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在优先级上把健身放在了最前面。

    ②要说忙,你肯定不能跟奥巴马比,人家曾经是大国总统,处理美国兼顾全球事务,紧张得不得了。

    ③可是为什么,越忙的人,越有时间健身呢?

    ④还有就是这些忙人的时间管理效率更高。他们分得清轻重缓急,而很多人更愿意把时间浪费在看抖音和刷微博上。

    ⑤要说忙,你也很难跟企业家和高级经理人相比,人家大理企业也恨不得有三头六臂。

    A.③②①④⑤ B.③①④②⑤ C.②⑤③①④ D.②⑤①④③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其欣悦     ______     白玉之环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宋濂求学经历中体现出的哪种品质对你触动最大?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谈。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酬乐天咏老见示     刘禹锡

    人谁不愿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注】①灸:艾制,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②翛xiāo然:自由自在、心情畅快的样子。③桑榆: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因以指日暮。比喻晚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唱和诗,既是诗人内心世界的自我表达,又是对老朋友白居易的宽慰和鼓励。

    B.衰老是这首诗的核心话题,诗人认为,老年固然有可感伤的一面,但也有可欣喜的一面。

    C.诗人将老年与青年对比,觉得老了也有很多优点,克服对衰老的忧愁便觉得自由自在。

    D.本诗由失落转为豁达,伤感转为振奋,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情感变化相同。

    【2】诗的最后两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颇有哲理,请简要分析。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某中学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活跃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展示当代中学生风采,于2017年12月下旬举行了三场文艺演出,前两场为选拔赛,第三场则是全校优秀节目的展演。这是该校一年一度的“文化艺术节”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奏响了校园文化的华美乐章!

    12月29日下午,在该校演播厅隆重举行了“第十四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全校会演,并在学校网络中心的技术支持下,通过校园电视台向全校各班作了现场直播。

    (1)请你以该校小记者身份为校报提供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2字)。

     

     

     

     

     

     

     

     

     

     

     

     

     

     

     

     

     

     

     

     

     

     

     

    (2)你班在选排节目期间,倩妮的妈妈认为排练节目太占用学习时间,反对倩妮参加,如果你是倩妮,准备怎样劝说妈妈呢?

    (3)你班张佳生病了,下午不能到校,请你帮他把请假条带给班主任。请假条格式上有点问题,请你帮助修改一下。

    请假条

    刘老师:

    这几天我一直感冒,今天上午开始发高烧,需要挂水治疗,下午不能到校观看节目,请准假半天。

    此致

    敬礼

    2017年12月29日

    学生:张佳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2)后值倾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3)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4)槲叶落山路,_______________。因思杜陵梦,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5)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散入珠帘湿罗幕,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小语写了一副对联,这副对联是由两首描写古代将士英勇杀敌的诗词化用而成的,请你写出下联中化用的古诗词原句。

    上联:铁骑逐朔漠(化用了卢纶《塞下曲》中的“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下联:雕弓射天狼(化用了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7)古代诗文中的亭台楼阁,往往寄托着作者的情思。岳阳楼承载着范仲淹对国家百姓的忧乐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咸阳城东楼》留存着许浑对荒废的秦汉两朝宫殿的无限感慨“行人莫问当年事,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

    都市里的外乡人

    ①我出生在都市,并且在都市里度过了迄今为止的大部分岁月。可是,我常常觉得,我只是都市里的一个外乡人。我的活动范围极其有限,基本上是坐在家里读书和写作,每周去一趟单位,偶尔到朋友家里串一串门,或者和朋友们去郊外玩一玩。

    ②在偌大都市中,我最熟悉的仅是住宅附近的一两家普通商店,那已经足以应付我的基本生活需要了。其余的广大区域,尤其是使都市引以自豪的那许多豪华商场和高级娱乐场所,对于我不过是一种观念的存在,是一些我无暇去探究的现代迷宫。

    ③近些年来,我到过别的一些城市,我惊奇地发现,所到之处,即使是从前很偏僻的地方都正在迅速涌现一个个新的都市。然而,这些新的都市是何其雷同!古旧的小街和城墙被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环城公路和通衢大道。格局相似的豪华商场向每一个城市的中心胜利进军,成为每一个城市的新的标记。

    ④可是,这些标记丝毫不能显示城市的特色,相反却证明了城市的无名。事实上,当你徘徊在某一个城市的街头时,如果单凭眼前的景观,你的确无法判断自己究竟身在哪一个城市。甚至人们的消闲方式也在趋于一致,夜幕降临之后,延安城里不再闻秧歌之声,时髦的青年男女纷纷走进兰花花卡拉OK厅。

