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阜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非/诘   语/鲜   /赫赫扬扬

    B.菜/   行/漩   合/而不舍

    C.记/   袄/   刻/盆大雨

    D.拘/   /鄙   /持之以

  • 2、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取(jí)            悟(xǐng)             笑(chī)        孜不倦(zī)

    B.妖(ráo)        (mù)                 (dú)        (jiàn)不容发

    C.夫(nuò)       (léng)             骗(kuāng)       后继(pū)

    D.摇(yè)          婷(pīn)               (qǐ)          自惭形(huì)

  •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园春(qìn)  莽mǎnɡ)  稍xùn) 今zhāo

    B.ráo)   外(fēn)   可hán) 坟

    C.rùn)   望(nínɡ然(wǎnɡ) 沉zuì

    D.) 流pàn)   忧)   摇

  • 4、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是(  )

    A. 在废墟里埋了一天一夜的他竟安然无恙,简直是个奇迹。

    B. 他的演讲太出色了,我只好甘拜下风

    C. 司空见惯的现象,未必都符合道德规范。

    D. 日本帝国主义者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具匠心地一再修改中小学生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陷于狡诈偷刻之习者乎?诸生殆不至于此。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也。诸生试内省,万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然亦不当以此自歉,遂馁于改过从善之心。但能一旦脱然洗涤旧染虽昔为寇盗今日不害为君子矣

    (节选自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有删改)

    【注释】①害:妨碍。②规饬(chì):以正言劝诫。③馁:丧失勇气。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而贵于能改 人恒(《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者乎? 独其道(《富贵不能淫》)

    C.呼尔而与 公将驰(《曹刿论战》)

    D.然亦不当此自歉 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

    (2)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但能一旦脱然洗涤旧染虽昔为寇盗今日不害为君子矣

    【4】【甲】【乙】两文都是儒家的经典作品,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1)【甲】文中孟子认为“贤者”不会像常人那样犯错,“贤者”能够始终践行____________。(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乙】文中王阳明认为“贤者”也会犯错,可贵在于“贤者”能改。由此,王阳明教给学生们的“教条”是____________(请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仅只是一个平面

    却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为真实

    决不隐瞒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人

    谁都从中发现自己

    或是醉后酡颜

    或是鬓如霜雪

    有人喜欢它

    因为自己美

    有人躲避它

    因为它直率

    甚至会有人

    恨不得把它打碎

    这段文字出自艾青《__________》(篇名),这首诗中“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形象。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安岳县某中学九(1)班将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你在运用搜集到的材料写作演讲稿时,发现下列诗句有一项不能体现“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请选出这一项,并说明理由。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刘禹锡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C.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D.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

    (2)某同学演讲时,准备列举张桂梅的事例,为了使演讲更有气势,请你根据下面链接材料,将该同学的演讲词补写完整,使之句式整齐。

    【链接材料】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日前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63岁的张桂梅,几十年如一日坚守滇西深度贫困山区教育事业,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使1600多名女孩圆了大学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演讲词】袁隆平一心为民,辛勤耕耘,实乃“杂交水稻之父”;张桂梅_____________

    (3)班委想邀请李老师于12月20日15时担任本次演讲比赛的评委,请你替班委会拟写一则邀请函。

    邀请函

    尊敬的李老师:您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岳县××中学九(1)班班委会

    2022年12月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诗文填空。

    (1)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四面歌残终破楚,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

    (5)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描写打猎武士的英姿和气势的两句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送东阳马生序》中,写出先达德高望重,弟子众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与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意境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材料一)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宫博物院以“重启的故宫·夏日的幽静”为主题,带领观众体验紫禁城夏日的幽静,感受故宫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

    举办学术性、公共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让观众与文化相遇。故宫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砖木结构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现有藏品总量达180余万件,堪称艺术的宝库,从前些年的“故宫跑”也不难看出,故宫通过举办有趣味、有知识、有新鲜感的展览和讲座,让文物重新焕发活力,让博物馆不再沉闷。

