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平潭综合实验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关于课文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开头提出论点,中间主体部分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末尾总结全篇。

    B. 雨果写《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主要目的不是表达对中国人民的同情,而是表达对失去圆明园这项艺术工程的惋惜之情。

    C. 《论教养》一文开门见山,引入论题。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对他人的态度上。

    D. 《精神的三间小屋》是一篇集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通过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描写、议论、抒情,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吗?"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鲁迅《孔乙己》)

    B.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味同嚼蜡,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马南邨《不求甚解》)

    C.这个小村大人小孩有个头疼脑热,都来找她妙手回春。(刘绍棠,《蒲柳人家》)

    D.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李可染《山水画的意境》)

  • 3、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倘若我不能准确地断定彗星的形成之因,那么我是应当受到宽宥的。”是条件关系的复句。

    B.“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是个病句,应当把“只要”改为“只有”。

    C.“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诸位,特于寒舍备下薄酒,恭请光临。”这句中的“寒舍”是谦辞。

    D.“根深蒂固”“经世奇才”“茅塞顿开”“玄虚之至”这四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适应性教育中,不唯书、不唯上、大胆怀疑等思想和行为往往被视为出格,但在培养创造性时就必须开禁,否则创造教育就是叶公好龙 。

    B.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身居要职,胸无城府,思想顽固僵化,甚至阻挠改革潮流。

    C. 山水诗经过长期酝酿,最终能够在诗坛上独占鳌头,开宗立派,千秋之功,当属南北朝诗人谢灵运。

    D. 他们疼受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喜欢他们。一家三口相濡以沫,美满幸福。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文言选段,按要求完成后面小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③景公,景公未之行④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⑤驾,辞而行。

    ——节选自《吕氏春秋·高义》

    1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2甲文中列举事例,通过以前和现在对“万钟”的态度的对比,论证了__________。乙文中孔子不肯接受景公赏赐给他的供养之地,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用甲文中的句子填空)。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1第二句中的“望”字包含了诗人哪些感情?

    2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段的主要内容。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这段话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古诗文名句默写。(9分)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温庭筠的词《梦江南》绮丽清新,描摹出江南女儿的相思之梦。其中最能表达女主人公深切思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的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表达了他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他在《出师表》中也有所表现,这两句是:

    《渔家傲  秋思》中描写边塞荒凉萧条景象的语句是  

    李清照的《武陵春》中写人事变迁让人伤心的句子是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5G让人类进人“科幻”时代

    徐冰

    ①对于5G的认识,大多数人知道5G的速度比4G会更快。的确,由于5G传输速度是现在4G的10—100倍,在使用5G时,目前常见的卡顿和迟滞延时现象会消失无踪,即时性和现场性将更加逼真。这样的速度不仅会提升人们的使用体验,而且使得很多在4G环境下无法实现的场景成为现实。而这才是5G让人激动和憧憬之处。”

    ②通俗来说,我们熟悉的4G时代,是人与人之间的互联;而5G时代,则是大幅度地跨越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互联。很多目前还面临瓶颈的应用场景,在5G时代将会出现实质性突破。

    ③例如无人驾驶,由于信息传输速度以及延时问题显著改善,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互联会更加流畅,将真正无限逼近信息的无缝沟通,从而使得无人驾驶在安全性这一根本要求上实现突破,实现真正可行的现实应用。

    ④再如智能电网,在5G环境下,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高度融合,能源消耗、削峰填谷,能源传输、使用效率、安全性乃至与客户的双向沟通都将更具效率。而智能照明则会根据路上车辆和行人状况自动调节灯光,如此显然会大幅度地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⑤当然,在5G环境下,移动办公和远程办公也将不在话下,而这将很有可能改变目前我们熟悉的工作空间,并进而影响我们对于工作的选择。

    ⑥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极为火爆,很明显,5G则是城市具备真正智慧的底层技术。雄安新区在建设中,就率先使用了诸如智慧泊车、智慧路灯乃至智慧井盖等技术,目前正在向智慧交通、智慧生活等领域扩展。

    ⑦可以预期,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深化,人们所处环境以及城市建设和发展,都将进入一个升级换代乃至脱胎换骨的阶段。正因此,有人说人类将首次进入“科幻”时代。

    ⑧不过,近在咫尺的美好前景并不能替代对未来的忧思。而当这种忧思在4G的当下所对应的问题已经很明显时,5G时代我们更应慎重对待。例如信息安全,5G时代的信息泄露显然是另一个量级。对人的干预乃至控制,5G技术也提供了更为便利、顺手的条件。5G时代同样会带来新的社会风险和伦理挑战,如何让技术进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显然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并在今后的实践当中一步步解决。

    (选自《文萃》2019年2期)