    ⑤当然,都市化还可以有另一种模式。我到过欧洲的一些城市,例如世界大都会巴黎,那里在更新城市建筑的同时,把维护城市的历史风貌看得比一切都重要,几近于神圣不可侵犯。一个城市的建筑风格和民俗风情体现了这个城市的个性,它们源于这个城市的特殊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⑥ 消灭了一个城市的个性,差不多就等于是消灭了这个城市的记忆。这样的城市无论多么繁华,对于它的客人都丧失了学习和欣赏的价值,对于它的主人也丧失了家的意义。其实,在一个失去了记忆的城市里,并不存在真正的主人,每一个居民都只是无家可归的外乡人而已。

    ⑦就我的性情而言,我恐怕永远将是一个游离于都市生活的外乡人。不过,我无意反对都市化。我知道,虽然都市化会带来诸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之类的弊端,但都市化本身毕竟是一个进步,它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我只是希望都市化按照一种健康的方式进行。即使作为一个外乡人,我也是能够欣赏都市的美的。

    ⑧有时候,夜深人静之时,我独自漫步在灯火明灭的北京街头,望着被五光十色的聚光灯照亮的幢幢高楼,一种赞叹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在浩瀚宇宙的一个小小的角落,可爱的人类竟给自己造出了这么些精巧的玩具。我还庆幸于自己的发现:都市最美的时刻,是在白昼和夜生活的喧嚣都沉寂了下去的时候。

    (文/周国平,根据命题需要有改动)

    1作者对“格局相似的豪华商场”有何感受和看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格局相似的豪华商场出现在每一个城市中心是胜利的。这些豪华商场成为每一个城市的新的标记。

    B.即使是从前很偏僻的地方,都正在迅速涌现一个个豪华商场,作者感到很惊奇。

    C.作者认为,使都市引以自豪的那许多豪华商场,不过是一种观念的存在,是现代迷宫。

    D.作者认为,格局相似的豪华商场丝毫不能显示城市的特色,相反却证明了城市的无名。

    2作者以世界大都会巴黎为例是为了说明什么?下列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欧洲的一些城市在更新城市建筑的同时,把维护城市的历史风貌看得比一切都重要。

    B.都市化还可以有另一种模式。一个城市的建筑风格和民俗风情体现了这个城市的个性,它们源于这个城市的特殊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C.消灭了一个城市的个性,差不多就等于是消灭了这个城市的记忆。

    D.在一个失去了记忆的城市里,并存在真正的主人。

    3作者自认为自己是一个“都市里的异乡人”,他这样说想表达的核心意思是( )

    A.就他的性情而言,他恐怕永远将是一个游离于都市生活的外乡人。

    B.都市化会带来诸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之类的弊端,但都市化本身毕竟是一个进步,它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C.希望都市化按照一种健康的方式进行。

    D.都市最美的时刻,是在白昼和夜生活的喧嚣都沉寂了下去的时候。只有那时候,作者才不再觉得自己是个异乡人。

  • 1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走进一片雪花的温暖

    ①越是寒冷的天气,雪花落得越勤。其实,一生最寒冷的际遇中,总会凝结出一些直入人心的美好。冬季并不能将一切冻结,比如那些流淌的风,料峭的树,比如那些充满希望的心,都会在冰封雪地中生机盎然。

    ②喜欢飘雪的日子,喜欢走进那一片苍茫的洒落中,身前身后都是舞动的精灵。女儿学校的门前,有一个卖冰糖葫芦的中年女人,在她的三轮车上,一根横着的圆木靶上,插满了红红的冰糖葫芦。她穿着一件绿色的旧军大衣,头上裹一条蓝色的头巾,脸上洋溢着暖暖的笑。孩子们都愿意买她的冰糖葫芦,我问女儿为什么,她说喜欢阿姨的笑。

    ③后来知道这个中年女子身世很是坎坷,不说她那些种种艰难的经历,只是在如此寒冷的风中雪里,她的脸上能露出那么灿烂的笑,就足以让人心生钦敬。

    ④有一个雪天,路滑,放学时间,车流如织,还是有许多学生在路上横跑。那中年女人冲过去,抱起一个滑倒在马路中的孩子,自己却被车蹭了一下,倒在地上。幸好车开得很慢,女人并没有受伤,她从地上爬起,掸掉身上的雪,笑着告诉那个孩子以后过马路要小心。

