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大理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选出下列读音全对的一项(     

    A.摇(yè)       腰(zhé)     守(ké)     揉造作(jiāo)

    B.进(bìng)     (è)       白(shà)   根深固(dì)

    C.笑(chī)       骨(bì)     逗(liáo)   不舍(guō)

    D.取(jí)        (hài)   见(piě)     骨立(xiāo)

  • 2、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B. 置人/所罾鱼腹/中

    C.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D. 天下苦/秦久矣

     

  • 3、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2022年的冬季,在新冠病毒侵袭下,周围很多人都阳了。如果你的好友小明也中招了,他出现了发烧、咳嗽、浑身酸痛等症状,打电话和你诉说,你应该怎样宽慰他,从而表达你的关心?

    A.“小明,不要过于担忧!及时吃药,多喝水,多休息,相信你很快就会康复的。”

    B.“小明,不要过于担忧!很多人都阳了,不只你一个,所以没有人会歧视你的。”

    C.“小明,你千万不要擅自乱吃药,否则会加重病情的!别说我没提醒你。”

    D.“小明,不要过于担忧!我也阳了,正好陪着你。再说,正好作业也不用写了,因祸得福啊!”

  • 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给马生所写的赠别诗前的序言。

    B.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如《捕蛇者说》《爱莲说》。“说”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古代常见的文体还有记、铭、表、序等。

    C. 《风筝》和《故乡》都是我国现代作家鲁迅的小说作品。鲁迅的另一作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侧重于驳论,驳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论调。

    D. 《一条未走的路》的作者是苏联诗人苏霍姆林斯基。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百废

    (2)朝夕阴

    (3)长烟

    (4)斯人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3下列对文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衔远山,吞长江”这句中的“衔”“吞”两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表明古仁人已无悲喜之情,心中唯有天下。

    C.“前人之述备矣”照应前文的“唐贤今人诗赋”一句,承前启后,引出后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D.文章行文流畅而富于变化,先叙事引景,然后由景生情、情景交融,再由情入理,最后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王禹偁《黄冈竹楼记》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分别谈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链接材料)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①,竹工破之,刳②去其节,用代陶瓦。比③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子城西北隅,雉堞④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⑤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吟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氅衣⑥,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有删节)

    注:①椽(chuán):椽子,架在屋顶承受屋瓦的木条。②刳():削剔,挖空。③比:紧挨,靠。④雉堞(dié):城上的矮墙。⑤幽阒():清幽寂静⑥鹤氅(chǎng)衣:用鸟羽制的披风。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品雪”组从《艾青诗选》中找到两首关于雪的诗歌,请根据下面的诗歌选段,结合创作背景,简要分析在两首诗歌中诗人表达的不同情感。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选段)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中国,

    ……                                                         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

    中国的苦痛与灾难,                                 所写的无力的诗句,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创作背景】1937年,诗人在武昌一间阴冷的屋子里写下了这首诗歌。

     

    下雪的早晨(选段)

    雪下着,下着,没有声音,   他的脸像一朵鲜花,            看着不停地飘飞着的雪花,

    雪下着,下着,一刻不停,   他的嘴发出低低的歌声,     或许想到树林里去抛雪球,

    洁白的雪,盖满了院子,       他的小手拿着一根竹竿。     或许想到湖上去滑冰,

    洁白的雪,盖满了屋顶,       他仰起小小的头,               但他决不会知道

    整个世界多么静,多么静。   那双发亮的眼睛,               有一个人想着他,

    ……                                     透过浓密的树叶,               就在这个下雪的早晨。

    一个小孩,赤着脚,             在寻找知了的声音……

    从晨光里走来,                    ……

    【创作背景】1956年,艾青在事业上遭受挫折,婚姻和家庭也很不顺利,他的心情非常压抑。当他看到眼前飘飞的雪花,想到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于是写下这首诗。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你参加学校组织的“走进南粤,探访广东文物”的活动,了解潮州广济桥,以下是“广济桥”的相关资料,请你结合这些资料完成以下活动。

    资料小卡片

    名称

    潮州广济桥

    类别

    文物

    概述

    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被誉为世界第一座启闭式石梁桥,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广济桥连通韩江两岸,桥上的楼阁形态各异,梁舟结合、刚柔相济。由于通航需要,每天下午5:30左右浮桥会收起,以便货船从江面通过,这时,人们就可以欣赏到过河拆桥的独特景色。

    (1)请你用一句话简要介绍“广济桥”的特点,不超过30字。

    (2)请从下面两副对联中选一副为“广济桥”图片配对联,并说明理由。

    A.此地有崇山峻岭;何时无明月清风。

    B.舟锁长桥,乾坤浮一线;阁衔远岭,日月跳千秋。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填空

    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用夸张手法渲染战斗气氛的名句是: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杜甫在《望岳》中抒发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妙雪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文字,同答下面小题。