    【1】下列对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5G的速度比4G会更快,而且提升人们的使用体验。

    B.5G时代将大幅度地跨越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互联。

    C.5G技术是城市具备真正智慧的底层技术。

    D.5G技术的普及,将使人类进入“科幻”时代。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一项是( )

    A.5G时代无人驾驶将在安全性这一要求上实现突破,而且实现真正可行的现实应用。

    B.在5G环境下,智能电网将大大提高其效率;智能照明可以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C.5G环境下的移动办公和远程办公,将彻底改变目前我们熟悉的工作空间和环境。

    D.从雄安新区的建设来看,随着5G时代的到来,目前我国智能城市建设极为火爆。

    【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介绍5G移动通信技术的说明文,主要介绍了5G与4G的区别,目的是让人们很快地了解5G这一技术。

    B.本文采用逻辑顺序,先由5G速度快说起,引出说明对象,再重点说明5G技术的优势,最后谈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C.文章运用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如第②段将5G与4G做比较,突出说明5G的特点:又如第③段举无人驾驶的例子,准确地说明5G的优势。

    D.本文语言平实、准确又生动、形象。如题目“5G让人类进入‘科幻时代”,“科幻”两字,很新颖,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 10、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8年1月2日,支付宝发布2017年全民账单。数据显示,去年全国2.2亿支付宝用户移动支付占比为82%。据统计,2017年,全国超过30个城市的公交、地铁先后支持支付宝;2亿多市民通过支付宝城市服务“窗口”共办理社保、交通、民政等12大类100多种服务;4000多万户小商家利用二维码贴纸实现收银数字化,移动支付城镇市场空间广阔。县城的移动支付用户占比为3.6%,省会城市占比为3.0%,农村地区占比为1.0%。

    (摘编自新华网2018年1月3日报道)

    【材料二】

    【材料三】

    ①所谓的条码支付,是指银行或支付机构应用条码技术,实现收款人、付款人之间货币资金转移的业务活动。

    ②出门打车,掏出手机扫一扫车上的二维码,轻松支付车费;下馆子吃饭,手机上的二维码被收银员扫码枪扫了后,立马买单走人……扫码支付手段,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

    ③近年来条码支付业务快速发展,在小额、便民支付领域显现出门槛低、使用便捷的优势,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同时,条码支付的技术实现方式和业务风险相对传统银行卡支付具有其特殊性,部分市场机构在业务开展中也存在扰乱公平竞争秩序、支付风险防范不到位等问题。

    ④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并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摘编自新浪网2017年12月28日报道)

    【材料四】

    ①据介绍,我们进行扫码支付时,手机或者商户的收银机每次生成的条码都是不同的,对于这种动态条码支付,人民银行规定,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其中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可以自主约定每天的累计交易限额;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但其中不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5000元;采用一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1000元。

    ②而对静态条码支付,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商户贴在墙上或者打印好的二维码支付,无论采取什么交易验证方式,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若个人客户需更多条码支付额度,可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方式对交易进行验证。

    ③在不少移动支付用户看来,国家出台针对二维码支付的相关管理规范,在对日常使用影响降到最低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了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无疑是一件从用户角度出发的“大好事”。

    (摘编自《南方日报》2018年1月4日报道)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据材料一可知,移动支付在大众中应用广泛,市民坐在家中也能享受多种便利服务。

    B.据材料二可知,从移动支付“用户规模”来看,2020年将是2017年的三倍多。

    C.条码支付在促进移动支付普及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现象。

    D.新规无疑让条码支付更安全了,但对于部分消费的支付模式将会有一定的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请概括说明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父亲的风骨

    朱成玉

    ①父亲瘦了一辈子,从来都没有胖过,像一根立起来的骨头。

    ②母亲因糖尿病并发症导致眼盲,只好由父亲来照顾,一辈子没做过饭的父亲开始学着做饭。我提出来接他们去楼上住,父亲不肯,说楼上不方便,住平房每天可以带母亲出去晒晒太阳。他让我们放心,说他可以照顾好母亲。不论我们怎样劝说,他都不为所动。父亲一辈子都这样,倔强得很,用母亲的话说:“那是一根倔强的老骨头。”

    ③妻子对我说:“有时候看你爸爸弯腰点炉子半天直不起腰来,就那么弓着身一路走进屋子。我心里可不得劲了。前半辈子弯腰为儿女,后半辈子弯腰为老伴,从来没有时间为自己而活,他这是没有自己的一辈子啊!”