    ⑤雪花依旧纷纷扬扬的下着,而她身后的那些冰糖葫芦,像一串串红红的火。

    ⑥记起几年前的一个雪夜,我们的车抛锚在一段土路上,车上的几个人冻得直哆嗦。透过茫茫夜色,我们依稀看见前方有隐约的灯光。走了近二十分钟,我们的双脚已冻得麻木,雪花纷纷扑打在没有知觉的脸上。那是一个小小的村子,我们犹豫着敲开了村头一户亮灯人家的门,说明了情况,那个憨厚的年轻人立刻跑出了门,而老大爷和老大娘开始抱柴禾烧火。我们坐在热乎乎的炕上暖了一会儿,就见年轻人已带了七八个小伙子回来。于是我们坐着一辆农用拖拉机到了土路上,大伙儿帮着用绳索把车拴在拖拉机上,就这样把车拖到了村里。

    ⑦至今还记得那个雪夜,坐在滚热的炕头上,望着外面朦胧的飞雪,觉得充满了温暖的情趣。特别是那些乡亲们的笑脸,让人心里热乎乎的。

    ⑧越是严寒的时候,越能体会到温暖的可贵。【A】其实只要心里温暖了,便会感觉到那每一片雪花,都蕴含着让我们怡然的种种【B】在飞舞的雪花中,那红红的冰糖葫芦,那雪夜中隐约的灯光是那样一下子击中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⑨去年冬末,和几个朋友去山上赏雪,在一个山谷里,便看到了震惊的一幕。只见高高的悬崖顶上,已堆积了很厚的雪,如墙耸立。忽然,那雪便轰然而下,一时间如瀑布纵贯,惊天动地。约一分钟后,积雪倾尽,我们却依然沉浸在那一泻的气势里。是的,所有雪花的积累,竟会爆发出如此的辉煌,蕴含着如此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一种沉重,是一种积累,更是一种希望。面对飞雪的瀑布,心中似也燃起熊熊的火焰,激情满怀。

    ⑩常听有人说,万千的雪花构成了冬季的寒,那是因为没有真正走进雪花。我更愿意相信,每一片雪花都是冬季里那些不甘寒冷寂寞的心绪,都是那些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心灵在飘飞。

    【1】联系全文,分条概述作者在“一片雪花”中走进了哪些“温暖”?

    【2】结合语境,说说A、B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A.其实只要心里温暖了,便会感觉到那每一片雪花,都蕴含着让我们怡然的种种

    B.在飞舞的雪花中,那红红的冰糖葫芦,那雪夜中隐约的灯光是那样一下子击中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3】请找出第⑤段的景物描写并简要分析其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4】文章以“走进一片雪花的温暖”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5】文末划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我家的猫和老鼠

    毕飞宇

    ①我有两个姐姐,大姐长我6岁,二姐只比我大一岁半。我们是在无休无止的吵闹和绵延不断的争斗中长大成人的。我们姐弟三个就像鼎立的三国,在交战的同时不停地结盟、宣战,宣战、结盟。真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然了,我们的“分合”都是以小时作为时间单位的。上午我刚刚和我的二姐同仇敌忾,一起讨伐我的大姐,而午饭过后,一切都好好的,我的二姐却突然和大姐结成了统一战线,一起向她们的弟弟宣战了。

    ②总体说来,她们联合起来对付我的时候要多一些,因为父母多少有些偏心,对我格外好一些。这个我是知道的,在事态扩大、弄到父母那里“评理”的时候,父母虽说各打五十大板,但板子里头就有了轻与重的分别。比方说,在严厉地批评了我们之后,我的母亲总要教导我的两个姐姐:“他比你们小哎,让着一点哎。”对我就不一样了,母亲说:“下次不许这样了。”口气虽然凶,但说的是“下次”,“这一次”呢,当然就算了,事情到此结束。这在我是非常合算的买卖,因为“下次”是无穷无尽的。假如我的两个姐姐联起手来和我作对,在多数情况下,她们差不多就是那个叫“汤姆”的猫,而我则是老鼠“杰瑞”。我们家几乎每天都有美国卡通《猫和老鼠》式的故事,小姐俩气势凶凶的,占尽了优势,恨不得一脚就把她们的弟弟踢到太平洋里去,然而,到后来吃尽苦头的始终是她们。

