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
临摹名帖时,法帖的轮廓和神韵会潜移默化地塑造我们当下的心境。不断临帖的过程,其实就是与古人神交的过程。在笔、纸、手、心长时间的磨合中,以前粗糙的书写方式逐渐被破除,同时性情中焦躁、杂乱的习气也会被削弱,静谧的书香墨海能渐渐陶冶出精神之光。“旧我”不断褪色后,温文尔雅的君子形象将卓然而立。
A.练习书法的关键,是要凝神聚力、平心静气地临摹名帖。
B.只有温文尔雅、卓然而立的君子,才能成为著名书法家。
C.研习书法可以怡养性情,提高个人品位,提升修养境界。
D.书法要靠领悟,悟明书法之道,才能不断提高书法水平。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诗( )
A.300首 B.301首 C.303首 D.305首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浩荡的黄河岸边,有一座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吴堡。“邑枕黄河”的吴堡,是陕北通往华北的桥头堡。在吴堡黄河古渡旁,矗立着吴堡的红色地标“毛主席东渡纪念碑”。沿着黄河岸边格外崎岖的山道,汽车一路颠簸,开上吴山,地势在纵横沟壑和成林枣树掩映下不断升高。吴山之巅,有一座石城环山抱水,拔地通天:东以黄河为池,西以悬崖为堑,南为绝壁天险,北为咽喉狭道。这就是“名闻天下的‘华夏第一石城’”——古吴堡石城。千余年来,吴堡虽饱经战争创伤,却始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从未被破城。这座无坚不摧的天堑雄堡,使吴堡成为享誉天下的“铜吴堡”。古吴堡石城年代久远,据成书于唐代的《元和郡县志》记载:“刘裕子刘义真于长安,遂虏其部,筑城以居之,号曰吴儿城。”石城不大,城内建筑大部分为石砌窑洞式;各式建筑星罗棋布,错落有致,遍布全城。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矗立
B.格外
C.无坚不摧
D.星罗棋布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儿童剧的互动 ① 简单肢体上的互动, ② 能够触动灵魂、唤醒童真的互动。有的儿童剧演出盲目设置各种没营养的互动, ③ 就是台上赏与小朋友一问一答,剧中角色走下台与小观众握手,向下扔小礼物, ④ 舞台两侧的泡泡机吹出泡泡让小观众去抓,这不仅破坏了剧情的完整性,而且误导了孩子。 ⑤ 孩子一旦喜欢或接受这种方式,就很难接受那些需要他们安安静静坐下来欣赏的好戏。 ⑥ 过多的互动也为剧情注水——有的剧时长一个小时,互动时间就占了一半。儿童剧应寓教于乐,那种只求娱乐,质量低劣,乃至误导孩子的儿童剧,应当被踢出儿童剧市场。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既是 | 又是 | / | 或者 | 既然 | 所以 |
B | 不是 | 而是 | 无非 | 或 | 因为 | / |
C | 不仅是 | 更是 | 一定 | / | 因此 | 并且 |
D | 就是 | / | 其实 | 甚至 | 因为 | 实际上 |
A. A B. B C. C D. D
5、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在为秦可卿送殡途中,宝玉奉父命谒见北静王,北静王以钦赐的念珠一串相赠;后来,宝玉把这串念珠转送黛玉,却遭到黛玉的严词拒绝。
B.芒种节这一天,大观园中女孩们忙着祭饯花神,黛玉却独自跑到沁芳闸桥畔掩埋残花落瓣,并为宝玉不能理解自己对他的一片深情而大恸。
C.史湘云虽身世悲苦,但善良热心。为邢岫烟典当棉衣一事,她抬脚就要去骂那些势利的丫头婆子们;给香菱讲诗更是通宵达旦,乐此不疲。
D.为给病中的宝玉冲冲喜,贾母做主迎娶宝钗。袭人得知,心里欢喜,但又担心宝玉心系黛玉,便告知王夫人,希望上头想出个万全之策来。
E.薛姨妈和宝钗商量薛蝌婚事,认为薛蟠要等到皇恩大赦时,减了等,才好赎罪,自己孤苦伶仃,不如让薛蝌先完婚。对此,宝钗认为不妥。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因其特殊性,而成为区别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的一种独特的教育形态。蔡元培提出:“一个完整强健人格的养成,并不源于知识的灌输,而在于感情的陶养。这种陶养就在于美育。”美育以情感教育为核心,以生动的形象陶冶人的性灵,怡情养性,使人具备把握客观世界的能力,进而形塑高尚纯洁的人格。审美是人类感性认识的丰富与升华,是一种脱离低级趣味的心理活动,当你有了“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的触动,或是生发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的慨叹,美就已经悄无声息地进入你的心灵,浸润着你的人格。意境其实就是中国传统艺术心物相通、情景交融创造出来的审美世界,是从世俗杂务中超脱出来的“思与境偕”“神与境会”的精神境界。审美能力就是一种与情感密切相关的内在德性。
(摘编自陶楚歌《美何以育人》)
材料二
2021年11月,西班牙普拉多国家博物馆在上海龙华中路地铁站举办了《地铁遇见普拉多》展览,展出了29幅西班牙普拉多国家博物馆代表性作品,将地铁口打造成一间画廊,作品以真实尺寸复制并完全按照博物馆的展陈方式展出,并配备微信二维码语音导览,使观众可以全方位获取作品信息及影音资料,在匆匆路途中不经意间与美邂逅,享受这一场流动的艺术盛宴。
2021年9月开幕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秉承“文化兴市,艺术建城”的理念,以“城市艺术化,艺术生活化”为目标,选取上海10个社区作为展览现场,打造“无墙美术馆”,让公共美育融入人们日常生活;通过艺术家驻地创作、社区居民共创等方式,将雕塑、插画、摄影、墙绘、艺术装置等多种艺术作品融入居民生活空间,提升社区公共空间的艺术氛围,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与艺术相遇,让居民们从参观者变成参与者。
(摘编自金江波、张秋实《无墙美术馆:以公共艺术缔造城市美育》)
材料三
近年来,加强和改进美育成为教育界的呼声。从中央到地方针对美育“短板”采取了不少举措,部分艺术特色学校以艺术特色发展为契机,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美育实施途径。比如,北京交大附中东校区就在实现“艺术特色校”转型后,在课程建设、师资培养、教学管理、学校文化等方面实现了全方位的提升。必须看到,“艺术特色校”不是一个名头,而是一份责任和使命。不让“短期速成”的填鸭式、机械式训练成为高考的“敲门砖”,而要转变艺术学习的技术化和功利化倾向,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形成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方案,按照艺术培养的规律,让艺术教育更规范化、系统化,使其最终浸润心灵。