    数字技术使文物焕发崭新光彩,帮助更多观众近距离感受文化瑰宝。近年来,依靠“数字故宫”的建设,网民可以通过5G+4K超高清、互动体验、场景沉浸等创新形式,足不出户地看到故宫白雪红墙的琉璃世界,还可以身临其境地逛故宫、看展览、赏文物、学历史。

    “跨界”之思与“网红”之势,故宫以开放的姿态让人们爱上传统文化。从口红、日历到烤鸭、冰棍,再到游戏和综艺,一系列跨界文创产品卸下故宫庄严肃穆的刻板形象,打破古今界限,在人们心中种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数据里的故宫,映出了600年的美》(新华网)

    (材料二)

    2014年,故宫淘宝微信公众号刊登了《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一文。此文迅速成为故宫淘宝公众号第一篇“10万+”爆文,雍正皇帝也借此成为当时的热门“网红”。同一年,故宫文创相继推出“朝珠耳机”、“奉旨旅行”、“腰牌卡”、“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折扇等一系列产品。“朝珠耳机”“还获得”“2014年中国最具人气的十大文创产品”第一名。2014年,故宫官方还推出了三款app:胤稹美人图、紫禁城祥瑞、皇帝的一天。三款app极具趣味,吸引了众多用户的关注。从此,故宫在网络上也陆续“打”开了宫门。

    ——《故宫文物不仅“活”了还“火”了,如何实现的呢?》(央广网)

    故宫与北京电视台出品的大型文化季播出节目《上新了·故宫》第三季开播,在年轻群体中颇受欢迎的演员邓伦担任“故宫文创新品特邀开发员”,在每期节目中联合嘉宾与专家进“宫”“识宝,了解宝物的背后故事,并与设计师一起开发与故宫元素相关的文创产品。盐言的文创店”“文化创意馆”,其中包括丝绸馆、服饰馆、影像馆、陶艺馆、书店等。

    ——《故宫文创15亿营收背后:跨不+IP+网红》(新京报)

    (材料三)

    2018年3月,故宫文创新推出“俏格格娃娃”,这款娃娃根据中国人的传统五官印象设计,俏皮可爱的形象深受网友喜爱。就在娃娃刚上架不久,就被人指出其产品疑似粉表国外某品牌,故宫官方因此停售文创产品。

    -----《腾讯网》

    微信公众号“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馆”发布了一篇名为《故宫口红,真的真的来了》的文章后,依托微店,开始对“故宫口红”(下称“文创版故宫口红”)进行首发预售。当天晚上23时许,“故宫淘宝”在微博上对此发言,“目前市面上见到的所有彩妆并非我们所量计。来自故宫淘宝的原创彩妆,我们周二见”,一并转发了它在2017年4月所发的微博文章《假如故宫进军彩妆界》。文中所提的口红色号,和“文创版”故宫口红有所重合。两家都有“故宫”冠名的文创商店——“故宫淘宝”和“故宫文化创意馆”微店,竞相发布“故宫口红”,引发了吃瓜群众的“宫斗”联想。这场真假口红风波,掀起了文创授权现状的一角。

    -----《凤凰网》

    博物馆文创产品营销不同于企业营销,需要从公益性的角度出发,提升博物馆整体品牌的认知度及美誉度,向大众提供能够带来文化教育和精神享受的文化创意产品,让收至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博物馆文创产品过度追求赚钱而一味迎合顾客口味导致产品文化内涵被忽略弱化甚至低俗化,失去了文创产品的精神内核。

    《古老的故事穿上年轻外在——认识博物馆文创》

    1根据材料一说说为纪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宫以哪些方式拉近文物与大众的距离?