    ③我们为什么吵呢?为什么斗呢?不为什么。倘若一定要找一个符合逻辑的理由,那只能是为吵而吵、为斗而斗。举一个例子吧,比方说,现在正在吃饭,我和我的二姐坐在一条凳子上,不声不响地扒饭,这样的饭吃起来就有点无趣,为了打破这种沉闷的局面,在二姐伸筷子去夹咸菜的时候,我会用我的筷子把她的筷子夹住,二姐不动生色,突然抽出筷子又夹我的。噼噼啪啪的战争就这样开始了。母亲突然干咳一声,一切又安静了。所争夺的咸菜到底被谁夹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母亲的那一声干咳究竟落在哪一个节拍上,这全靠你的运气,有点像击鼓传花。如果咸菜归我,即使我并不想吃,我也会像叼着了天鹅肉,嚼得吧唧吧唧的,二姐的脸上就会有一脸的失败。反过来,二姐要是赢了,她会把咸菜含在嘴里,悄无声息地望着屋梁,那是胜利的眼神,赢了的眼神,内中的自明得意是不必说的。

    ④我们姐弟三个现在都已人到中年。我长年在外,节日里偶尔团聚,我们谈得最多的恰恰是少年时期的“战争往事”,谈起来就笑声不断。这一点是我们始料不及的。有一次我把话题转了,说起了姐姐们对我的好处来:我6岁的那一年得了肾炎,不能走动,每天都由我的父亲背到五六里外的彭家庄去,注射青霉素和庆大霉素。有一次是我的大姐背我去的,那时候她其实也只是一个 12 岁的孩子,又瘦又小。她在那个晴朗的冬日背着我,步行了10多里地。快到家的时候大姐终于支持不住了,腿一软,姐弟两个顺着大堤的陡坡一直滚到了河边。我并没有摔着,反而开心极了,大姐满头满脸都是汗,她惊慌地拉起我,第一句话就是:“不能告诉爸妈。”这件事都过去30年了,可它时不时会窜到我的脑子里来。出乎我意料的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我回忆起来一次就感动一次。12岁的大姐,冬天里一头的汗,惊恐的眼神——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在人到中年之后反而为这件事伤恸不已。那一回过年我说起了这件事,我并没有说完,大姐的眼眶突然红了,说:“多少年了,怎么说起这个,你怎么还记得这个呢。”大姐显然也记得的,不然她不会那样。她把话题重又拉回到吵闹的事情上去了。

    ⑤这样的吵闹本身就设置了一个温暖的前提:我们能够,我们可以。我们幼小的内心世界也许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打斗”中拓宽开来、丰富起来的。时过境迁之后,我们意外地发现,兄弟姐妹之间的许多东西也许并不能构成我们的日常生活,它反而是隐匿的,疏于表达的。然而,它却格外地切肤,有一种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牵扯。美国人通过《猫和老鼠》的卡通形象向全世界的少儿表达了这样一种典范人生:打吧,吵吧,闹吧,可你们永远是兄弟,永远是姐妹——你们永远不能生活在一起,但你们谁也不能离开谁。

    ⑥我的儿子最喜欢我的侄女,他们在一起玩的时候几乎就是猫和老鼠,不是追逐,就是打闹。可是,他们毕竟天各一方。在他的姐姐和他说再见的时候,他漆黑的瞳孔是多么孤独,多么忧伤。我多么希望能做我儿子的好兄弟,和他争抢一块饼干、一个角落或一支蜡笔。但我的儿子显得相当勉强,因为他的爸爸后背上都起鸡皮疙瘩了,就是学不像一个孩子。

    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是(   )

    A. 同仇敌忾 B. 气势凶凶 C. 不动生色 D. 自明得意

    2对第②、③段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交代“我家的猫和老鼠”具体所指的对象。

    B. 解释“我家的猫和老鼠”吵闹斗争的理由。

    C. 表明父母的“教导”或“裁判”无法解决我们姐弟间的吵闹争斗。

    D. 表达“我”和姐姐们吵闹斗争获胜后无法掩饰的内心的喜悦之情。

    3第④段中具体事件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相关人物有__________;发生的过程是__________;最终的结果是__________

    4说说本文题目的妙处是:

    (1)__________

    (2)__________

    5第⑥段内容已经与“我的姐姐们”无关,作者写本段的意图是什么?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

    深邃的你,痴迷的我;严格的你,叛逆的我;狡黠的你,单纯的我……我在“你”的陪伴中、在与“你”的亲近的交流中,渐渐成长。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提示:“你”可以是人,可以是物。)

    请以“   的你,   的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