“艺术特色校”不是只重专业课,放弃文化课。在北京交大附中东校区,整合各方资源充实美育教学力量,如开发美术与各学科的融合课程,融合课程由学科教师和美术教师共同备课、共同执教。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不是相背而行,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摘编自罗鑫《补齐美育教育的“短板”》)
材料四
现代美育所倡导的以情感为核心的观念,有助于引导诗教过程中凸显诗歌的抒情性本质,并将诗歌理解的重心转移到对基于诗歌本体的审美能力的培育上。不过,在诗教中突显诗歌的情感因素和抒情性的同时,不宜忽略诗歌所应具有的智性、理趣和思辨等其他特质;而回归诗歌本体,或许一定程度上能去除传统诗教过分教化之弊,但并非要将诗歌拉回到“内部”,拘泥于单纯的语言、形式等构件,切断其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在“故步自封”中慢慢失去活力、直至萎缩。对于现代诗教来说,除了“情”这一维度外,更应强调诗歌面对和处理纷繁变幻的社会生活的综合能力,在诗歌与社会文化之间构建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以保持诗歌自身的活力。
(节选自张桃洲《现代美育,诗教何为》,《光明日报》2019年10月9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中国传统诗词创造的意境的理解和把握属于审美教育的内容,它能丰富与升华我们对客观世界的感性认识。
B.乘客途经上海龙华中路地铁站时,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欣赏到西班牙普拉多国家博物馆的流动画展。
C.北京交大附中东校区改变了填鸭式、机械式的艺术训练方式,让艺术教育更规范化、系统化,浸润学生的心灵。
D.诗教中并非要关注语言、形式等构件,而是要注重诗歌的理趣、智性和思辨性等,还要考虑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仅要突显诗歌的情感,更要让其与现代社会文化有良性的互动,这种做法符合现代诗教的观念。
B.“无墙美术馆”的打造,可以增强居民的参与意识,提升社会的艺术氛围,落实公共美育的相关理念。
C.建设“艺术特色校”是解决当下美育问题的路径之一,但要注意文化课与专业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D.养成健全的人格,并不在于人对客观世界有正确的认识,而在于能用情感去升华和丰富这种认识。
【3】请简要概括四则材料的侧重点。
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琵琶乐曲终时满船寂静、冷月无声的意境。
②《蜀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凝练的语言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与耿耿忠心。
③“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打消晋武帝的猜忌怀疑,李密自述并非想要沽名钓誉。
④要想有所成就,都既需自身努力,又要依凭借助外在力量,正如古诗文名句所言:“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与朋友泛舟游赤璧之下时朗诵的《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
(2)《夜雨寄北》中暗示诗人仕途失意,羁旅他乡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的《登高》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抒发了自己的多重愁苦,被宋代学者罗大经认为“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准”。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2)蚓无爪牙之利,____________,上食埃土,____________,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3)春江花朝秋月夜,____________,岂无山歌与村笛,____________。(《琵琶行》)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卫风·氓》中体现古代劳动妇女起早贪黑、日夜劳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写全体将士心愿,表达出将士们誓死效忠朝廷的决心。
(3)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深深地刻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道儒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贾谊在《过秦论》一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西江月①
【宋】 苏轼
照野弥弥②浅浪,横空隐隐层霄③。障泥④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⑤。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作。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②弥弥,是水盛的样子。③层霄,即层云。④障泥,马荐,垫在马两侧以挡泥土。⑤琼瑶,是美玉,这里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B、“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C、“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鹃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
D、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诗人形象。
(2)请从表达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的妙处。
13、文言文材料阅读题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选自《道德经》)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2】《道德经》的作者是谁?与他同派的代表人物还有谁?
【3】本段文字反映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14、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