    2小越和小语针对文创产品展开了讨论。

    (1)请你结合材料二完成小语的说话内容。(至少写三条)

    (2)请你结合材料三完成小越的说话内容。

    3淘宝上有许多热卖的故宫定制文创礼物。以下是一款送长辈保温杯实用商务高档文具礼品。旁边是礼品上的具体设计图案,请分别写出他们各自的寓意,并试着写一个创意说明,50字左右。

  • 10、阅读议论文,完成下面小题

    求人莫若求已

    ①邻家孩子今年参加中考,就差两分达到重点中学提档线。而孩子又满心希望能到较好的中学读书。于是,家长便找一些跟学校能搭上界的朋友来帮忙。打听来打听去,最终还是因这几分之差而难以如愿,即使愿意每年掏不菲的学费。

    ②这一趟儿下来,人没少找,电话更没少打,可结果还是难以如意。这件事,也让家长和孩子都体会到,假如考试稍微再考得好一些的话,就不用再求爷爷告奶奶满世界找人了,还是应了那句老话,求人不如求己。

    ③有道是,人生在世,谁也不是在“一人庄”上住着,谁家也没有“万宝全”。大事小情,生活中极少有不求人的人,与之相对应,也难免或多或少被别人来求。就拿过去农村来说,那会儿,家家户户大都生活过得紧巴,小到柴米油盐、针头线脑,大到盖房上梁、婚丧嫁娶等,类似这样的事,都免不了要求人,也少不了被人求。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熟人社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去求人或被人求,怕是概莫能外。

    ④但凡事也都有个度,有个例外。有些事情,怕是不好求人帮忙,别人也不好帮或帮不上忙的。还是老话说得好,自助者天助之,求人莫若求已。

    ⑤求人莫若求已,就得有一股子志气。凡事立足自主,依靠自力更生,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恐怕是再靠谱不过的。做人有志气,自强不息,才能自主自立。面对困难艰险时,也才会愈挫愈勇,咬定青山不放松。那些原本需要去求人的事情,往往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迎刃而解。

    ⑥求人莫若求己,就得有一股子骨气。一有事就求人,多多少少难免会低声下气去堆笑脸说好话,乃至请客送礼,自然就会有失尊容乃至尊严,结果还不一定能如愿。所以说,与其低三下四去求人,倒不如挺直做人的胸膛和脊梁。凡事不苛责于已,不苛求于人,不苛意于果。我的地盘,我做主。有事靠自己,结果顺乎自然,方不失做人的底线与本色。

    求人莫若求已,还得有一股子静气。古人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多一些静气,才会少几分戾气和躁气,也才能从容大度处事,做到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处之安然。时时事事掌控好自己的欲望和情绪,少一些患得患失、焦虑不安,便会多一些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如此,自然就会遇事不求人或少求人。幸福,也自会悄然来敲门。

    ⑧遇事不求人或少求人,说到底,终究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实力和定力。

    【1】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多培养静气,能够滋养人的心灵,减少生活和工作中的戾气和浮躁、急躁之气,使人做事的时候从容大度,从而少求人或不求人。

    B.培养静气,能够帮助人们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人们对外物的非分欲求和奢望,避免因过分计较个人得失而不得不去求告他人。

    C.多培养静气,人们才能少一些患得患失、焦虑不安的情绪,多一些知足常乐,才能做到遇事不求人或少求人,拥有幸福的体验。

    D.只有拥有一股子静气,才能意志坚定,不怕困难,在面对困难时,也才会愈挫愈勇,解决那些本来需要求助别人才能解决的问题。

    【2】文章开篇举邻居求人让孩子上重点中学未果的事例,有什么好处?

    【3】文章③~⑧段作者围绕中心论点是如何展开论证的?请简要分析。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

    趣说九死还魂草

    ①传说在昆仑山上,生长着一种仙草,具有让人起死回生的神奇魔力。有一年民间大旱,瘟疫流行,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死于非命。住在天池中的龙女,看到人间遭受灾难,心中不忍,把生长在天池岸边的仙草偷偷带到人间,为人民治病,那些死去的百姓竟然因此死而复生。龙王得知此事后,大发雷霆,一怒之下把龙女打下凡间。龙女来到人间后,心甘情愿变成还魂草,普救众生。