    ④父亲退休前,一直是工厂里的车工,每天弯腰在机床前,一站就是40多年。

    ⑤我曾经勾着他的脖颈,把他当一棵树上下攀爬;也曾把他当成秋千架,惬意地晃荡。那时候他还年轻,站起来依旧笔直,可是,岁月却和万有引力合谋将他压弯。

    ⑥再倔强的骨头也有弯的时候。

    ⑦父亲一直瘦着,现在想想,他又怎么能够胖得起来呢?从小到大,家里的经济条件一直不好,母亲身体差,从来没出去工作过,一家6口人都指望着父亲那点微薄的工资,每月的口粮不到月底就吃没了,父亲总是托人和粮店的人说好话,提前把下月的粮食透支出来。在我们这些小“豺狼虎豹”面前,父亲怎么能吃得上一顿饱饭!

    ⑧这根倔强的骨头,一直都是硬邦邦的,这大概就是我不喜欢让他抱的原因吧。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父亲在门口张着树叉子一样的双臂做拥抱状,我却从他的胳膊底下“嗖”的一下钻了过去。“小兔崽子!”父亲骂了一句,悻悻然跟着我进了屋。后来才知道,那一次,父亲在单位得了劳模奖,那是他表达快乐的方式,可是我却扫了他的兴致。

    ⑨这还是一根险象环生的骨头。父亲这一生做过太多惊险的事情,上山砍柴,砍到了脚背,骨头都露出来了,所幸及时送往医院才保住了右脚。还有一次,中指被车床绞到,皮开肉绽,伤口愈合之后,右手的中指就永远打不过弯来了……

    ⑩父亲手巧,闲暇时会做点灯笼卖,多少可以贴补一下家用。可他毕竟时间有限,做得不多,都是事先订好了的。一个有钱人出了好多倍的价钱,要买父亲预订出去的一只灯笼,父亲回绝了,不卑不亢地说:“人总得讲究个信用,不能你钱多就坏了规矩不是,不然这世道怕是要乱了套。”

    那一刻,我觉得这世间只有一个词可以配得上父亲,那就是骨头。

    有一次,父亲问我对死亡的看法。我想了想说:“人死了,万事皆休,什么都没有了。”父亲说:“也不尽然,你爷爷死后,我从炉膛里还捧回了四捧骨灰,热乎乎的,似乎还带着活着时的体温。”

    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我的内心是酸楚的,我不敢想象,将来的某一天,父亲离我而去,这根老骨头会变换成多少思念的骨灰。

    如若父亲不在了,还有什么可以让我称之为骨头?

    有一次,一个朋友问我父亲的年龄,我一下子愣住了,先想到父亲是属蛇的,然后再一点点推算出他的年龄。为此,我深感愧疚,父亲不光把我的年龄,还把我的生日和生辰八字都记得牢牢的,有人问起,他都是脱口而出。

    从那天起,我不光记住了他的年龄,还记住了他的重量和倔强。

    (选自《作文与考试》2017.5)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文通过照顾母亲、“我”不喜欢父亲抱、机床工作40年、做灯笼补贴家用等事情写出父亲的“风骨”。

    B. “我曾经勾着他的脖颈,把他当一棵树上下攀爬;也曾把他当成秋千架,惬意地晃荡”,侧面写父亲年轻时笔直的身姿。

    C. “如若父亲不在了,还有什么可以让我称之为骨头?”既表达“我”对父亲的敬重,也透出对父亲终会离开的担忧和酸楚。

    D. “父亲瘦了一辈子,从来都没有胖过,像一根立起来的骨头。”文章开篇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让读者对父亲的印象极为深刻。

    2第③段用一整段写“妻子”对“我”说的一段话,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3品析下列词句。

    (1)在我们这些小“豺狼虎豹”面前,父亲怎么能吃得上一顿饱饭!(品析加点词语)

    (2)父亲在门口张着树叉子一样的双臂做拥抱状,我却从他的胳膊底下“嗖”的一下钻了过去。“小兔崽子!”父亲骂了一句,悻悻然跟着我进了屋。(从人物描写角度)

    4文中的父亲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两点即可)。

    5请说明文章最后一句“从那天起,我不光记住了他的年龄,还记住了他的重量和倔强”的含意。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一分子。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人之问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团结、友爱、互助成了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社会素养。只有拥有这些优秀的品质,社会才能融洽和睦、协调发展。请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③不得抄袭。④作文题目居中,上下各空一行。⑤要求600字左右。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巴勒斯坦有两个内海,一个没有任何生物,叫死海;一个有各种各样的水中植物和鱼类,叫加利利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因为死海纳入上游的水之后,没有出口,无法把水分出去,导致水中积存了大量的盐分,因而没有生物能成活。而加利利海承接水源之后,将水分给了下游,形成了活水,充满了活力。

    海水如此,更何况人呢!因为我们懂得:分享,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分享,是一种胸襟的袒露;分享,是一种心灵的交融……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要求6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