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长春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酿(yùn) 发(jì) 高(miăo) 人声沸(dĭng)

    B.贪(lăn) 收(liàn) 弄(sì) 咄逼人(duó)

    C.镜(léng) 徘(huái) 告(dăo) 众目睽(kuí)

    D.粗(guăng) 家(rú) 倜(tăng) 踉踉跄(qiàng)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B.磁浮快线连接长沙火车南站和黄花机场两大交通枢纽,长大约18公里左右。

    C.四川广元沉船事故导致15人罹难,为了避免沉船事故不再发生,有关部门强化了安全管理措施。

    D.为实施“天蓝”“地绿”“水净”三年行动计划,娄底市积极推进涟水河、孙水河综合治理工作。

  • 3、关于《西游记》一书,以下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的主要情节是围绕着“大闹天宫”和“西天取经”这两大故事展开的。故事大多情节曲折,扣人心弦,不过也有一些降妖伏魔的故事,套路类同,情节简单。

    B.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第一主人公。他因不满玉皇大帝赐予他的“弼马温”官职而反下天界。他兼具人性、神性和猴性三重特点,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

    C.清代作家吴承恩的《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多彩的神魔世界,各路神佛妖魔都写的栩栩如生,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

    D.“孙行者一调芭蕉扇”遭拒是因为孙悟空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收服了罗刹女之子红孩儿。

  • 4、唐僧在去西天取经路上收徒弟的先后顺序,下面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孙行者→猪八戒→沙和尚

    B.猪八戒→孙行者→沙和尚

    C.沙和尚→孙行者→猪八戒

    D.孙行者→沙和尚→猪八戒

  • 5、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神秘岛》,第三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B.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

    C.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D.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自尊好强,经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后,变得更加坚强。

  • 6、对下面两首诗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甲】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乙】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释]①坼(chè):分裂。②乾坤:指日、月。

    A.【甲】诗中“古人”指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的明君。“来者”指像自己这样有才能的文人。

    B.【乙】诗颔联描写,绘制作者登楼远跳所见宏阔壮观图景,并借景暗示国家分裂动荡不安。

    C.甲】诗中“独”字和【乙】诗中“孤”字都表现了个人孤独、寂寞、凄凉的心境。

    D.两首诗都写到自己涕泪纵横,前者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后者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 7、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范爱农和鲁迅是同乡,在对待徐锡麟等人被杀要不要打电报一事上,他们持不同意见。

    B.在《五猖会》中,鲁迅深情回忆了正月初一清晨,长妈妈让他吃福橘的事。

    C.《二十四孝图》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两个故事是“郭巨埋儿”和“哭竹生笋”。

    D.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认为先生没有多少真才实学,只是常读些令学生难懂的文章,因而很可笑。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嶷然有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释】①母郑:母亲郑氏。②守节自誓:自己下决心不改嫁。③诲:教导、训导。④荻:与芦苇同类,这里指荻秆。⑤辄:立即,就。⑥冠:指成人。⑦嶷(nì)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⑧天资刚劲:生性刚直。⑨机阱:设置机弩的陷阱。这里比喻陷害人的圈套。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书:_____(2)及:_____(3)声:___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2)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3】结合选文,说说欧阳修为什么最终能成为人品超群的文学家。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要求默写诗文。

    (1)斯是陋室,

    (2)结庐在人境,

    (3) ,江春入旧年。

    (4)角声满天秋色里,

    报君黄金台上意,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

    (6)《陋室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①有一年,一夜秋风劲,郭德纲家的柿子树叶子落尽,红红的柿子,就像院子里升起的灯笼。很快,就有喜鹊登枝,一口一口地啄食柿子。家中小儿急了,不由分说,就去驱赶。老郭看到,急忙拦阻,道:“别这么独,让它吃!”