    ②事实上,九死还魂草只是一个别名,其学名为卷柏。它虽名卷柏,但和柏树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二者只是叶子相似而已。它属于石松纲卷柏目的一种多年生草本蕨类植物,形似佛手,高5~18厘米,主茎短粗,茎部生有多数不定根;顶端轮状丛生小枝呈莲座状,小枝扇状分叉,辐射展开,分枝有背腹之分。其叶小,异形,鳞状,腹背各两列,交互排列。九死还魂草属于由孢子繁殖的蕨类植物,没有种子,由大、小孢子囊产生的异型孢子进行传播和繁殖。

    ③植物大多喜欢生长在光照充足、土壤肥沃、雨水充沛的舒适之地,九死还魂草却喜欢把家安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悬崖峭壁之上。这些地方通常怪石林立、土壤贫瘠、营养匮乏、蓄水能力很差,它的生长水源全靠天降雨水滋润。为了能在久旱不雨的恶劣情况下生存,九死还魂草被迫练就了一身神奇的生存“本领”,以便能够繁衍生息,薪火相传。

    ④在天气干旱的时候,它的小枝会卷起来,缩成一团,以保住体内的水分。在极度干旱的情况下,其体内水分含量甚至可以降至5%以下,几乎变成“干草”!这可是其他植物都难以承受的,因为即使生活在沙漠地区的植物,其体内的含水量也不能低于16%,否则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就会遭受破坏而死去。而此时的九死还魂草,进入“假死”的休眠状态,长眠不醒;一旦得到雨水滋润,喝足了水,在适宜的温度下,便伸展“四肢”,悠悠醒来。

    ⑤日本有位生物学家曾发现,用九死还魂草做成的植物标本,在时隔11年之后,被浸入水中,居然“还魂”复活,恢复生机了。科学家因此称这种小草为“复苏植物”,仿佛它在干旱时睡着了,遇到水又重新醒来似的。

    ⑥九死还魂草的另一个神奇本领是“搬家”!在人们印象中,植物是不会移动的。但九死还魂草在南美洲的堂兄弟,就有这样的本领,不但可以在原地假死、伺水还魂,而且还会主动离开生长地,去寻找有水的新家。干旱季节,它们的根能自行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然后全身卷成一个圆球,草球随风翻滚前进,一旦遇上多水的地方,草球就会展开成原状,根系重新钻到土壤里吸收水分。自然,当水分缺少、它在新家呆得不如意时,就会再次收拾行囊、外出流浪,所以,这种植物又被称作“旅行植物”。

    ⑦植物学家发现,一般的植物因干旱而过度脱水干枯后,体内细胞中的原生质就会受到破坏而死亡,即使再给它们补充水分,也不能使其恢复生命力了。九死还魂草则不同,当空气干燥时,它的枝叶能向内弯曲成拳状,防止水分过度散失;当空气湿度增大时,它又能伸展开来,吸收水分,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更重要的是,九死还魂草细胞的原生质有着与众不同的奇妙性能,它的细胞原生质耐旱脱水性能非常强,这是因为它们的细胞里能产生抵御干旱的物质----海藻糖。海藻糖,正是帮助它们的细胞在脱水时维持较为稳定的生产代谢结构,使之在失水时也不会受损。此时,九死还魂草全身细胞都处在休眠状态,新陈代谢几乎全部停顿,像死去一样;得到水分后,全身细胞才会重新恢复正常的生理活动。

    ⑧正是九死还魂草细胞的“随机应变”,使其具备非凡的“还魂”本领,所以它不易干死,能顽强地生存下去。

    【1】选文第①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2】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九死还魂草能抵御干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你和同学小兰到花卉市场买花草,她酷爱养花种草,但由于学业繁忙,常常忘记浇水,所养花草大多枯死,所以这次不知道该选什么花草好。结合本文内容向她推荐选购九死还魂草。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读书学习,塑造着我们的性格,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生活充满着酸甜苦辣,蕴藏着学同与智慧,就像一本无字的书,从生活中学到的,也能影响、改变我们的性格。

    为此,你有怎样的经历、体验和思考?请以“学习与性格”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