    “嫦娥”的高端定制外衣

    简爱/文

    (1)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成功登陆,取得了航天领域的巨大突破,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那么,嫦娥四号探测器是如何做到在变幻莫测的浩瀚宇宙毫发无损地完美着陆的呢?其实这与航天器表面涂层是分不开的。我们知道,大气层像保护罩一样,可以让地球的温度稳定在一个可以适应的范围内,而航天器一旦冲出大气层,就会在极高真空的环境下受到紫外线、高能粒子、原子氧等的侵蚀。当太阳光直射到航天器的表面时,温度会很快升到100摄氏度以上,而太阳照射不到的区域,温度则会降到100度以下,从而对内部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造成极大的威胁和破坏。因此,人们必须给航天器穿戴上一套全方位的保护衣。

    (2)首先是热控涂层。它由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制成,涂覆在最外层专门用来调控固体专面技辐射的性质,从而达到热控制的目的。航天器的不同部位需要不同研制工艺和吸收辐射的涂层材料,嫦娥四号探测器所使用的热控途层多达20余种。这些材料能确保航天器各仪器设备在昼夜温差达300摄氏度的环境中依然能够正常运转。换句话来说,对于航天器来说,热控涂层就像衣服之于人类,而且还是”高端私服,量身定制”。

    (3)其次是多层隔热材料。当探测器飞行到月球附近时,就需要减速至月球逃逸速度(2.38千米/秒)之内,从而使其被月球引力捕获,在真空状态下软着陆,而这个过程只能靠7500牛顿变推力发动机的反推来实现。发动机工作时最高温可达1400多摄氏度,它周围仪器设备的工作温度却需要维持在几十摄氏度左右。因此,人们必须控制好两者的温度。发动机外围的一条“裙子”解决了这一难题。这个由二十多层低发射率反射屏和低导热率隔热层交替叠合生成的隔热材料,厚度仅为1厘米,却隔离了温度超过1000摄氏度的发动机与温度低于100摄氏度的机外设备,让探测器得以正常工作。

    (4)再次是高摩擦抗冷焊涂层。“高摩擦”是指这个涂层具有很高的静摩擦系数;“冷焊”是指在高真空状态下金属固体因表面失去所吸附的气体而相互接触时发生不同程度的黏结现象。“冷焊”与材料表面原子的扩散密切相关,所以在航天器的供电系统太阳能电池阵列帆板的接触支点上,涂覆一种有高摩擦系数且不易发生冷焊的陶瓷涂层,即可有效防止冷焊现象的发生,确保太阳能帆板在经过发射、奔月、着陆及两器分离等加速、减速环节后的连接依然稳定可靠。即使在经历长达14天、零下180摄氏度的极寒月夜后,帆板依然能够伸张自如,不被“冻僵”。

    (5)最后是高温抗氧化涂层。月球和地球相距38万千米,嫦娥四号探测器在奔月的过程中要经过多次变轨才能实现着陆。每次变轨,都是通过姿态控制发动机点火和推力室喷管产生反推力调整控制姿态来实现。它们就像航天器的方向盘,差之毫厘,便失之千里。为了确保百分之百的工作可靠性,嫦娥四号探测器姿态控制发动机采用了四氧化二氮和肼类燃料,点火时会形成高温氧化环境,如果没有高温抗氧化涂层,推力室在很短时间内就会被烧穿。给推力室部件表面涂覆上微米级的硅化物体系涂层后,在高达1300摄氏度的有氧环境下,硅化物首先被氧化,进而在涂层表面形成一层玻璃态氧化硅,有效地隔绝进一步氧化,而且这个氧化硅在高温下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还能自动弥补涂层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裂纹、孔洞等。

    (6)如果说热控涂层是嫦娥四号探测器的衣服,那么多层隔热材料、高摩擦抗冷焊涂层和高温抗氧化涂层就是这件衣服上的装饰,它们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还使得“嫦娥”在点点金光中显得格外耀眼璀璨。

    1为什么必须给航天器穿戴上一套全方位的保护衣?

    2第②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下列对全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B.“首先”“其次”“再次”“最后”这些词语,使全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C.本文题目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D.嫦娥四号探测器姿态控制发动机采用了四氧化二氮和肼类燃料,点火时会形成高温氧化环境,如果没有多层隔热材料,推力室在很短时间内就会被烧穿。

  • 10、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下题。

    1】阅读连环画,选出加线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得心手(yìnɡ全神然大悟 流不息(bēn

    B. 得心手(yīnɡ全神然大悟 流不息(bèn

    C. 得心手(yìnɡ全神然大悟 流不息(bēn

    D. 得心手(yīnɡ全神然大悟 流不息(bèn

    2】【2】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一直传扬着许多动人的友谊故事。请选出上面连环画6—9幅讲述的故事(  )

    A. 管鲍之交

    B. 知音之交

    C. 忘年之交

    D. 刎颈之交

    3】【3】结合连环画的前后语境,补充第3幅画面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现代文阅读

    父亲的刀子

    田杕(dì)

    ①我家西屋的窗台上,有一把刀子,一把锈迹斑斑的刀子。

    ②西屋原本是我爷爷住的,爷爷去世后,就没人住了。我爷爷活着的时候,每年都要磨那把刀子,磨得锃亮锃亮的。其实,磨了也没有什么用,但他还是要磨。年轻时,爷爷用这把刀子杀过鬼子,伤过土匪。刀子是爷爷的骄傲啊!