    ②接着,老郭对儿子说:“人的一生很长,不差这一个柿子吃。而这只喜鹊这辈子顶多吃这么一个柿子。看它有东西吃,也是种快乐。”

    ③我觉得这实在是很好的教子素材。“别那么独,让它吃!”天下的父母,若都把这个故事借过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孩子的教养一定不会差。

    ④前些日子坐火车,四个铺位的软卧包厢,除了我们三个人,还有一个空着。车开动不久,老人说,咱们早点儿休息吧。是啊,这几天玩累了,我们倒头便睡。车过嘉兴,上来一位女士,轻轻敲门,见包厢里黑着灯,她便借着走廊里的灯光,放妥行李,整理好床铺,然后关好门,蹑手蹑脚上了自己的上铺。直到躺下,她都没有开灯,哪怕是自己的床头灯。

    ⑤而那时,也就是晚上7点多,列车里还播放着音乐。

    ⑥一夜无话。早上列车员来换车票,通知她该下车了,她便窸窸窣窣地整理。起初,我认为她是在收拾自己的行囊,哪料,她是叠被子。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车,阅了无数的人,哪里见过这个被子还需要叠的?只见她耐心地把被子舒展开,换了好几种方式,终于叠成昨晚展开之前的模样。然后,她还把两个枕头的每个角都抻平了,抻舒展了,那“唰唰”的抻枕头的声音,听着真悦耳。

    ⑦她下车的那一站是山东德州。不管她是不是德州人,因为她,这个地方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你说,还需要知道女士姓什么叫什么吗?教养就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1本文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赏析文章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子。

    3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4请谈谈你对“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的认识。在生活中你又是如何践行(至少从两个角度来谈)良好教养的?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珍珠与蚌

    莫洛

    ①一颗珍珠!

    ②它原来就是一粒沙,——你是知道的。一粒砂,只不过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它掉入蚌壳里;它不知道自己的棱角,自己的坚硬,可是却给蚌带来了痛苦,——你可以想象;一片灰屑飞进你的眼睛,你会有一种如何的感觉。——于是蚌要挤出它,或者消灭它;然而它没有被挤出,也不会消灭,它钉住在蚌壳里面,永远给蚌以痛苦。于是在无可奈何之中,蚌以它的唇,以它的肌肉,磨它,舐它,卷动拭擦它,而且也以涎沫洗它,浸它,润滑它。大海的时间在浪涛的呼啸中过去……悠长的时间过去了,砂没有离开蚌,却改变了。它变成圆润,光滑,坚硬,半透明,泛着淡淡的暗光,一种永恒不变的光泽。

    ③哦,一颗珍珠完成了。

    ④一颗珍珠吗?不,它本质上是一粒砂;但它却已成为一颗不变色泽的珍珠了!

    ⑤是永恒的光泽,不变的光泽;但它却一样保有它自己的砂的土色,只不过它会闪柔和美丽的光,闪朴素而真实的光。

    ⑥但它已有永久的价值了!

    ⑦请你记取,从一粒砂到一颗珍珠的过程。

    ⑧可是你也会这样想着吧,砂,它并不是立意要变成一颗珍珠,所以它才向蚌的怀里投入,把生命的光辉求助于蚌;它在投入蚌壳之前和之后都没有想到,然后却于无意中给了它以成为珍珠的机缘了。

    ⑨你也会这样想着吧,蚌,它并非有心要制造一颗珍珠,它根本没有发现自己惊人的天才;也并非愿意和痛苦作伴,它坚执的生命中却一心想排除痛苦,掉队给它以不安的刺激的砂粒;然而在斗争的过程中,它却连自己也难置信。一颗世间罕异的珍珠已由它完成了!

    ⑩采珠的人将珠取去,将蚌壳搁弃在海滩上。蚌虽死了,衷心却是得到安慰了。

    ⑪然而你会知道,世界上,砂多,珍珠是很少的;浅海中,许多蚌都因时间给它的衰老而腐烂了肉;而完成珍珠的却是不多的。

    ⑫于是我想起你来了。

    ⑬我说:让你的生命的唇坚执地舐咀着痛苦,你来完成珍珠一样的人生,珍珠一样的永恒的光泽。

    ⑭……我说了珍珠和蚌,但我希望你接着就能想到人、时代生命的真实。

    1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②段画线的句子“砂没有离开蚌,却改变了”中“砂”改变了什么?

    2摘录第②段“珍珠孕育过程”的关键动词。

    3第⑫段中的“你”指谁?这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

    4第⑩段中写出了“蚌虽死,衷心却是得到安慰了”。请说说“蚌”得到了哪些安慰。

    5结合第⑭段,联系现实生活,你认为一个人的成长与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题目: 是最可爱的人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人物精神;

    ③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