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B. 最后,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了!”
C.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D. “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织工齐声说。
2、下列各句中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十月里的小雨,淅淅沥沥的,让成都显得无比自然、平静。
B.动物园里,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总是让来参观的游客忍俊不禁。
C.小明最近一段时间成绩直线下降,他妈妈常常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D.女儿拿着盼望已久的玩具汽车,喜出望外地对妈妈说:“我就知道您最讲信用了!”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发髻(jì) 狭隘(ài) 鸟啭(zhuàn) 窠巢(ké)
B.怅然(chàng) 抽噎(yē) 怪诞(dàn) 斑斓(lán)
C.蹒跚(shān) 羽翮(gé) 感喟(kuì) 嗔怪(chēn)
D.静谧(mì) 怂恿(shǒng) 干涸(hé) 匿笑(lì)
4、下列说法得体的一项是( )
A. 当陌生人请你指路时,你说:“不知道,你自己找”
B. 在公交车上,别人不小心踩了你的脚,你说:“你瞎眼了吗?”
C. 原来崭新的书,朋友用时弄破了。他连声说:“对不起”你说:“没关系”。
D. 你到别人家去,你说:“我要光临你家”
5、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处不合规范,以下能指出这三处毛病的一项是( )
寄呈的大作收悉,垂读再三,激动不已。你的诗构思巧妙,语言隽永,弟自愧不如。只是个别字句略有笔误或不合韵律,我冒昧地做了一点雅正,随信寄回,谨供参考。
A. 寄呈 收悉 冒昧 B. 寄呈 垂读 雅正
C. 垂读 冒昧 雅正 D. 收悉 垂读 冒昧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的冬天真得算个宝地。
B.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C.当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时,令小朋友在草地上快乐地踢球、赛跑、捉迷藏。
D.荷叶铺满了河面,等待着迫切地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奏起夏天雨的交响曲。
7、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同“悦”,愉快)乎? B.非宁静无以致(达到)远。
C.其一犬(像狗似的)坐于前。 D.天,积气耳,亡(死亡)处亡气。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汗不敢出
钟毓(yù)、钟会少有令誉①。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②其父钟繇(yóu)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③。毓面有汗,帝曰:“卿④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令誉:美好的声誉。②语:对……说。③敕见:皇帝下诏书接见。④卿:你,古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丘舍去 去:离开
B.元方入门不顾 顾:照顾
C.魏文帝闻之 闻:听说
D.复问会 复:又,再
【2】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在甲文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下面这段话是朋友当着陈太丘的面夸赞元方的,陈太丘也做了谦逊的回答。请根据语境写出尊称和谦称。
据说朋友后来见到陈太丘时当面夸赞元方说:“A_____真是个聪明知礼的孩子!”陈太丘谦逊地说:“B______不知礼节,请多包涵!”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
②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
【4】甲、乙两文中的三个孩子,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9、名句默写
(1)__________ ,若出其中。__________ , 若出其里。《观沧海》
(2)树林丛生,_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观沧海》
(3)《天净沙·秋思》中的语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将不同景物组接在一起,从正反两面烘托出羁旅游子的凄楚与悲怆。
(4)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10、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阳台上的小麻雀
国永梅
阳台上曾经养过一只小麻雀,现在已是鸟去笼空,但我仍常常怀着一种很复杂的心情想起它。
那只小麻雀是邻居在修房子时捉到,送给儿子的。母亲怕它飞走,把它的翅膀给剪短了。灰灰的小麻雀,实在算不上漂亮,但它那婉转清亮的叫声,两颗转动灵活的宛如黑珍珠的小眼睛,着实让我喜欢。我特地给它买了一个小小的鸟笼,买了小米,在阳台上为它安了家。每天早晨,揉着惺忪的双眼,我总要到阳台上去问候一下这个小家伙。那一段时间,平淡的日子也好像因了这清脆的叫声有了生机。我把小麻雀当成了朋友,照顾得也格外周到小心。
可是,慢慢地,撒落在阳台上的小米和混合着粪便的沙子却越来越多,我不得不天天打扫清洗阳台。与正经同时,麻雀的叫声似乎少了很多,也暗淡了许多。麻雀慢慢地被冷落起来,只有记起来,才去为它添点水,加点食。
终于,有一天,在我打扫干净阳台之后,我打量了一下那只躲在角落里的毫无色彩的小麻雀,对老公说:“把小麻雀放了吧。”老公以为我是可怜它,就说:“放了吧,它在鸟笼里也怪孤独的。”于是打开鸟笼,老公抓住它,把手从阳台伸了出去,奇怪的是,它并没有振翅高飞,反而直接从三楼掉向地面的花园去了。我立刻明白过来,给它剪短的翅膀还没长好,它还不会飞。果然,摔到地面的小麻雀努力了几次,都没有飞起。一刹那,我的心里灌满自责和歉疚,是我抛弃了它!我匆匆地下楼,一路小跑赶到小花园,想重新带它回家。但小麻雀似乎伤了心,跟我赌气似的,好几次差点就捉到了,但却都溜走了。最后竟钻到灌木丛中,任我怎么呼唤,怎么寻找,再也不出来了。见我在小花园里团团乱转,老公在楼上喊:“上来吧,它不会饿死的。”我怅然地往回走,心里希望它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方天空。
这以后,我经常站在窗前向楼下花园里张望,希望能看到那只小麻雀。有一天,领儿子在楼下散步。儿子走着走着,惊叫起来:“妈妈,小麻雀!”我急走几步,是一只已死去的小麻雀。也是灰灰的羽毛,我的心里一紧,莫非……小儿子蹲在麻雀前,仰起小脸问:“妈妈,小麻雀怎么了?”我没有回答,抱起儿子快步走开了。
以后的日子,常常想起那只生死未卜的小麻雀,心情格外沉重,那种感觉,好像是朋友投奔到我家,而我却自私地只能接纳他带来的益处,不能容纳他的缺点,最后竟将他轰出家门!
【1】这是一篇以人与动物关系为题材的文章,文章以__________为叙事线索,表达了作者对那只生死未卜的小麻雀的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对放掉阳台上的小麻雀,“我”与老公的想法有何不同?
【3】找出文章首尾呼应的语句。
【4】想起那只生死未卜的小麻雀,“我”的心情为什么格外沉重?
11、课内阅读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按照括号里的提示,简析下列语句。
(1)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从修辞方法的角度)
(2)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从表现手法)
(3)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加点词语的效果)
【2】从描写景物的方法上赏析第(2)段。
1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成长是一次美丽的旅行,总有一个人一直伴在你的左右,为你指点风光;成长是一次艰苦的跋涉,总有一个人一直站在你的前方,为你指引方向。漫漫人生路,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引路人,你的引路人是谁呢?他或她对你有何帮助?
请以“我的引路人”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健康积极;②表达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要套写、抄袭;⑤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⑥不少于5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