    ③砍头不过风吹帽,男子汉大丈夫活在世上,有仇报仇,有怨报怨。这句话,我爷爷经常挂在嘴边。爷爷骨头架子很大,个儿很高,真有三分梁山好汉的样子。

    ④爷爷去世后,刀子很久没人磨,就锈了。

    ⑤不过,现在,我正蹲在院子里,用一块月牙状的磨刀石,磨那把刀子。

    ⑥刺啦刺啦……

    ⑦一弯月牙悬于天际。清冽的月光淹没了我冰冷的目光,逐渐唤醒那把沉睡已久的刀子。

    ⑧刀子啊,刀子!你只要在老歪身上,切上那么一道小小的口子,让火红的血液流上那么一小会儿,我们老田家的尊严就彻底复活了。我一边磨一边想。

    ⑨老歪是县高中的门卫。那天,父亲骑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浑身都响的破自行车,顶着刀子般的西北风,满头大汗走了近三个小时,去给我送棉袄,却在学校门口,遇到了麻烦。那是父亲头一回进城。他一口浓郁的乡音,再加上有些紧张,说出来的话就很难懂了。恰好,那天值班的是老歪。老歪是个急性子,三句话没听完,就冲着父亲开了火。父亲也很着急,他害怕进不了门,送不了棉衣,于是就跟老歪争执起来,结果被老歪一拳打在鼻子上,当时,就摔在了地上。

    ⑩我急匆匆地赶到大门口的时候,正看见父亲蹲在地上,满脸的血。我冲上去就要跟老歪拼命,却被同学死死地拽住了。同学说,老歪是练家子,你打不过他的。真的,我真的打不过他。老歪得有一米八多,浑身的腱子肉,满脸的粉刺,一看就不是善茬。我们经常看见他在传达室外,哼哼哈哈地练哑铃,做俯卧撑,打沙袋。老歪是他的外号,不是说他长得歪,而是说他脾气邪。

    ⑾父亲身上一点也没有爷爷的影子,他身型瘦小,木讷拘谨,只是一个老实巴交的普通农民。因此,父亲那张血脸在我心底生了根长了刺,令我寝食难安。

    ⑿放寒假了,在西屋的窗台上,我又见到久违了的刀子,于是就想起了爷爷,想起了他的那些英雄事迹和豪言壮语。

    ⒀我磨了整整三个晚上,不是非得磨三个晚上不可,其实只要一个晚上就足够了,但我需要勇气,我在寻找爷爷当年的影子。面对强悍如斯的老歪,我——一个文弱书生,真的很需要勇气。

    ⒁第四天晚上,我正准备继续磨刀子,然而,刀子却不见了。我问父亲。父亲嘿嘿一笑,说,刀子被大刚借走了,咱老田家不能吃亏,不是?很神秘的样子。大刚是横行乡里的一个二流子,据说很能打。

    ⒂大刚很能打,又有刀子在手,而且又在暗处,定然能够马到成功。我的心渐渐放宽了。

    ⒃开学后,发现校门口没了老歪邪恶的身影。我想,大刚肯定是得手了,老歪肯定是没脸再干下去,辞职了。父亲那张血脸,随着日益紧张劳累的学习,渐渐淡了。

    ⒄放暑假了,在街上遇到大刚,问起老歪的事,他却矢口否认,说根本就不认识什么老歪。

    ⒅回到家,问父亲,他笑笑说:当时怕你去跟人家拼命,骗你的。后来,我给教育局写了封信,再后来就不清楚了。

    ⒆我再也没见过那把刀子,不过,我发现父亲也有自己的刀子,那是一把 更加锋利的刀子。

    (选自《时代文学》2015年第11期)

    1根据小说的情节,以父亲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的表格。

    情节

    主要事件

    开端(学校门口)

    (1)___________

    发展(家里,第四天)

    (2)___________

    高潮和结局(家里,暑假)

    父亲给教育局写了信,老歪离开了门卫的岗位。

     

     

    2第⑨⑩段中极力描写老歪身材高大、急性子、脾气邪,请指出这样写的作用。

    3联系上下文,根据提示赏析句子。 

    (1)你只要在老歪身上,切上那么一道小小的口子,让火红的血液流上那么一小会儿,我们老田家的尊严就彻底复活了。(品味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嘿嘿一笑,说,刀子被大刚借走了,咱老田家不能吃亏,不是?很神秘的样子。(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说说“刀子”在老田家三代人手里不同的含义。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在成长的道路上,一定有一个人或一件事、一处景色、一件物品……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记忆中,请以“忘不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600字以上。

    (2)不得抄袭本试题卷中的阅读材料,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